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主學習在中職數學輔助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2018-01-24 17:27閉春燕
讀寫算·教研版 2017年5期
關鍵詞:輔助教學中職數學自主學習

閉春燕

摘 要: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提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本文針對中職學生數學基礎薄弱、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被動性,提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輔助教學手段來破解這一困境,筆者從培養學生的記課堂筆記習慣、提問習慣、合作學習習慣入手,逐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實踐研究,我們的學生“動”了,課堂“活”了,教師“笑”了。

關鍵詞:自主學習;中職數學;輔助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5-005-03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我國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雖取得了長足進展,但在傳統觀念的束縛和升學考試的重壓下,數學課堂教學中長期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未得到根本解決,諸如重書本知識傳授,輕實踐能力培養;重學習結果,輕學習過程;重間接知識的學習,輕直接經驗的獲得;重教師的講授,輕學生的探索;重視考試成績,忽視整體素質提高等弊端依然在教學實踐中普遍存在。這一切不僅造成學生學習興趣下降,學習負擔加重,探索精神萎縮,而且極大地妨礙了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因此在呼喚“素質教育”的今天,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在教師的指導下,由被動接受知識轉為自發地主動去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改革中職數學課堂教與學的方式已刻不容緩。因此自主學習的實踐和研究,是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改革所必須解決的實際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實踐價值。

1、自主學習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有效手段

自主學習可以改變學生在原有教育教學條件下所形成的那種偏重于記憶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師知識傳授的學習方式,形成一種主動探求知識,并重視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它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有效手段。

2、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為實現自主學習創造了學習條件和學習空間

現代科學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 特別是計算機及網絡教學進入教育教學領域, 使教育的內容、手段和方法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皫缀萎嫲濉?、“數學實驗室”等應用數學平臺的開發與普及為學生在數學課堂中開展自主探究性學習創造了學習條件和學習空間。

二、自主學習的內涵

百度百科:自主學習是與傳統的接受學習相對應的一種現代化學習方式。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自己做主,不受別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擾,通過閱讀、聽講、研究、觀察、實踐等手段使個體可以得到持續變化(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與價值的改善和升華)的行為方式。

自主探究性的課堂教學特別重視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力圖通過自我探究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和掌握科學方法,為終身學習和工作奠定基礎。教師作為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導師,其任務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他們自己去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做到自己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與此同時,教師還要為學生的學習設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圍,促進探究的開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評價探究的成敗。學生作為自主學習的主人,要根據教師提供的條件,明確探究的目標,思考探究的問題,掌握探究的方法,敞開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內容,總結探究的結果。由此可知,自主學習是教師和學生雙方都參與的活動,他們都將以導師和主人的雙重身份進人探究式課堂。

三、在中職數學課堂中開展自主學習的理論依據

1、創造心理學

心理學家吉爾福特認為智力可以分為記憶和思維,在創造力中所發現的最重要成分就存在于發散思維中。發散是一種并不按常規習俗的老路而采取不同解決的思維形式。心理學家斯坦等人的研究成果表明:通過適當的教育可以激發人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我們講的“探究”就是指探索和研究,探索和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發展學生的創造力。所有這些研究成果都為我們自主學習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學基礎。

2、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認為:“人的認識不是對客觀現實的被動反映,而是主體以已知經驗為依托所進行的主動建構的過程。學生是學習活動的認知主體,是建構活動的行為主體。學生作為主體的作用體現在認知活動中的參與功能,沒有主動參與的任何傳授是毫無意義的”。因此學生要成為意義的主動建構者,作為教師,要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體現學生的創新精神,讓學生有多種機會在不同的情境下去應用他們所學的知識。

3、現代數學理論

現代數學觀認為:數學是一種活動。它不同于印在書上和記在頭腦里的東西。既然是活動,它首先是師生生命活力的一種體現,這種活力表現在課堂上應該是教師設法將學生引入到“一種活動中去”,使學生獲得積極向上的人生體驗,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表現欲、發展欲。使學生在一系列行為表現的基礎上發展和完善其個體主體性。

四、實踐研究

當前,中職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是普遍現象,有的學生甚至對數學學習存在一定的畏懼或逆反心理,有些地方中職教學陷入教師難教、學生厭學的兩難境地。職高學生由于自身的數學基礎較差,數學學習一直都很被動,如能保證上課認真聽講,課后能模仿練習,已算是學生當中的非?!皟炐恪钡膶W生,他們只重結果,而輕視過程,更是缺乏對數學課本、數學問題的閱讀能力和分析能力。2015學年筆者開始承擔高一(1)班和(4)班的數學教學任務,為了教師教得舒心,學生學得輕積極主動,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實踐與研究。

(一)自主動手,豐“衣”足“食”

通過對畢業學生進行回訪調查,筆者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有記錄課堂筆記和整理錯題習慣的學生往往能夠更快地自主安排數學學習的內容和時間。因為課堂筆記和錯題的整理可以讓學生的手、眼、耳、腦并用,注意力長久地集中,不太容易走神;讓學生上課要邊聽邊思考,加強對知識的接受與理解;讓學生優化記憶,溫故知新,彌補記憶缺陷 ;讓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網絡系統,鍛煉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習能力。endprint

筆者和學生在以下兩方面進行了嘗試:

1、在高一高二階段按如下要求整理課堂筆記(圖1):

(1)記知識要點

(2)記例題解題方法

(3)記教師對教材內容的補充

2、在高三階段按如下要求整理錯題集(圖2):

(1)記易錯題

(2)記難題

(3)記典型題

(4)記錯誤原因

當然在整理過程中要求學生注意留白,以便后期的補充和完善。

高三學生章××同學說:“我每次考試都會根據老師的建議進行復習,小考呢題前一個禮拜復習,大考提前半個月或一個月復習,每次考試都印證了課堂筆記和糾錯本的作用真的很大。首先我自己整理的課堂筆記和糾錯本用起來比課本更順手,感覺知識內容更加完整;其次我覺得糾錯本的易錯題、難題、典型題都是針對我自己的問題來整理的,復習起來更加有針對性,更加高效。一開始好像還要老師提醒該看看筆記啦糾錯本啦,到后面養成了習慣,有空就拿出來看看,也不是說要考試了才看?!?/p>

畢業生倪××同學說:“課堂筆記,它的意義在于質而不是量。一本有價值的數學筆記,絕對不是洋洋灑灑的記一堆東西,而是記錄那些自己總是會遺忘的,容易搞混的內容。摘錯本就更為重要,熟記知識點,能夠將它舉一反三才是真正的學好數學,而學生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的思維方式。我常常是在這個禮拜就把上個禮拜摘的錯題拿出來寫,擠任何能夠擠出來的時間,能夠在課間寫上幾道選擇題也是好的。反復練習錯題后,一些常往或易混的知識點也能夠記住,這一類型的題目也能夠嘗試著舉一反三。這兩樣東西不僅幫助我提了成績,還讓我對學好數學這門課有了更多的自信,每日的堅持也讓我練就了耐心和毅力?!?/p>

通過數學課堂筆記與錯題集的整理和使用,我們以時間換空間,強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正如一句流行語所說“我的地盤我做主”。學生不再等待教師安排,不再被動學習,不再無所事事,在學習上實現了獨立性和自主性,實現了學習的高度自由。學生從容應對小考、大考,甚至高考。

(二)自主結對,合作共贏

我們都知道人是各種資源中具有唯一能動性的資源,社會的發展必須合理配置人、財、物,而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是資源配置的核心,團隊協作就是將人的智慧、力量、經驗等資源進行合理的調動,使之產生1+1>2的規模效益。古人也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眻F隊協作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自明,那么怎樣才能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進而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呢?筆者從小組學習----作業訂正與鞏固方面進行了以下的嘗試:

通過對小組學習----作業訂正與鞏固的實踐與研究,筆者發現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較為輕松、自主的學習環境,提高了學生觀察、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組長出題),拓寬了學生的學習空間;還關注和照顧到每一個人的學習程度,做到了所有人都參與進來,實現了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師生對話,生生對話,讓師生關系、生生關系更加和諧;能做到日題日清,使學生存在的問題得到及時的反饋,教師也能及時地想出應對策略;大大提高我們是的時間效率。

(三)自主提問,認清自我

《你會問問題嗎》一書中提到如果你要激勵團隊及個人積極進取,緊密合作;如果你要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發覺富有創意的新點子,那么,你一定要先學會提問,并鼓勵提問。該書作者通過與22位成功運用提問技巧的高層管理者進行深入的探討和交流,揭示了提問的驚人力量:提問可以讓人思路清晰,激發創意,同時激勵勵團隊及個人不斷進取,輕松應對紛繁復雜的市場環境所帶來的各種挑戰。不說應對復雜的社會環境,單是面對相對簡單的學業問題,大部分的中職學生都不知道怎么提問。我們在教學過程當中經常碰到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老師,這題怎么寫?”學生問的問題沒有針對性,是知識點的不理解?還是計算問題?抑或是解答錯誤?學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里,沒有自知之明,何以談進步空間。所以,讓學生找到自己的疑惑點在哪里,才能更加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消滅學習中存在的疑點、難點。那么老師怎樣才能讓學生問出自己想問的問題呢?筆者作業問題上進行了實踐與研究:

在課堂的作業講評環節中一般只講評典型錯誤,要求學生在當天的課間或自修課時間把作業中的錯題進行訂正。訂正過程說明若是題目看不懂,說明是哪個詞,哪句話,哪個公式看不懂;若是計算問題,把解答過程寫出來,解到不會算的步驟,說明是哪里不會算。提的問題一定要具體化。

在有針對性地狠抓一個月之后,學生從在老師的要求下不得不提問,到發現學習問題了自己馬上想方設法找時間去問老師,問同學;學生的提問越來越明確細化,對自身的存在問題的認識越來越清晰,學習針對性更強,效果也就更加高效。人貴有自知之明,只有不斷地自主提問,才能認清自身存在的問題,才能進一步超越自我。我們發現通過學生的一個疑問就可以了解他數學的“前世今生”,從而發現當中存在的問題,再師生共同配合各個擊破,讓學生問有所獲,問有所得。當教與學有了良性的循環之后,學生又怎么不樂學,不會學,不自學呢!

五、效果反思

在中職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逐步提高學習的自主學習能力,運用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數學教學的輔助教學的教學實踐與研究已經進入了第六個年頭,在師生的共同配合下,我們的數學教學發生了變化,學生“動”了,課堂“活”了,教師“笑”了。

學生“動”了。學生鋪開了草稿,拿起了筆,動起了腦,不再是數學課堂的“植物人”;學生調動了學習動機,增加了學習興趣,愿學、樂學,不再厭學、逃學;學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技能,會學、善學,不再被動。

課堂“活”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激發,學習欲望被激發,探究欲望更被激發,數學課堂的 “主人”回歸了。課堂不再靜寂,不再沉悶,不再是老師的“獨角戲”,生生有合作交流、經驗分享,師生有情感交流、思想碰撞。

教師“笑”了。學生學的認真,老師教的用心;課堂有了活力,老師有了激情。我們的數學教學進入了一種良性的循環。作為中職教師,終于能夠踏踏實實備課,認認真真教書了。

作為教育者,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將所有知識傳授給學習者,教育的任務必然要由使學生學到知識轉成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發自內心思考:我想學,我要學,我怎么學?

參考文獻:

[1] 鮑建生,徐斌艷.數學教育研究導引(二)[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3.4。

[2] 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與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 徐迪斐.中學數學筆記策略的實證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endprint

猜你喜歡
輔助教學中職數學自主學習
淺析如何提高中職數學課的教學質量
談中職數學課堂導入的技巧
如何運用多媒體平臺輔助小學數學教學
新課改背景下的中職數學學習反思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