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心理特點探析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方法

2018-03-28 17:56羅曉博,李星辰
學理論·下 2017年10期
關鍵詞:心理特點文化自信大學生

羅曉博,李星辰

摘 要:提升大學生文化自信是建設民族文化自信的關鍵。在闡述了文化自信的內涵及特點的基礎上,科學地分析了當今大學生文化自信缺失的現狀,并提出了在其思想政治教育中進行文化自信培育要根據其心理特點選擇有效方法的思路。一是引導大學生正確面對網絡文化;二是培養其創新思維與批判意識;三是注重歷史文化教育。

關鍵詞:文化自信;大學生;心理特點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10-0242-02

文化自信是一個政黨提升自己國家或民族軟實力的基礎,而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是民族文化自信建設的關鍵所在。大學生在社會先進文化中是最主要的締造者,在社會新興文化中是影響最為廣泛的傳播者,是社會在未來發展中起中堅作用的精英階層。當今我國大學生在文化自信上還存在著一些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而利用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其文化自信進行針對性的路徑選擇,能使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找到有效的切入點,從而提高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水平和效率。

一、文化自信的內涵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盵1]也就是說,一個國家、民族和政黨對自身的理想、信念、學說以及優秀傳統文化發自內心的尊敬、信任和珍惜,對當代先進文化充滿信賴感的尊奉、堅守和虔誠,對未來文化發展有放眼世界的自信、擔當和追求;從哲學層面而言,它是人類所特有的一種具有超生物性、超自然性、超現實性的文化生命機能,是人類社會實踐在個體生命內部建構的高級文化結構,也是人類主觀能動性和文化創造性的具體表現[2]。大學生的文化自信是指大學生對于我國的文化理念和自身文化價值的認同和肯定,對國家民族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

二、文化自信的特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是當前我們所倡導的文化自信。其特點分別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體現出了歷史傳承中鮮明的民族特色,中國文化經過久遠的歷史傳承形成了獨具一格,與眾不同的文化體系,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氣魄已經深深地滲入了其中,成為文化自信構成的堅實根基。二是對指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存在問題的針對性。優秀傳統文化及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著當代國人的正確價值取向,引領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指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是廣大人民精神世界的導向性,精神產品的育人功能不斷提高人民的精神境界。四是具有優越的民族吸引力,彰顯世界范圍的文化影響力,中國文化為解決當代世界難題不斷貢獻智慧。

三、當前大學生文化自信缺失的因素分析

第一,對中華民族的本土優秀文化缺乏深入認知。盡管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有著漫長的歷史積淀和豐厚的底蘊,但是在現代化進程日新月異的加速演變中,一些大學生逐漸失去了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探索和研究的興趣,只是一味地被現代文化中的新鮮部分所吸引。筆者認為,當代大學生這一群體雖然對中華傳統文化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整體還是停留在表面,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認知不夠深入,不夠細致,一些大學生的國學經典的閱讀量較為貧乏,對很多常識性的歷史典故講不清楚。在當今大學生中普遍缺乏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第二,主流價值觀常常受到網絡文化的沖擊。網絡文化在當今人類的文化組成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它以網絡信息技術為支撐,使文化活動、文化方式、文化產品、文化觀念在網絡空間中形成集合,是現實社會文化在互聯網領域里的延伸和立體化的體現。筆者認為,網絡文化雖然使大學生接收的信息更為豐富、溝通的方式更為高效、觀察世界的視野更為開闊,但是豐富的信息也意味著其質量的良莠不齊,各種不健康的充滿負能量的文化信息通過網絡影響著大學生。高效的溝通方式促使微信文化、微博文化等非主流文化對主流文化的侵襲日益加重。視野的開闊給西方資本主義的錯誤思潮留下了可乘之機,它們通過網絡這一渠道使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扭曲,甚至會使他們做出錯誤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第三,對西方價值觀念缺乏準確的判斷。由于當代大學生正處于尚未真正成熟但又自以為成熟的人生階段,對西方的價值觀念不能全面地分析,所以在對其評價時往往會過于片面,而西方意識形態領域存在的種種思潮影響著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本質及優越性的認知。

四、利用大學生的心理特點發現其文化自信培育的針對性方法

(一)利用大學生網絡依賴性大的心理特點,引導大學生正確面對網絡文化

當今大學生完全可以說是在電腦、網絡和各種電子產品陪伴下成長起來的新新一代,網絡已經成為當今大學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無論是學習、工作還是購物和娛樂,他們幾乎都是選擇在網絡上完成,這同樣也使他們接受與應用新事物的能力變得非常強。利用他們這一心理特點,高校要注意自己對網絡文化話語主導權的掌握,首先就是要把握好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對網絡文化的主導作用,通過各種大學生感興趣的媒體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其次是要注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培養,以便最大限度地發揮教育者言傳身教的作用。最后要有意識地巧妙完成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做到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的同時解決。筆者認為,網絡文化是以移動互聯網為載體的具有虛擬性、多樣性、開放性以及難控制性等特點的新興文化,在信息交流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很容易被其影響和支配。而利用大學生網絡依賴性強,樂于接受新鮮事物并且接受能力強的心理特點,可以使大學生積極主動地對網絡空間進行占領、掌控網絡話語主導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網絡文化開闊視野、培養創新思維與批判意識、推動社會主義主流文化發展的根本目的,進而提升當今大學生的文化自信。

(二)利用當今大學生渴望意見獨立的心理特點,培養其創新思維與批判意識

“馬克思的意識形態理論本質上是意識形態批判理論”[3],從本質上來說,文化自信也是一種對文化的傳承、批判與創新的能力體現。當今的大學生具有很強的自主意識,多樣化的信息包圍著他們,而當他們對這些信息選擇是否接受時,相信自身所具有的判斷力越來越成為他們日益明顯的心理傾向。他們普遍具有努力擺脫權威說教的束縛,渴望實現自己的意見獨立這一心理特點。因此,高校教師不光要進行知識的傳授,更要把大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也當成日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如通過對他們批判意識和創新思維的著重培養,提高他們在西方價值觀念方面的辨識能力,提升他們對各種事物的辨別是非、分析對錯和認清美丑的能力。其次, “思想政治理論課具有雙重屬性:既是知識體系,又是價值觀念;既是一門學科,又是意識形態”[4]。據相關調查數據的有效顯示,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各種社會思潮的各項教學手段中作用最大,因此,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建設,培育一支道德品質高尚、業務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發揮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引領航向的作用,是培養大學生的批判意識與創新思維的必要途徑。

(三)利用當今大學生愛國情感強烈的心理特點,注重其歷史文化教育

占有很大比例的 90 后大學生有著強烈的愛國情感。2008 年北京奧運會的勝利舉辦,使廣大學生的愛國熱情空前高漲并充分展現,奧運會志愿者中年輕的面孔幾乎全部都是 90 后大學生。在“感動中國”的人物評選活動中,有舍己救人的長江文理學院的四十多名大學生,有放棄優越的工作條件轉而堅持在山村支教的華中農業大學學生徐本禹,等等,歷年來涌現出的獲獎大學生層出不窮,充分體現了當今大學生愛國情感強烈這一心理特點。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歷史記憶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寶貴歷史文化資源。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這些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加很多正能量?!盵5]歷史文化對于一個民族來說是這個民族對世界上其他民族和本民族歷史的整體認知,它會對一個民族在不同階段的歷史選擇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一部中華民族的近現代史,就是一部中國人民救亡圖存、浴血奮戰的歷史,中國各族兒女為了實現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這樣一個共同的目標,展現出了空前的民族團結精神和愛國獻身熱情,尤其是在抗戰時期,為了粉碎日本帝國主義的罪惡陰謀,為了拯救中華民族亡國亡種的現實危機,國共兩黨從民族大義出發,同仇敵愾,組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這一強大力量,經過艱苦卓絕的戰斗,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在這條歷史的浩浩長河中,沉淀著中國人民以自強不息為中心的民族精神,而這種可貴的民族精神正是中國人民文化自信的精神泉源,正是增強民族認同感的精神力量。利用當今大學生愛國熱情強烈的心理特點,可以將其培養為歷史文化傳承的生力軍,讓他們在深刻理解了近代中國厚重的奮斗歷史的過程中,堅定地樹立起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實實在在肩負起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

總之,心理是教育的入口,科學地分析當今大學生文化自信缺失的現狀,準確把握其與文化自信培育易于銜接的各個心理特點,有利于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的放矢,真正地將文化自信提升與大學生的心理需求有機結合,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云杉.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對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思考(中)[J]. 紅旗文稿,2010(16).

[2]劉士林.中華文化自信的主體考量與闡釋[J].江海學刊,2009(1).

[3]俞吾金.意識形態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

[4]劉川生.切實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N].人民日報,2015-02-14.

[5]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 學習習近平同志關于黨的歷史的重要論述[N].人民日報,2013-07-22.

猜你喜歡
心理特點文化自信大學生
關于山區高中班主任專業能力訪談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點的校園欺凌成因及對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點的校園欺凌成因及對策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淺議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學生的心理特點
如何讓西方文化帝國主義“退場”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