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技能大師工作室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

2018-03-31 22:08李建芳
上海工運 2018年1期
關鍵詞:高技能技師雙師

李建芳

中央在全國人才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把加快培養高技能人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確提出到2020年底國家重點支持1000個左右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基本形成覆蓋重點行業、特色行業的技能傳承與推廣網絡。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機械制造分公司(下文簡稱“分公司”)積極響應國家要求,成立了以上海市首席技師王竹君技能大師工作室、上海工匠李建偉技能大師工作室、陳柳鋒技師創新工作室等為代表的一批技能大師工作室,旨在探索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為高技能領軍人才創造良好環境、提供交流平臺,更好發揮其在技能攻關、工藝革新、帶徒傳藝、絕技絕活傳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拓寬高技能人才成才之路,進而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儲備關鍵性人才。

一、健全機制,整合資源形成合力

技能大師工作室作為高技能尖端人才培養的平臺,是落實國家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的重要舉措,也是企業推動技術創新、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途徑。結合企業發展對“高、精、尖”人才的需求,分公司通過整合資源、加強組織、細化管理等形式健全完善各項機制,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將工作室建設進一步落到實處。

1.強化組織領導,形成團隊優勢

為了更好地發揮工作室高技能人才領軍作用,分公司工會牽頭,成立了由總工室、人事科、團總支、總裝車間、金工車間等部門組成的技能大師工作室工作小組。工作小組配合技能大師工作室做好日常管理和調配工作,并負責績效考核和各項制度落實情況的審查,為技能大師工作室的發展創建確立了完備的組織機制。

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充分整合現有資源,將分公司相關專業設備、優秀人才調入工作室,形成團隊合力。在人員配置方面,分公司選拔出各個領域的高級技師、技師和微領域杰出技能骨干,集中了機械、電氣、數控、電焊等各工種精銳力量,打造出一支專業性強、綜合性高、涵蓋范圍廣的精英隊伍,在技術攻關、工藝革新和“高、精、尖”人才培養方面形成團隊優勢。

2.完善工作機制,實現精細管理

企業圍繞技能大師工作室的建設,制定了《技能大師工作室考核規定》、《高技能人才培養規定》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為技能大師工作室的運行和管理搭建了全新的框架結構。當前,企業把工作要點放在加強制度與實際運作間的聯系與對接上,對制度間的職能模塊進行有機整合,實現效能的充分發揮以及效用的最大化。

在各項規章制度完善的基礎上,技能大師工作室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一套全面的工作機制,其考核管理嚴格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規定執行,內部監督管理由企業工作小組負責。在一個工作周期內,工作小組對技能大師工作室進行每年一次的內部過程性評價和工作周期結束時的終結性評價。此外,技能大師工作室通過雙師培養和每年最少4次的公開課,全力培訓技能型人才,進行絕技絕活的傳授。在技術攻關和產品研發方面,通合理化建議,發掘工作室成員和其他員工的創造力,提煉整合行業各個領域的經驗,促進企業安全意識、產品質量、工藝革新、生產效率的提升。

二、技術引領,立足發展推動創新

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在于創新。技能大師工作室的成立,秉承了企業“只進不退”的盾構精神,在地下施工裝備制造領域不斷地攀登高峰,為國產盾構的制造和城市地下工程的建設賦予全新的理念。

1.聚焦重點項目,加快創新步伐

分公司緊緊圍繞市場需求,將技能大師工作室打造成技術創新、工藝革新、技術難題攻關、新技術推廣應用及新產品開發的重要平臺,為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有力的實踐支撐。

隨著國產盾構不斷升級換代,上海隧道自主研發了類矩形盾構,將圓形改成矩形,通過一次推進達到同步建設二條地鐵隧道的目的。技能大師工作室在技術創新中探索出6項刀盤安裝制造新工藝,先后完成的拼裝系統室內模擬試驗、鉸接密封試驗等,有效解決了類矩形管片拼裝難題,使世界首臺全斷面大直徑11.83m×7.27m軟土類矩形盾構得以研制成功,實現了由“制造”到“創造”的重大飛躍。

2.工藝推陳出新,破解疑難雜癥

前幾年,作為中國第一個參與國際競爭的地下工程領域施工企業,上海隧道成功斬獲數臺出口新加坡的盾構掘進機訂單。在新加坡地鐵工程某項目中,技能大師工作室設計出多套拆卸方案,對面臨的難點進行縝密的預判,并做了大量的模擬實驗。通過反復調試優化、總結歸納,整理出一套符合現場施工情況的“軌道運輸法工藝”,將機械手操作平臺和穩固裝置相結合,在安全高效的基礎上,使施工周期從32天減少到25天,確保了新加坡地鐵隧道建設任務順利開展,為后來再次承接11臺新加坡盾構奠定了重要基礎。

三、培育“匠心”,帶徒傳藝鍛造人才

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盡職業操守,崇尚精益求精,是國家對培育眾多“中國工匠”,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技能大師工作室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以培養“工匠精神”為目標,通過師徒帶教、專項培訓、雙師培養、匠心培育等途徑,為企業打造出一批專業技能優良、綜合素質過硬的精英力量。

1.師徒帶教,打造技能人才“生產線”

企業積極推廣“師徒帶教”活動,鼓勵技能大師工作室中各領域專家培養各自領域的接班人。通過師傅的傳、幫、授、帶,形成師傅帶徒弟、徒弟帶徒孫的遞延式培養模式,起到以點帶線,以線帶面的培養效果,使青年的職業道德、崗位技能有所提高。

針對青年需求,以崗位為核心,技能大師工作室因人制宜地設計開展各類學習培訓,縮短人才成長周期。通過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技術培訓,將生產與員工發展有機結合,促進職工技能和綜合素質實現專業化成長,先后培養出高級技師22名,技師35名,高級工64名,為企業發展和工作室的建設儲備了一批高技能人才力量。企業還定期組織技能大師工作室中的能工巧匠、金牌技師、經驗豐富的專家能手開辦講座或分享會。

在培訓的基礎上,技能大師工作室對帶教對象進行全方位的專業技能分析和潛能評估,根據分析結果,為其匹配出契合度最高的導師進行帶教。同時根據學徒的崗位需要及個人發展意愿,為其量身定制培養目標和計劃,進一步提高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師徒帶教過程中,導師通過課堂教學及項目指導等方式,一手抓理論,一手抓操作,使學徒在打牢理論基礎的情況下,獲得實踐經驗的同步提高。此外,技能大師工作室還依托上海市總工會、上海市技協舉辦的各類電工比武、二維工程識圖競賽、數字化競賽等比賽,組織學徒參加實戰磨礪。他們在各類比武中屢獲佳績,激發了學技術、比才能的熱情。

2.雙師培養,鑄就復合人才“夢工廠”

技能大師工作室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制定了“工程師+技師”的雙師人才培養計劃。所謂“雙師”培養,就是指把被培養人同時往工程師與技師的雙重方向進行導航,使其成為全方位復合型人才,多領域地發揮才能與本領,為企業的蓬勃發展添磚加瓦。

圍繞人才培養目標,企業采用“2+2”模式進行“雙師”培養,即2年的技師培養再過渡到2年的工程師培養。同時,根據技術型、技能型、管理型、復合型不同人才需求,形成了“技師+工程師”、“技師 +技師”、“工程師 +經濟師”的“雙師”模式。

經過多年的實踐與落實,一大批青年職工在崗位上得到了鍛煉和提高,逐步實現了技術工人向高技能人才的蛻變:31名一線職工通過“名師育高徒”活動考取了技師、高級技師,形成占企業職工總人數58%的技術密集型人才隊伍。

3.“匠心”鍛造,凝聚創新人才“強磁場”

企業將技能大師工作室打造成高精尖人才成長孵化器,依托上海工匠李建偉技能大師工作室、建筑行業工匠張智勇技能大師工作室、隧道股份工匠韓劍權技能大師工作室、陳柳鋒技師創新工作室等,充分發揮技能大師工作室在匠心鍛造、創新引領、人才凝聚、崗位骨干培養中的重要作用。

技能大師工作室從生產實際出發,通過解決技術問題,帶動企業一大批青年技術人員快速成長為高端技術精英。2017年,技能大師工作室又有2名職工被評為上海市“首席技師”。截至目前,已累計培養出上海首席技師7名,為企業創新發展構建起強大的技能人才支撐體系,成為推動國產盾構產業基地建設、轉型升級的中堅力量。

企業應順應時代潮流,牢牢把握“人才強國,人才強企”的戰略方針,把技能大師工作室打造成助推產業升級和產業鏈提升的人力資源儲備庫,使其“建設于有形,作用于無形”的力量得到最大化的施展,為國產盾構掘進機的創新制造,打造出更多的“高、精、尖”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歡
高技能技師雙師
《汽車維修技師》雜志社
《汽車維修技師》雜志社
建筑室內設計專業雙師培養授課實踐探討
《汽車維修技師》雜志社
林秀娟 茶業“雙師”
空中雜技師
小學科學“雙師課堂”中雙師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實施“五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隊伍
補齊高技能人才“短板”
現代學徒制培養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