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數學的興趣教學

2018-01-24 11:37苑旺
讀寫算·教研版 2017年5期
關鍵詞:興趣教學方法研究小學數學

苑旺

摘 要:興趣是一種帶有情感色彩的認識傾向。它以認識和探索某種事物的需要為基礎,是推動人去認識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種重要動機,是學生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有了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中產生很大的積極性,從而產生某種肯定的、積極的情感體驗。如何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成為我們廣大數學教師的教學問題。本文筆者就此進行了深入的闡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興趣教學;方法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5-243-01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挖掘數學知識的魅力,培養學生的興趣,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創設愉快的教學情景,活化課堂教學,使學生喜歡數學,想學數學,使數學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樂園。為了構建生動活潑、富有個性的數學課堂,許多老師把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成數學教學的重頭戲,究竟如何進行小學數學教學呢?

一、創造情境

“情境”作為教學的有機組成因素,具有引導學生經歷學習過程,發展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作用。為了迎合學生的喜好,通過情境設計、媒體使用、活動組織、物質刺激等手段達成目標。這種“外在化”有一定的效果,但會隨著外在因素的消失而消失,是短暫、膚淺的。只有讓學生在思維沖突中發現數學問題,引發學生對數學問題本身的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持久、深刻。隨著年級的增高,年齡的增大,教師就不宜再采用直觀形象外化的教學手段使學生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而應提升情境創設的層面,要側重于有助于學生持續發展的如學會自主探究,學會合作交流,學會深層挖掘教材的情境創設,盡量用數學自身的魅力去征服學生,注重內心的體驗和情感的滿足,從內化角度觸動其自身的學習動力。因此,在創設情境的角度上,應變“外在化”為“內在化”,把學生對外在學習的興趣轉移到數學問題本身上。例如,在教學《平移》時,某教師為學生創設了一個“金魚吃小蟲子”的童話情境,巧妙地設計了“小魚金向左平移幾格才能吃到小蟲子”這一挑戰性的問題,很自然地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對金魚中有特征的部位,讓學生在觀察和交流中分析、探索、比較、體悟。盡管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有過挫折,有過懷疑,有過失誤。但創設這樣的情境就是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研究,在研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主探索并發現判斷圖形平移距離的方法。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習,不僅興趣盎然,學得主動,而且對知識的理解也更為透徹。

二、利用故事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我們認為這正是教學的本質所在。我們在數學教學中適當地給學生營造一個故事情境,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知識。例如,在教學“比的應用”一節內容時,在練習當中我為同學們講了一個故事:中秋節,江西巡撫派人向乾隆皇帝送來貢品——芋頭,共3筐,每筐都裝大小均勻的芋頭180個,乾隆皇帝很高興,決定把其中的一筐賞賜給文武大臣和后宮主管,并要求按人均分配。軍機大臣和珅了馬上討好,忙出班跪倒“啟奏陛下,臣認為此一筐芋頭共180個,先分別賜予文武大臣90個,后宮主管90個,然后再自行分配”。還沒等和珅說完宰相劉墉出班跪倒“啟奏萬歲,剛才和大人所說不妥。這在朝的文官武將現有56位,分90個芋頭,每人不足兩個,而后宮主管34人,分90個芋頭,每人不足三個,這怎么能符合皇上的人均數一樣多”?;噬下牶簏c點頭“劉愛卿說的有理,那依卿之見如何分好?”此時,學生都被故事內容所吸引,然后讓學生替劉墉說出方法,這個故事把數學知識寓于故事情節之中,從而喚起學生學習興趣。

三、走進生活

《數學課程標準》也十分強調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使孩子們有更多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他們的周圍。因此,我們要善于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感悟、有趣的教學情景,強化學生的感性認識,豐富學生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在情境中觀察、操作、交流,使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對數學的理解,并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如我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課前安排學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種各樣有角的實物,課堂中讓學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實物,然后讓學生仔細觀察這些實物有什么共同點,并組織討論、交流,抽象出角的特征,以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為切入點創設開放式的活動情境,通過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說一說的實踐活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教學過程,使學生對角的認識有形象感知過渡到建立表象的層面,學完這節課后,又組織學生探索生活中角的運用及好處。比如:能收縮的躺椅的椅面和椅背成大小不同的角(教師用圖示展現在黑板上),你更愿意坐哪種形狀的椅子呢?為什么?等等。通過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來理解鞏固學習內容,讓學生從生活中提煉出數學問題,然后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問題和現象,同時也使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

四、樹立創新

在不同的情境之中,人的思維活躍程度大相徑庭。特定的情境,能使思維更為敏捷,迸創新的火花,特別是小學生,他們的抽象思維還較差,創新思維的潛力正待發展。而學生是天生的探究者,學習本來就是一個主動探究的過程,推行探究性學習,重在教師根據需要創設探究情境,拓展探究空間。我認為不拘泥于教材,創造性的使用教材,這樣做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如在教學 “9+2”時,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進位加法的起始知識。

作為教師,要善于發現和挖掘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在課堂教學設計中,要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從學生原有的知識出發,設計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以豐富的形式展現給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到處充滿著數學。endprint

猜你喜歡
興趣教學方法研究小學數學
興趣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如何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興趣
數學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