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延安時期毛澤東的傳統文化觀

2018-03-28 17:56李君
學理論·下 2017年10期
關鍵詞:文化功能毛澤東形式

李君

摘 要:探究毛澤東的傳統文化觀是研究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關系的一把鑰匙,對于做好當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結合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延安時期,毛澤東堅持傳統文化必須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批判繼承、“古為今用”、為人民大眾服務的原則;此外,毛澤東一方面采取了對文化作基本功能劃分的方法;另一方面采取了對文化進行內容和形式分析的方法。

關鍵詞:毛澤東;傳統文化;文化功能;文化內容;形式

中圖分類號:A8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10-0044-03

我們從文化學的角度研究中國近代史,便會發現它是一部文化新陳代謝史。1840年以來,西學東漸,舊學(舊學即傳統文化:相對于現代文化而言的概念,傳統文化的意義大致相當于過去的一切文化現象[1]5。)和西方新學不斷接觸、沖突和斗爭,繼而引發了各種文化觀念。然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事實證明,中國文化的現代化的出路必然是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必然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結合。正如陳先達所言“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變為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的當代中國文化”[2]20。延安時期(大約1935-1948年)是成立新中國的重要奠基時期,其為新中國的各項事業包括文化、教育、經濟等都打下了堅實基礎。而毛澤東思想中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觀點對于當時的各項文化事業,對于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正確理解新舊文化的關系、文化教育事業的建設都具有重大影響。下面探討一下毛澤東傳統文化觀的一些內涵。

一、毛澤東對傳統文化的態度

延安時期是毛澤東思想發展成熟的時期,在此期間毛澤東撰寫了大量的體現其文化觀的文章,包括《關于文化教育政策》《新民主主義論》《關于陜甘寧邊區的文化教育問題》等?!缎旅裰髦髁x論》《論聯合政府》等少數幾篇文章更是集中反映了毛澤東的文化、教育觀。毛澤東對傳統文化的態度集中體現在其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教育觀中,他說道:“中國國民文化和國民教育的宗旨,應當是新民主主義的;就是說,中國應當建立自己的民族的、科學的、人民大眾的新文化和新教育?!盵3]1084

“民族的”即是說“它是反對帝國主義壓迫,主張中華民族的尊嚴和獨立”[4]706,這里毛澤東強調的是新文化必然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帶有我們民族的特性”的文化[4]706。因此,這里我們新民主主義文化理所當然地要借鑒和吸收包括我們的古代文化在內的文化,毛澤東不是一味地排斥傳統文化而是批判地吸收和利用傳統文化,吸其精華去其糟粕。文化是歷史的存在,我們不能否定歷史,更不能排斥歷史,“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4]534。其認為歷史上的文化有封建時代的文化和封建主義的文化之分,封建主義的文化總體上是不好的,是我們今天必須拋棄的傳統文化。封建社會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優秀成分,對我們今天而言仍有其有用的部分,也正如他本人所說“凡屬我們今天用得著的東西,都應該吸收”[4]707;認為“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繼承這一份珍貴遺產”[4]534,“我們民族好的東西一萬年也不要搞掉”[5]12。新中國成立后他更強調“古為今用”。

“科學的”即是說“它是反對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張實事求是,主張客觀真理,主張理論和實踐一致的”[4]706,這也就是強調文化的科學性、有效性。由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在人們觀念上的反映”[4]694,因此舊的文化就必然是舊社會的政治、經濟的反映。自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以來,世界已進入以大機器生產為特征的經濟社會形態中,舊的文化很難再在認識和改造新的世界中發揮其往日的作用。因此,通過當時歷史的檢驗和人民的選擇,只有馬克思主義指引下的新文化才是科學的合理的文化。因此,在毛澤東看來傳統文化這一艘大船要靠馬克思主義掌舵才能揚帆遠航?!斑@種文化,只能由無產階級的文化思想即共產主義思想去領導”[4]698,對傳統文化的選擇吸收必須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學習我們的歷史遺產,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給以批判總結”[4]534。

“大眾的”即是說“它應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農勞苦民眾服務,并逐漸成為他們的文化”[4]708,這里毛澤東說明了這個新文化的文化主體。認為一種文化只有其有龐大的文化主體,這種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有強大戰斗力的,“是革命的有力武器”[4]708。中國最龐大的人群就是工農等人民大眾,因此新文化必然是武裝大眾的、服務大眾的文化。傳統文化是為少數人服務的文化,是維持舊的統治秩序和社會秩序的思想工具,舊時期的大眾正是這些工具的壓迫和奴役對象。因此,為了解放大眾就必須發展大眾的新文化,只有新文化的主體解放了,才能發揮新文化的變革世界的作用。綜上所說,毛澤東對傳統文化的態度就是:采取科學的觀點、人民大眾的立場和辯證的方法,這樣以便傳統文化能吐故納新,為人民大眾服務。

二、毛澤東對傳統文化的分析方式

1.分析文化的基本功能

從上面所說的不難發現,毛澤東對傳統文化的判斷標準就是“對我們是否有用”“是否科學”。這也就是注重分析傳統文化的功能(文化功能一般認為是“文化在滿足人類生存需要方面所表現出來的價值和作用”[6]80。目前對文化功能的分類并沒有達成統一認識)??v觀毛澤東關于文化不同作用的論述,這里試圖把毛澤東關于文化的功能歸納為兩個基本大類:文化的方法工具功能;文化的價值精神功能(注意這里只是一般性劃分,一般的一個文化特質或者文化同時包括這兩大功能,但有時各有側重)。

方法工具功能即是作為認識人類社會、管理人類世界和改造物質世界的強大指導力量和實踐力量的功能。這種功能一般直接地服務于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目的和需求,一般體現在知識、技能、思維方式、科學理論、方式方法手段、物質工具、制度規章、社會組織等中。馬克思主義者一貫強調“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一貫強調“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理念、思維方式和手段發現、分析和我們實踐中的問題”。這些都是在強調馬克思主義學說的方法工具功能。毛澤東也是特別注重“智慧”“戰略”“方法”的作用,這些也都是看重的文化的方法工具功能的作用。在漫長的革命年代里,毛澤東深知只有在科學的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文化才能發揮文化的適應時代的方法工具功能,才能為變革社會,爭取革命勝利提供方法、理論的指導,才能為建立新的社會制度提供指南。毛澤東也深知以儒家學說為代表的傳統文化主張發展生產但不發展生產力;主張關注民生,但不主張變革社會,這便是傳統文化在方法工具功能上的劣勢,這些都是不適合社會歷史發展要求的。同時,毛澤東也看到了文化方法工具功能的層次性、范圍性。就層次性而言,毛澤東認為傳統文化的方法工具功能雖然不能指導新的經濟形態下的社會革命、變革和建設,但其在處理人與人的關系、維護社會團結穩定等層面還是能發揮其一定的功能。這些即是說文化的方法工具功能是具體的,都是在一定層面上發揮作用的,傳統文化的這方面的功能在現在更多的是體現在一些中觀層面和微觀層面。就范圍性而言,毛澤東認為傳統文化在某些特定領域也有其獨特作用,比如毛澤東曾多次提到《孫子兵法》,并在戰爭中創新地運用以其為代表的傳統軍事思想,發揮了他們在革命戰爭中的作用;此外,他也很注重中國古代史在延安時期的借鑒作用,他曾說道:“不論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國史,在許多黨員心目中還是漆黑一團”??傊?,毛澤東很看重舊文化的方法工具功能、并且注意區分舊文化的方法工具功能的層次性、范圍性。

價值精神功能即是能直接滿足身心需要、規范人的觀念言行以及體現人的存在狀態的功能。這種功能一般表現在價值觀念、道德倫理、精神狀態、心理狀態、意志、性格等中。傳統文化的正面的價值精神功能,在延安時期是起過巨大作用的,對于鼓舞士氣、鼓舞全民的戰斗意志和發揚艱苦奮斗的生活和工作作風等都具有重要作用。這也就是毛澤東所說的“凡屬我們今天用得著的東西,都應該吸收”。毛澤東也正是看到了傳統文化的這些正面的價值精神功能,在延安的時候,在文化、教育、軍事等領域才不斷引用和借鑒傳統文化,如其經常借用“愚公移山”來教育和鼓勵全國人民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堅持不懈、艱苦奮斗的精神和不怕犧牲、排除萬難的勇氣,最后的勝利必將是屬于人民的;經常用“一心一德”來教導全黨、群眾要團結一致;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來鼓勵、激勵和教育一切革命者包括黨員、革命家、文藝工作者等要具有那種為人民事業奮斗終生的精神、勇氣和決心。此外毛澤東還對文化的價值精神功能做了區分:有限和永恒的價值。綜上所述,毛澤東不僅是抽象地采取“有用無用”標準來評價和吸收傳統文化,更是基于對傳統文化進行基本功能劃分的基礎上“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東西”[3]860。也就是他從傳統文化在實際中的效果出發,進一步認識和劃分傳統文化在后世社會中的詳細功能,從而做到了從抽象和具體、宏觀和微觀的統一中把握和認識傳統文化。正是基于對文化的詳細功能劃分,其在文化教育政策上,明確提出了“應以提高和普及人民大眾的抗日的知識和技能和民族自尊心為中心?!盵4]32

2.分析文化的內容和形式

毛澤東在不同地方多次提到“形式”這一概念,如:“形式主義”“組織形式”“表現形式”“戰爭形式”“戰斗形式”“作戰形式”等。通過考察這些詞匯在文中的具體意義發現“形式”有等同于“手段途徑”概念的與目的概念相對應,也有等同于“類型”概念的……但是毛澤東的“形式”概念在論述有關文化教育方面時,“形式”則等同于“現象、表現、片面”的概念與“內容、實質”概念相對應。在哲學里,“內容”指構成事物的一切內在要素的總和?!靶问健敝笜嫵墒挛飪仍谝氐慕Y構或表現。兩者關系還表現為: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內容[7]299-300。毛澤東作為一個哲學大家在分析文化問題上也十分注重文化的內容和形式的辯證關系,并注重各自的作用,曾評論新文化“這個文化新軍……從思想到形式(文字)等,無不起了極大的革命”[4]697-698。以下是他關于文化的內容與形式的關系的觀點。

首先,堅決批判形式主義。他認為形式主義的做法是有極大危害的,因此要給予堅決的批判和揭發。在《新民主主義論》中他說到“全盤西化”的主張,乃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其形式主義地吸收外國的東西,在中國過去是吃過大虧的[4]707。他認為文化激進主義者過去表面地、片面地、機械地吸納西方文化,而忽視自己民族的文化特征、形式和價值。在《反對黨八股》中,他提出“要把舊文化的具體形式下的丑態給人民看”[3]831,認為形式主義的方法是“幼稚的、低級的、庸俗的”,人民如不能從形式主義的束縛下解放出來,中國就不會有自由獨立的希望。

其次,主張注意文化的內容與形式的結合。他在《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一文中反對“把國際主義的內容和民族形式分離起來,”認為作為新來的“馬克思主義必須和我國的具體特點相結合并通過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實現?!盵4]532-535在《新民主主義論》中他同樣認為“必須將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完全地恰當地統一起來,就是說,和民族的特點相結合,經過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處”;認為“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義的內容——這就是我們今天的新文化”。從上可以看出,毛澤東主張新的文化內容必須與一定的舊有形式相結合[4]707?!对谘影参乃囎剷系闹v話》中他并不機械盲目地反對文化的舊有形式,而是主張“這些舊形式到了我們手里,給了改造,加進了新內容,也就變成革命的為人民服務的東西了?!盵3]855這里可以看出其主張創新文化的舊有形式。此外在《論聯合政府》中還強調“解放區的文化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在推進他們的工作時……根據農村人民的需要和自愿的原則,采用適宜的內容和形式?!盵3]1091綜上所說,毛澤東用“內容和形式”這對概念去分析文化,并強調通過“新內容與舊形式”相結合的途徑來解決新舊文化的一些矛盾,主張創新運用舊文化的內容和注重新文化的民族化、本土化的形式。

三、總結

延安時期的毛澤東傳統文化觀,作為當時時代的產物,作為毛澤東自身思想成熟的產物,從側面反映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在戰爭年代的生命力。在毛澤東思想及其新舊文化觀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在各個時期都是很關注中國以往的各種文化的”[8],積極發揚傳統文化的作用,對于當時的作戰任務和國民教化事業都起到了不少作用。同時,毛澤東的傳統文化觀(尤其是其對傳統文化的態度、分析文化的一般方法)對當今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都是有重大借鑒意義的。

參考文獻:

[1]張岱年.中國文化傳統簡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2]陳先達.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傳統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3]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陳華文.文化學概論新編[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3.

[7]李達.唯物辯證法大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8]陳先達.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傳統文化[N].光明日報,2015-07-03(1).

猜你喜歡
文化功能毛澤東形式
抗美援朝,毛澤東立國之戰
1949,毛澤東點將
小議過去進行時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語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錄毛澤東詞一首(草書)
新聞學的人文學科基礎研究
服裝廣告
當代流行音樂的文化功能研究
例談機械能守恒定律幾種形式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