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中國夢”教育融入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研究與探索

2018-01-23 23:47楊文蕾
未來英才 2017年24期
關鍵詞:中國夢大學生

楊文蕾

摘要:“中國夢”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來的重要思想和執政理念。那么,當代大學生作為社會中的一支年輕的隊伍,更應肩負起“中國夢”的本質以及使命,在大學生的職業生涯中,如何將職業生涯規劃與踐行“中國夢”有機的結合起來,樹立正確的職業觀。

關鍵詞:中國夢;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教育

本文從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現狀、“中國夢”與大學生職業生涯的關系、如何用“中國夢”引領大學生職業觀教育等方面進行引導和激勵大學生,使其自身能夠更好的定位,不斷提高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水平。培養并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助力大學生實現自主就業的同時,開拓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不斷自覺踐行“中國夢”。

習總書記把“中國夢”定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并且表示這個夢“一定能實現”。這是全中國人的夢想,與每位大學生的夢想一致。當代大學生不僅要做好職業規劃,同時要深刻的體會“中國夢”的內涵、本質以及意義。

從目前我國大學生每年畢業人數來看,就業壓力逐年遞增,從2012年的680萬到2016年的765萬,“十二五”時期應屆畢業生年平均規模已達到700多萬。大學生就業形勢復雜嚴峻,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成為目前國家重點關注并解決的問題,同時也影響著今后國家的穩定發展及“中國夢”的實現。所以,大學生是實現“中國夢”的主要力量,同時“中國夢”的實現是以大學生穩步的就業作為基礎。

一、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現狀

1、《就業指導》課程體系的現狀?!毒蜆I指導》課自開課以來該課程分別對低年級和高年級的學生進行不同方面的職業生涯教育及就業指導,以激發大學生職業意識并引導大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觀上,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從《就業指導》課程大綱來看,一年級學生主要從認知職業和環境、職業生涯規劃等方面進行基礎性及概念學習;二年級幫助學生樹立正確職業觀、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三年級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進行職業形象的塑造,四年級學生從求職擇業準備、筆試面試的準備及技巧等方面進行學習,四年循序漸進的職業生涯教育,為大學生步入社會奠定基礎。那么,與國外高校的職業課程體系相比,我國的職業觀教育課程還存在一定的薄弱方面。美國高校開設的就業服務課程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就業指導方面的,另一類是技術指導方面的。因此,大學生職業觀教育課程體系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從而不斷地豐富和完善。

2、職業生涯教育的實訓平臺?!毒蜆I指導》課程內容與教學大多只停留在課堂,在課堂方面,更多的是理論方面的學習。對大學生實際的職業生涯規劃應以校內與校外兩方面進行實踐,我校在校內舉辦“職業規劃大賽”、“創新創業”為主題的各類主題活動;校外則與企業緊密相連進行社會實踐,如認知實習等。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不只是為了完成課程作業,同時也是更好的完成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合理地思考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及路徑。

與此同時,高校也不斷地為大學生提供社會職業實踐機會,讓大學生在實際崗位中磨練綜合能力素質,增強大學生就業創業的信心。

綜上所述,我國大學生職業觀教育得到了較為全面的發展,形成了完整的教育體系。但其存在的問題,如教育理念偏重于“教師本位”、教育課程體系單薄、實踐平臺需要多樣化等,都表明我國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在培養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促進大學生實現自主就業和職業生涯發展上,還要進一步的加強和改進。那么如何將課堂理論與社會發展、社會形勢、社會環境相結合,“中國夢”的提出,更貼切的為職業生涯教育把握方向,進一步的完善職業生涯教育,讓學生更快的了解社會,走進社會、服務社會。

二、“中國夢”與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關系

1、“中國夢”在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中指明了方向。目前,大學生畢業后面臨著一些常見問題,如在校期間沒有對自己的職業進行細致的規劃,初次與社會接軌就會感到茫然與不知所措;部分大學生出現“有業不就”的情況,會浪費很多崗位資源,進而也會給社會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如產生家庭關系矛盾、個人心理等問題。如何將大學生的自身實際與社會時代的發展相結合,那么,樹立遠大夢想,抓住職業機遇,勇于迎接時代的挑戰,則是“中國夢”引領下的大學生職業觀教育解決的問題。就業只是職業的開始,大學生長遠的職業生涯發展,更需要細致的規劃以及職業夢想的動力支撐。由此,“中國夢”引領下的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教育,發揮其教育力量,推進大學生的充分就業,引導大學生正確的走進工作崗位,實現大學生的個人價值。培育并引導大學生樹立與自身實際相符的融入“中國夢”的職業理想。

2、“中國夢”融入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必要性。伴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快速發展,社會上職業道德的逐漸流失,社會責任意識薄弱的現象屢屢出現,職業生涯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更應把握好當代大學生人才的培養以及前進的方向。

每年大學生逐年遞增,大學生或許面臨著對外開放和市場經濟所帶來的沖擊,一些不良的就業現象,正在逐漸的模糊扭曲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動搖大學生的理想信念?!爸袊鴫簟睉鹇运枷氲娜谌?,可以說,順應了社會進步、時代發展,堅定了理想信念,凈化了成長成才的環境,激勵了大學生成長成才的熱情,實現人生抱負,指明了方向,明確了道路,提供了動力。

三、“中國夢”融入下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途徑探索

1、講究工作方法,開拓教育新局面。要想將“中國夢”與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相結合,首先要讓“中國夢”走進學校、走進課堂,從而走進大學生的頭腦里。將“中國夢”思想政治教育與《就業指導》課相結合,與“中國夢”融會貫通,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并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才能保障社會健康穩固的向上發展,才能保障“中國夢”穩步實現,將“中國夢”本質理念與職業生涯教育交織,塑造職業進取精神,在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endprint

主動占領網絡教育新領地,結合實際,積極融入學生,結合學生的喜好,務實的開展各項工作。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上,加上現代教學方式,如:視頻教育,讓大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社會。這樣提高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提高教學的時效,時代的進步與發展,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知識信息的瞬息萬變,國與國之間的變化與聯系,都使職場發生著重大的變化,在新的就業觀念下,職業生涯教育已成為貫穿于個人職業發展全過程的教育與培訓。大學生踐行“中國夢”必須應對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知識經濟突飛猛進的挑戰。

2、完善校園文化建設,強化職業素養。校園文化是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統一,將“中國夢”教育寓于校園文化中,在使大學生精神愉悅的同時,促使大學生用“中國夢”的思維方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開展“中國夢”教育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提高物質文化建設的同時,更應當重視精神文化的建設。從而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鞏固大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品德。

大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離不開《就業指導》傳統的課堂教學,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幫助大學生更好的樹立規劃職業生涯的意識。此同時,提高并踐行“中國夢”的教學形式,則應重點培養大學生的職業素養為關鍵。因此,職業素養作為大學生長遠的職業生涯發展的基礎,應以踏實的職業態度,專業的職業素養,為其順利進入職業生涯的發展打好基礎。

3、加強“中國夢”教育理念,增強就業能力。在實際職業生涯教育中,為引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要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不同的“中國夢”教育以及不同的職業策劃,從而加強其就業能力。逐步引導大學生明確自己的職業目標,協助大學生制定適合個人發展并“植根”于“中國夢”的職業生涯規劃。

“中國夢”的實現,需要大學生在個人職業生涯中不斷積累,從而培養出創新意識以和能力,加大大學生“中國夢”的職業生涯規劃的實踐能力,樹立正確的職業觀,為個人職業生涯的開端打好基礎,起好步。更好的踐行“中國夢”,讓大學生融入現實的職業環境中,了解真正的職業,因此更好的適應社會需求,為順利進入職業生涯做準備。

四、結語

大學生正處于職業生涯的“過渡期”,面臨著職業選擇以及職業適應的困惑與難題。為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更好地在個人職業生涯發展中將個人職業理想與推進“中國夢”的實現良好地融合在一起。

引導和激勵是“中國夢”教育的重要功能,“中國夢”直接關系到當代大學生的職業理想 ,直接關系到當代大學生的職業發展,直接關系到當代大學生的職業實踐。將“中國夢”融入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之中,是當前高校教育所面臨的新課題?!爸袊鴫簟迸c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存在內在的契合性,在梳理“中國夢”的理論體系的基礎上,尋找“中國夢”與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之間的切合點,遵循一定的原則,努力探尋有效路徑。

參考文獻

[1] 胡昱,李晶,任遠.將“中國夢”教育融入青少年職業生涯教育的研究與探索[J].大學教育,2016,(10).

[2] 高建波,張迎.淺談“中國夢”背景下的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J].職業指導,2015,(32).

[3] 何順嬌.“中國夢”視閾下的大學生職業觀教育研究[D].2015,(05).

[4] 劉佳麗.“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D].2015,(05).endprint

猜你喜歡
中國夢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新大學生之歌
大學生實習如何落到“實處”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美媒:非洲人欲在華追求“中國夢”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