?

新時代下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與機遇

2018-01-19 11:36孫瑞曼
健康大視野 2018年20期
關鍵詞: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孫瑞曼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以網絡時代、新媒體時代、信息時代為代表的新時代對社會各個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對于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新時代是一把雙刃劍,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任務和新要求,同時也為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帶來了有力支撐。本文以新時代為視角,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與機遇進行分析探討,期望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R4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0--01

1 新時代下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

1.1 對教育方法的挑戰 網絡環境下,實現了海量信息共享和信息快速傳播,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網絡的開放性在網絡上發布反動、虛假、造謠信息,導致網絡信息良莠不齊。大學生在利用網絡收集信息的過程中極容易受這些不良信息的影響,或被錯誤言論所誤導,動搖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從而強烈地沖擊著大學生的價值觀,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與時俱進,掌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轉變傳統的教育方式,以適應新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點。

1.2 對教育內容的挑戰 新時代下為人們發表言論提供了更多的平臺,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微博、微信、網絡論壇等平臺發布色情、欺詐、賭博、暴力等信息,甚至還會發表極端言論煽動人們情緒。大學生在面對這些信息時難以分辨真偽,尤其對于一些社會不良現象,大部分學生不會用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去辯證地闡釋現象,從而使得分辨能力較差、信念不堅定的大學生易受到網絡環境的負面影響,產生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變化。所以,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拓展教育思路,將網絡道德、網絡倫理和信息素養納入到教育內容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符合時代需求。

1.3 對教育環境的挑戰 新時代下為大學生認識世界、學習文化搭建起了橋梁,大學生利用新媒體和互聯網能夠獲取更多的信息。但與此同時,西方發達國家利用網絡傳播霸權文化,滲透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使得學生在多元化的社會思潮下產生迷茫感,未能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面對多元文化在新時代的傳播,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帶來了一定沖擊,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要放眼到整個世界的政局變動和西方國家的文化入侵本質開展教育活動,凈化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引導學生用辯證統一的觀點看待主導文化與多元文化。

1.4 對教育主體的挑戰 在新時代下,大學生在新媒體環境中缺少學校的正確引導,加之部分學生的自制力和自控力較差,所以對新媒體和網絡產生了強烈的依賴感。他們每天都看著手機或坐在電腦旁打游戲,導致大學生沉浸在虛擬世界,弱化了現實中的人際交往。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的思想觀念易被網絡上的不良思想所滲透,并且還會轉變健康積極的生活學習狀態,增加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度。

2 新時代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

2.1 帶來創新教育手段的機遇 新時代具備傳播即時化、信息海量化、資源共享化、媒介數字化的特點,這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提供了技術支撐,有利于高校創新教育手段,更新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教學課件,打造理論課的翻轉課堂,也可利用微信、微博、QQ等社交平臺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為學生答疑解惑。同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還可以在網絡教育平臺發布積極向上的思想觀點、時下熱點思潮以及社會關注度高的新聞事件,讓學生在線參與討論,提高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觀能動性。

2.2 帶來豐富教育內容的機遇 在以新媒體為代表的新時代下,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豐富多樣的教育資源,能夠促使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由原本的枯燥無味轉變為生動形象,幫助學生更加深入準確地理解知識,并將理論知識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的廣泛性和多元性,圍繞課程教學目標挖掘教學素材,在課堂上融入社會熱點、時事政治、社會現象等內容,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幫助學生轉變思維觀念,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2.3 帶來提高教育吸引力的機遇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說教式為主,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接受地位,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喪失了對學生的吸引力。而在新時代下,新媒體作為富有感染力的傳播工具,能夠轉變學生被動的受教育狀態,使學生與教育者進行雙向互動交流,潛移默化地接受正確價值觀傳播。同時,學生還可以在網絡上收集圖文并茂的學習資源,在官方網站上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正面內容進行自主學習,進而有利于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學生從課堂學習拓展到課下自學。

2.4 帶來增強教育合力的機遇 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只能依靠學校開展,忽視了學校、家長與社會團體的聯動作用,未能形成教育合力。而在新時代下,互聯網和新媒體為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帶來了機遇,在科學技術的支撐下,家長和校方可利用QQ群、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進行良好溝通,使家校之間形成良好配合,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進行正確引導。對于社會教育而言,學??裳埳鐣嫌杏绊懥Φ娜耸縼硇i_展主題講座,利用微信答疑、視頻互動等方式搭建學生與社會人士的溝通橋梁,讓學生在校內就可以了解到社會上的事物和現象,為其畢業后步入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

3 結論

總而言之,新時代的到來既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全新挑戰,與此同時也為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帶來了新機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認清新時代的特點,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互聯網技術以及信息技術優勢,不斷改進教育方法、豐富教育內容、增強教育合力、提高教育吸引力,從而全面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參考文獻

薛敏霞.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性探索[J].才智,2018(6):96-97.

牛哲.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旨歸及路徑[J].創新祖國,2018(8):104-105.

胡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路徑探索[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8(10):48-49.

張新笛,云妙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傳播模式的構建與優化[J].現代營銷,2018(10):28-30.

猜你喜歡
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