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優化小班教師幼兒分享行為教育的做法

2018-02-26 13:18
小學教學參考 2018年12期
關鍵詞:輪流小班小朋友

廣西橫縣云表鎮中心幼兒園(530300)

幼兒分享行為是幼兒親近社會行為的一種重要表現,也是我國幼兒教育關注的重點,著重培養幼兒的分享意識及其行為有利于幼兒將來良好的人際交往,使幼兒更好、更健康地成長。

一、幼兒分享的概念

某幼兒園開展過一個“自制雞蛋餅”的主題活動,為了避免材料的不必要浪費,把幼兒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五個人,然后把相關的食物材料分發到每個小組中,于是預料中的事情發生了,孩子們開始爭搶起來,有的幼兒說:“老師她不讓我吃?!庇械恼f:“老師明明不讓我用碗?!贝蠹夷銧幬覔?,搶到手的自顧自地在一邊沾沾自喜,對于其他小朋友的抗議不管不顧,根本就沒有分享的狀態??吹胶⒆觽兊倪@些行為舉止不禁讓人想到,讓孩子學會分享是多么重要。在此,幼兒分享的概念就是,在孩子自身需求得到滿足又有多余的情況下,能想到別人,與別人一起共同享受。分享是快樂交流的過程,包含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分享是社會發展的必需品,人們要懂得分享,學會分享。

二、幼兒分享行為的現狀分析

(一)分享行為表現在表面和口頭

就幼兒來講,很多的分享行為僅僅是在表面和口頭上說說。我們經??吹侥臣议L勸慰自己的孩子讓某某小朋友玩一會兒他的玩具,孩子的表現就是非常謹慎的讓對方看一看、摸一摸等,有些雖然是把玩具放到其他小朋友手中,但是馬上又會搶回來。在孩子的世界中,這些表現就已經是分享了。

(二)害怕分享

在和孩子們的相處中我們發現,一些不愿意進行分享的幼兒當中,有一些孩子對與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有一種懼怕心理。由于他們對于分享的不理解,認為自己的東西到了別人手里就不是自己的了,就是被別人占有,不再屬于他。所以有些家長提出分享建議的時候,這些孩子就會把東西藏起來,或者哭鬧。這種現象在幼兒間的相處中經??梢钥吹?。

三、對幼兒進行分享行為教育策略淺析

(一)加強榜樣的示范作用

家長和老師是孩子學習的楷模,所以家長和教師的言行舉止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時刻都起著很大的影響作用,教師在學校要抓住機會做好幼兒的行為示范。家長在與孩子相處時不要過于溺愛,尤其是家中的雙方老人,對孩子的過分溺愛使得很多的獨生子女養成很多的不良習慣和不好的性格。因此,家長們對于孩子的教育在平時就要端正態度和方式。通過自己的行為舉止來傳達給孩子什么是分享,應當怎樣分享,要讓孩子明白分享和平等,要經常對孩子的分享行為給予認可和鼓勵表揚。

(二)教會幼兒分享行為

幼兒從進入小班接受教育開始,在教師的引導下會慢慢地產生分享意識,慢慢地做出分享行為,教師應當讓孩子們理解分享的方式:平等分享、共同分享、輪流分享以及主賓關系的分析。平等分享很多的孩子基本都可以接受,但是他們在實施平等分享時,大多都是針對那些熟悉的小朋友,對于陌生的新朋友還是非常拒絕一起分享的。對這樣的狀況,教師要做好孩子的心理工作。共同分享就是教會孩子們相互配合,互相幫助,讓他們做一些需要相互合作才可以完成的任務或者游戲,從而讓他們學會共同分享,相互合作。輪流分享,就是以輪流的形式讓孩子們都能獲得享受,是公平公正的享受。輪流分享不但讓孩子能夠享受到快樂,還教會他相互尊重和遵守秩序的意識。先賓后主的分享就是教育小朋友,要明白到了別人家里,自己是客人,要學會忍耐,尊重主人,懂禮貌。

(三)訓練幼兒的分享技能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一些幼兒有分享的意愿,但由于不知道怎樣做,也就沒有表現出實際的分享行為。比如,一個幼兒帶了一輛新的玩具遙控車到幼兒園。老師問:“可以把你的新車給小朋友玩嗎?”他回答:“可以?!崩蠋熣f:“現在給行不行?”“不行?!薄盀槭裁??”“很多小朋友都想玩,我不知道該給誰玩?!边€有的幼兒對該類問題的回答是:“我只有兩顆糖,有四個小朋友想吃,我分不開?!彼?,家長和教師在培養幼兒分享行為時,要注意讓幼兒了解分享的具體方法,以使孩子們的實際分享行為得到增強和提高。

幼兒分享行為是幼兒具備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體現,小班開始對幼兒進行分享的教育,能夠使孩子養成正確的人際交往能力,使孩子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小班教師們在對幼兒的教學過程中要做好榜樣,通過故事教學、榜樣學習等不同的方法,激發出孩子們分享的意識,正確地引導幼兒的健康成長。

猜你喜歡
輪流小班小朋友
最好的愛情
小班教學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軍事游戲的開展
如何在幼兒園小班開展區域活動
基于能力培養的輪流寫作日記探究
淺談作文批改的幾種方法
找茬兒
海邊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
小班幼兒語言交往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