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時期《中國青年》“欄目”中的青年政治動員

2018-01-27 15:38朱喜苗
黨史博采·理論版 2018年1期
關鍵詞:中國青年政治動員青年

[摘要]延安時期《中國青年》在出刊的過程中,通過一些特色欄目的設置,促進了青年政治動員工作的開展,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

[關鍵詞]《中國青年》;欄目;青年;政治動員

[作者簡介]朱喜苗(1991-),女,漢族,山東菏澤人,安徽師范大學,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中圖分類號] D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8031(2018)01-0008-02

1923年10月20號,《中國青年》創刊于上海,團中央機關刊,1927年因大革命失敗被迫???。1939年4月在延安首次復刊(以下稱之為“延安時期《中國青年》”),1941年3月因皖南事變發生再次???。兩年間共出版三卷27期,400余篇文章,胡喬木任主編,該刊組織廣大青年參加抗日戰爭?!吨袊嗄辍分饕d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戰地青運報告、青年工作討論、革命的青年、教育革命問題、青年學習、青年政治動員等內容。其中開辟了一些特色欄目進行集中的青年政治動員。在《中國青年》中標注的專欄主要包括信箱、問題與答復、小論壇、社論、語錄、讀物推薦、通訊、抗戰文藝作品。這八類專欄更加集中地反映青年運動總體發展狀況、青年最新動態以及青年關注的問題。這些報道將政治動員與青年的切身實際問題相聯系,緊貼青年生活。下面對這些欄目的內容做一簡要介紹分析。

一、“信箱、問題與答復”專欄

“信箱、問題與答復”欄目的設置是《中國青年》與讀者展開互動交流的一大特色?!靶畔洹敝饕性诘?卷第4期至第2卷第7期,并不是每期都設,在三卷27期的《中國青年》中只刊載了5篇讀者信件。分別是第一卷第4、5合刊中的《關于綏德的逆流》、第6期的《怎樣自制墨汁與墨水》、第8期的《隴南在饑渴中》、第9期的《抗戰與家庭》以及第二卷第7期的《怎樣總結經驗教訓》。在該刊發行的過程中,由于受到政治條件和交通條件的限制,刊物到達各地讀者手中往往是兩三個月之后,中國青年社決定減少報道性文章,增添幫助學習的作品,“信箱”也更名成“問題與答復”欄目。從第2卷第11期開始,每期都刊載了讀者關注的問題,有時候一期就刊登兩篇讀者問答。

在讀者的5篇來信中,有4篇都涉及到當下抗戰中出現的問題與青年在抗戰中的狀態。例如在讀者的《關于綏德的逆流》一文中,談到“當汪派漢奸投降日寇時,當日寇企圖進攻華北時,陜北綏德的某些頑固份子企圖成為日寇的幫手,破壞根據地的團結,甚至把手伸到無辜的青年隊伍中間來了。這值得我們青年萬分警惕?!雹僭凇峨]南在饑渴中》一文中,讀者論述了隴南深陷黑暗深淵里的現狀,“它需要政治的改進,它要求民運的開展,饑渴中的隴南等待著大家去工作,”②讀者從側面表述了隴南在抗戰中的重要性。在“問題與答復”7篇文章中,主要登載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基本知識,具體包括陜甘寧邊區的新民主主義政治和經濟、辯證唯物論、政治經濟學、邊區一般的經濟情形、地方武裝、土地政策、減租減息工作等方面的情況。例如第二卷第12期的《陜甘寧邊區的政治經濟是否是新民主主義的?》文章中,李維漢認為“陜甘寧邊區的政治是新民主主義的,但并不盡善,還存在缺點和錯誤,必須糾正這些缺點,邊區的新民主主義政治才更加鞏固;邊區的經濟基本上也是新民主主義的,但也需要邊區廣大人民更加努力的勞動與生產?!雹邸吨袊嗄辍返木庉媯儽M職盡責為讀者答疑解惑,充分體現了編者與讀者之間的互動性。

通過開設“信箱、問題與答復”專欄,一方面直接和各青年群體展開互動,幫助青年答疑解惑,指明前進方向,避免青年群體被敵方信息所蒙蔽;另一方面從來自不同職業、不同地區、不同階級的讀者來信中,了解當下青年群體的真實想法,體會他們的工作處境和生活狀態,動員工作與青年生活實際相結合,有針對性地開展動員工作。

二、“社論”專欄

報紙具有報告事實和發表意見的使命,其中發表意見也可稱之為“社論”。它常以醒目的標題刊發在報紙版面上?!吧缯摗本哂幸砸龑ёx者為目的的時事論評和解釋、批判論評的特點,這種特點決定了其重要的動員作用。延安時期中共中央非常重視社論作為動員手段的運用,報刊則成為社論發揮作用的載體。

《中國青年》的社評常常抓住關系到青年切身實際的問題。在《中國青年》開辟“社論和語錄”專欄時,編者告讀者這樣寫道:“根據時事需要,本刊決定增添社論和語錄兩個欄目?!缯摯肀旧珀P于青年團體、青年運動、青年工作和青年教育的建議;‘語錄專登千字上下的小文小詩,不拘題材,希望讀者投稿?!雹芤虼?,從第三卷第3期開始,《中國青年》都會刊發社論,譬如,針對當時大后方學校里面的學生存在生活上和思想上問題的局面,刊發了《目前學校教育中的幾個最嚴重問題》。社論指出,大后方的青年學生“衣食住行已經達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同時“學生的思想問題在大后方也已經出現偏差”。因此,“全國人民起來努力挽救這個危機,全國青年應該成為這個努力中的中堅份子?!雹荽送?,針對當時社會上存在的封建婦女觀和婦女運動的滯后性,刊發了《青年要尊重婦女和推進婦女運動》以及針對當時皖南事變的爆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面臨著嚴重的危機,刊發了《西班牙青年統一的四年》,以研究西班牙統一戰線的經驗教訓。針對當時國民黨的反共政策與日寇的瘋狂進攻,刊發了《迎接艱苦和斗爭》。社論指出:“今天一切堅持抗日的人群,完全有受到日寇和親日派同時夾擊的可能,驚慌失措,固然是不對的”。因此,“要求我們不放棄一分一秒積極地反抗起來?!雹薜鹊戎T如此類。

在抗日戰爭進入到相持階段,中國共產黨正處于內有國民黨的反共高潮,外有日本帝國主義的瘋狂侵略,抗戰的艱難不言而喻?!吨袊嗄辍返纳缯撛趧訂T青年群眾上獨有特色。這些社論分別抓住當時社會的形勢和青年們最關心的話題,進行分析批判,對青年認清時局發展有著重要的動員作用。

三、“抗戰的文藝作品”專欄

“文藝作品與形式,是這個國家或整個民族的某種價值觀、歷史觀的體現?!雹咴诳谷諔馉幍逆湕l上,文藝作品是不可缺少的一環。該時期的文藝作品主要包括救亡的音樂、戲劇、文學、漫畫、詩、電影等多種題材。這些文藝作品風格新穎,以各種藝術形象表達人們的情感,引人入勝,以簡單通俗、獨具特色的語言反映社會現實。延安時期《中國青年》開辟了“抗戰的文藝作品”這一專欄完全符合了抗日救亡的需要,同時也達到了該刊編輯的寄于的期望。即“希望《中國青年》的文字活潑、生動、簡練、富于實際的內容與青年的朝氣?!雹鄀ndprint

(一)“詩”的酬唱吟誦

在《中國青年》刊載的文藝作品之中,以“詩”為題材的作品占據一半。中國歷史上,以“詩”酬唱吟誦是文人圈子交流思想的慣用技巧或手段,備受重視?!吨袊嗄辍愤\用這一技巧,服務于團結青年群眾抵御外辱的政治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政治動員效果。其中第二卷第3期胡喬木的《青年頌》和曹葆華的《一個禮贊》主要表達了作者對青年慷慨激昂、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高度贊頌?!叭藗兂獨v史上的英豪俊秀,我們唱自己的這一代青年:提起槍跨上快馬,迎著風雨奔進火線,青年的吶喊響徹山谷,戰斗者不知勞累;青年的力量撬動地球,把今天的世界變成明天?!雹嵋约啊扒嗄晔俏逶绿柕膬号?,有生以來就要做黑暗的反叛?!雹饬硗?,第一卷第10期柯仲平的《延安與中國青年》描繪了青年在延安穿著軍衣,吃著小米,住著窯洞,努力的把自己培養成“抗戰的種子,革命的青年”?的崇高理想。李又然的《路》為當下處于迷茫階段的青年指明了前行的道路,“我們的路不是石塊,卻是我們的腳步鋪成的。有足就有路,有方向就有路?!?總之,編者通過“詩”的吟誦,為青年指明前進的方向。

(二)“救亡音樂”的渲染

《中國青年》重視發揮“救亡音樂”的作用。音樂不僅是藝術的一種形式,它還來源于生活,是社會生活以及社會意識形態的產物,這就使得音樂對社會生活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延安時期的音樂根據社會局勢的發展,主要是以抗日救國為主題。在《中國青年》實施青年政治動員的過程中,刊載的音樂主要是激勵和感染青年,起到鼓動青年付出實際行動的愿望和動機。在大眾合唱的《全國青年團結起來》這首歌中,生動的描繪了全國青年工人、青年農民、青年學生、青年士兵的當下處境,動情的唱出了全國青年的呼喊,全國青年的方向,“團結就是力量,自由幸福的新中國,就建設在全國青年大團結的基礎上?!?值得特別介紹的是晉東南兩位被俘的日本士兵特為《中國青年》寫的兩篇日本士兵的歌聲:即第一卷第1期吉田太郎的《朋友》和宮本信雄的《起來斗爭吧》。兩位被俘的日本士兵在歌聲里痛斥了日本侵略的本性以及號召人們起來與侵略國家作斗爭的大無畏精神,歌詞盡顯犀利,“破壞和平的侵略、把我們逼上戰場,還欺騙國內民眾、教他們忍受饑寒?!?以及“以愛國的美名來征兵,進行破壞和平的戰爭。不要為法西斯軍閥賣命,起來反侵略戰爭?!?

(三)戲劇、小品的表演

抗戰的戲劇,小品表演等文藝作品《中國青年》也有涉及。著名的獨幕劇《可以來往的朋友》,就是該刊刊載的普及廣泛的一個特色劇目。劇本刻畫了廷官、一家之主、介民、太太、丫鬟等不同人物的特征,把廷官的官僚主義作風、一家之主的迂腐、太太們的勾心斗角、介民和丫鬟的忠心生動的展現在舞臺上,經過編排,作者沒有讓劇中人物糾結于小家小愛,而是鼓舞他們加入游擊隊,一起反對日本侵略者和不抵抗的賣國賊。另外,第二卷第12期還刊載了董純才的科學小品《鳳蝶外傳》,主要講述鳳蝶由卵到幼蟲、蛹,最后破繭成蝶的發展歷程,旨在向青年們傳達鳳蝶頑強的精神。延安時期《中國青年》通過戲劇和小品的形式進行青年政治動員,很大程度上激起廣大青年的愛國熱情。

在嚴峻的革命形勢下,《中國青年》開辟專欄進行集中的青年政治動員。它把“信箱、問題與答復”、“社論”、“抗戰的文藝作品”等欄目發揮的淋漓盡致,這些以抗日救亡為主題的欄目設置別有韻味,它是宣傳、動員、組織廣大民眾的有力武器,為凝聚全中國的抗戰力量發揮了重要作用?!吨袊嗄辍分性O置的欄目為廣大青年喜聞樂見,它以一種生動的方式使青年群體了解抗戰的目的,有利于對青年開展政治動員工作。

[注釋]

①關于綏德的逆流[J].中國青年,1939(4):51.

②隴南在饑渴中[J].中國青年,1939(8):24.

③李維漢.陜甘寧邊區的政治經濟是否是新民主主義的[J].中國青年,1940(12):57.

④編者告讀者[J].中國青年,1941(3):50.

⑤目前學校教育中幾個嚴重問題[J].中國青年,1941(3):3.

⑥迎接艱苦和奮斗[J].中國青年.1941(3):3.

⑦張祖群.二戰(中國抗日)題材文藝作品的歷史觀差異[J].電影評介,2015(8).

⑧洛甫.對《中國青年》的希望[J].中國青年,1940(3):2.

⑨胡喬木.青年頌[J].中國青年,1940(3):35.

⑩曹葆華.一個禮贊[J].中國青年,1940(4):27.

?柯仲平.延安與中國青年[J].中國青年,1939(9):41.

?李又然.路[J].中國青年,1939(1):11.

?光合·夢奚.全國青年團結起來[J].中國青年,1939(1):4.

?吉田太郎.朋友[J].中國青年,1939(1):12.

?宮本信雄.起來斗爭吧[J].中國青年,1939(1):21.endprint

猜你喜歡
中國青年政治動員青年
從五四運動理性思考中國青年的愛國主義精神
韋君宜在《中國青年》時期的期刊編輯思想研究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弘揚雷鋒精神與轉型期高校校園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中國共產黨政治動員問題研究述評
加強非戰爭軍事行動政治動員建設的重點環節
信息時代的政治動員
努力提高新時期政治動員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