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言論

2018-01-25 18:56
教學月刊(中學版) 2018年30期
關鍵詞:文脈套路名著

“跨媒介閱讀與交流”任務群的教學應著眼于培養學生的思辨和理性推理能力

語文課程的“跨媒介閱讀與交流”指學生朝向不同媒介所表現出來的理解、判斷、質疑知識(信息)的能力以及更加有效地進行溝通交往的能力。所以,在這一任務群的教學中,我們要著眼于培養學生的思辨和理性推理能力。讓學生學會用事實來描繪資訊,理性地辨析資訊,形成自己獨立的判斷和思想并能用理性的語言客觀地評論資訊,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在諸多媒介中聯動互融,促成真正的知識升華之旅。

(姜志超《基于理性 立足思辨——以“新聞傳媒”為例談“跨媒介閱讀與交流”教學》,第11~15頁)

教材編寫者對經典文本的刪節當慎重

教材中時常有些刪減的文本,讓人很費解,有的甚至讓文意闡釋發生了偏差,實在不可取。所以說,刪去的是“文字”,而受傷的是“文脈”。當今是互聯網時代,隨時隨地查閱原典文本已成為現實?!坝幸狻钡膭h節已經難以做到規避的效果,甚至適得其反,其為不美也。對于經典文本,編寫者要刪節還當慎重為好。

(彭建《文脈深深:再論〈項脊軒志〉的不宜刪節》,第26~30頁)

名著閱讀教學面臨的問題

在教學時間能夠保證的情況下,名著閱讀教學面臨的問題大致有五點:一是教學支點的問題。經典名著往往篇幅較長,教師執教時需要考慮將教學的點放在哪里。二是興趣低迷的問題。名著閱讀耗時多,相比單篇閱讀不容易讓學生擁有成就感,再加上對名著的理解有難度,學生真是“想說愛你不容易”。三是方法策略的問題。哪一類書適合哪一類的閱讀方法,不同的閱讀目的即便是讀同一本書也應該有方法調整。缺少方法,學生就有亂讀、混讀、盲讀的嫌疑。四是理解膚淺的問題。學生閱讀后,停留在對名著的表面印象上,深入不下去,收獲少甚至是無收獲。五是素養的問題。名著教學,學生的核心素養要怎樣培養等等。

(丁國杰《習慣養成視域下的名著悅讀教學探索》,第38~42頁)

初中文言文閱讀命題的套路化須引起重視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評價越來越受到重視,但初中文言文閱讀命題卻固化為套路:實詞意思解釋,虛詞用法判斷,句子翻譯,思想情感理解。這個套路就像一臺自動命題機,幾乎任何一篇文言文送進這臺機器的入口,都會吐出這四道題。這樣的命題還需要專業的思考嗎?這樣的命題還能推動文言文教學的改革嗎?固化的命題必然導致僵化的教學。這些試題幾乎不涉及體驗、感悟、賞析、評價,教學也就停留在讀讀、記記、背背的反復操練中??剂刻茁坊}背后的邏輯,主要原因還是將文言文教學的主要目標當作語言積累,而不是文章閱讀。這種“言”“文”之別大致相當于“古代漢語”和“古代文學”,爭議已久也有定論,但在實踐中仍然理解不深刻。

(鄭慧《初中文言文閱讀命題策略例談》(上),第43~46頁)

猜你喜歡
文脈套路名著
網購能“砍價” 有時是“套路”
二十四節氣的歷史文脈
設計的文脈 第一季
設計的文脈 第一季
設計的文脈 第1季
謹防“套路貸”的這些“套路”!
Airbnb上的套路
國外名刊名著
國內外名刊名著
國內外名刊名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