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問題與對策研究

2018-03-20 20:39韓舜愈馬騰臻馮麗丹李愛霞
長沙大學學報 2018年5期
關鍵詞:葡萄酒葡萄實訓

張 波,韓舜愈,馬騰臻,馮麗丹,李 敏,李愛霞

(甘肅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作為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的重要組成,實踐教學直接影響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特別是在新一輪產業革命,以及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實施的背景下,實踐課程顯得更加關鍵.實踐教學具有工程性、實用性和應用性等特征,可使學生更加快速地適應所從事的工作崗位,強化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塑造[1].以甘肅農業大學為例,其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從2012年開始招生,相關的實踐教學已經開展7年,涉及課程實驗、科研訓練、實訓、實習等多個環節,涵蓋文化推廣、產品營銷、栽培管理、釀造生產、分析檢測等多項內容.雖然我們在教學工作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2],但是從現有人才培養的實際效果來看還存在不少問題,嚴重制約著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新教育的實施.因此,造就社會經濟發展所需的高素質葡萄與葡萄酒工程人才,探索深化“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提升實踐教學質量,將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1 實踐教學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葡萄與葡萄酒工程是以化學、生物學和工程學為基礎,研究優質葡萄生產、葡萄酒釀造工藝、鑒賞藝術和營銷理念的科學理論與應用技術的理、工、農交叉性綜合學科[3].因此,其專業的綜合性和實踐性很強.不過隨著近年來學院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現行實踐教學模式暴露出的問題也愈發突出,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1 校內實踐基地建設與實際工作崗位生產有較大差距

學院目前有葡萄種植園、葡萄酒小型生產線、地下酒窖和營銷實訓基地等實踐場所,但在實習場景和實訓項目的真實性方面仿真度不高,生產任務真實化、工作管理企業化的體驗感不強,生產中新技術和新裝備的應用相對滯后.加之實踐操作通常是以班級為單位進行,造成訓練人數多、空間擁擠的現象,嚴重影響和限制學生的參與度,較難達到提高學生能力的目的.

1.2 校企合作深入程度有限,校外生產實踐效果難以保證

受限于學校經費、教學安排,以及合作企業后勤配套等問題,進行校外頂崗實訓難度較大,因此大多數的校外實踐主要是帶領學生到生產企業進行粗略的參觀.對于設備的使用操作,工序的訓練模擬,主要是通過講解和演示來完成,崗位操作技能得不到有效落實.而對于部分接受學生的企業,實際的訓練安排多數是在同一崗位上的重復操作,換崗或輪崗自主性低,崗位任務與實踐教學內容不能有效對接,生產與實訓矛盾突出.

1.3 “雙師型”教師力量薄弱,技術指導有限

目前學院生產實習的指導老師多數為專業課教師,雖然他們擁有較高的學歷,但缺乏實踐操作技能,實訓效果較差,影響教學質量.而從企業聘請相關技術人員,雖然其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但又存在理論知識、教學能力和專業積累薄弱的問題.此外,學校在“雙師型”教師方面還沒有明確的劃分,職稱待遇等激勵機制缺乏.而部分教師對“雙師型”的認同意識也不夠,使得“雙師型”教師的數量比例在學院中偏低.

1.4 實踐考核方式單一,實踐教學缺少完善的管理體制

學院實踐評價主體多以教師評判為主,通過出勤、作業、報告等形式進行.而對于操作技能的考核,目前缺乏合理的標準.同時,由于評價方式單一,考核目標籠統,造成不能及時反映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至于實踐教學過程中的有效信息反饋滯后.

此外,實踐教學還缺少完善的管理體制.學院實踐教學的基本模式是指導老師按教學大綱的要求,完成規定的實踐內容.但在實際的運行中我們發現,實踐教學管理體系涉及內容較多,既包括場地、設備的管理,也包括師資、學生和教學等方面的協調.但是目前學院尚未形成一套科學的管理制度,相關實踐教材,設備操作手冊,教師、學生的實習、實訓制度等編寫不足,使得實踐教學工作的管理較為松散.

2 提升實踐教學工作質量的對策和措施

為了加強實踐教學在培養學生中的作用,在學院原有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上,我們對目前實踐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并通過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以及校外調研,明確了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不僅要重視理論教學,還應將實踐教學提高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希望通過積極調整,逐項整改,探索構建一個既有相對獨立性,又與理論教學互補統一的實踐教學體系.

2.1 以葡萄酒相關學科為主線,加大實踐教學力度

以葡萄和葡萄酒相關知識為主線,優化理論和實踐教學的內容與方法.通過課程設置安排,在加強重要專業核心課程(葡萄酒工藝學、葡萄酒品嘗學、葡萄酒工程學、葡萄品種學、葡萄酒分析檢測及葡萄酒質量控制等)講授的同時,逐步擴充實踐教學環節,豐富實踐教學內容.通過減少驗證性的課程實驗內容,增加綜合性、創新性練習,實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的設計性實驗(實習)教學過程,強化實踐教學力度,提高教學效果.以此使學生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掌握葡萄酒相關行業的操作技能,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熟悉基于“土地到餐桌”的全產業鏈過程,為日后從事相關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2 建立教學管理與生產管理相協調的校內實踐基地

學院應結合區域發展特點和目前的發展現狀,發揮自身優勢,充分打造學院特色,建設具有教學、生產、職業技能培訓和技術研發等功能的校內實踐基地.明確產教融合的實踐教學目標,堅持以能力培養為主線,“工學結合”為基礎的實踐模式.在強化實驗、實訓、實習的實踐操作基礎上,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創業精神.通過對實踐課程教學內容的規劃,制訂貼近真實情景的實踐教學項目.根據行業專家和企業技術人員的建議更換和購置生產設備.在借鑒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工作環境和生產標準的前提下,設置訓練環節和操作單元.利用文化氛圍和管理模式的構建,以及生產工序流程的布置,讓學生在學校感受到相對真實的工作場景,培養職業素質,塑造職業道德,更早地適應未來職業.同時,在實踐中注意對工作全過程及專業領域的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的涉及.通過開設相應的教學專題,對其進行講解和理論強化,利用實操或是仿真軟件進行模擬,強化動手能力.

校內實踐基地還應具有職業資格培訓的功能.利用學院在科研、技術和設備等方面的優勢,有意識地開展崗前技能培訓,根據目前葡萄酒行業的就業需求,引導學生參加品酒師、釀酒師、侍酒師等與專業相關的職業技能培訓和考核,使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教育相互融合,逐步縮小與求職崗位之間的差距.此外,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可積極鼓勵其進行技術研發,利用本科生科研訓練計劃、大學生挑戰杯等項目,調動其學習興趣,提升實踐教學效果,解決長期被詬病的學生知識碎片化、學校資源分割化的問題,調整學生面向產業鏈組織自己的知識鏈,從而提升其創新創造能力和職業變遷能力.

2.3 建立資源共享、互利互惠的校外實踐基地

校外實踐基地是對校內基地所需設備、技術、場所和缺失功能的有效補充,能有效緩解學校實踐基地建設經費和空間不足的矛盾.但是在我們的調研過程中發現,由于校外企業的利益訴求,因此其在學生接收方面并不十分熱情.所以,我們在校外實踐基地建設方面主張“資源共享、互利互惠”的合作原則,建立利益補償機制,提高企業參與熱情.企業投入場地、設備和耗材,學院則利用專利、科技和技術,校企雙方共同出資,建成集“學、訓、研、產”功能為一體的校外實踐基地,達到學院、企業、教師、學生多方共贏的局面.一方面企業的技術人員可到學院進行短期培訓、業務攻關或是受聘于學院,作為實習、實訓的導師參與學生的指導.另一方面,學院可鼓勵教師積極參與企業的合作、技術升級和產品研發,解決企業在生產中的實際問題.

同時,還可積極引導政府、行業對校外實踐基地進行財政傾斜,緩解校企壓力.鼓勵校外同行企業結成聯盟,形成區域共享的實踐基地運行模式,以“共建、共管、共享”的合作理念,構建符合葡萄與葡萄酒工程人才培養的技術平臺.

另外,在建立校外實踐基地的基礎上,學院還可嘗試逐步引入校企合作辦學模式,全面改善人才培養方案,將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相結合.目前學院已與甘肅莫高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甘肅祁連葡萄酒業有限責任公司等省內具有代表性的葡萄酒生產企業建立了業務合作關系,學院可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的實際需要,實行專門化的“單訂式”培養,為甘肅葡萄酒產業輸送有效的技術人才.

2.4 建設適應專業需要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是卓越工程師培養的必然要求.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目標,培養一批具有創新能力,順應時代經濟發展的需求、動手能力強、工程能力高的工程型人才,是促進我國由工程教育大國邁向工程教育強國的重大舉措[4].因此,學院應調整觀念,采取引進與培養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實踐課程教學的師資隊伍建設.通過改革人事制度,利用兼職、柔性引進等方式從企業聘請高級技術人員,并在工資待遇、職稱評定、進修培訓等方面給予優惠和照顧,穩定引進人才,發揮其技術專長.同時,通過調整學院考核評價體系,糾正教師重科研、輕教學的心態,制定相關激勵措施,引導專業教師將工作重心向教學工作轉移,并不斷完善人才補充和培養機制,鼓勵其參加技能訓練或是去企業見習、掛職,增長實踐經驗.此外,校企人員還可組建團隊,開展教學研討和教學經驗交流,或是聯合申報教學教改項目,通過優勢互補,相互學習,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2.5 建構基于過程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

組建具有生產管理和教學經驗的教學團隊.根據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核心課程的知識、技能和職業素質目標要求,選擇典型的工作任務,開發生產實踐項目,編寫相應的實踐教材,積極派遣學生參加校外合作企業的實際生產.同時參照企業生產工藝路線,組建校內實訓中心,完善布局和生產設備配置,制定生產和管理制度,按照企業組織構架,學生自行組建實訓團隊,以企業化的生產、組織和管理方式開展實踐,并模擬企業考核方式,創建分級考核制度的過程性考核評價體系,以此貫穿認知實踐、生產訓練、頂崗實訓和畢業實習等整個環節[5-7].

2.6 完善實踐教學管理體制

學院需要對實訓基地相關工作進行有效的組織與管理,通過設置實踐教學中心,負責實踐教學計劃的制定與修訂,教學質量的監控,教學活動的協調和安排等,保障實踐教學的順利運行.通過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明確指導教師崗位職責和實訓學生規范,做到教學管理有章可依.同時,建立領導負責制,嚴格落實教學管理制度建設,并將教學質量、教學技能和設備保障的考核結果與津貼分配掛鉤,激勵大家參與管理.另外,實踐教學中心還應配合生產實踐,自主編寫《葡萄酒生產技術講義》《葡萄酒發酵設備操作講義》《葡萄酒產品檢測講義》等系列配套教材,方便學生學習,保證實踐教學質量.

3 結語

甘肅是我國重要的釀酒葡萄產區,具有發展葡萄酒產業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特別是“一帶一路”建設概念的提出,以及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建設,甘肅的葡萄酒產業將擁有更大的發展前景.但是,甘肅的葡萄酒產業同樣也面臨著諸多問題,其生產技術、管理機制和服務體系建設等亟待提升與完善,這就需要大量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因此,我們應結合甘肅葡萄酒行業發展的現狀,發揮其自身優勢,優化資源配置,通過構建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

猜你喜歡
葡萄酒葡萄實訓
當葡萄成熟時
基于CDIO理念的數控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
葡萄酒的產區品牌
十款葡萄酒與十塊石頭
虛擬情景實訓環境三維模擬
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與創新
法國葡萄酒何以譽滿天下
微課在數控實訓課中的應用探析
供應藍莓汁和葡萄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