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轉課堂教學法在高職語文中的應用
——以“應用文寫作·計劃”課程為例

2018-02-26 09:53
新課程研究 2018年26期
關鍵詞:藍墨云應用文計劃

一、高職語文與“翻轉課堂”結合的必要性

1.“翻轉課堂”的內涵與優勢。翻轉課堂教學法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它是一種將學生的學習流程進行重新建構的教學理念,具體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遵循“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將課前、課中、課后三大環節重新設計、布局,以達到讓學生真正排除困難學懂知識的目的。課前,學生通過觀看教師提供的各類教學資源,包括教學視頻、電子資料、網絡資源等,完成相關的作業,如課前自測、課前思考題等,以達到對課程內容的學習與掌握;課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教師設計的相關討論題并形成初步答案,然后在班內進行展示,各小組之間可以互評,在此過程中教師提供指導并結合課前測驗暴露出的理解性錯誤進行綜合點評,輔助學生完成對知識的深化理解;課后,學生按照教師設計的相關環節完成對本次課的反饋及總結,為后面的課程學習奠定基礎。由此可見,只有教師對課程進行整體化設計,三大環節相互配合的基礎上,才能真正“翻轉課堂”?!胺D課堂”的優勢是雙向的:對于教師而言,課前教學資源的豐富性刺激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的多樣化教學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課后學生的教學反饋可以幫助教師進行教學反思,提升教學能力;對于學生而言,與傳統課堂相比,“翻轉課堂”是有趣的,課前的資源學習和習題檢測,可以提高學習主動性,自測中暴露出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對接下來的課堂教學有所期待,課堂上的小組合作提高了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動性,為學生日后的工作生活有很大幫助,學生在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中成績也得到了提高。

2.高職語文與“翻轉課堂”結合的意義。從學科特點來看,首先,語文屬于傳統的理論文化課,學生學習語文已有多年,而一直以來固定不變的教學方式已經使學生對學習語文產生了“精神疲勞感”,如果不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語文課將很難激發起學生的學習激情;其次,之前的語文教學重在對文學知識的理解上,而在知識的實踐應用上有所缺乏,導致學生感受不到語文知識的實用性,錯誤地認為高職階段的語文課是一門無關緊要的課程,以至于語文課越來越被邊緣化。而翻轉課堂教學法的實施可以改變這一現狀,全新的教學設計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動”了起來,學生要調動自己各方面的分析能力以及知識儲備,來面臨“翻轉課堂”中的各項挑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而且增強了學生對語文課的學習意識與學習信心。從學生學情來看,首先,目前的高職生基本都成長在信息時代大背景下,他們已經習慣了通過信息手段靈活的、多樣化地接觸外部世界,跳躍性的思考方式以及開放的談話方式使得他們很難坐在教室里從始而終的聽教師一人授課。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對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積極地調整與改變,教師只能面臨一群“呆滯”的學生以及一個死氣沉沉的課堂。其次,高職學生普遍學習基礎弱、學習積極性差,這與他們中學階段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直接的關系。而翻轉課堂教學法有利于對學生的學習習慣進行積極地引導和培養,讓學生在高職階段真正的學有所獲。

二、“應用文寫作·計劃”實現“翻轉”的途徑

在過去的“應用文寫作”課程中,教師更多的是注重對應用文相應的格式和寫作要求進行講解,而忽視了將其與學生所學的專業相結合。因此,本文以“應用文寫作·計劃”為例,將應用文寫作與學生的學前教育專業相結合,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展開教學實踐,并將初步探索了的過程和經驗總結如下:

1.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深入分析。①教學內容分析。此次課實施之前,學生已經有過幾次小組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的經歷,因此具備實施“翻轉課堂”的基礎。本次教學內容特色是:結合學生的專業——學前教育專業,將“計劃”與“幼兒活動計劃”結合在一起,為學生講授。教學重點是認識到“計劃”和“幼兒活動計劃”的關系、相同點、不同點。教學難點是通過學習“計劃”的書寫格式及要求,寫出一篇合格的“幼兒活動計劃”。②教學目標分析。根據“布魯姆學習模型”,按照從“低階思維”到“高階思維”的遞進,此次課依次對“學習目標”進行了以下分析:記憶層面——學生識記計劃的含義與特點;理解層面——讓學生通過看不同種類的計劃例文,明白計劃的分類;應用層面——讓學生學習計劃的結構與寫法,在腦海中初步構建計劃;分析層面——通過把“計劃”和“幼兒活動計劃”作比較,明確二者之間的關系、相同點和不同點;評價層面——通過學寫“幼兒活動計劃”,并拍照上傳藍墨云展示區,教師對作品進行點評,學生之間互評(每人只有一次互評機會),激發學生的斗志,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創造層面——學生可以選擇教師提供的視頻,按其內容寫出對應的“幼兒活動計劃”,也可以自己構思完成作品(加分),這種安排可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投入到寫作中來,積極地完成相關作業。[1]

2.“課前、課中、課后”三大環節緊密結合。(1)“課前任務單”的設計。①在藍墨云班課上觀看教學視頻1,學習有關計劃的基礎知識,并完成藍墨云上的自測題,檢驗所學知識,自測題完成后藍墨云軟件會自動生成分數,并顯示測試用時。②在藍墨云班課上觀看教學視頻2,學習有關“幼兒活動計劃”的例文,并以小組為單位準備以下3個討論題,用于課上討論:“計劃”和“幼兒活動計劃”的關系?“計劃”和“幼兒活動計劃”的相同點有哪些?“計劃”和“幼兒活動計劃”的不同點有哪些?③在藍墨云班課上觀看教學視頻3,構思與視頻內容相對應的一份“幼兒活動計劃”,為課堂寫作做好準備。

(2)課堂活動流程設計。此次課程是按照兩課時共計100分鐘做出的教學設計,共涉及6個環節:①內容熱身。教師針對課前自測中錯誤率較高的題,分析錯誤的原因,實現“精講”,用時10分鐘。②小組討論(3個討論題)。用“大海報”展示“關鍵詞”;兩個小組交換各自的“大海報”;指出與對方觀點相同及不同之處。每個題找兩個小組展示,用時20分鐘。③向學生說明寫作要求。教師向學生說明寫作要求,并出示評分模板,提示學生注意一些細節,用時10分鐘。④學生寫作。學生開始按要求寫作,教師在教室內走動、觀察并進行指導,用時30分鐘。⑤學生互評。讓學生根據評分模板,進行互評?;ピu后可把高分作文拍照上傳至藍墨云討論區展示,用時15分鐘。⑥總結。教師對優秀例文進行點評,提出肯定與鼓勵,用時15分鐘。

(3)課后反饋活動的設計。課后,學生在藍墨云班課中完成老師設計好的選擇題,完成對此次“翻轉課堂”的教學反饋,幫助教師進行教學反思,提高教學能力,并為后面的“翻轉課堂”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課后的教學反饋中,我們發現學生普遍反映此次的“翻轉課堂”讓他們有了全新的學習感受:首先,教師親自錄制的教學視頻讓他們覺得新鮮有趣,視頻營造出“一對一”的觀看感受減少了學習的壓力,靈活的倒退或停止讓學生可以反復觀看直到全部掌握為止;其次,課上的“小組討論”和“交換大海報”環節,加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激發了學生的頭腦風暴,讓學生產生了思想的碰撞、智慧的火花;最后,“寫作互評”環節訓練了學生提高對知識準確度的把握,在給他人閱卷的過程中,對知識也是一種強化。

猜你喜歡
藍墨云應用文計劃
應用文寫作:語言簡練、得體、有效
基于“藍墨云班課”的過程性評價對終結性評價影響的實證研究——以“基礎會計”課程為例
云教學,讓“教”更智慧
職業院校應用文寫作教學現狀與對策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藍墨云班課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生·天天向上(2018年2期)2018-04-14
信息化模式下高職數學教學實踐研究
暑假計劃
學做假期計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