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教學中發聲訓練的設計探索

2018-02-26 17:36江蘇建湖縣青少年活動中心224700
小學教學參考 2018年15期
關鍵詞:跳音姿勢歌唱

江蘇建湖縣青少年活動中心(224700)

小學生學習音樂存在隨意性,易將歌唱看成娛樂活動,缺乏發聲訓練意識。因此,教師要展開深入的學情調查,給出具體的糾偏措施,如歌唱姿勢糾正、聲音共鳴指導、跳音訓練設計等,都可以給學生帶來豐富的學習體驗,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升課堂教學品質。

一、歌唱姿勢糾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歌唱姿勢是發聲訓練的重要制約因素,如果不能端正歌唱姿勢,勢必對發聲訓練帶來不良影響,因此小學音樂教師要從最基本的歌唱姿勢展開教學。小學生歌唱時,教師要進行示范,要求學生挺拔站立,雙肩自然放松,視線平視前方,兩腿八字形站立,口型自然。如果有必要,教師不妨樹立幾個典型,讓學生模仿學習。

如教學蘇少版小學四年級音樂《我們的田野》時,教師先示范演唱,然后給學生提出問題:“這首歌曲描繪了怎樣的田野風光?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學生陳述自己的理解:“這首歌描寫了田野的美好風光,田野、小河、群山、鯉魚、野鴨,多重意象呈現,給人特別舒爽的感覺?!苯處熾S后引導學生演唱,并對學生的歌唱姿勢進行糾正:“既然歌曲這樣美麗,我們是不是要用最美的演唱來表達呢?大家要站如松,挺胸收腹,兩只眼睛要平視前方,兩條腿稍微打開,站穩腳跟?!睂W生依照教師要求,很快調整了姿態。

上述教學,教師先示范演唱,為學生樹立學習榜樣,學生學習歌曲的熱情被點燃。隨后,教師對學生的姿態進行統一要求,讓學生感受到什么是規范操作。小學生大多不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姿態的保持也是如此,教師要不時糾正和提醒,以提升學生發聲訓練的質量。

二、聲音共鳴指導,尋找合適的發聲方法

小學生發聲器官比較柔弱,聲帶比成人短,胸腔容積也較小,教師要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發聲方法,對學生存在的發聲問題展開分析。特別是唱高音時,要找到聲音的共鳴位置,保持聲音的集中和統一。教師不妨讓學生用“wu”“lu”等輕聲模仿發聲訓練,每節課堅持十分鐘,慢慢讓學生掌握正確的發聲方法,漸漸提升歌唱水平。

如在學習《四季歌》時,教師先利用多媒體播放歌曲,讓學生說說歌曲是如何描寫四季的。學生經過一番討論后回答:“春天,大家去放風箏;夏天,去小河灣抓螃蟹;秋天,打棗、摘蘋果;冬天,去滑雪?!苯處熞龑В骸爸鹁鋵W唱歌曲,注意發聲要準確,春季要體現活潑的氛圍,夏季要唱出熱烈氣氛,秋天則體現喜悅的心情,冬天要體現深沉的情緒。發聲時不僅要唱出四季的不同特點,還要注意體會歌曲思想情感的抒發?!睂W生依據教師的引導展開學唱,特別注意聲音共鳴訓練,以貼近歌曲意境。

上述教學,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歌曲,有效渲染了學唱氣氛,而讓學生找出不同季節的歌詞,其目的是為發聲訓練準備。學生對不同季節的特點有了一定認知,也為發聲共鳴創造了基礎條件。唱出歌曲四季的不同情緒,這本身就是一種發聲訓練。

三、跳音訓練設計,提升發聲訓練的質量

歌唱中往往會遇到跳音,學生在這個環節會出現氣息不足的情況。教師在引導學生展開跳音或者連跳訓練時,要注意音質控制,聲音不能沙啞,更不可尖銳。跳音有較大的發聲跨度,學生歌唱基礎較低,掌握不好歌唱平順性是正常的,教師要進行漸進性的引導,讓學生逐漸熟練控制氣息,用輕聲帶假聲,確保真假聲自然融合與轉換。

跳音訓練設計時,教師要注意結合學生的接受實際,要求不能太高。如《楊柳青》是一首五聲音階創編的兒童歌曲,采用一段體的形式,由五個樂句構成,具有濃郁的江南風情。在引導學生學唱時,教師可先讓學生誦讀歌詞,展開聯想,進入歌曲意境。在樂句處理時,教師用不同唱法展示,讓學生體會哪一種更適合歌曲的發聲要求,體會節奏的靈活。學生根據教師提示展開發聲訓練,在不斷磨合中逐漸掌握跳音的操作技巧,從而使課堂互動多元化,學習氛圍濃重。

上述教學,教師利用不同唱法處理跳音,目的是讓學生產生比對意識,在體驗中形成音樂感知。學生對跳音缺少主動認知能力,教師讓學生誦讀歌曲樂句,為學生體會歌曲情感做好準備。當學生對歌曲意境有了一定認知之后,再對比跳音的處理技巧,學生獲得的學習體驗會更為真切。

總之,學生的發聲存在許多短板,教師要及時糾正,讓學生端正歌唱姿勢,掌握正確的發聲方法,提升歌唱水平,為音樂核心素養的形成奠定基礎。

猜你喜歡
跳音姿勢歌唱
為你而歌唱
為你歌唱
倒掛在樹上,我的主要姿勢
看書的姿勢
鋼琴作品《春舞》跳音演奏分析
解鎖咳嗽的正確姿勢
關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淺談鋼琴演奏中的“跳音”技術
跳音訓練在聲樂教學中的重要性
歌唱十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