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幫助學生打好基礎

2018-02-24 05:34張從華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8年36期
關鍵詞:探究實踐素質教育小學語文

張從華

摘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原有的一系列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等都需要進行一定的調整,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多聽學生的意見,以此為基礎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措施,關注學生的基礎。因為小學是打基礎階段,這一階段幫助學生打下扎實的基礎,就能夠確保學生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真正做到厚積薄發,這樣的教學才是最有效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素質教育;打好基礎;探究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12-0032

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幫助學生打好基礎。所謂打好基礎不是簡單的讓學生進行基礎知識學習。幫助學生打好基礎要求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在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同時構建扎實的知識體系。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和學生一起進行努力。

一、開展實踐活動,注重與教科書內容的結合

在語文課程教學中,其教學資源包括課堂教學和課外教學。語文教材是語文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因此,在進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時,應以教材的實踐為主要位置,以教材的教學內容為中心。在活動中,豐富的語言學習材料被引入活動中,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能夠積極參與活動。首先,教科書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教師應鼓勵學生善于觀察生活,并在生活實踐中學習難題。例如,在教科書中,有許多文本涉及圖畫或科學說明文章,其中大多數涉及生活中的興趣點,而科學說明文章大多與生活中的某些科學現象不可分割。教師可以在教材中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參與一些相關的探究活動內容,讓學生在附近的景點參觀,通過這樣的綜合實踐活動,不僅讓學生充分了教材的教學內容,同時對文本以外的一些生動語言知識內容有良好的認識,從而使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激發。其次,通過學習中文文本,加強了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教師在課文教學前,可以提前讓學生免費查找文章的一些信息,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語文教學實踐活動,從而促進學生信息采集和處理技巧的提升,幫助他們提高獨立解決學習和相關問題的能力,可以充分利用圖書館或網絡等渠道進行信息檢索。

二、加強溝通與交流,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在為學生進行閱讀能力培養的過程中,不能缺少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同樣,教師也要安排學生之間進行交流討論活動。學生處于同年齡階段,思考模式、理解能力較為相似,并且思維活躍,能夠對同一種事物擁有不同的見解和認識。比如,學習《假如沒有灰塵》時,詢問學生對于灰塵的了解。學習《索溪峪的“野”》,針對“野”字讓學生之間發表不同的看法。教師在語文課堂上可以對學生進行分小組,每個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讀物或者課文,針對各個方面進行不同的分析和交流討論,并從中得到更多的看法,還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一定的發散。

三、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而真正處于主體地位是學生。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能只是單純、簡單地向學生傳授基本理論知識,而是需要通過自身的努力和探索,幫助學生養成個性化學習方法,然后引導學生將掌握的學習方法融入學習的過程中,這樣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對學習方法的實際應用能力,還能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不斷提高。而對于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養成,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加以培養,如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不同學生經常使用的學習方法都不大相同。對于課堂教學內容的提前認識和了解,有些學生習慣大聲朗讀,有些學生習慣默讀全文而有些學生習慣大致瀏覽一遍,然后通過將課內、課外知識進行有機結合,從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了解。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積極引導,給予學生參考性意見和指導方法,從而幫助學生在加強對自己了解的同時,養成適合自己個性化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有效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四、激發小學生的創新精神

創新小學語文教學模式,需要教師用新的觀點來看待小學語文教學。對此,教師要有意識地激發和培養小學生的創新精神。例如,在寫作教學中,教師過去常常要求學生根據例文進行綱領式寫作,只是鍛煉學生的臨摹仿寫能力,并不能鍛煉學生的創作能力。針對這樣的情況,為了激發小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要引導學生寫出具有生命力的文字,真正提升創作能力。在寫景類文章的教學中,教師要拋棄以往的教學模式,能夠與閱讀教學有機結合,引導學生思考與感悟。例如,在《清平樂·村居》這節課的教學中,語文教師使用故事導入法講述作者的人生經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使用問題教學法向學生詢問:“你們知道作者寫下《清平樂·村居》這首詩主要講了什么嗎?”引起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主動探究《清平樂·村居》這首詩的主要內容,之后教師借由多媒體進行課程講述,并在課堂中穿插合作探究的方式,促進學生之間關于本詩的相關內容進行討論和探究,可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使用交叉結合的多樣化教學手段,能夠促進小學語文教師更好地進行語文教學,使學生在課堂中始終保持較高的熱情和興趣,從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總而言之,在當前社會發展背景下,開展小學語文創新教學有著重要意義,不僅僅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更讓學生有更好的學習空間,全面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與綜合能力,這樣才能夠真正幫助學生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劉敬霞.淺析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J].學周刊,2016(35).

(作者單位:安徽省明光市橫山中心小學 239400)

猜你喜歡
探究實踐素質教育小學語文
不忘初心,落實素質教育
在素質教育中樹立文化自信
淺析我國的素質教育政策
電力企業創新電力計量工作探究實踐
在小學數學中實施探究性活動的教學研究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也談素質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