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研究

2018-01-24 20:58姚小娥
讀寫算·教研版 2017年5期
關鍵詞:傳統教學教師專業發展教育信息化

姚小娥

摘 要:在新教育教學環境下要認清形勢,積極參與到信息技術實踐中去,把自己變成一個研究者,實踐者,在探索中進步,讓觀念和教學模式的改革更上一層樓。實現網絡專業共同發展,促進教學研究的進步,形成特色化教學模式,創造別具一格的教育教學設計,滿足學生求知欲望,適應信息改革浪潮,壯大我們教師隊伍。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教師專業發展;傳統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5-276-01

人類歷史跨越到了新的階段,數字化的技術不斷更新,新信息無限廣闊,這對教育發展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正是這些推動了教育教學的改革和深化,作為教師,我們也領悟到了信息技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深入到了教育教學的前沿,如何積極的融入到信息化的學習和實踐中,才不至于被歷史淘汰,才能適應改革潮流的大趨勢,這是擺在我們所有教師面前的問題,所以我們要深入實踐,讓信息技術為我們提供良好的空間,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老師的火炬指引作用。

一、信息技術發展現狀和傳統教學

社會進步必然推動信息技術深入,傳統課堂教學以灌輸知識為主,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受傳統思想束縛,我們依然是圍繞課本和教師的思維在打轉,而課余學習雖然是課堂生活的延伸,但學生從課堂到課外都是缺乏自主學習,傳統教學方式中,教師作為整個教學活動中心,是活動中的主體,是知識傳授者,而學生則是被動接受知識,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是表演者,講臺是教師的活動舞臺,只是以分數論高低,老師在自己固定的教學方式中墨守陳規,忽視了素質教育,教學模式呆板,學生都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忽略了方法探索,這樣整個課堂枯燥無味,死板課堂氣氛,讓學生感到壓抑,致使教學質量不見起色,成績差一點的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從此萎靡。

科技的發展,形式的變遷,對人才的需求和培養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教師的角色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由單純的口授板書,學生的聆聽,變換成運用現代的科技教學模式培養新世紀的接班人,首先要培養自己的專業化水平,逐步完善自己,不斷提高專業化素養,利用好信息技術平臺,促進個人專業水平的發展,讓信息技術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的學習,起到專業引領的作用。

二、信息技術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信息技術的推行和使用確實豐富了我們的課堂生活,但是我們在優化課堂教學的同時也要意識到一些問題的存在。不要盲目的推崇信息技術。

比如,為了更加直觀領略知識,有的老師開始盲目注重信息技術主導地位,采用大量圖文聲形式,特別是動畫視頻的采用耗費了大量課堂時間,學生們只注重陶醉其中,而忘記了學習的根本目的,從而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影響了教學效果。

三、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

1、首先在利用多媒體時要保障將內容形式結合起來,以便更高效地實施各種教育教學活動,達到利用信息技術推動教學的效果,發揮信息技術實效性,帶動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性,鼓勵學生多方位,去思考,將知識學活學透,釋放出創新激情。

2、注重教師角色轉變,新課標中提出,教師是學習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我們在新的教育教學環境下要認清形勢,積極地參與到信息技術的實踐洪流中去,把自己變成一個研究者,實踐者,讓觀念和教學模式的改革更上一層樓。從而實現網絡和專業的共同發展,促進教學研究的進步,形成特色化教學模式,創造別具一格的教育教學設計,適應信息改革的浪潮。

3、更新觀念,正確認識教育信息化。教師與學生通過信息技術的平臺進行平等交流學習,與學生要教學共長,教師要定位于自己角色的轉變,改變那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借助于網絡背景,在自主,和諧,民主的氛圍中發揮學生創造性思維,用探究式的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作為教師,在教學中我們更要把信息化作為中心工作,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式,在教育工作中全面地促進教育改革,實施素質教育。

四、信息化教育對教師專業發展新要求

傳統教學單一性有目共睹,一塊黑板,一本書,一張嘴,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學生麻木機械地和老師運轉著,學生就是一臺小機器,但是現在這種死記硬背的奴隸似的教學如今已經不復存在。

教師要適應現代化的需求,掌握基本知識與技能,了解教育技術的基本概念;理解教育技術的一些主要理論基礎,掌握Windows 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能夠進行word文檔編輯處理,比如軟件的圖文混排,文本框,自選圖形的繪制,頁邊框,藝術字插入圖片等多功能的操作和利用,EXCEL的運用,利用Google、BAIDU等網站進行搜索下載,掌握教學系統設計的一般方法,采用PowerPoint等制作教學課件等多種多樣的教育手段等等,我們不能再沉溺于以往單一教學,固守那塵封的記憶,適應新的教學模式,這都需要教師的專業發展技能,在學習中能張揚學生個性,促進個性的發展。

同時教師還要具備相應的教學應用和創新的能力。作為教師一定能夠合理利用互聯網進行查閱資料,發表論文,申請郵箱投稿,學術交流等等,利用新浪等博客與其他人進行思想交流。在班級管理中善于利用校訊通和家長及時取得聯系,共同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對學生的考核和評價也要能歸檔管理。還要及時地把各種信息傳遞給學生,努力營造信息化的空間。

總之,時代需要進步,進步就要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發展的動力,我們的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之林,站在歷史的潮頭,關鍵在于創新的能力和水平,所以要培養創新的人才,教師必須要轉換思想,強化觀念,營造更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強化教師自身素質,廣泛開展信息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的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特色。

參考文獻

[1] 《淺談教育信息化及其意義》

[2] 《新課標》endprint

猜你喜歡
傳統教學教師專業發展教育信息化
利用云錄播搭建教師專業發展研修平臺
微視頻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模式研究
信息技術與教學難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決途徑探析
慕課結合傳統教學對高校教學模式改革的研究
創新信息技術支撐教學變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