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探討

2018-01-23 21:52魏紅
未來英才 2017年24期
關鍵詞:高效課堂初中數學

魏紅

摘要:本文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原則的基礎上,說明了初中數學課堂設計的多變性,并重點就以劃分小組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值得同行借鑒。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設計原則;高效課堂

在新課程改革后,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也相應的有必要做相應改革,在新的理念的指導下,有必要對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設計原則進行新的探討,并在新的教學課堂設計原則下,研究新的、高效的課堂教學方法,以適應新時代的要求,轉變學生傳統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能在有效的時間和空間下,學會學習、學會探 究、學會合作、學會應用,并在掌握初中數學知識的前提下學會創新。

一、課堂教學設計原則

1、建構性學習方式原則。在新課程的環境下,建構性的學習方式原則是值得提倡的,在這種教學設計原則下。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獲取知識的途徑跟傳統的學習方式有比較明顯的不同。新課程環境下,有關初中數學教學標準中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倡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以及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而不僅僅只限于傳統的接受、記憶、練習或者模仿。在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要求下,要求學生的學習方式得 到轉變,將傳統的被動接受積極轉變為主動創新。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建構性的學習方式是適應新課 程環境及新標準要求的[1]。

2、交互性教學設計原則。新課程環境中,教師有必要將自己以往的角色進行轉換,教師將以學生學習伙伴或者學習合作者的身份出現,不再是傳統的“填鴨式”的單項交流。教師的身份將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知識的促進者。也就是說,在新的環境下,教師與學生的合作精神進一步得到了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交往方式也得到了轉變。因此,交互性的教學設計原則是新課程環境下適應新的教學標準的數學課程教學原則[2]。

3、創設情境的教學設計原則。筆者以為,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其教學的基本目標之一即為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并應用數學知識進行解決問題的時候,需要學生各個方面能力的 配合,比如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邏輯概況能力、運算求解能力、數字處理能力等

[3]。但是,對學生這些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的過程,需要學生的觀察發現、感官判斷,并且需要應用具體的實例來引導、啟發學生的這些能力,這就需要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具有情境創設的過程,因此,創設情境的教學設計原則是有必要堅持的。

二、高效課堂的教學方式

在有些學生看來,初中數學比較枯燥乏味,研究高效的課堂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是非常有必要的。筆者在以上教學設計原則的基礎上,對高效課堂的教學方式做了研究,以為:在課堂中實行學生分組合作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筆者的具體實踐,表明這種教學方法是完全可行的,并 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1、學生小組方式。根據筆者的經驗,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對學生的分組情況要充分考慮到各個學生的特點,比如學生的學習能力的高低、學生的性別、學生的智力情況等。筆者在對小組成員分配中可參考以下搭配:①優差學生均衡搭配。筆者認為,優差學生搭配的分組方式,對于初一、初二的學生來說比較有針對性。這種分組方式可以達到優勢互補、取長補短的效果。在具體分組過程中,每個小組的學習水平應相對平衡,這種分組方式有利于教師的整體把握。在這種分組方式中,學習能力強的優等生可以得到充分的發展,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通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的帶動,給予促進,使得學困生能夠進行主動學習,取締被動學習這種不良的學習方式。以上分組方式,不僅可以 增強他們互幫互助的精神,而且可以改變學生自私自利的不良習慣,增強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能力,值得提倡。②分層搭配的分組方式。分層搭配的分組方式,比較適合畢業班的學生。分層搭配分組方式的原則為:將學生按學習水平進行分層[4]。也就是說,將數學水平較好的學生組為一組,將數學水平較弱的學生分為一組。這種分組方式,可以實現學生的優勢發展。對于學習優秀的學生來說,通過這種分組方式,可以實現互相學習、交流和比較的效果,促使他們向更高水平提高;而對于學困生來說,在小組內不再是受幫助者,這樣有利于樹立他們的自信心,能很好的保證他們對于基礎課程的掌握。

2、實例探討。比如筆者在講“簡單的軸對稱圖形”一課時,將其分為角、線段、等腰三角形以及直角三角形四個部分。筆者先將所有學生分為8個組,并要求各個組自己看書,總結出本課程中的所有知識點,總結完成后,由每個組的代表說出自己的組對知識點的總結情況。在整個分組及學習過程中,筆者發現各個組學生的學習熱情非常高,他們積極看書、認真探討。在具體發言過程中,筆者發現,有的學生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對“軸對稱圖形”的相關資料收集整理的非常到位,使得其他小組的學生對其產生了很大的興趣[5]。以上分組方式對數學的教學效果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效果明顯。當然,在學生總結學習期間,作為教師,并不是對此撒手不管,而是應該時刻關注各個小組的進展情況,做到及時發現問題,以積極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幫助其解決問題。再如,筆者在講“多邊形內角和”這一課時,筆者最大限度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以分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了這一課的學習。在筆者放手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的時候,對學生做了適當地引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在分析了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數學教學設計原則,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小組合作學習”這種高效的數學教學方式。實踐證明,這種學習模式是一種非常重要且有效的學習方式。高效的合作學習,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潛能,激活封存的記憶,還能使學生學會溝通、學會合作,學會學習,提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筆者認為,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不錯的教學方式,也是一種值得學生嘗試的學習方式,當然,這種方式也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研究、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 霍琴琴.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探討[J].新西部(理論版),2015,(14):151+170.

[2] 廖其錦.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模式探討[J].基礎教育研究,2015,(14):18-19.

[3] 張富平.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初探[J].學周刊,2015,(34):78.

[4] 蘇德梅.探討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教學方法[J].現代交際,2013,(09):150.

[5] 胡浪.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探討[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43):232.endprint

猜你喜歡
高效課堂初中數學
試分析初中數學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數的教學
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團精神,開展合作學習
構建職校高效語文課堂的有效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