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高中地理微課資源的教學實踐

2018-02-25 07:59
新課程(下) 2018年12期
關鍵詞:利用微高中生微課

牛 潔

(寧夏吳忠市鹽池高級中學,寧夏 吳忠)

一、微課資源的類型

在傳統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資源有限,大部分教師將課程資源定義為課本教材,導致課堂內容枯燥、乏味,有限的教學內容難以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望。而微課資源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在傳統教學資源的基礎上加以拓展與補充,為課堂教學帶來了全新的活力,成為當前非常熱門的教學方式。微課資源類型主要可以分為知識性資源、活動性資源以及輔助性資源三種。第一種,知識性資源,是以學科教學內容為基礎,通過微課資源的應用,細化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通過視頻播放的方式,增加學生的直觀體驗,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知識點,并且實現對知識點的吸收與內化。第二種,活動性資源,是指教師在學科教學過程中利用微課資源而組織的教學活動,教師利用微課資源組織教學活動,可以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并在教學活動參與的過程中獲得更深層次的知識水平,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第三種,輔助性資源,是指教師利用微課資源輔助課堂教師,拓展知識點,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教學方式,輔助性資源是對教師教學方式的一種補充,間接作用在學科教學過程中,起到對學生能力與思維培養的作用,與知識性資源具有同樣重要的作用。

二、微課資源在高中地理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1.激發學習熱情

地理是高中階段教育教學的主要課程之一,在素質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地理課程逐漸受到廣大師生的重視,通過地理課程的學習,有助于高中生學習生涯的規劃,促進高中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學生在某一學科學習的效果與興趣具有直接的關系,但是在傳統的高中地理課程教育教學中,由于缺乏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教師缺乏創新精神,課堂教學千篇一律,難以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通過微課資源在高中地理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實現了理論知識教育與興趣激發的同步發展,將學生由被動的學習狀態轉變為主動的學習方式,有效地激發了高中生對地理課程的學習熱情。比如教學“柴達木盆地的地貌特點”,教師可以通過微課資源的直觀展示功能和模擬功能將柴達木盆地的地形地貌形象地模擬成3D模型,讓學生直觀接受柴達木盆地的地形特點,如柴達木盆地四周海拔較高、有山巒圍繞等地形特點信息。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可以很好地達到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地理課堂學習熱情的目的。

2.提高教學效率

首先,微課教學資源具有內容精短的特點,一般的微課視頻時間在十分鐘以內,在簡短的時間內呈現出大量的知識內容,且主題突出,減少了教師對重難點的講述時間,有效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其次,微課資源中不僅僅包含了課本中的內容,而且在課本教材內容基礎上進行了知識點的豐富與延伸,具有高度濃縮的特點,微課資源在教學重難點中的應用,可以滿足高中地理教學的課堂教學需求,明確了教師的教學方向與學生的學習目標。以“地球冰川的形成與融化”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將地球在不同時期的冰川形成與融化現象直觀地表現出來,讓學生一目了然,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猶如身臨其境,印象更加深刻,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

3.提升課后學習質量

高中地理課堂學習是了解基礎知識的主場地,而課后學習是知識鞏固與拓展的主要環節,可見,課后學習與課堂學習在高中生地理教學過程中均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高中生的生活經歷有限,在地理基礎知識上的掌握并不充足,僅僅憑借課堂有限的時間難以實現知識的內化,此時的課后學習非常重要。微課資源在課后學習中的應用彌補了以往高中生課后學習資源不足的問題,且微課資源的課后學習不會受到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只要高中生想學習地理知識,就可以隨時、隨地學習,并且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及課堂學習情況,自行調節課后學習進度與學習內容,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建立微課公眾平臺,為師生溝通提供平臺與機會,將教學資源上傳至微課公眾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彌補課堂教學資源不足的問題,教師與學生可以在微課公眾平臺中隨時溝通、互動,調動學生參與溝通、交流的積極性,有助于課后學習質量的提升。

綜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師應當積極設計和利用微課資源來輔助地理教學,有效激發學生的地理學習熱情,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生課后地理學習的質量。

猜你喜歡
利用微高中生微課
《發明與創新》(高中生)征稿啦
利用微課豐富學生習作內容
微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
利用微課打造高效識字課堂
淺談同學們如何利用微課來進行學習
利用微信訂閱號評改初中作文模式初探
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生應如何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
高中生是否應該熬夜學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