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新課導入在地理教學中的重要性

2018-02-26 04:35駱玉群
新課程(中學) 2018年11期
關鍵詞:山地高中生筆者

駱玉群

(貴州省遵義市第十五中學,貴州 遵義)

常規的地理教學通常是以教師引導高中生回顧舊知展開的,這種導入方式雖然是快速引導學生進入地理學習狀態,便于學生利用舊知來思考新知的方式方法,但是過于單一的導入方式卻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長此以往,高中生便無法在新課導入環節調整學習狀態,使得導入教學失去了教學效益,無法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產生積極影響。所以,教師應該主動利用地理實驗、地圖展示、生活資源等來豐富新課導入的內容與方法,保證高中生對新課導入有期待、感興趣,切實發揮新課導入的開頭作用。

一、新課導入可達到激趣目的

為了保障新課導入的效益,教師通常會選擇引起學生共鳴、激發學生興趣的導入內容,以此來達到增加學生課堂參與度的目的。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一位教學工作者都渴望設計出能夠培養學生興趣的教學活動,為此展開了大量的實踐探索。但是很少有教師在新課導入中應用興趣理論。在高中地理導入教學中,教師應該主動分析學情,保證課堂導入能夠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使高中生在課堂之初便對地理教學產生期待。

在“全球氣候變化”一課的課堂導入中,筆者搜集了近二十年來全球氣溫的平均溫度統計表,讓學生意識到全球變暖問題已成為全球熱點問題。然后,筆者便播放了由全球氣溫變暖而引起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自然現象的短視頻,以馬爾代夫這個國家為例,向學生講述了全球變暖的危害。本班學生都能在自己的成長經歷中感受到氣溫的變化,認為夏天越來越熱,但是他們沒有從自然界與人類生存之間的關系思考過這個自然環境可能帶來的影響。筆者所播放的視頻使學生意識到了全球變暖的不良后果,所以學生開始嚴肅思考這個自然問題。如此一來,本輪課堂導入便達到了激發學生興趣的目的,使學生以嚴肅、認真的態度來學習了“全球氣候變化”一課的地理知識。

二、新課導入可激發學生思維

除了以新課導入來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之外,教師還應突出課堂導入的啟發性與教育性,以課堂導入來激發高中生的地理思維。常規的地理課堂過于看重理論知識的快速教學,導致學生只能被動地記錄與背誦課堂筆記,無暇思考地理知識的意義與內涵,最終將大大限制高中生地理思維的發展,無法使其意識到人、社會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為了改變這個教學弊端,教師應該在課堂導入環節設置懸念,以懸念來喚起學生的思考欲望,使其學會邊學邊思,提升學習效率。

在“地理環境的差異性”一課中,筆者以我國不同地區的自然景觀圖片來導入了新課,如三亞盛產椰子、火龍果、蓮霧等熱帶水果,南方盛產橘子,北方盛產蘋果,等等。當學生看到這些景物圖片的時候,他們直接說出了各個地域的自然環境決定了不同水果的生產地,而筆者則趁此機會引導學生思考我國各個地域的自然地理環境特點,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旅游經歷與生活常識說出對比各個地域的自然景觀。這就可以調動學生的思考積極性,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來學習地理知識,提升了高中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新課導入可創設問題情境

創設問題情境是為了讓高中生在特定的思考狀態之中學習地理知識,使其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地理素養。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可直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來導入新課,保證高中生能夠始終處于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之中。

就如在“山地的形成”的課堂導入中,筆者播放了山地形成的動畫演示資料,引導學生通過動畫演示來推測山地的形成原因。通過動畫,學生可以直接觀察地球內力作用對地球形態的影響,以板塊構造學說來分析了山地形成的根本原因。然后,筆者便出示了褶皺山與斷層山的地理形貌,讓學生思考為何內力作用下的山地形貌出現了差異。在這個問題的引導下,學生進行了推測,有的學生認為內力作用的大小可影響山地形貌,有的學生認為自然界的風力、雨水沖刷等都會使山地形貌發生改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筆者直接引導學生探究了“山地的形成”一課的地理知識,鼓勵學生在自主學習與教師引導下驗證自己的推測與猜想。如此一來,學生便可在特定的問題情境中學習地理知識,始終保持著積極的思考狀態。

總而言之,課堂導入是地理教學結構的基本組成部分,教師應該主動創新課堂導入的方式方法,以良好的課堂導入來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激勵學生自主探究地理知識,為構建高效低耗的地理課堂打好基礎。

猜你喜歡
山地高中生筆者
山地草甸
《發明與創新》(高中生)征稿啦
老師,別走……
換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穿越火線之山地作戰
老師,你為什么不表揚我
山地之旅
高中生應如何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
山地之美——雨補魯
高中生是否應該熬夜學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