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上白》
——走近馬列維奇的至上主義

2018-04-01 13:36王雪麗青島大學山東青島266071
絲路藝術 2018年12期
關鍵詞:維奇方塊主義

王雪麗(青島大學 山東 青島 266071)

一、至上極致——《白上白》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作為有思想的俄羅斯藝術家,馬列維奇思考著這是怎樣的新天地?無疑1918年問世的《白上白》正是對革命的回應,世紀由白色開始,不斷被發展豐富著,誰也不能窺探到白色終極的形態?!栋咨习住纷髌分械陌追綁K,以非常微弱的差別呈現在畫面上,它仿佛由澄澈的湖底出現,并在陽光的照射下重新浮現。馬列維奇似將進入一種凡人無法窺探,心靈無法體察,難以用感覺品味的境地,在這里什么空間、物體、宇宙常規這些在當代提及的概念,都顯得毫無意義。他要詮釋的,是近乎放飛,突破的狀態,即某種近似涅盤的狀態,涅盤最好的證明是那唯一具象痕跡,就是那難以看清細微的矩形邊緣。畫面中任何具有獨特表現性的元素都被清除出去。傳統的繪畫思維不再存在,繪畫的藝術語言被重構。使得情感的表達更加純粹。他的“至上主義”是一種藝術思想。就是繪畫的本質不在于表現具體形象,藝術家情感的表達是至高無上的。這種繪畫風格是對傳統繪畫的反叛?!爸辽现髁x”藝術風格及其藝術語言用道家的"大象無形"會有更為深刻地理解?!栋咨习住愤@幅作品,可以說包含著無限的方塊,不是肉眼能見。這種“無形”之美超越任何想象的形狀,超出我們感官能力范圍的,而且它們是的的確確存在的。所能夠看到的、聽到的只是整個宇宙中的一小部分。正如畫面中白色方塊那樣,當無數的方塊聚合在一起之后,消失于無形,最后留下無限的白。馬列維奇在否定了傳統繪畫中的物象、空間,質感,主題之后,簡化成為了最終的表現,人們的意識在接近于“0”的內容之中,最后在畫面的白色沉默之中,被表現出來。

馬列維奇尋求至上純粹的情感表達也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白底上的黑方塊》這幅作品的出現對至上主義走向極致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至上主義繪畫風格的追溯

(一) 至高至純——黑色至上

馬列維奇的作品《白底上的黑方塊》是《白上白》之外另一幅有著重要歷史意義的作品。這幅作品令他意識到這是一種真正原創的藝術表達風格,一種純粹抽象的形式,一種徹底非描述性的繪畫風格。就像他說的已將萬物減至無。他對此藝術風格定義為至上主義。他通過創作一幅體現這一藝術新方向的“宣言”繪畫,來開始新的藝術征程。他已經“解除了客觀對象加在藝術上的重負”?!逗谏叫巍房雌饋砘蛟S簡單,馬列維奇的意圖卻不僅限于此,他知道即使他去除了對已知的所有指涉,觀眾還是會試圖合理化這幅畫,解釋它的含義。然而有什么要去弄懂的呢?最終人們不可避免地承認黑色正方形這一基本事實。他們的意識和心理被困在挫敗的循環中。馬列維奇希望,觀眾逃脫了理性的樊籬潛意識,能“看到”藝術家正展示出整個宇宙和其中的萬物,就在他那小小的正方形中。不禁想到現代的藝術創作,關心創新和想象,缺失更深層次的思考,蒼白無力的模仿。如果從創造性、原始性、稀有性這些方面綜合起來考慮,就會明白為何馬列維奇的《黑色正方形》占據藝術史的一隅。它不僅徹底突破世俗的眼界,更是打開了通往《白上白》這幅作品的大門,讓我們跳脫思維的慣性,放眼整個宇宙。不管作品是黑色、或是白色基調、簡單的色彩和幾何形,這些都不是馬列維奇想讓你“看”到的,如果你還不能感受到“無形”的魅力,那么從他看似多變的作品當中尋找線索,由復雜當中脫變而來的極致表達。

(二)熱情——彩色至上

馬列維奇尋求更純粹的表達,不管是在形式或是色彩方面。從作品《至上主義構圖》可以看出他向至上主義的極致邁出的一大步。這個時期的作品更為繁復多變。顯然這幅畫畫家關心的是作品在觀眾中激起的感受。鑒于各種形狀在白色的廣闊背景中的互動方式。這種感受或許是對宇宙中日常生活不斷運動的思考畫面里每個色塊都影響著其他色塊的面貌。在馬列維奇眼中至上主義是純粹藝術,而不是從自然界中復制形狀,受事物本身色彩的影響支配著作品的顏色和形式。1913 至1915年,馬列維奇的至上主義作品展出與觀眾見面,作品名稱由0 一直到10 來命名。他已經剔除了所有可辨識的題材它們描繪的是“無形”。這句話用于《白上白》這幅作品時,大概可以理解為什么白色正方形趨于無形還“有形”了吧。

(三)至上主義萌芽

俄國政治矛盾的激化,是馬列維奇創立至上主義的催化劑?!皩τ谥辽现髁x者而言,客觀世界的視覺現象本身是無意義的,有意義的東西是感情......?!边@種思想的轉變,馬列維奇從早期的立體民族風情的繪畫風格抽離出來。馬列維奇的早期探索階段是在1911至1913年,這段時間的作品,畫面中布滿不規則的幾何形體,以錐形和不規則四邊形為主,色彩填充其中明暗變化表現出人和物強烈的體積感??梢钥闯鲞@時馬列維奇還沒有完全跳出具象的繪畫方式。對于馬列維奇來說這是探索抽象幾何繪畫必須經歷的過程。1913年至1920年,他的繪畫風格走向成熟,可以理解畫面呈現正方形這個幾何形,完全是他直覺得外在理性化的呈現。

三、至上主義對當代抽象藝術的影響

生活中習以為常的,散發著簡約冷酷魅力的藝術作品,它們都有著共同的淵源,那就是馬列維奇至上主義的幾何抽象藝術。俄國十月革命之后,當時的藝術討論非常開放。構成主義與至上主義在生成觀念的過程中,相互影響互為參照補充。馬列維奇意識到,如果“藝術作為人類心思純粹的描繪時,將會以一種美感上凈化的、也就是說抽象的形式來表達自己”極少主義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至上主義。抵達極少主義藝術最完美的路徑之一就是簡約性。當現代藝術追求藝術的純粹時,不僅形式還是色彩都向簡約靠攏。除此之外,至上主義對達達主義的影響更多的體現在內在精神方面。正所謂不破不立,達達主義在藝術史之中也更是偏向“破”的這個方向。這一點正是至上主義革新的原始動力,走出傳統的樊籠,破除描繪物象的禁錮思想,回歸藝術本身,追求藝術家的情感至上。這種繪畫摒棄了傳統藝術創作中對自然事物的完美呈現,注重于對精神層面上的凸顯,追求純粹的藝術形式。給抽象繪畫界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并致使西方藝術在此基礎上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

結語馬列維奇的作品形成了一種全新的能夠自行發生作用的藝術語言,從而將藝術從社會中脫離出來,到達了藝術就是藝術別無它物的境界。觀者會用懷疑的態度來看每一件有著《白上白》類似氣質的抽象藝術作品,這都是受到馬列維的至上主義影響的結果。

猜你喜歡
維奇方塊主義
有多少個方塊
維奇的節假日
不一樣的方塊橋
新寫意主義
謎題方塊
誰偷吃了樹莓
誰偷吃了樹莓
近光燈主義
這是一部極簡主義詮釋片
冬日 新碰撞主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