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治未病理念在病毒性心肌炎防治中的探討

2018-03-18 04:33高海宏呂仕超王曉景華改青朱亞萍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18年5期
關鍵詞:病毒性心肌炎治未病防治

高海宏 呂仕超 王曉景 華改青 朱亞萍

摘要:病毒性心肌炎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現代醫學在診斷及治療上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來,隨著中醫對病毒性心肌炎認識不斷進步,加之大批免疫調節和抗病毒中藥研發的進展,中醫藥在防治病毒性心肌炎方面顯示出巨大優勢?!爸挝床 崩碚撌侵嗅t學的特色和精髓,也是治病和養生的指導思想之一。筆者試從“治未病”角度探析病毒性心肌炎的防治,為更好地指導病毒性心肌炎的防治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治未病;病毒性心肌炎;防治

中圖分類號:R5422? ?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2349(2018)05-0017-03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是由病毒感染(尤其是柯薩奇病毒)引起的局限性或彌漫性心肌炎性病變為主的心臟疾病[1],臨床主要表現為胸悶、心慌、氣短、乏力等,部分可演變成擴張型心肌病,嚴重者可出現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等危重證候。

1 病毒性心肌炎診療現狀

VMC的發病機制目前仍未完全闡明[2],現代醫學的診斷主要以患者前期感染病史、臨床表現、理化檢查等臨床資料為主,排除其他疾病綜合分析,但存在漏診及過度診斷的弊端,這是因為診斷VMC須建立在確有病毒感染和心肌炎性病變的基礎上,而患者早期臨床癥狀、體征及實驗室檢查結果不具有特異性[1];再者,被稱為診斷心肌炎“金指標”的心內膜心肌活檢并不被普遍認可和接受,且出現陽性結果之時心肌已受損害,未能實現及早防治。從治療上看,現代醫學尚缺乏有效而特異的治療方式[3],主要針對病毒感染和心肌炎癥反應兩方面進行綜合治療:囑患者臥床休息,避免劇烈運動,以降低心肌耗氧量,減輕心臟負擔;應用干擾素等抗病毒感染;用輔酶Q10、肌苷片、維生素C等營養心肌藥物改善心肌代謝;抗心律失常、拮抗心肌肥厚等對癥治療。

根據發病特點及臨床表現,病毒性心肌炎屬于中醫學“溫病”、“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疇[4],國家標準《中醫臨床診療術語》將其定名為“心癉”,病因多為體虛感邪,病性為本虛標實之證。以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為特色的中醫藥在治療病毒性心肌炎方面療效肯定,特別是近年來隨著中藥在抗病毒感染及免疫調節方面取得較大進展,使得中醫藥在防治病毒性心肌炎方面顯示出更大的優勢,其一就表現為以“治未病”理論指導下的分期防治。

2 “治未病”理論源流及含義

“治未病”首見于《黃帝內經》[5],《素問》云:“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指出正虛感邪是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倡導提前預防,截斷致病因素?!鹅`樞·逆順》曰:“上工治未病,下治已病”,將治未病歸為圣人之舉,可見其重要之處。這一理論經后世醫家的發展,形成未病先防、已病防變、瘥后防復三方面較為完備的理論體系。其中“未病先防”是指平素要著眼固護正氣,注重養護和調攝,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和防邪外侵能力,以達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狀態;“已病防變”指掌握疾病的發展傳變規律,防止其更深入的傳變,“先安未受邪之地”正是這種治療原則的體現?!梆蠓缽汀奔醇膊∪笠ㄟ^各種調護方法鞏固治療以防止疾病的復發。常言道:三分治病,七分調理,旨在說明疾病治愈之后的調理同樣至關重要。

3 “治未病”理論指導病毒性心肌炎的分期防治

3. 1 .未病先防筑藩籬,固護正氣防邪襲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病毒性心肌炎的疾病分布概況有以下特點[6]:患者波及嬰幼兒到老年人的各個年齡段,但以兒童和青少年多見,且男性多于女性;具有明顯的季節分布特點,夏季發病率較高,冬季較低;全國各地散發發生,目前尚無爆發流行趨勢。究其原因,該病發生發展與易感人群、季節及當地衛生條件等因素有關:此年齡段的兒童和青少年群體,正處于身體發育之時,抵抗病邪能力較弱,更易遭受病毒侵襲;病毒性心肌炎以感染柯薩奇病毒為多,該病毒的流行多發生于溫度和濕度較高的夏季;流行地區一般衛生條件較差,同時腸道感染率較高,但這種病人增多可能與近年來就診機會增多,診斷方法和醫療質量提高有關[7]。

中醫理論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正氣是防邪侵襲的藩籬,正氣旺盛則人體陰陽和調,氣血充盈,經絡通暢,五臟安和;反之,正氣虛弱則陰陽失調,氣血虧乏,經絡痹阻,百病乃生,因此增強正氣是防治疾病發生的先決條件。故易感人群平素要勤鍛煉,增強自身抵抗力;適寒溫,順應四時氣候變化;調情志,使五志暢達平和;節飲食,固護后天之本,如此可使正氣之力足,抗邪之力強,“雖有大風疴毒,弗之能害”。在氣候溫濕的夏季或潮濕之地,尤其要重視衛生條件,以杜絕病毒的傳播及感染。

3 .2 .已病之時防傳變,辨證施治是關鍵《黃帝內經》云:“上工救其萌芽”,《金匱要略》云:“見肝之病,知其傳脾,當先實脾”,均滲透著“治未病”的思想:在患病之初要采取相應措施,防止疾病進展和傳變,防微杜漸,將疾病消除于萌芽階段;患病之后,要掌握病機演變規律,積極辨證施治,以截斷病程發展。

病毒性心肌炎的發病特點和傳變規律與中醫“溫病”的發病規律類似[8],葉天士指出:“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素問·痹論》云“復感于邪,內舍于心”,表明外感疾病可以繼發心臟疾患。有研究[9]顯示,病毒性感冒尤其是幼年及青少年患者易合并心肌損傷,因此及早干預病毒性感冒是防止其向病毒性心肌炎轉變的關鍵[10]。病毒性心肌炎多為“體虛感邪”所致,其實質是本虛標實,氣陰兩虛是本,熱毒血瘀是標[11],“毒、瘀、虛”三者相互膠結,貫穿疾病的始終。其中,邪毒入侵是發病之關鍵;瘀阻心脈貫穿疾病始終;氣陰損傷是病變的結果。在病毒性心肌炎早期,溫熱邪毒由肺衛肌表侵入血脈,循脈舍心,進而消灼心陰,耗傷心氣,患者常常表現為發熱、頭痛、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繼而出現心慌、胸悶、氣短、乏力等邪毒攻心,心陰、心氣受損之象,治療以驅邪為原則,治以解毒護心,方選銀翹散加減,治療時強調驅邪要徹底,不應過早棄用清熱解毒之品[1],同時應根據患者體質,注意驅邪勿傷正。溫熱邪毒攻心,耗氣傷陰,氣損則運血無力,陰傷則血行澀滯,導致瘀阻心脈,進一步使氣血運行不暢,加重病情。瘀血不僅是病毒性心肌炎病程中的病理產物,而且是致病因素,貫穿疾病的始終,故無論患者有無瘀血之象,均應適當運用活血化瘀之藥,如丹參、紅花、桃仁等?!靶爸鶞?,其氣必虛”,“逆傳”的關鍵在于心陰不足,心陰不足是病毒性心肌炎發病的內因,也是病變的必然結果。心陰損傷,可見倦怠乏力、面色蒼白、胸悶、氣短、汗出等癥,治療以益氣養陰為基本大法,選用生脈散或炙甘草湯加減,酌情加入菊花、連翹等清熱解毒之品和丹參、赤芍等活血化瘀之藥。臨證應據患者具體情況,辨證施治,隨癥加減。

3. 3 .疾病后期重康復,積極調護??蛋膊《拘孕募⊙谆颊呓涍^積極的治療后,大多數可以痊愈,若失治或誤治均可引起疾病反復發作、遷延不愈。此時,中醫的康復治療尤為重要,《素問·異法方宜論》云:“人雜合而治,各得其所宜”,中醫傳統的康復治療方法極為豐富,包括藥物療法、氣功導引療法、針灸療法、飲食療法、情志療法等方面,充分體現中醫整體觀、動靜結合、藥食并重的原則,中醫藥康復應用得當,可以全面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保護機體功能,緩解癥狀,使正盛邪去。

病毒性心肌炎后期的調護,首先應當明確病機,繼續或連續用藥,以加快康復。此階段存在余邪未清,正氣虧虛,痰瘀尚未完全清除的情況,患者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心悸怔忡,伴面唇淡白,舌質淡嫩或色黯或有瘀點瘀斑,苔薄白或白滑,脈結代等。心主血脈,在體合脈,其華在面,開竅于舌,面唇淡白、舌質淡嫩、脈結代為心氣不足、運血無力之象;舌色黯或有瘀點瘀斑、苔白滑為痰凝血瘀之征。治療上應以補益心氣為主,兼以解毒、滌痰、化瘀,以除邪氣。其次應當重視護理,固本防變。病毒性心肌炎后期,正氣虧虛或正氣剛復,若不慎感染外邪極易致反復發作,因此當固護正氣、防邪復感,尤其應注意保護上呼吸道;合理安排作息,勞逸適度;按時進餐,食量相宜,勿以偏嗜,確保脾胃功能正常,以固護心氣,同時防止痰瘀新生;本病與精神因素有關,易受七情影響,因此在后期治療過程中要注重心理療法,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避免情志過激,以疏利氣血以達到治療康復目的。

4 小結

“治未病”理論是中醫學的特色和優勢,也是祖國醫學理論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從“治未病”理念探討病毒性心肌炎的防治,是對祖國醫學的繼承與發展,同時詮釋了當代預防醫學的理念,對防止病毒性心肌炎的發生、緩解患者癥狀、指導病后康復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呂仕超,張軍平病毒性心肌炎中醫辨治思路與方法[J].新中醫,2012,(3):1-2

[2]王艷玲,李康康,張曾譻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中醫藥研究概況[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18):2118-2121

[3]師建平 趙清樹中醫藥治療病毒性心肌炎研究近況[J].中華現代中西醫雜志,2005,23(1):67-68

[4]范增光,袁野,皇甫海全,等中醫藥治療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急癥,2016,(8):1555-1557

[5]孫銘良,王萍“治未病”理論探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7,(1):130-130

[6]張軍平,吳美芳,呂仕超我國病毒性心肌炎流行病學分析[C]// 黃河心血管病防治論壇2011

[7]楊杰,苗東風,呂宏彥病毒性心肌炎流行病學和臨床治療[J].中國社區醫師(綜合版),2005,(23):21

[8]粟華魁,周德生從溫病學探討病毒性心肌炎辨證論治規律[J].湖南中醫雜志,2005,21(2):72-73

[9]李丹病毒性感冒患兒100例血清心肌酶譜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1):199

[10]呂仕超,張軍平中醫藥防治病毒性心肌炎的優勢與思考[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4):571-573

[11]呂仕超,張軍平試論病毒性心肌炎伴發情志改變的治療[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0,(2):161-162

猜你喜歡
病毒性心肌炎治未病防治
生脈飲加減治療病毒性心肌炎驗案
大學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細胞免疫功能變化及臨床應用價值探討
孫思邈治未病觀與養生理論探析
超聲心動圖診斷病毒性心肌炎的價值分析
朱長剛:大醫更要“治未病”
體質辨識在社區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應用價值
公路橋梁常見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黃芪益心湯治療病毒性心肌炎并發心律失常的臨床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