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學校品德與生活課程教科研的功能探析

2018-02-23 04:35
新課程研究 2018年36期
關鍵詞:品德教材資源

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課程改革已推行多年,但在廣大農村地區,如何開足、開齊相關課程,如何實現課堂教學的簡約、高效,以及如何帶領學生習得較高的交際能力,仍是品德與生活課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農村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的問題

1.學科教學現狀不容樂觀。在升學壓力面前,農村學校教育普遍存在重智育輕德育、重教學輕育人的現象。在具體教學中,小學品德與生活課常被其他學科占用。有些學校的領導口頭上承認品德課的重要性,但實際工作中卻忽視其教學的開展,因此農村的小學品德與生活課開足、開齊仍是當前的重要任務。

2.學科研究流于形式。比如,有教師在上四年級下冊“多種多樣的運輸方式”這一課時,是按常規的教學,教師通過活動的開展,引導學生了解目前的運輸方式主要有水路、公路、鐵路、航空和管道等五種交通方式就算達到教學目標了。然而,怎樣加深學生對生活、對社會的認識和感受呢?在課后的研討中,大家一致認為,回歸生活的德育,要通過兒童自己的體驗,來感受世界和認識世界。這一課還要通過運輸中的“速度、價格、運量”這三方面的辯證關系,讓學生通過具體的案例去討論交流,從中得出交通運輸必須堅持“科學、合理、優化、綠色”的原則,這樣才更符合道德教育作為教材編寫的“暗線”。

3.學科作用認識不清?,F在學校都非常重視安全問題,一般是班主任通過班會進行。殊不知,不論品德與生活還是品德與社會,每一冊教材中都有安全教育的內容?!敖】?、安全地生活”是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基本框架中“四個方面”的“一個方面”,此外,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還肩負著學生的習慣養成功能,而這在其他課程中只是次要目標甚至不在教學目標之內。羅曼·羅蘭說過,道德是行為,而不是知識。筆者認為這句話是對品德與生活課程最好的注解。

二、農村品德課教師應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

當前,很多農村學校仍然沒有專職的品德與生活課教師,而由其他學科的教師兼任。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開發一些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課程資源,由此導致教學效果不盡人意。

1.增強學科教師的使命感。在平時的教科研活動中,讓老師們知道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肩負著基礎和拓展的使命。小學一二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到三年級品德與生活課程分為品德與社會、科學和綜合實踐活動,到了初中,品德與社會課程又分為思想品德、歷史和地理??梢娖返抡n程伴隨學生的整個學習階段,上好品德與生活課對他們的一生的行為習慣、個人品行、科學態度都有非常大的影響,教師只有具備這種使命感,才能使教學效率不斷提高。

2.打造分課時課程資源認同感。制約品德與生活課教師教學水平和課堂教學質量的瓶頸,是沒有一整套分課時的課程資源。以教材中的主題單元為模塊,采取的流程是集體備課、整理和開發課程資源——專題匯報——專家組評議指導——修訂完善形成與教學活動聯系起來的現實課程資源——上報匯總。單元模塊課程資源包括教材、教師、學生、家長以及學校、家庭和社區中有利于實現課程目標,反映兒童現實生活的各種資源。具體有單元主題的分析、教材分析、學情分析、重難點分析、單元內每個課時的教案和針對教案整理或開發的PPT、視頻錄像、Flash、故事文本、調查采訪、音樂歌曲、網絡資源的網址、教師的反思、專家的點評等。這種形式的研討活動至今已完成了3~4年級全冊和5~6年級上冊分課時的課程資源建設。

三、農村品德課教師應注重創設高效、簡約的課堂

1.教師努力打造生態課堂。 學習做人是品德與生活課程的核心。比如,一年級的“我換牙了”這節課,通過創設和奶奶談心的情境,讓一年級的學生了解什么是恒牙,什么是乳牙。通過讓學生談自己換牙時的心情,讓他們知道換牙是小朋友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不用害怕和擔心,然后直接點撥出怎樣保護我們的牙齒。接著,教師給各小組發放牙齒模型和牙刷,并按刷牙的正確要求進行演示,再讓每個小組實際操作,教師巡視,并不厭其煩地到每個學習小組去指導,以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由此,讓學生在觀察、體驗、探究、思考過程中,升華他們的生活體驗,并獲得了新的生活感受和認識。

2.教學要力求形式多樣。為摒棄傳統品德課的說教形式,我們要求每一節課呈現的方式必須以活動版塊作為教學的流程,以突出品德學科體驗感悟和研究性學習,通過活動流程的安排,充分體現兒童需要通過自己的體驗,來感受世界、認識世界,從而提高他們的道德感受力。比如,教學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下冊“我們的大地媽媽”這一課時,筆者先通過情境創設,讓學生了解大地媽媽的三件寶貝:水、陽光、空氣,再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實際去開展“捏鼻子”游戲和“假如沒有水,沒有陽光會怎樣”的討論。通過活動的開展,使學生知道這三件寶貝的重要性。接著,教師和學生共同算一算:一人一天丟一張紙屑,一個月、一年會產生多少廢紙,全年級、全校一年產生多少廢紙,計算的結果讓學生驚嘆不已。通過現實的生活體驗,讓學生獲得新的生活感受和認識。我們認為兒童能夠感受到的,每天都在經歷的真實生活,而教材所呈現的生活事件畢竟有限,因此,我們倡導教師要引導學生回到自己的生活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世界,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世界,用自己的頭腦思考生活中所發生的各種事情。

3.學校要加快資源共享研究,在課程資源共建共享中,建設是基礎,共享是目的。我們將運用分課時課程資源進行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的課例實踐研究,讓老師學會選擇、學會改進、重視重建,形成“回歸兒童社會生活”的常態化教學的策略性經驗。我們注意到,就現行的品德與生活教材從內容來看,沒有充分對農村學生進行美好生活的引導,反而存在著輕視農村人和農村生活、偏向城市生活的文化傾向與精英主義的價值取向。這種現狀要求分課時課程資源要有一定量的反映農村生活的課程資源,彌補農村題材方面的缺失,讓農村學生也享有文化自尊和自信。為此,我們組織農村的學科一線骨干教師參與分課時課程資源建設,挖掘和發現農村學生生活中與教材所設計的話題相關的課程資源,以找到適合農村學校學情的相關教學方法。

以“人教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尋路與行路”的專題備課為例,學校的危勇老師、陳宏文老師、王小柱老師承擔了這一單元中一課的主備任務。三位老師分別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及教后反思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和闡釋。老師們準備充分,思路清晰,把握準確,分析透徹,利用的課程資源極具地域特色,展示了良好的理論功底和教學基本功。在之后的交流研討環節中,教研員文燕老師、斗小的陳校長和孱陵小學的雷士明老師對三節備課進行了精彩的點評。他們高度肯定了備課教師的鉆研熱情和教學設計技能,指出了備課過程中的匠心所在,同時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議和更高的期望,激勵老師們結合本地實際,努力開發課程資源,為小學品德學科教學提供高質量的課程資源。

綜觀全局,影響品德與生活課程在農村學校的有效實施是多方面的,但在學科教科研中,只要能始終關注農村,不斷實踐,勇于探索,就能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做貢獻。

猜你喜歡
品德教材資源
教材精讀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抓細微之處 促品德養成
資源回收
資源再生 歡迎訂閱
品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