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中的原型創新研究

2018-03-20 20:39偉,李
長沙大學學報 2018年5期
關鍵詞:物象設計者原型

孫 偉,李 田

(黃山學院藝術學院,安徽 黃山 245041)

說及原型,大家都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能見到形形色色的原型.由于每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等不盡相同,自然對原型都有著不同的理解.文學家認為原型是文學藝術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據的現實生活中的人.原型通常是指一個詞語或一個類型意義的所有典型模型或原形象,是一個類型的組典型特征[1].在現代漢語大辭典中原型釋義為(1)代表著自身特征的形狀;(2)指在解決問題時對于新做設的提出有啟發作用的那些事物.從原型釋義的視角,可以得知原型對其事物的認知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設計是一種人類有目的的創造性的活動,也是對其事物認知及問題解決的方式.顯然,設計與原型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不同的學科中,原型發揮的效用也是不同的.設計中的原型是對于很多事物的形態及樣式的再發現.換而言之,原型是我們通常講的設計素材,也是設計實踐之初形成的原始形態.談及原型創新的研究,不同的學者有著不同的答案.尤其是現在的體驗經濟時代,傳統的原型在滿足用戶多種需求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因此,面對現今用戶要求的增長,進行科學地、合理地、有效地原型創新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應是與時俱進的.基于設計學的原型創新研究,其實質就是依循設計學的理論將所謂的原型(素材)重新梳理、歸納、總結,繼而進行形態原型再設計的設計活動,是構建解決問題設計方法的探究,也是設計者將設計理念轉化“人造物”的實踐活動.相對于設計學中其他面向的研究,原型創新研究側重于理論研究的應用性、實踐方法的科學性與實踐成果的時效性,其創新研究應遵循的基本步驟與具體策略如下:

1 原型創新之發生階段

根據設計學中的設計程序得知,發生階段是物象原型形成最初形態的階段,也是設計創意產生的關鍵時段.“發生階段”對于原型設計來講,至關重要.原型設計之發生階段訴求觀察角度的客觀和設計思維要點的探尋.設計的創意來源于觀察,可見觀察的重要性.當今,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客觀的世界,目光所及的一切人文環境和產品都是實實在在的真實物象.所以,對物象原型客觀的觀察是做好原型創新的前提.

原型設計之“發生階段”對于觀察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客觀觀察物象原型.所觀察的物象原型講究客觀性,既要求在觀察的過程中客觀地記錄物象原型生命變化的每一個過程及細節,又要從縱向、橫向甚至其他各個方面對這些原型進行全面的解析,從而把整個素材提取出來,實現所創新的形式有依有據、有根所尋,否則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3].其次,自主觀察物象原型.面對搜集的物象原型積極主動地去觀察它們的形態特征以及本質規律,而不只是停留在從書中找到信息或者聽別人解說關于物象原型的信息,要身體力行地去研究、去挖掘物象原型的勢態發展規律.再次,體驗觀察物象原型.由于物象原型在不同時期、溫度、濕度等條件下將會演繹出不同的生命特征,要求設計者在自然界中或者日常生活中直接地進行一對一地考證,直接面對這些原型,不僅去體驗原型,還要到現實中去了解這些物象原型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方能全面地認知物象原型,因此,觀察這些原型的變化就需要設計者親力親為地去體驗,感受到其變化,繼而梳理出物象原型演繹出的形式變化規律.只有自己本人真正體驗到了原型演繹出來的變化規律,才能將設計者的思想內容付諸于形式,達成設計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2 原型創新之構思階段

認知物象原型后進入原型創新構思階段.本階段中主要任務是原型創意的構思及如何獲取創意.所構思的創意是設計過程中出現的感性因素,詮釋的是一種“方式”、“方法”及“策略”,解決的是“要做的事”,即“點子、主意”等[4].就原型創新的理念架構而言,原型創意僅是提供了一個誘人的點子,尚不能達成理念的全貌.例如,在茶道設計中,我們通過挑戰創意思維,獲取到高山流水的素材,這些素材詮釋出了大自然的變化萬千,讓設計者聯想到“人生輪回”、“變化無?!钡仍O計感悟.由于自然現象引發的聯想和茶道所表達的內涵相契合,具備了茶道作品設計中的思想內涵,所以用高山流水的這種自然景觀現象借助茶道的形式來表達人生的情懷與感悟就是做茶道設計的一個好的創意.好的創意僅僅是原型創新中設計理念的初步確定,還需要設計學的相關方法來完成創意表述,如語意學方法、綠色設計方法、仿生設計方法、體驗設計方法等.可見,創意僅僅是解決問題好的點子,是設計作品價值取向的好的創想,也是原型創新的關鍵步驟.

依循上述原型創新構思階段內容的整合與剖析,原型創新所需的創意應在設計學理的基礎上進行.設計學理能為創意的獲取提供理論基礎和實踐方法論.對于如何運用設計學理,進行創意思維,獲得好的創想,其策略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要求設計者具有“質疑”的精神,敢于突破慣性思維的束縛,敢于向已有的設計原則發起挑戰,從而邁向創新的第一步.另一方面,變通設計思維,尋找破綻,也就是所謂的切入口.在這種破綻當中,通過比較、考證,發掘一種設計的裂痕,從而依據這種裂痕搜尋到所要的物象原型.另外,要求通過寬帶思維、逆向思維等轉變思維方式,從物象原型的形態特征與形態的生命性關聯去尋找設計的切入口,進而去探究新的物象雛形,獲取適宜與恰當的方式來搜尋創新思維的要點,從而為原型創新確定初步的設計創想,為原型創新客觀、全面的理念呈現做好初步的準備工作.總之,創意構思是設計作品成功的重中之重,也是創新的核心部分[5].簡而言之,構思階段是原型創新過程中的一項系統體系.猶如文學創作的初步工作一樣,它是嚴謹的、科學的、系統的,也是原型創新邁向下一個階段的關鍵步伐.

3 原型創新之表達階段

原型創新之表達階段是設計者設計理念與思想內涵“物化”的階段,是所創新物象原型成為可觀、可感的形式階段.本階段中所做的主要工作還是要通過上述的客觀觀察物象原型,憑借優化組合物象原型知識與方法,將原型創意概念轉化為具體形態語言,是關于物象原型的造物活動.原型創新的表達是一個動態的、持續的、反復的過程,這其中必然要求我們不斷地、反復地對物象原型進行客觀的觀察,進行一對一的考證.因為每一個物象原型都有多樣的原型,不是只有一個原型,加上物象原型的本質也是相通的,所以需要我們不斷地到實際環境中進行客觀地觀察,同時也要進行感知,思考、反思設計思維過程.這樣,所表達的物象原型是有理有據的、科學的、合理的.基于原型創新的表達階段是一個設計科學的實踐活動,自然離不開原型設計的學理.憑借設計學科的學理及設計準則,結合原型創意的概念,優化組合原型知識與方法,將創意概念合理地轉化為形態語言.優化組合原型知識、實現原型形態語言的轉化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宜,在其合理轉化的過程中需要設計者付出多方面的努力.一方面,需要設計者具有開闊的視野與獨特的視角[6].另一方面,需要設計者靈活地,巧妙地運用“變”來進行物象原型的演繹與剖析.

原型創意概念轉化為形態語言是設計者不斷進行物象演繹,探索新物象原型形式的過程.眾所周知,形態語言千變萬化,需應從開闊的視野與獨特的視角考究與解析物象原型的形式變化規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例如,以竹子作為原型來設計現代家具.竹子是一種可再生的自然資源.它易彎曲,具有一定的韌性,同時具有自身獨特的生命體系.用竹子原型來設計家具,解析竹子特質的形態語言不但需要了解竹材生長成型的全過程,還要把它放在不同的環境中,觀察到底發生了什么變化,甚至要了解一根或一組竹纖維在不同的光照、溫度或濕度中所顯現的形態特征.當設計者通過實際觀察到竹材真實的生命體系形態特征,加上不同環境下因其變化讓設計者產生意想不到的感悟,并結合優化物象原型的知識與方法將竹材特質的形態語言提取出來,契合原型創意概念,達成新的物象原型的形態語言.

同時,值得關注的是:原型的創新也是具有一定的創新依據的,也是有理可循的.所創新的新物象原型除了具備自身獨特的特質,但也更離不開已有的、所演繹的物象原型特點.可見,原型創新表達出來的新的物象原型是對已有原型的傳承與創新[7].那么,傳承與創新就離不開“變”這種創新手法.在原型表達階段中,如何進行“變”與“不變”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設計者對已有的物象原型進行演繹,堅持學會利用善“變”的創新手法是原型正確表達出來的關鍵手段.“變”折射出了新舊物象原型發展過程中的形式更替,同時它是具有一定傳承的,也是具有一種文脈的歷史的創造.然而,面向具體的設計要務時,也不能一味地為變而變,更需要客觀地對待,也需要根據前人總結的檢驗學習與研究,把握與控制原型創新的方向.簡而言之,就是原型形式轉化中合理地處理變與不變的辯證關系,哪些因素該變,哪些因素不變,這些都是創新實踐中關于具體形式的考量與分析.以瓦格納設計的“中國椅”為例.中國椅子是以明代圈椅為原型設計出來的,從視覺上看,它保留了明代圈椅的韻味和特質,傳承了明代圈椅的文化內涵與審美意蘊.同時,它也是明代圈椅原型的創新,創新點在椅子的下半部分更為明顯,沒有了中國圈椅的鼓腿彭牙、踏腳棖等部件,體現出簡約的設計語言[8].基于“中國椅”設計的解讀與認知,它是通過用“變”進行物象原型形式的傳承與創新,是在原有的明椅子原型基礎上,找到的一個新的原型.在原有原型的基礎上進行突破,找到所變的點在哪里,尋求椅子原型形式的提煉與升華,達到椅子原型革命性的突變.簡言之,變與不變是辯證關系的統一體,合理處理,嚴謹對待,方能有效地保持物象原型創新的方向,為原型創意概念的成功轉化與形態語言的構建發揮著有效的、實時的引領作用.綜上所述,就原型創新的實踐而言,原型的表達不僅需要原型創新學理及技術支持,還需要開闊的視野與獨特的視角去感知,去發現,去探索物象原型本真的生命體系特征,更需要巧用“變”的創新手法,將物象原型演繹出來信息,進行歸納、解析、提取、整合,從而獲得更加合理的、多樣的物象原型表達方式與途徑.

4 原型創新之評價階段

依循設計的程序、目標得知,原型創新的評估階段是設計任務的收尾階段,是對新原型整體的評價與考究.本階段中的任務是從宏觀的視角出發,按照事先制定的設計要求系統地評價原型中各個要素的關系,如創新原型中的環境要素,可用性要素、人的行為要素等[9].在最終確立的原型評價中,應根據產品設計的系統性評價原則,結合人、產品、環境等因素對一個新的原型進行系統的評價,繼而發現創新原型中的問題與不足,以至于及時地修改與彌補,開發出更多的、新的物象原型,有效地提高原型設計的效率性、科學性、時效性、易用性,繼而凝練與總結原型創新的新方法、新策略,達成原型創新工作實施的指導原則和實踐模式,從而構建原型創新理論體系與實踐方法論.

5 結語

創新是憑借設計師的眼光,敏銳地發現設計機會,探索變化的可能性.原型創新是當今設計實踐活動的一種造物方式,是設計師履行生態、倫理、歷史的設計責任感的具體體現.就原型創新的整體工作而言,它主要包含上述的四個階段(發生階段、構思階段、表達階段、評價階段),各個階段不是單獨的、孤立的,而是互為聯系、互相制約的[10].通過各個階段的相互滲透、相互影響來為原型創新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實現適應需求、滿足社會、有意義地創造,彰顯原型創新的最大價值.如同設計學中的其他創新探究一樣,合理的創新實踐步驟與具體科學的實施策略的結合是實現原型創新的有效方式途徑,有利于促使設計目標的達成.同時,大自然的物象原型是取之不盡的設計素材,日常生活是用之不竭的靈感來源,還需要設計工作者不遺余力地客觀觀察與解析多樣的物象原型,實事求是地去認知原型,繼而開發出不同特質的原型產品.

猜你喜歡
物象設計者原型
物象幾何——新藝美固整木展廳
如何與物象相處
包裹的一切
記敘文構思之“物象法”
2020德國iF設計獎
武術文化中“物象與興象”的博弈
2019德國IF設計大獎
《哈姆雷特》的《圣經》敘事原型考證
論《西藏隱秘歲月》的原型復現
原型理論分析“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