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師的引導教學能力

2018-01-24 21:14賈秀云
讀寫算·教研版 2017年5期
關鍵詞:教法探究引導教學小學數學

賈秀云

摘 要:正確認識教師的主導作用,有效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是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關鍵。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生動活潑地、主動富有個性地學習。

關鍵詞:小學數學; 引導教學;教法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5-067-01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而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教學中教師如何引導和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學實踐證明,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手段,適當地選用電教媒體,使教學更加豐富多彩,效果更好。它能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突出訓練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有效地縮短學生的認知過程,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每節課的教學中我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在尋找有意義的生活素材,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從以下方面去引導探究學習知識。

一、“引導”設疑激趣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持續不斷的活動”,因此教學導入新課時教師要善于提出問題,設置疑問。實踐證明,疑問、矛盾、問題是思維的啟發劑,而學生的創新思維恰恰從疑問和好奇開始,教師以提出適當的問題開始講課,能起到以石激浪的作用,刺激學生的好奇心,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練習,討論,歸納導入新課,通過練習,討論,然后再對數學對象進行不完全歸納的方法導入新課。這是常用的方法。對于新課標的要求:可以使用多媒體,有時會省時,省力,同時能增加課堂容量。也便于學生比較觀察。如果暫時沒有條件的地區也可以事先設計一些題目在隨堂練習上進行歸納。

二、“引導”知識遷移

數學知識系統性很強,后面的知識往往是前面所學知識的擴展或延伸。因此,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 識和技能去學習新知識,形成新技能,就要靠教師充分運用知識的遷移規律,引導學生在新舊知識的銜接點或 共同點上去充分展開思維,探索規律。以舊引新的“導”,要注意訓練題既要有利于學生充分運用已掌握的舊知識點“穿針引線”, 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又要考慮到學生思維“最近發展區”,不能過于降低學習和探索思考問題的坡度,使他 們覺得興味索然。

三、“引導”出學法

通過數學教學,不僅要使學生長知識,還要長智慧。教學中要有目的、有意識、有計劃地指導學生在學習 過程中領悟并及時提示他們掌握相應的學習方法,使他們逐步由“學會”到“會學”,不斷提高數學學習能力 。例如指導學生逐步學會閱讀數學課本的方法,從中年級開始,我用程序思考題引路,提示閱讀方法和重點。 擬定閱讀思考題時,我十分注意:①符合學生的認識水平;②符合教材的知識結構;③符合數學學科特點,即 重概念,重算理,重思路。學生按照思考題提出的問題、要求、方法、步驟去看課本(插圖)、理思路、找難 點、抓重點、想疑點。例如在教學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例3時(相遇問題),我擬定了以下一組思考題:①看例3 和示意圖,想相向是什么意思?②看課本中列出的方程,想它是根據怎樣的等量關系列出的?③看解題的過程 ,想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和關鍵是什么?④你還能根據什么樣的等量關系列出別的方程?⑤比較一下,這些 不同的方程中哪種最簡便?這組思考題從審題入手,較好地引導學生掌握自學應用題的方法。學生通過看,弄 清了思路;通過想,找到了解題的關鍵是利用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等量關系列方程;通過做,掌握了列方 程解這類應用題的規律及方法。在此基礎上,思考題④又進一步引導學生展開思路,從不同角度去尋求解決問 題的途徑,并篩選出最佳方法,使學生的思維素質及思維能力均得到了培養。用思考題引路,指導學生學法是 一個較長時間的訓練過程,從中年級到高年級經歷了老師擬定思考題、師生共同擬定思考題到最后基本上由學 生自己獨立看課本這三個階段。

四、“引導”學習思路

傳統的習題,條件完備,結論明確。一般情況下,解題就是找出唯一的正確答案。學生形成一種心理定勢 ,即只要得了一個答案就萬事大吉了,解題時很少對題目作深入地探索。為了打破學生解題時思路狹窄的禁錮 ,我在設計練習時引導學生放開思路,積極探索,打破常規,設計以下三類開放性習題:(1)條件一定,結論不 一定的習題。這類習題不僅能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而且為學生提供了追求“多答案”開放性數學問題的 機會,讓他們有這方面的心理準備。例如:將24個棱長1厘米立方體擺成一個長方體,怎樣擺?通過學生動手, 出現了六種不同的擺法。即: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①4、3、2;②6、2、2;③6、4、1;④8、3、 1;……還有學生認為不需要擺,只把24分成三個整數的積,能分成幾種就有幾種擺法。(2)條件不一定,結論 一定的習題。設計此類題為了使學生體會到同一結論,可能來自不同的條件,或不同的渠道,有利于學生總結 出規律性的東西。同時,也可激起他們創造思維的火花,從成功中得到無窮的樂趣。例如在30□5中填數,使它 能被3整除,怎樣填?學生根據能被3整除數的特征,發現符合題目要求的填法不止一個,而是多個。(3)條件不 一定,結論不一定的習題。這類習題首先要對題目進行分析,再過渡到綜合處理,這是更高一級的數學思維活 動。這類題的設計可將結論部分隱去讓學生自己探討,導出關系。例如,根據下面的條件,再添一個條件,提 出一個問題,使之成為較復雜的百分數應用題;小營村去年生產糧食50萬千克,(補條件),(提問題)?學 生有以下幾種編法:①前年產糧40萬千克,問增長百分之幾?②比前年增產10%,問前年生產多少萬千克?③前 年比去年少產10%,問前年的產量是多少?這道題引導學生將百分數應用題的知識構成一個整體,融匯貫通。

作為引導教學,要求教師對探究學習的理論有深入的了解,領會其實質。然后要做到要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探究能力。教師應該通過問題鏈來引導學生展開探究活動,在問題設計中要注意層次性、遞進性、現實性、啟發性和開放性,對學生的思維要有恰當的引導和控制。同時,教師要重視課堂上的生成性的問題,因為這恰是學生思維的真實反應,只要善加引導,學生往往能體驗到發現和創新的樂趣。endprint

猜你喜歡
教法探究引導教學小學數學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美文美教
善于運用“錯誤資源”,讓數學課堂更精彩
培養初中生閱讀習慣的方法探究
放手教學,讓孩子自由飛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