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現狀及對策研究

2018-04-01 13:36陰永鑫東北陸軍講武堂舊址陳列館遼寧沈陽110043
絲路藝術 2018年12期
關鍵詞:古建筑文物消防

陰永鑫(東北陸軍講武堂舊址陳列館,遼寧 沈陽 110043)

引言

古建筑反映了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承,確保古建筑消防安全意義重大。但近年來全國各地古建筑火災事故頻發,如四川甘孜州理塘縣長青科爾寺僧人使用電器不慎引發火災,云南香格里拉縣獨克宗古城因業主使用取暖器不當起火,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法輪寺因工作人員將剛熄滅油燈芯放入紙箱導致起火,這些火災均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當前,古建筑的商業利用逐步深入,火災防控壓力日益增加,消防安全工作有待進一步強化。筆者結合對某省94 處古建筑開展專項檢查發現的共性問題,分析癥結、提出建議。

1 某省古建筑消防安全問題分析

1.1 古建筑消防主體責任缺位

對照國家文物局、公安部《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十項規定》要求,對某各地94 處文物古建筑進行檢查,發現部分古建筑火災致災風險隱患仍普遍存在,其中29 處存在直接在木結構上敷設線路等電氣線路敷設不達標問題;34 處未建立消防安全日常巡查制度,未定期對電氣線路和消防器材進行檢查維護;21 處在建筑內堆放可燃易燃雜物,19 處存在建筑內點香、燃燭未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8處存在未設立工程公示牌、安全警示標志和堆放雜物、員工抽煙等施工現場管理混亂問題。多數古建筑未及時制定消防應急預案,未定期組織演練,部分現場管理人員操作使用消防器材不熟練,14 處未組織開展滅火救援演練。

1.2 古建筑消防安全設施短缺

雖然近年來某省各地均投入一定經費改善古建筑消防設施,并取得一定成效。但部分古建筑因受地理位置偏遠等自然條件和老舊城區歷史影響,消防水源不足、消防設施欠缺。檢查發現,多數古建筑市政水源無法覆蓋或水壓嚴重不足,普遍未設置室內或室外消火栓、消防水泵及消防蓄水池和消防電源,部分僅配備滅火器且維護保養不到位,檢查發現25 處古建筑滅火器失效,不能滿足火災撲救需要。上述問題影響了古建筑火災初起時的撲救。

1.3 古建筑消防管理人員不足

某省古建筑數量多且相對分散,監管難度大,各地市文物保護管理人員編制缺乏,多數縣級文保單位僅配有1~2 名兼職管理員,各地基層消防大隊也僅配有3~4 名的消防監督員,消防安全監管和執法的精力投入不足,容易出現監管缺位。全省古建筑內部管理人員多數年齡較大、流動性強,一些遠離城鎮的古寺廟,管理人員少且大多未進行過消防安全管理專業訓練,往往在火災初期既不能及時發現,又沒有足夠的力量撲救。

1.4 民居古建筑消防安全問題突出

民居類的古建筑消防問題較為突出,由于屬于私人產權,日常監管主要以勸導為主。居民的消防法制觀念和消防安全意識淡薄,防火常識和火場逃生自救等消防安全知識嚴重缺乏,建筑內普遍存在使用液化氣或者明火爐灶做飯、線路私拉亂接、使用大功率電器未采取防護措施等問題。部分古建筑居住的人員為老弱病殘,防火安全意識更加薄弱,自防自救能力堪憂。個別民居古建筑對外出租,火災隱患錯綜復雜,租戶在建筑內堆放大量可燃雜物,火源管理不到位,消防安全風險高。

2 工作對策與建議

2.1 強化各級消防責任落實

建議各級政府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落實屬地管理主體責任,完善文物安全責任體系,將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納入社會綜治和平安單位建設、文明城市考核評價體系。各級文物和消防部門要按照《國務院辦公廳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要求,建立協調機制,加強信息互通和聯合執法,并加大對不履行消防職責古建筑管理單位和個人的處罰力度,形成消防監管合力。建議各級文物部門牽頭,聯合消防部門將存在火災危險性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古建筑納入消防“戶籍化”重點進行監管,對消防工作履職情況落實“紅、黃、綠”三色預警。要全面組織文保單位開展火災隱患自查自糾,嚴格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強化消防安全措施,提高消防安全水平。

2.2 改善消防安全基礎設施

各地要將古建筑消防安全設施改造專項經費納入年度預算,針對建筑火災防范的重點環節和民居類古建筑等高風險單位加大經費投入。建議靠近城市中心的古建筑,通過延伸市政供水管網,增設室內和室外消火栓,并利用市政自來水設置消防軟管卷盤和簡易噴水系統。偏遠的古建筑可利用山體高位設置消防水池,或利用景觀池并設抽水泵,為消火栓和簡易噴水系統提供水源??亢拥墓沤ㄖ衫锰烊凰丛O取水碼頭,配備手抬機動泵。對于忌水的文物,可安裝超細干粉自動滅火裝置。有條件的可以增設電氣監測自動斷電設施、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紅外感溫監控系統,并納入消防物聯網云平臺,提高古建筑火災監測水平和主動防火能力。

2.3 加強古建筑標準化管理

要根據《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十項規定》和《文物消防安全檢查規程》和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要求,建立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自查自糾工作標準,規范日常防火巡查和單位內部月檢查本。推廣消防安全標識化,在建筑顯眼位置設置禁煙、禁火和消防器材、水源標志,明確香爐應擺放在遠離建筑物或可燃物的露天場地。對外開放的古建筑,宜采取措施,限定在同一時間的人員數量,可設置安檢系統,加強對游客攜帶物品安全檢查。推動一定規模的古建筑建立微型消防站,統一裝備配備標準,定期邀請專業消防隊進行培訓,提高火災應急處置能力。

2.4 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培訓建議各地每年利用

“119 宣傳月”等時期大力組織古建筑管理人員開展集中宣傳培訓。要結合近年來發生的古建筑典型火災事故案例,以案釋法,利用微信、微博、互聯網等媒體廣泛開展安全消防宣傳教育,強化文物單位管理人員和當地群眾文物保護意識[3]。要通過制作張貼宣傳海報、印發宣傳圖冊,并發動志愿者開展針對老弱群體的入戶宣傳和隱患排查,提高宣傳覆蓋面。要推廣群防群治好的做法,如廈門思明區發動社會志愿者加強文保單位的日常守護和火災隱患舉報;泉州豐澤區組建海絲史跡志愿宣傳隊,聯合圓夢義工服務中心開展文物消防安全普及工作。

2.5 持續加強隊伍建設力度

各地要進一步協調增加古建筑保護管理人員的編制,并加大人員日常經費保障。鼓勵招聘社區古建筑等文物管理員,充實基層文物古建筑保護工作隊伍。要將專職文物保護員和文物古建筑維護日常經費納入政府購買公共服務項目,確保人員待遇與工作總量匹配。各地政府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或增加事業編制等方式,確保管理力量不足的古建筑有專人負責巡查看護。

3 結語

結合對福建省專項檢查發現的古建筑消防安全共性問題,梳理出消防設施缺乏、消防責任落實缺位、監管隊伍不足等重點問題的癥結,以及民居類古建筑應是重點管控對象。建議強化行業督改合力,深化消防宣傳教育,加強標準化管理和文保管理隊伍建設,不斷提升文物古建筑抗御火災水平。

猜你喜歡
古建筑文物消防
《消防界》征稿啟事
文物的棲息之地
全國消防日11月9日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講究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漫畫說消防
中國古建筑
消防也幽默
山西古建筑修葺與保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