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球囊壓撬法在冠狀動脈分叉病變介入治療中的應用

2018-03-26 01:05柴志強盧樹蘋喬翠峰
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 2018年2期
關鍵詞:分支球囊冠脈

柴志強,盧樹蘋,喬翠峰

冠狀動脈(冠脈)分叉病變在臨床上十分常見,是指冠脈主支以及分支位置單獨或者同時性發生狹窄病變。有關該病的介入治療可占整體經皮冠脈介入治療20%,臨床研究證實,導致該病的主要原因在于冠脈分叉位置血液流速較快,高剪切力易導致動脈出現粥樣硬化斑塊[1]。目前臨床對于冠脈嚴重分叉病變通常采取介入治療,包含單支架以及雙支架等策略,并且多項研究證實,單支架術式僅在主支內植入支架,對邊支實施導絲保護操作或者球囊擴張等,整個術式操作簡單易行,且患者遠期發生再狹窄的風險顯著降低,適于臨床推廣應用[2,3]。但研究發現,部分患者在術中會出現球囊無法自主支支架網眼中順利通過并進入分支,導致分支球囊擴張受阻[4]。臨床對于此情況所采取加用球囊進行擴張的傳統方法,此方式不但增大了球囊整體使用量,并且會增加手術時間,進而影響手術整體效果。河北省張家口市第一醫院獨創的新型操作方式球囊壓撬法,對于該情況能夠良好解決,并有望提高手術成功率。本文通過研究分析球囊壓撬法在冠脈分叉病變介入治療中的應用,目的在于為臨床治療提供相應的數據支持,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從2017年1月~2017年7月于河北省張家口市第一醫院接受介入治療的冠脈分叉病變患者68例進行研究。其中男性39例,女性29例,年齡40~68歲,平均(51.68±2.34)歲。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經CT或MRI等影像學證實有冠脈分叉病變者;②冠脈分叉病變介入時,主支支架在釋放且交換導絲之后,預擴張過程中已使用的球囊無法經支架網眼進到分支者;③初次就診者;④患者對此次研究已經知情同意,并且簽署了同意書者。排除標準:①存在其他種類的冠脈病變者;②無手術適應證者;③患者的病歷資料缺失或隨訪6個月的研究期間失訪者。本研究方案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研究方法和分組 根據簡單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劃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34例,其中觀察組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齡40~66歲,平均(50.49±2.18)歲。病程1~6個月,平均(3.21±0.34)個月。對照組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齡41~68歲,平均(50.51±2.20)歲。病程2~6個月,平均(3.18±0.32)個月。對兩組的以上資料數據實施比較后顯示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使用傳統的介入方法,將一個直徑為1.25~1.5 mm的新球囊經主支支架的網眼進入并擴張分支的開口,而后更換直徑更大的球囊實施擴張。觀察組使用球囊壓撬法實施介入治療,在治療時將預擴張過程中使用的球囊置于分支開口處,行6~8 atm的擴張,而后使球囊送進分支,以擴張分支的開口。對兩組治療過程中不成功的患者實施介入方法互換。如仍不成功,則可于主支行球囊錨定等介入技術實施處理。

1.3 觀察指標 統計并對比兩組患者療效[球囊進入分支的成功率(球囊成功進入分支的患者例數/患者總例數×100%)、交換介入技術后球囊進入分支的成功率(介入方法互換后球囊成功進入分支的患者例數/患者總例數×100%),及總手術成功率(手術成功患者例數/患者總例數×100%)],手術指標(手術時間、球囊個數及手術費用),隨訪6個月,對比并發癥情況(分支血管閉塞、導絲纏繞、近端血管夾層及血栓)。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經由SPSS 21.0統計軟件統一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平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 兩組基線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表1)。

2.2 兩組患者介入治療后療效對比 觀察組球囊進入分支的成功率為82.35%,較對照組的58.82%明顯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交換介入技術后球囊進入分支的成功率和總手術成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3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的對比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球囊個數及手術費用均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2.4 兩組患者介入治療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較對照組更低(5.88% vs.23.53%,P<0.05)(表4)。

3 討論

冠脈分叉病變通常為主支血管與分支血管二者形成倒Y型結構,且其狹窄直徑超出50%。經統計發現,分叉病變相關介入治療難度就較大,具有手術成功率低、手術和住院時間長以及治療費用高等特點,并且患者易出現再狹窄情況[5]。因此,分叉病變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并且其介入治療操作一直都是臨床介入治療的一項難題。目前對于該病治療仍遵循盡量簡單的操作原則,并且不斷深入研究總結出高有效性以及高安全性的新型操作方式[6,7]。臨床常用單支架介入術式整體效果較為滿意,但其還包含一項非常重要的球囊對吻技術,即通過將主支血管與分支血管內兩個球囊進行同時擴張,以避免斑塊繼續向分支移動。而此環節的傳統做法不但應用球囊較多,并且還有較大的球囊無法順利進入分支完成擴張的風險,對手術成功率造成較大不良影響。河北省張家口市第一醫院經過長期努力研究,終于創立出一套獨特的球囊壓撬法,該方法不但有助于分支擴張順利進行,而且可提高手術成功率,十分適于臨床推廣應用。

表1 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對比

表2 兩組患者介入治療后療效對比(n,%)

表3 兩組手術指標的對比(±s)

表3 兩組手術指標的對比(±s)

手術時間(min) 56.83±20.14 81.94±31.35 3.929 0.000球囊個數(個) 1.50±0.50 3.00±1.50 5.532 0.000手術費用(萬元) 3.68±0.34 4.34±0.27 8.864 0.000

表4 兩組并發癥的對比(n,%)

本文經過相應的對比研究后發現,觀察組球囊進入分支的成功率為82.35%,較對照組的58.82%明顯更高(P<0.05),但兩組交換介入技術后球囊進入分支的成功率和總手術成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提示了應用球囊壓撬法治療冠脈分叉病變的療效較好,更有利于球囊進入分支。分析原因,主要可能與球囊壓撬法的應用方式有關。具體而言,以往所用的傳統分支球囊擴張方式通常依靠新的直徑約為1.25~1.50 mm球囊進入分支并實施分支開口擴張,之后再另取更大直徑型號的球囊實施擴張操作[8,9]。此方法不但需要應用多個球囊,還有可能出現新選擇的小球囊最終無法順利進入分支,使得分支最終丟失或者其開口受壓迫,影響整體手術效果。而河北省張家口市第一醫院獨創的新型球囊壓撬法主要是指對于主支支架順利釋放并且對導絲進行交換之后,分支開口嚴重受壓情況下,應用預擴張操作時所用的球囊無法成功進入分支時,所采取的新的介入操作技術。該球囊壓撬法的操作方法重點在于把球囊頂于分支開口位置,選擇6~8 atm進行擴張,進而使得主支支架網眼變大,且網眼平面出現變化,球囊更加易于自主支支架網眼內通過并進入分支[10,11]。然后把球囊送進分支,便于分支開口得以擴張。該方法不但有助于降低球囊使用量,且使得手術操作更加簡單易行,手術用時明顯減少,有效提高手術操作的安全性及成功率。對于復雜的冠脈分支病變,如應用球囊壓撬法無法獲得滿意效果,還可交換介入方式,極大增加了手術成功幾率[12,13]。本文兩組的總手術成功率相比無差異,原因在于交換介入方式對手術不足之處作出了相應的彌補,因此兩組患者最終均可獲得滿意的介入效果。本文結果還發現,觀察組的手術時間、球囊使用個數及手術費用均分別明顯少于對照組(P均<0.05),這提示了觀察組應用球囊壓撬法對冠脈分支病變實施治療能夠減少手術時間,降低手術費用。分析原因,主要是因為通過對比傳統方法以及球囊壓撬法,發現球囊壓撬法不需要反復性對球囊進行交換,極大程度縮短手術用時[14-16]。并且術中所用球囊數量可以得到顯著減少,不但簡化手術操作步驟,更加安全可靠,而且可以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17,18]。此外,本文還發現,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是5.88%,較對照組的23.53%明顯更低,這提示了球囊壓撬法還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原因主要在于球囊壓撬法相對而言操作更加簡便,同時節省了球囊個數,對術者的技術要求較低,而且節省手術用時,有利于降低患者相關并發癥的發生。在陳杰民等[19,20]報道中也有類似的結論。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研究過程中也存在著局限性,例如缺少了多中心、大樣本容量的研究,為了獲得更加精準的結論,今后可考慮邀請相關醫療機構共同開展類似研究,從而得到更加具有代表性和廣泛性的研究成果。這也為球囊壓撬法在臨床上的推廣提供了更加科學的研究依據。

綜上所述,應用球囊壓撬法對冠脈分叉病變實施治療的療效較好,能提高球囊進入分支的成功率,安全性較好,在手術遇到困難時還可及時進行介入技術的交換,從而獲得滿意的介入治療效果,值得給予推廣。

[1] 張強,王慧峰,王鳳群,等. 主動球囊邊支保護技術在治療冠狀動脈分叉病變中的邊支保護效果評價[J].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4):413-6.

[2] 羅建方,何鵬程,楊峻青,等. 拘禁閉陷球囊技術在冠狀動脈分叉病變介入治療中的應用[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14,20(5):687-90.

[3] 喬勇,鄢高亮,王棟,等. 分支血管球囊預埋治療老年冠狀動脈分叉病變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J]. 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6,35(2):151-5.

[4] 王均志,丁會霞,劉曙杰,等. 邊支雙導絲技術在分叉病變中的邊支保護作用[J].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4,12(3):219-22.

[5] 徐輝. 冠脈分叉病變介入治療時小直徑半順應性球囊應用的臨床分析[J]. 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9):51-2.

[6] Vaquerizo B,Fernández-Nofreiras E,Oategui I,et al. Second-Generation Drug-Eluting Balloon for Ostial Side Branch Lesions(001-Bifurcations): Mid-Term Clinical and AngiographicResults[J].J Interv Cardiol,2016,29(3):285-92.

[7] 劉強,姜宇,吳延慶,等. 經保留導絲及球囊支架對吻技術保護冠脈分叉病變的對照研究[J].實用醫學雜志,2015,31(24):4049-52.

[8] 洪云飛,宋麗娟,張儀堅,等. 錨定導絲技術在經橈動脈分叉病變介入治療中的應用[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0):2364-6.

[9] 孟曉雪,白明,張鉦,等. 邊支血管球囊保護技術在冠狀動脈分叉病變中的臨床研究[J]. 中國循環雜志,2016,31(11):1056-9.

[10] Her AY,Cho KI,Singh GB,et al. A Comparison of Peri-Procedur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between Paclitaxel-Coated Balloon and Drug-Eluting Stent on De Novo Coronary Lesions[J]. Yonsei Med J,2017,58(1):99-104.

[11] 鄧鎖琴,靳元,齊佳昕,等. 冠脈分叉病變分支球囊保護技術與分支導絲技術的對照研究[J]. 中國實用醫藥,2016,11(24):59-60.

[12] 魏首棟,安健,鄭明日,等. 小內徑球囊保護分支開口的臨床效果觀察[J].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2(4):502-3.

[13] 陳健. 冠心病分叉病變介入治療中邊支受壓的預防及處理[J]. 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6,22(z2):72-3.

[14] Cheng HY,Wang KT,Lin WH,et al.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for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A Single Hospital Experience without On-Site Cardiac Surgery[J]. Acta Cardiol Sin,2015,31(4):267-79.

[15] 閆冰,姚芳,劉凱悅,等. 按必要性支架植入術原則應用藥物洗脫支架和藥物涂層球囊治療冠狀動脈分叉病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4):3423-5.

[16] Ielasi A,Miyazaki T,Geraci S,et al. Hybrid strategy with a bioresorbable scaffold and a drug-coated balloon for diffus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the "no more metallic cages" multicentre pilot experience[J]. EuroIntervention,2016,11(14):1589-95.

[17] 馬郡鴻. 改良Y型支架植入術介入治療冠狀動脈分叉病變32例患者療效觀察[J].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7,23(5):62-4.

[18] 王芳,左長鵬,縱靜,等. 不同性別老年冠狀動脈真性分叉病變患者的臨床特征及介入治療預后分析[J].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2017,25(3):153-7.

[19] 陳杰民,蘭軍,涂昌,等. 冠狀動脈造影與血流儲備分數指導下邊支介入治療對冠狀動脈分叉病變患者影響的對比研究[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7,25(1):64-7.

[20] 曹佳齊,鄭宏超. Jailed球囊對冠狀動脈分叉病變介入治療中分支血管開口及閉塞發生率的影響[J].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7,16(5):477-9.

猜你喜歡
分支球囊冠脈
一類離散時間反饋控制系統Hopf分支研究
軟件多分支開發代碼漏合問題及解決途徑①
心肌缺血預適應在紫杉醇釋放冠脈球囊導管擴張術中的應用
冠脈CTA在肥胖患者中的應用:APSCM與100kVp管電壓的比較
切割球囊用于冠狀動脈疾病治療的現狀及應用前景
256排螺旋CT冠脈成像對冠心病診斷的應用價值
主動脈球囊反搏應用于胃賁門癌手術1例
冠脈CT和冠脈造影 該怎樣選
巧分支與枝
球囊壓迫法建立兔雙節段脊髓損傷模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