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層教學在培智教育數學課堂中的應用

2018-02-25 07:11
關鍵詞:培智分層教學活動

(德州市德城區特殊教育中心 山東德州 253000)

數學知識的學習離不開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而為了全面提升課堂教學實效,則需要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其中。作為培智學校的數學教師,對于智力障礙學生的教學則需要充分結合其身心特點、學習能力及智力發展程度,實行分層教學,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優化培智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一、分層教學應用在培智教育數學課堂中的必要性

由于筆者的教育對象為智力存在障礙的特殊群體,其身心發育不夠健全、思維發展不夠連貫、抽象性概括能力偏差,同時還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從教學原則上來講,教育教學需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位學生經過努力都能夠提高知識技能,但是由于特殊學校中的學生智力受損程度不同,即便是同一個班級也存在智力水平差異過大的現象【1】。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既要保證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更要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予以區別對待,通過對教學內容難度的準確把握,將其“分攤”至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而促使全體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確保輕度智障學生“吃得飽”,中度智障學生“吃得好”,重度智障學生“吃得了”,體現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如此一來,分層教學能夠有效緩解重度智障學生的學習自卑感,也能助推輕度智障學生向極限發起挑戰,可見其在培智教育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必要性。

二、分層教學在培智教育數學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數學課堂的分層教學需要建立在對學生合理分層的基礎上,作為培智班級的數學教師,要通過全方位地了解去掌握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特征、智力障礙程度、數學知識基礎等資料,之后將全班學生按照智力及學習能力的從強到弱分為A、B、C、D四個層次,而這一層次劃分并非一成不變,可根據后續教學發展進行靈活調整?;趯W生的合理分層,筆者便對在培智教育數學課堂中的分層教學應用策略進行探討。

1.教學目標分層

備課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必備工作,備課中的教學內容一旦選定,那么教學目標則是最為重要的環節。一般來講,我們會將教學目標分為三個部門: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唯有教學目標的設定正確,與學生實際情況和教材需求相符,才能夠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保持足夠的學習興趣,其數學知識才能有效發展【2】。同時,課堂教學活動還需牢牢把握教學目標去開展,唯有如此才可確保目標實行的意義。

比如,在講解湊十法的計算方法時,教師便可分成這樣的教學目標:A層次學生可模仿教師方法,通過觀察幻燈片中的動物數量去正確計算5+9=14;B層次學生可適度降低難度,允許他們借用手指去計算出幻燈片中的動物數量;C層次學生則通過認識動物,學會點數20之內的數字;D層次學習則主要跟著教師讀出數字5.9、14。如此一來,教師通過為不同層次學生制定符合其實際的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以此為指引去讓他們更容易體會到成功的愉悅,進而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

2.教學活動分層

數學知識的講授離不開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那么我們要如何讓智障學生在培智數學課堂中深刻理解并掌握數學概念知識,并促進其身心發展呢?筆者認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應充分體現出層次感,展開針對性教學,比如:A層次學生對新知的接受力較強,所以教師可在教學活動中為其安排難度更大的數學題目,重點培養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改變其在課堂中無所事事是的狀態;B層次學生能夠清楚地了解教師要求,但學習缺乏自覺性,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著重督促,對其容易分心的問題進行及時提出,確保其思維與教學活動同步;C層次學生的智力條件偏差,需要教師的不斷重復強調才能完成教學要求,因此教師可將其與A層次學生進行搭配,在小組合作下去提升C層次學生且鍛煉A層次學生;D層次學生相對來講表達較少、患有自閉癥,或是在教學活動中坐立不安,因此教師可結合其興趣點去制作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具供其使用,使其能夠融入課堂教學當中。如此一來,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便都有事可做,實現全體參與。

3.教學評價分層

教育的最終目標并不僅僅局限于知識技能的傳授,更重要的意義在于激勵喚醒與鼓舞【3】。因此教師應清楚地意識到恰當的評價能夠進一步開發學生潛能,以激勵性的評價能夠促使A層次學生更加積極樂觀,促使B、C、D層次的學生樹立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自信。此外,教師在課堂教學完成后需要對教學質量進行及時了解,進而不斷優化后續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實效性。比如在教會學生認識身份證時,B、C、D層次的學生并不能夠正確認識身份證,在后續的教學中教師便可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改進策略:其一,在課堂教學中向該層次學生提供更多回答問題的機會,當該層次學生能夠正確讀出身份證數字且理解其含義時,教師便可直接夸獎其“真聰明!”;其二,在課堂教學之后需要對該層次學生進行加強輔導,并且用激勵性的語言對學生進行客觀、具體且全面的評價,使其學習情緒持續高漲,養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在輕松愉悅氛圍中掌握知識,全面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培智學校中的教育對象在智力水平及對數學知識理解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所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可實行分層教學法,結合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結構與既有經驗,去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到數學學習當中,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強化其對數學知識理解與記憶,進而有效提升這部分特殊群體的社會生存能力以及實踐操作能力。

[1]曹玉明. 淺議培智教育中數學課堂的分層教學[J]. 新一代月刊,2011(5).

[2]趙娟娟. 讓學習從每一個的參與開始——分層教學在培智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性[J]. 神州, 2016(15):204-204.

[3]鄒品秀. 實施分層教學優化培智數學教學[J]. 新課程:下,2017(1).

猜你喜歡
培智分層教學活動
住培教學活動指南專題
培智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計與實施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活動初探
探索培智學校生活化數學課堂的構建路徑
探索培智學校生活化數學課堂的構建路徑
有趣的分層現象
培智學校生活適應課教學之我見
雨林的分層
有趣的分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