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諸城市積極推動鄉村振興“諸城模式”,實現強農業、富農民、美農村

2018-02-20 12:25諸城政府網
新時代學刊 2018年1期
關鍵詞:諸城諸城市龍頭企業

諸城政府網

?

諸城市積極推動鄉村振興“諸城模式”,實現強農業、富農民、美農村

諸城政府網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再次對農村改革發展的“諸城模式”給予充分肯定,這也是習總書記第四次高度評價諸城的工作。諸城歷來都是出經驗的地方,諸城市以習近平總書記的勉勵為動力,努力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走在前列。

在諸城看來,鄉村振興需要織就一張將農業、農村、農民緊緊捆綁在一起的“網”,要發揮農村市場的強大潛力和發展前景,打造出強農業、富農民、美農村的鄉村振興“藍圖”。

強農業:密織一二三產“融合網”。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諸城市立足農業產業化、農村社區化、工業園區化方面的獨特優勢,加快推進農村三次產業融合,在產城融合促農民增收、規?;洜I贏得市場份額、工商資本下鄉助推企業轉型升級等方面作了積極探索,并形成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位于諸城市的得利斯集團,從肉食加工向兩端延伸,將良種豬繁育、標準化養殖、飼料生產、獸藥防疫、生豬屠宰、肉制品加工和冷鏈物流、加盟直銷全部納入經營范圍,年產值達30多億元,帶動160萬噸飼料糧轉化、500萬頭生豬養殖、400萬噸物流運輸、1萬多名勞動力就業、23萬戶農民增收。

在諸城,這樣的企業還有很多,他們堅持把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通過全產業鏈經營,不斷加深上下游關聯環節的集成融合,形成多元經營一體化的“新六產”。目前,我市共有省級龍頭企業9家、國家級3家,農民合作社2517家,家庭農場1340家。

52歲的皇華鎮胡溝村村民楊洪付怎么也沒想到,種了大半輩子山地的他,自從把七八畝薄地流轉出去后,不僅自己成了“打工仔”,每月有3000元的收入,而且自家的生活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幫老楊實現這一變化的,是一個叫魏本欣的企業老板。2014年,干了大半輩子鑄造行業的魏本欣,流轉了老楊家附近的這片荒山禿嶺,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勁,硬是在遍布石頭的土地上種上了萬畝榛子樹。

諸城市積極引導工商資本下鄉興辦農業園區,為農業提質增效提供有力支撐。同時,創新財政資金投入方式,推動政府產業基金和社會資本深入融合,找準突破口、抓住關鍵點,持續擴大投資規模。目前,已涌現出華山榛谷田園綜合體、萬興農場、大源生態谷等項目。

富農民:拓寬增收渠道。在諸城市密州街道后邴莊村,有一處占地11畝的夫妻養雞場,養殖規模為4萬多只雞?!肮?農戶”的養殖模式讓胡學舟、胡秀香夫婦嘗到了跟著龍頭企業走的甜頭。他們從來不擔心也不關注養雞的市場行情,每天最關心的是每只雞的養殖質量是否達標?!鞍硞兪侵T城外貿公司的合同養殖戶,他們對每只雞的質量要求太高了,一點兒都不能出差錯?!焙鷮W舟介紹說,外貿公司跟他們簽訂保底養殖合同,他們養的越出色,收益就越高,夫妻倆養雞的年均收入能達到20-30萬元。

在諸城,像胡學舟夫婦這樣,受益于農業龍頭企業——諸城外貿有限責任公司帶動而發家致富的老百姓還有很多很多。這也是諸城市將保障農民利益擺在突出位置,引導市場主體通過多種利益聯結方式,實現共同發展、共同分享、共同富裕的一個側面。他們以訂單保底的方式,讓龍頭企業與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簽訂購銷合同,確定最低保護收購價,形成穩定的購銷關系,保障農民收益穩定。

讓農民富起來,這是鄉村振興的落腳點。諸城市除了讓農民化身產業工人,還讓農民以土地、資金、資產入股,把企業、合作社與農民捆綁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體;農戶把土地流轉給農業龍頭企業,直接增加財產性收入;企業聘用農戶務工,再增加工資性收入,目前我市農民工資性收入占人均純收入的比重達49%;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把流轉來的土地改造為設施農業,返租給農戶,讓農民由打工者變為創業者,例如,諸城泰田農業公司讓農戶認領、租用大棚進行自主經營,每個承包農戶年增收7-10萬元。在農業特色產業集聚區,該市引導農戶參與產業發展所需的農資、信息、銷售、餐飲、娛樂等生產生活服務,增加服務性收入。

美農村:文化成為產業,收獲“一箭多雕”。諸城在讓老百姓逐步富裕起來的同時,鄉風文明也在同步“升級”。在剛入選第五屆全國文明村的諸城市南湖生態經濟發展區郝家村,筆者看到:整齊劃一的房屋,統一粉刷成了鵝黃色,印在上面的村規民約、國學經典和廉潔公正的宣傳畫顯得格外惹眼。寬敞的柏油馬路,縱橫貫穿,延伸到村里的角角落落,除了白白的斑馬線,馬路上竟然找不到一片飄零的落葉?!鞍超F在的生活真不比城里人差,你要讓我去城里居住,我還真不樂意去?!焙录掖迳鐓^黨委書記、原郝家村村支部書記吳金國喜滋滋地說道。

諸城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進程中,興起了一種新的產業模式,即“農+文+旅”融合發展,既串聯起了農業,又打造了美麗鄉村,同時又帶動老百姓共同富裕,可謂“一箭多雕”。

諸城市以生態文化為依托,通過創意設計開發,不斷加深生產美、生態美、生活美“三美融合”,形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風貌。我們大力發展“種養+文旅”產業,竹山生態谷、恐龍小鎮、常山文博苑、浦蘭生態觀光園等一批休閑旅游項目應運而生。

目前,諸城市已經建成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精品線路11條,創建成大源生態園、劉庸栗園等5處農業旅游示范點,鄉村旅游經營主體發展到1000多家,諸城市被評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2017年接待游客320萬人次,帶動旅游收入22億元。在我市常山腳下,有一處常山文博苑,由大榮博物館、古家具陳列館、畫像石陳列館等組成,結合蘇軾文化,與周邊的永輝農場等1.1萬畝生態園林融合為一體,集成文化旅游、民俗體驗、休閑采摘、餐飲食宿等功能,成為農業文化旅游一體、生產生活生態深度融合的人文體驗區。

(來源:諸城政府網,2018年8月17日)

猜你喜歡
諸城諸城市龍頭企業
全國畜禽屠宰質量標準創新中心落戶山東諸城
山西省級扶貧龍頭企業和扶貧農民專業合作社名單出爐
我的月球家園
別和諸城恐龍聊夢想
諸城市恐龍博物館
2018年全球農化產品銷售前20名的龍頭企業
農業農村部舉行定點扶貧地區龍頭企業對接活動
《麥霸英雄匯》“記歌詞”的諸城之戰
中國夢,飛起來
初冬的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