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述地域性文化對張家口地區民間舞蹈的影響

2018-04-01 13:36劉曉娜河北大學研究生院河北保定071002
絲路藝術 2018年12期
關鍵詞:蔚縣民間舞民間舞蹈

劉曉娜(河北大學研究生院,河北 保定 071002)

地域性文化與張家口民間舞蹈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一方面,地域性文化指導著張家口民間舞蹈的形成;另一方面,張家口民間舞蹈又制約著地域性文化的形成。探討二者的這種藝術的理性思辨關系,無論是對地域性文化,還是對張家口民間舞蹈的提升與發展,都具有社會價值與藝術實踐的雙重價值。

一、張家口地域性文化

地域文化植根于當地文化、歷史和世代繁衍的人民,張家口具有地域遼闊的特征。我們可以在地圖上約略比較張家口的面積比北京、天津、上海原來的三個直轄市的面積都大。正是由于張家口地域遼闊的這一突出特點,從而衍生出張家口地域的的多元狀態,有高山盆地,有丘陵河流甚至還有有名的壩上草原……相鄰的周邊地區也都有著非常明顯的多元特征。張家口地域文化隨著歷史的發展與變遷逐步成為燕趙文化中一個獨特的分支。張家口地域文化產生于晉冀蒙的交界位置,衍生在高寒干燥的塞外趙北之地。

張家口是一個集眾多獨特的文化藝術特色于一身的城市,漢文化中的晉、京、冀文化通過張庫大道交匯于此,既保留了傳統中原文化的色彩,又具有張家口地域文化的基調。張家口地域文化是山的文化、仁者文化[3]??鬃釉唬骸爸钦邩匪?,仁者樂山。朱熹的解釋是:“智者達于事理,而周疏無滯,有似于水,故樂水。仁者安于義理,而厚重不遷,有似于山,故樂山?!笨梢?,仁者、智者的品德情操與山川自然特征不盡相同,因而產生了樂山樂水之情。張家口地域文化所表現的人文精神就是那種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正直大度、古道熱腸的陽剛之氣。

二、張家口民間舞蹈的藝術特性

1、鮮明的民俗性

張家口地區民間舞蹈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它的民俗性。張家口有許多群眾喜聞道且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間舞蹈形式,如:二人臺、打閣、打棍、插花落子等等。其中最具特色且廣為流傳的當屬二人臺藝術與抬閣[2]。二人臺舞蹈在張家口民間舞蹈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二人臺藝術中塑造人物性格、展現故事情節、渲染舞臺氣氛重要表現手段。由此可見,張家口民間舞蹈的地域風格,與張家口地域特征同步一體。抬閣是一種獨特的民間舞蹈形式,流行于張家口地區蔚縣、陽原等縣[4]。。抬閣是一種集體舞蹈,分上下兩層或三層。下面層的大多是青壯年的男子,上面層的由1至2名兒童表演,看上去好像站在下面男子的肩上一樣。演出時男子隨著節奏舞蹈,上面的兒童也要隨著節奏扭動搖擺。邊走邊表演,上下配合,做各種優美、難度較大的動作,展現傳統小戲如《斷橋》《拾玉鐲》等故事情節,令觀眾無不驚嘆。這種藝術形式寄寓著人們向往美好生活的民俗心理,是當地春節、元宵節等重要節日的演出活動。

2、清晰的歷史傳承性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政府逐漸加強對民間舞蹈的保護,有不少舞蹈界的藝術家們也逐漸地深入了對民間舞蹈的認識,更愿意真實地傳播民間傳統文化,創辦多種具有當地特色的民間舞蹈的藝術節,切實促進了民間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傳承,同時也促進了對民間舞蹈文化傳播人才的培養。比如打棍,是一項在張家口市萬全縣流傳的傳統技藝,在當地已經有150多年歷史了。這項傳統最早傳承于一位在當地走鏢的老鏢頭。打棍這類獨具特色的社火活動,一是能把地區的傳統文化繼續傳承下去,再者活躍了農村的文化生活從而也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打棍不僅是一種藝術性的活動,還具有健身與防身的功能。在文化創造和傳承中,群眾是主體,而后期,這種舞蹈能展示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自娛自樂的精神。

3、較強的融合性

張家口民間舞蹈的融合性同時還體現在雜技、武術以及戲曲曲藝的融合上。張家口的民間舞蹈中有不少民間舞蹈藝人同時也是業余的戲曲藝人,民間舞蹈和戲曲二者相互影響、相互吸收。比如蔚縣秧歌戲產生于民間,這個劇種它的唱腔比較全,比較有特色。它的主要樂器以板胡、笛子為主,特別是笛子是這個劇種最有特色的東西。蔚縣秧歌被譽為中國北方的“活化石”,它起源于明末清初,以其完整的戲劇板腔和豐富的“訓調’曲目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郭沫若觀看了蔚縣秧歌后給予此作品“百花叢中一點紅”的高度評價[5],在2008年,蔚縣秧歌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三、地域性文化對張家口民間舞蹈的影響

地域性文化對張家口民間舞蹈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張家口文化特征中的“慷慨悲歌”與張家口民間舞蹈粗獷豪邁相交融;另一方面,張家口民間舞蹈的這種風格特色,又是整個張家口地域文化特色的具體體現與重要的組成部分。

張家口地域文化主要吸收融合了燕趙、三晉、蒙古等地方的文化,因此,形成了當地的多元文化特征[8]。張家口地域文化決定了張家口民間舞蹈具有兼容性的特色。因為張家口民間舞蹈受地域性文化的影響,是對地域性文化進行加工、提煉、創造,促進其健康地成長和繁榮發展。地域性文化是舞蹈編排的基礎和精髓,張家口民間舞蹈是地域性文化呈現的方式和符號。由此可見,地域性文化和張家口民間舞是相互影響共同發展的。張家口民間舞是無遮無掩、不加修飾的,它拙樸而真實,毫無做作之風。張家口民間舞雖受戲曲和民間工藝的影響,服飾很講究,但它不是宮廷式的華麗。張家口民間舞千百年的流傳,雖然在大的社會變動期會發生急速的變化、匯合和發展,但它樸實無華的本色不會發生根本變化。如發生那種質的變化,它就脫離了民間舞的界限,而變成了其他的東西。因此,我們要將地域性文化更好的融入到張家口民間舞到形式中去,創造出更多的舞蹈,讓更多的人通過舞蹈這種形式了解、接受并且進一步傳承地域性文化,真正讓地域性文化通過舞蹈這種形式發揚光大。

猜你喜歡
蔚縣民間舞民間舞蹈
探析民間舞蹈傳承的現狀及發展
論民間舞課堂教學的繼承與發展——以“東北秧歌典型人物精品課”為例
中國民族民間舞表演“外松內緊”的內涵與實踐
來蔚縣過大年,品美食
達斡爾民間舞蹈在高校藝術教育中的應用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傳承民間舞蹈藝術
芭蕾基訓對民間舞教學的影響
在蔚縣過大年
蔚縣青砂 匠心傳承
蔚縣獲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千年古城 重放異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