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域旅游視域中工業旅游發展研究

2018-03-28 17:56孟令國
學理論·下 2017年10期
關鍵詞:全域旅游發展路徑

孟令國

摘 要: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推進工業旅游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目前關于工業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產業經濟型、交叉學科性、綜述性理論研究,以及對工業旅游區域戰略、行業企業開發實踐的經驗研究為主。從全域旅游視角來探討工業旅游發展的創新路徑,既是推進旅游產品供給側改革,促進旅游產業發展的需要,也是推進工業經濟綠色轉型發展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全域旅游;工業旅游;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F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10-0126-03

隨著近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旅游產品供給側改革也緊鑼密鼓地推進,其中“全域旅游”是最重要的改革理念,而工業旅游則是備受關注的旅游業態及旅游產品?!叭蚵糜巍本哂腥鼐奂?、全時空覆蓋、全產業融合等特征,在此理念下,自然景觀、歷史人文、城市設施以及工業資源都是非常重要的旅游資源。然而,由于發展歷史短、認知程度不夠、開發利用不足等原因,工業旅游的發展一直滯后于其他旅游業態,成為全域旅游發展中不能忽視的短板。

一、全域旅游視角下工業旅游研究綜述

工業旅游迄今有70余年的發展歷程,它肇始于20世紀50年代的法國,發展于20世紀90年代,至今仍興盛不衰。學界對工業旅游的關注,最主要集中于兩方面:一是作為一種旅游經濟形態的理論探討,二是基于一種旅游產品的實踐開發研究。

(一)理論性研究以產業經濟視角為主,兼涉交叉學科研究及綜述研究

這主要是學界基于經濟發展理論,對工業旅游的基本理論、要素特征、發展歷程、發展模式、經濟社會效應等方面的理論探討,也包括工業旅游與文化、歷史、環境等的交叉學科研究以及綜述性理論研究。

1.產業經濟型理論研究。旅游業是一個經濟產業,幾乎參與了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的運行,并逐漸成為國民經濟中極其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以工業遺產、建筑設備、廠區環境、研發和生產過程、工人生活、工業產品,以及企業發展歷史、發展成就、企業管理方式和經驗、企業文化等工業資源作為吸引物的工業旅游,因為有著巨大的經濟、社會、環境效益,成為學界關注的熱點。此類研究的代表性學者及觀點有:德國學者BECHER&BERND;認為,在工業長期衰退、逆工業化過程中,工業旅游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補充(《Aufbruch zurmodernenind us triear chitektur und technik》,1977);學者姚宏結合我國實際,較早地提出了工業旅游的概念及特征,并嘗試性地提出我國發展工業旅游的前景和模式(《發展中國工業旅游的思考》,1999);英國學者John Swarbrooke認為在景區開發與管理中,工業要素是未來非常重要的旅游資源(《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scenic spots》,2001);楊振則以我國345個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為研究對象,深入探討了我國工業旅游示范點的空間結構和分布狀況(《我國工業旅游產業發展特征及組織優化》,2009);梁坤等學者結合產業經濟學的原理,探討了工業與現代旅游業在市場、資源、技術、產品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以及當代工業旅游不斷延伸的內涵和外延(《產業融合視角下現代工業旅游發展模式研究》,2015);學者涂文慧等則結合城市經濟發展相關理論,提出工業、旅游業與城市發展的結合路徑(《工業旅游城市發展探究》,2016)。

2.交叉學科性理論研究。工業旅游的發展具有依附性、知識教育性、體驗性等多重特征,因此從人文歷史、法律、環境、產業融合等方面的理論研究也有較多成果。學者劉會遠就德國工業遺產中豐富的人文內涵進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對提升工業旅游文化內涵的建議(《淺析德國工業旅游的人文內涵》,2008);任宣羽等對工業旅游的特點及國內發展現狀做了初步的探討,并且認為工業旅游最大的效益是社會效益(《工業旅游效益研究》,2008);顧躍峰結合旅游法的出臺,探討了規范化、法制化發展工業旅游的相關建議(《<旅游法>背景下的工業旅游示范點轉型升級研究》,2014);另外,結合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城市發展等理論,分析工業旅游發展路徑的研究也頗多,如邱瑛《遼寧工業文化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2014)、楊建娣《區域經濟視域下柳州工業旅游文化發展研究》(2014)、趙鴿《工業、旅游業與城鎮發展關系的實證分析》(2014)、樊信友等《產業融合視角下的工業旅游發展研究》(2015)、張亞倩《基于產業關聯視角的江蘇旅游業與工業融合研究》(2016)等等。

3.綜述性理論研究。隨著工業旅游實踐的日新月異發展,學界對其關注度也持久不衰,各類研究文章頻現。據不完全統計,近十年來公開發表在各類學術型期刊上的相關研究文章平均每年都有500篇以上。因此,相應地學界關于工業旅游發展的綜述性理論研究也非常多,涌現了一批代表性的學者和作品。較早的有李蕾蕾與德國教授DietrichSoyez從比較研究的角度,分析了中西方工業旅游發展的差異,以及西方經驗對我國工業旅游發展的啟示(《中國工業旅游發展評析:從西方的視角看中國》,2003);李同升等學者則介紹和概括了國外(主要是英、法、德等國)工業旅游發展實踐及理論研究的基本狀況(《國外工業旅游及其研究進展》,2006);李曉(2011)、劉源(2015)等一批學者對我國工業旅游發展的實踐發展、經驗模式、研究進展等進行了不同層面的總結性分析。王明友和李淼焱教授合著的《中國工業旅游研究》一書,則標志著中國關于工業旅游的研究,正在從“零打碎敲”階段進入系統研究階段(經濟管理出版社,2012)。但隨著工業旅游開發實踐的發展及各類新理論的不斷應用,工業旅游的相關理論性探討仍然在持續增加。

(二)實踐性研究以總結性和探索性為主要特征

自20世紀50年代法國雪鐵龍汽車公司“透明工廠”行動以來,工業旅游的實踐迅速在世界各地、各行業推廣開來,與之相關研究也同步跟進,產生了一大批具有很強現實價值的研究成果。此類研究主流還是各類學者,但旅游主管部門及從業人員也積極參與其中,各廠礦企業人員的力量也不容小覷。他們的研究類別主要包括四大類別。

1.區域性工業旅游開發研究。此類研究亦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區域性工業旅游發展的對策研究。這是此類研究的主流,國內大部分的省、市均有此類相關的研究,而一般都是以戰略研究為主。較早的有同濟大學風景旅游系陳萬蓉、嚴華等學者受上海市政府和上海市旅游局委托,于2000年8月進行了《上海工業旅游發展戰略與對策》課題研究,并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其他類似研究諸如林艷珍《遼寧工業旅游的現狀與發展對策》(2005)、嚴莉等《推進重慶工業旅游的創新策略研究》(2007)、徐淇《南京市工業旅游開發研究》(2011)、楊建娣等《柳州工業旅游發展現狀綜述與建議》(2015)等等。二是對以往區域性工業旅游開發實踐的總結與反思。如李躍軍、吳相利等學者分析概括了英國工業旅游興起與發展的歷史背景、行業特征及有益啟示(2003)。三是基于某種理論視角,來探討區域性工業旅游開發的策略。如學者陳芳敏以Gronroos理論和HERITQUAL模型對杭州市工業遺產旅游進行了深度體驗研究(2012)、任楠《沈陽市發展工業旅游的SWOT分析與策略研究》(2008)、趙大偉等《基于AHP的玉門市工業旅游發展探究》(2015)。

2.對工業遺產開發實踐的研究。因為工業旅游發端于西方去工業化歷史進程,業內對工業遺產的旅游開發格外關注,其中既包括西方的開發模式探討(孫志娟《德國魯爾區工業遺產旅游開發模式研究》,2014),也有對諸多國內工業遺產旅游資源利用的研究,如王富德《首鋼工業舊址旅游發展的可行性研究》(2006)、鄭巖等《東北工業遺址旅游開發研究》(2009)、張丹丹等《基于AHP的工業遺產旅游資源價值評價研究——以無錫市工業遺產旅游資源為例》(2012)、楊香春等《南京市工業遺產旅游開發研究》(2015)等等。

3.對工業旅游開發模式的研究。因為工業資源狀況存在巨大差異,各地工業旅游開發的模式自然不盡相同,但也有諸多可資互鑒之處。因而學界對工業旅游開發模式也表現出極大關注熱情。學者丁樞就我國工業旅游發展歷程、特點及開發模式進行了比較詳細的梳理(2005);學者畢燕則以廣西工業旅游產品開發實踐為例,研究了工業旅游產品開發的基本模式(2005)。不過由于這兩項研究時間較早,而我國工業旅游開發實踐則持續發展,因此當前的參考價值較小。學者秦燕以新疆工業旅游示范點建設為例,探討了區域性工業旅游開發的模式(2013)。學者郎富平、徐云松以新昌縣的工業旅游4A景區“達利絲綢世界”為例,分析了企業工業旅游開發的一般模式(2013)。

4.行業性工業旅游開發研究。工業旅游總是依附于特色鮮明的行業、企業、廠礦單位來開展的,因此工業旅游研究的行業特征亦十分明顯。在2000年時,學者付江就煤炭企業發展工業旅游、開發多種經營、培育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展開了論述。后來的研究越來越多,涉及的行業、企業也越發多元化,如謝志明《陶瓷工業旅游發展的現狀及其對策研究》(2010)、孟寶《白酒文化主題工業旅游產品的開發研究——以宜賓市為例》(2011)、劉宇等《工業旅游項目電廠的景觀設計》(2012)、朱芳《中國食品工業旅游發展問題及對策——長沙市食品工業旅游模式分析》(2016)。除上述四類之外,隨著工業園區、特色小鎮的開發建設以及工業旅游的嵌入,相關的研究也陸續開展。如方玲梅等《蘇州工業園區工業旅游開發初探》(2010)、湯臨佳等《工業旅游嵌入“特色小鎮”建設的創新模式》(2017)。

(三)基于全域旅游視角的工業旅游發展研究仍是新興領域

相對工業旅游豐碩的理論成果與豐富的經驗總結,全域旅游可以說是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其概念可以追溯到2008年紹興市提出的“全城旅游”發展戰略,從此旅游業開始突破景區、景點的限制,逐漸拓展到行政區劃的全域范圍。后來大連、杭州、北京、山東等地逐漸開展全域旅游的實踐探索。2013年,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旅游經濟研究中心學者厲新建、張凌云、崔莉等以北京為例,比較系統地闡述了全域旅游的概念和內涵,認為全域旅游既是從全要素、全行業、全過程、全方位、全時空、全社會、全部門、全游客等角度推進旅游目的地的發展,并在要素利用上要充分重視本地居民作為吸引力載體的作用。后來全域旅游概念得到不斷推廣,與之相關的理論研究逐漸增多。2015年,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提出,全域旅游對交通、水利河道的改造、扶貧工作等都有重要作用。此后全域旅游迎來高度關注時期,各地都紛紛將全域旅游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密切聯系在一起,大力推進全域旅游的發展。2016年,國家旅游局將首批262個市縣列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這標志著我國旅游業深入過渡到“全域旅游”的新時代。2016年關于全域旅游的理論研究也呈現出爆發性增長態勢,據不完全統計,全年在正式期刊發表有關文章達到近260篇,相較上一年度增加了13倍。

與全域旅游的突然大熱相比,以全域旅游視角來審視工業旅游發展的相關研究卻鳳毛麟角。寥寥數篇的研究中,較有深度、特色的有:學者李曉南立足于遼寧工業旅游在品牌知名度、公眾參與、規劃設計、開發模式與資源整合等多方面的問題,從全域旅游視角提出了相應的建議(2016);學者苑劍英、王青青認為,大力開發工業旅游,是促進旅游業轉型升級,適應全域旅游時代的必然之舉(2016)。2016年底,在青島召開的全國工業旅游創新大會上,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提出了大力推進工業旅游,豐富發展全域旅游的思路。官方的高度重視與實踐的迫切需求,使得如何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開發工業旅游,成為炙手可熱的研究焦點。

(四)全域旅游背景下工業旅游的創新發展研究亟待深入

綜上所述的各類關于全域旅游和工業旅游的研究,都從某一理論視角或發展實踐出發,進行了或全面系統、或側重某一方面的闡述,具有一定的學習借鑒價值。但若把二者結合,從“全域旅游”理念來審視工業旅游的開發價值和意義,至少還存在著三個方面的不足:一是對工業旅游的角色定位不清,不能夠從理論層面說明工業旅游在全域旅游中到底扮演何種角色,該如何發揮工業企業優勢來補足及豐富全域旅游。二是在全域旅游視角下,工業旅游的開發模式及推進路徑仍需要結合各地的具體實踐,進行進一步的總結概括。三是截至目前的實踐研究,大多關于行業性、區域戰略性的研究,具有較強的宏觀指導意義,但是缺乏對個案的深度研究或追蹤研究,因此對縣域開發及微觀企業運行的借鑒價值不大。

二、“全域旅游”背景下研究工業旅游發展的意義

“全域旅游”作為一個新概念,它的研究內容、推進路徑、發展預期等都需要理論指導與實踐檢驗,各方面研究資料、數據需要較長時期的積累。全域旅游是國家層面的關注重心,是旅游主管部門的力推發展理念,因此學界密切關注,整合力量全力攻關,既是應有之義,也責無旁貸。

以“全域旅游”為視角來研究工業旅游的推進路徑,至少有三個方面的意義:一是從理論層面來看,從地方工業旅游發展實踐切入,運用旅游開發、產業經濟、旅游社會學、文化學及公共管理等相關理論,闡明工業旅游在全域旅游中的角色定位與重要價值,因此可以極大豐富和發展旅游開發與管理的相關理論。二是從方法層面來看,此類的相關研究既可創新工業旅游的開發模式,又能增加全域旅游發展的著力點,更是旅游產品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路徑。三是從實踐層面來看,采取蹲點調研、政企聯動、政策追蹤研究等方法,結合各地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的實際,通過撰寫咨政報告的方式,為政府的中心工作積極建言獻策,從而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三、研究思路初探

本研究可立足縣域全域旅游發展,對本地工業旅游資源狀況、工業旅游發展情況等進行系統調查研究,在此基礎上來探討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工業旅游的合理定位和推進路徑。從當前各地的實際情況來看,工業旅游在全域旅游中的位置極其重要,但又普遍是各地旅游業發展中的短板。大力發展工業旅游,既是豐富全域旅游、推進旅游產品供給側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推進工業經濟綠色轉型發展的重要舉措?;纠碚撃P涂蓞⒁娤聢D所示:

相關研究可以在充分收集本地工業旅游發展、全域旅游創建等材料的基礎上,進行詳盡的統計分析和系統的理論分析,逐步找出適合本地的,可持續推進工業旅游的對策,以不斷豐富發展全域旅游,促進旅游產業的大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同升,張潔.國外工業旅游及其研究進展[J].世界地理研究,2006(6).

[2]王明友,李淼焱.中國工業旅游研究[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2.

[3]厲新建,張凌云,崔莉.全域旅游:建設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創新——以北京為例[J].人文地理,2013(3).

[4]程玉,王艷平.旅游供給側改革:關于概念的一個思考[J].旅游研究,2016(5).

[5]苑劍英,王青青.全域旅游視域下的工業旅游開發研究[J].四川建材,2016(11).

[6]丁樞.我國工業旅游發展歷程、特點及開發模式[J].財貿經濟,2005(5).

猜你喜歡
全域旅游發展路徑
“互聯網+農業”信息化發展路徑探討
遼寧沿海經濟帶區域旅游合作研究
全域旅游視角下嘉峪關市經濟文化一體化發展探索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鄉村旅游發展的新范式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現代物流業發展路徑研究
基于全域旅游產業集群背景下的旅游專業群建設思考
民間藝術作品著作權保護的困境與出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