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團體心理輔導形式提升小學教師溝通能力

2018-03-28 09:41袁錦芳
滄州師范學院學報 2018年1期
關鍵詞:沙漏小學教師團體

袁錦芳

(滄州師范學院 教育學院,河北 滄州 061001)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教學互動化的要求,使得改善和提升教師的溝通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團體心理輔導通過主觀體驗與分享,實現參與者的心與心的溝通;通過創設關心、尊重、接納的團體氛圍,促使參與者真誠溝通;通過相互學習,放大溝通機會,實現參與者立體化溝通,不失為教師溝通能力有效、高速提升的重要途徑.本次團體心理輔導目的是營造真誠、團結、溫馨的氣氛,使小學教師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中,體會被尊重、被接納的滿足感以及團體中的歸屬感;在與其他小學教師交往的過程中,感受彼此之間的信任,學會傾聽、理解他人;增強團體成員的溝通意識,改善小學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方法與技能,提高小學教師溝通能力,幫助小學教師做受學生歡迎的溫暖教師.

1 團體心理輔導方案

1.1 認知溝通(2次活動)

活動目標:理解什么是溝通、單項溝通、雙向溝通;增進團員的信任感,促進彼此接納,鼓勵團員積極參與活動;培養成員的言語表達與溝通的能力.

活動流程:(1)熱身活動:人椅活動;(2)主題活動:我說你畫;(3)分享活動:30分鐘分享感受,自由表達自己的體驗、感受、啟發.

活動器材:沙漏;活動評估表;團體承諾書;紙、筆.

1.2 體驗溝通

活動目標:體驗溝通錯位的感受;領悟非言語溝通作用;學會利用非言語信息進行溝通和交流;培養溝通意識;培養言語表達的能力.

活動流程:(1)熱身活動:雞對鴨講;(2)主題活動:我演你猜;(3)分享活動:30分鐘分享感受,自由表達自己的體驗、感受、啟發;(4)家庭作業:生活中和團體活動相關的一個感悟.

活動器材:沙漏;兩個大碗;一本便條簿紙;兩張圖;活動評估表.

1.3 我相信你

活動目標:體驗非言語溝通,體驗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學會感恩他人,培養同情心與責任感;學會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培養主動溝通的意識.

活動流程:(1)熱身活動:桃花朵朵開;(2)主題活動:信任盲行(一人戴上眼罩扮演盲人,一人口含櫻桃小柿子扮演盲人的拐杖(不可以說話),兩個人一起共同完成一段旅程,然后互換角色);(3)分享活動:30分鐘分享,感受自由表達自己的體驗、感受、啟發.

活動器材:沙漏;眼罩;櫻桃小柿子;活動評估表.

1.4 愛的同心圓

活動目標:體驗主動溝通、被動溝通的感受;知曉人際關系的主觀評估;培養迅速拉近人際距離的能力;培養溝通意識;培養言語表達感受的能力.

活動流程:(1)熱身活動:年齡排排隊;(2)主題活動:第一次人際關系的主觀評估;(3)主動溝通:利用一切方法迅速拉近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可以利用“笑容可掬”“真情告白”);第二次人際關系的主觀評估;(4)分享活動:30分鐘分享感受,自由表達自己的體驗、感受、啟發.

活動器材:沙漏;A4白紙;筆;同心圓卡片;活動評估表.

1.5 積極賦義(2次活動)

活動目標:知曉“積極賦義”的涵義;學會積極賦義的方式方法,提高與學生的溝通能力;集思廣益,匯總團體的智慧,體驗團體溝通的力量,培養與學生和諧溝通的意識,樹立正向、積極的價值觀,培養主動溝通的意識;培養言語表達感受的能力.

活動流程:(1)請每位老師將最讓自己耿耿于懷的、涉及到師生關系的一件負性事件寫在小紙條上,盡量詳細描述事件的整個過程(生氣、憤怒、痛心、難過、抱怨、指責);(2)請老師閱讀有關積極賦義的文字材料,通過閱讀知曉什么是積極賦義、為什么要積極賦義、如何進行積極賦義;抽取紙條,針對紙條上的事件進行團體的積極賦義;(3)分享活動:30分鐘分享感受,自由表達自己的體驗、感受、啟發.

活動器材:沙漏、筆;積極賦義的知識材料;活動評估表.

1.6 非暴力溝通

活動目標:知曉“非暴力溝通”的涵義,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通過體驗來感知什么是感受;學會在感受中與人溝通,提高與孩子的溝通能力.

活動流程:(1)請每位老師分享上次活動的感受;(2)閱讀非暴力溝通資料;(3)通過卡牌來體驗自己的感受與需求;(4)分享活動:30分鐘分享感受,自由表達自己的體驗、感受、啟發.

活動器材:沙漏、筆、卡牌;非暴力溝通的知識材料;活動評估表.

2 團體心理輔導的結果

本研究選取滄州市某小學17名小學教師為被試,對他們進行前測與后測和訪談調查.測評工具是“北京市中小學校教師積極心理測量系統”[1]的有關內容.按照團體心理輔導方案對17名小學教師進行了8周的團體心理輔導訓練,結果如下.

2.1 團體心理輔導提升了小學教師的溝通水平

對比前后測量結果發現,團體心理輔導培訓之后,教師的溝通能力、溝通滿意度、積極的人際關系、人際信念、愛的能力、積極情緒、積極的心理功能都發生了變化,各項指標前后存在明顯的差異,訓練后多項指標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p<0.05),自我接納增加呈邊緣顯著(p=0.068).這說明團體心理輔導可以提高小學教師的溝通能力.

2.2 團體輔導活動使小學教師有了更多的生活感悟

通過訪談發現,游戲環節使小學教師產生真實的活動體驗,切實感受到溝通需要真誠,需要彼此的尊重、需要相互的包容和體諒.有參訓教師說:“遭遇拒絕是如此的尷尬,拒絕意味著受挫,挫折帶給人心里的傷害.有了切身的體會,今后自己在拒絕別人時要委婉一些,真心說‘不’,要注意維護對方的尊嚴,顧及對方的感受,盡量減少對方的挫折感.”

在真實情境中小學教師學會了觀察他人,內省自我,體驗溝通中人與人互動的感受.這是幾位參訓教師內心感悟的真實表白,“當我向我的拐棍朋友提出請求,并且獲得了幫助,我明白了,求助他人并不是什么丟人的事,只是一種合作方式,生活在這個大群體中,誰也不是獨立的,都是彼此相連的,所以,求助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而且我發現了求助他人的許多好處,既能幫助自己解決問題,還能在求助過程中收獲一些友誼,減少陌生和距離.陌生人之間的求助會一下子縮短距離,讓人熟悉起來,互相得到幫助甚至是溫暖”“第一次和女生有如此近距離的接觸,既緊張,又興奮.”“經歷這次活動我感覺同事之間的關系一下子近了很多,很溫暖的感覺.”“同事之間的親密接觸使我感覺到我們的學校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看著大家的真情告白我很感動.我是一個不善溝通的人,平時不太關注別人,甚至都很少和人打招呼.所以當老師布置完任務時,我一直是忐忑不安的,我設想著人們會怎樣評價我呢?當我逐條看完同事們寫給我的告白時,我哭了.有那么多的人在關注我,在意我,我很幸福、很高興.”

2.3 團體心理輔導使小學教師獲得心理成長

團體輔導活動最后一個環節是討論分享,設置這個環節的目的在于將活動中的體驗升華,由身體感受上升到意識,達到認知的領悟,擴大收獲的內涵.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學習的遷移就發生了.分享感受時許多教師有醍醐灌頂的領悟,因為心靈的震撼,人的認知觀念會主動遷移到現實生活中,這樣就帶來了自身行為的改變.所以團體心理輔導帶給小學教師的不止是體驗感受,更多的是心理的成長,行為的改變.

3 討論

團體心理輔導之所以能夠提升小學教師的溝通能力,幫助他們獲得心理成長,是因為團體心理輔導活動通過主觀體驗與分享,實現參與者心與心的溝通;通過創設關心、尊重、接納的團體氛圍,促使參與者真誠溝通[2];通過相互學習,放大溝通機會,實現參與者立體化溝通;團體心理輔導以游戲為基礎,激發了人們的童心,讓大家擺脫了身份、地位的約束,忘掉了性別、角色造成的羞澀,縮短了身與身的間隔,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敞開心扉;以游戲的方式開展輔導工作,調動了全員的參與度,人們全身心地投入,打破人與人之間心理的堅冰,消除了陌生與孤獨感;團體心理輔導為人們搭建了溝通的平臺,創造了平等溝通的機會,方便了人們在活動中體驗溝通的魅力[3].

綜上所述,8周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提高了小學教師的溝通水平,豐富了小學教師的生活感悟,促進了小學教師的心理成長.

參考文獻:

[1]冉俐雯,劉翔平.中小學教師二維心理健康測量系統的編制與篩查[J].教育科學研究,2014,(12):55.

[2]樊富珉.團體心理咨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劉勇.團體心理輔導與訓練[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

猜你喜歡
沙漏小學教師團體
中國隊獲第63屆IMO團體總分第一名
新時代背景下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的幾點思考
有趣的沙漏
DIY裝飾沙漏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學教師書畫作品
DIY裝飾沙漏
棗強縣第一小學教師書畫作品
回憶的沙漏
平凡教學三十載——一名小學教師的自述
團體無償獻血難成主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