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土視閾下的安部公房的異端者精神

2018-02-03 17:05李金鳳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7年9期
關鍵詞:風土

李金鳳

摘要:安部公房與大江健三郎及三島由紀夫鼎足而立,構成了當代日本先鋒文學的獨特風景。因其獨特新穎的創作手法以及藐視傳統、反對一切共同體的價值觀被稱為日本文學的異端者。加之早年在中國沈陽生活了十七年,與中國淵源頗深,中國東北的風土對他的文風有很大影響。故本文擬從風土論的視閾下通過分析安部公房的異端者精神的表現來剖析其成因。

關鍵詞:異端者 安部公房 風土

一、異端者的安部公房

安部公房作為戰后派的代表作家,其作品在二十多個國家翻譯出版,被譽為最受歡迎的日本作家和世界級文學大師。大江健三郎曾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表示:“如果安部公房先生健生,這個殊榮非他莫屬,而不會是我?!薄度毡疚膶W史》中也有學者評述:“安部公房的出現,對于戰后日本文學來說,是一個劃時代的事件?!笨梢娝谌毡粳F代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而“異端”背后是安部公房對于自己身份所屬的迷茫以及對自由的向往,他的作品中始終圍繞著“逃離、壁、孤獨、疏遠”的字眼,《野獸們奔向故鄉》中他是逃脫蘇軍保護,孤獨探險,獨自踏上尋找故鄉之路,捱過冰天雪地、饑寒交迫的窘境,歷盡艱難險阻、困難重重之后,被拒絕在國門之外的絕望少年;《終道標》中他是叛逆出逃,從所在故鄉逃離踏上尋找心中的故鄉之路,遭遇種種危機,陷入軍隊混戰與流痞匪寇中難以逃脫,最后墮落于鴉片的荼毒下的迷途青年;《砂女》中他是起于昆蟲探險,被砂穴消磨沒了意志,茍安現狀,止于流沙漩渦中的茍且中年……包括他后來的都市失蹤三部曲中,都描述了一個個企圖逃離都市荒漠,掙扎在自由與妥協邊界線上的孤獨游魂。不僅在作品中,在接受采訪和三島由紀夫的對談上他都聲稱自己:一直以來他都稱自己是沒有故鄉的人,是徘徊在境界線上無國籍的孤獨者,反對一切共同體,藐視日本傳統,種種異端表現都和他的早年殖民體驗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二、半沙漠化荒原下的風土影響

沈陽,偽滿洲時期被稱作奉天,偽滿州政權的政治經濟文化重省的大都市,而在安部公房的筆下,沈陽是荒野燎原與半沙漠化都市、垃圾場遍布的舊市區與整潔干凈的新市區、富足與貧賤、和平與壓迫的二重構造,整個社會處于半荒漠化的人文風土狀態。安部公房作為殖民者在中國東北沈陽生活了十七年,度過了人生中最感性的青春期,所以回國后的他也一直對沈陽抱有一種鄉愁的情緒。在沈陽期間,與向往祥和、安逸、尊貴的生活的其他日本人不一樣,少年時代的安部穿梭于貧民區的舊市區的大街小巷來探險,本以為是與和平繁華的日本人居住區一樣,一派祥和之氣,結果到處是一副破敗壓迫的慘狀,這里有掙扎在溫飽線上的貧苦中國人,有臭氣彌漫的垃圾沼澤,還有被丟棄在河邊的嬰兒尸體,這些巨大的兩極差異,給幼年的安部心靈帶來強烈的沖擊,讓他明白了所謂的五族共和、一個亞洲都是假象。

除了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半荒漠化的人文風土以外,安部公房生活的地理風土也是充滿荒漠化。安部公房的中學時代,就讀于奉天第二中學,學校的正后面有一片廣闊的沙丘,沙丘每年都在擴大,且擴大的速度非???,侵蝕著周邊的土地并不停地朝學校逼近,而他卻對這樣的風景分外驚喜與期待,甚至想到如果沙丘不停的侵蝕與流動下去的話,總有一天學校也會淹沒在一片沙海之中,由此也可見其叛逆性和異端者精神。

赫爾德在闡明人類精神的風土結構時說:第一,人的感覺具有風土性;第二,想象力具有風土性。所有感情豐富的民族只能把他們在那一塊國土上感受到的東西轉化為表象或概念。

和哲過郎在《風土》中通過分析各個地區的宗教、哲學、科學和藝術特征,闡明了人的存在方式與風土的關系。他在描繪沙漠型人時說:“沙漠人的特性就是‘干燥,所謂干燥就是人與世界的統一關系始終形成一種對抗性、戰斗性的關系?!卑膊抗康奈膶W中否定、對峙的態度就是他曾在這種不毛之地的荒原沙漠性風土影響下產生的。它既不是為自然恩惠所懷抱的態度,也不是視自然為奴仆的支配態度,而始終是一種對自然與之“對峙”的態度。對此愛德華·邁爾更為具體地指出了沙漠民族的特性:(一)思維的干燥性;(二)意志堅定。不畏任何困難,殘酷如獸,朝著目標勇往直前。這一點也是他的眾多作品的共性之一,主人公們都是為了心中的目標和真相,不懈地搜索著、找尋著、逃避著。其中《野獸們奔向故鄉》中更是自詡為野獸,主人公為了找尋故鄉,披荊斬棘,踏上尋鄉之路。

此外殖民統治期間日本人在沈陽新城區大興土木,急于將沈陽改造成西洋大都市,安部就生活在這樣一個鋼筋混凝土糅合而成的人造都市之中,高樓林立的都市之外是不毛之地的荒原沙漠。而安部幼年的日本教材描寫的景象都是一派溫和協調,和風細雨的田園風光,與他所處的真實環境是天壤之別。他曾在和栗坪良樹的采訪中談道“要說我經歷的特殊性,還是在學校教育方面,風景的原樣是一望無際的荒原,上面什么都沒有,一直延伸到天邊……而學校使用的教科書卻是日本的教科書,日本教科書里出現的風景,家后面有山川有河流;山間也有河流,小溪,魚兒在水中游來游去。這只能讓我陷入自卑的情緒?!?/p>

他在描述自己的審美觀時就說道:“我從孩童時代起,也許是因為體質方面的原因,就對規律、調和、美、莊重的東西抱有本能的厭惡。是出于一種自卑感吧,我更喜歡實在,干爽的東西?!边@些給安部心理造成了一種抵觸情緒,相較于遙遠的美好、虛幻的田園,他更傾向于選這種自卑感來源于日本教科書造成的虛假幻想,這種貫徹著國家教育觀的日本風土無疑給幼年擇身邊的樸素、真實的荒漠,相較于陰柔、細膩入微的性格,它更傾向于干燥、對抗性的情緒。這也就能解釋安部對于日本傳統的藐視和否定一切的精神。

三、結語

戰敗后沈陽陷入無政府狀態,昔日上等國民的日本人一夜淪為敗犬,安部一家雖然是和平主義者卻也難逃軍國主義的牽連,國家遲遲不來營救,父親死于斑疹,一家人不得不加入返遷大軍,受盡苦難之后,因霍亂被拒于國門之外多日之后才得以登陸?;貒?,由于沒有經濟來源,國家不予支持,食不果腹,半工半讀,靠賣咸菜和煤球為生。艱苦的生活和奮斗,培養了他樂天而又孤獨的性格,激發了他的文學創作熱情,早年的殖民經歷以及艱苦卓絕的返遷經歷給他提供了豐富的生活體驗和文學素材,這也是他文風獨樹一幟的原因。

赫爾德說過所有國家的國民性格是由他們的土地和生活方式賦予的,即這些國民都具有風土性?!八麄兊娜怏w、生活方式的特性以及自孩提時代就熟悉的娛樂以及工作等,換言之,即他們全部的心理視野都是帶有風土性的,從他們那里奪取其國土就等于奪走了他們的一切?!?/p>

從響應國家“五族共和、王道樂土、共存共榮”號召開始移民滿洲進行開拓,到戰敗后被國民的拋棄,淪為棄民,眾多開拓民一直被這個國家共同體欺騙和排斥,對于安部來說,從孩童時代成長起來的國土是沈陽,那里曾是他的一切,而戰敗打破了一切的平衡,毀了原有的和諧,奪走了他喜歡的一切,所以他討厭打破祥和的日本。而這一切原本就是日本軍國主義侵略其他國家,占領別的民族的家園,虛偽宣傳五族共和,企圖殖民統治他國的惡果,是日本軍國主義的自作自受,所以他恨發起殖民統治殖民的日本。這些都是導致他主動放棄國家共同體,反對日本傳統,放棄日本這一故鄉的動因,加上少年時期在沈陽的生活經歷,都讓他性格里染上了沙漠的干燥,即對世界,對一切的都帶有一種對抗性的情緒,這也是它藐視日本傳統反對共同體價值觀的原因之一??梢哉f,自性格里生出沙漠的干燥性之后,安部對待人與世界的統一關系,便帶有了一種對抗性、戰斗性的情緒;自看清日本軍國主義“五族共和”的真相之后,安部開始厭棄日本;自戰敗后被國家遺棄,安部拒絕了日本這個故鄉,進而否定日本的共同體意識,否定日本傳統,而選擇作為一個異端者游蕩在國境之上。所以從風土視閾下來著眼分析安部公房的異端者精神,可得出戰后的安部公房,無論在文學創作抑或是人生價值觀上出現異端者精神具有必然性。endprint

猜你喜歡
風土
皖南古村歲月在純粹浸潤
風土品牌本土偏好還能挑遍全世界嗎
風土和歷史
金螞蟻酒莊:馬爾貝克的專家
課外文言文閱讀
遠方
顧亭林好學
指尖上的藝術
征 稿
周作人的民間文化情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