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視域下的孟子義利觀點探析

2018-04-01 13:36閆美文國防科技大學文理學院湖南長沙410073
絲路藝術 2018年12期
關鍵詞:物質利益梁惠王義利

閆美文(國防科技大學文理學院,湖南 長沙,410073)

一、時代背景

首先是當時的社會環境。孟子時處戰國中期,各國爭雄混戰,社會動蕩不安。此時周王朝的統治秩序已經不堪一擊、日趨沒落,分裂為數十個大大小小的諸侯國。各諸侯國的君主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相互討伐,攻城略地,以擴大自己的統治范圍。戰國時期的總體特征是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力攻爭強,勝者為君,兵革不休,作并起。[1]不僅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之間為擴張勢力而爭,而且各國內部不同的政治集團也為逐利而爭。[2]各國的割據混戰,弱肉強食、相互兼并以及由此帶來的生產關系的巨大變革和苛捐雜稅都不可避免地給百姓生活狀況帶來沉重打擊。

二、“重義”但不“輕利”

很多人談起孟子義利觀的第一印象是孟子“重義輕利”,這主要源于孟子在全書的開篇提到“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利于吾國乎?孟子對曰:“大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薄尽俊巴跻嘣蝗柿x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首見梁惠王,面對梁惠王“如何使自己國家得利”的發問,表示應以仁義之心治國,并推己及下。如若全國從上到下都論利而忘義,那么國家社會都會因個體一味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陷入混亂,政權也勢必無法穩固。但這并不表示孟子簡單只是一個重義輕利之人。

通覽全篇,可知實際上孟子并不排斥和否定利的存在,相反,孟子一直是肯定物質利益的,甚至于將其置于仁政之首。 孟子清晰地認識到社會的發展和建設是依賴于人的,而物質利益則是人類生命存在和延續發展的重要憑借,沒有物質,沒有利,人類社會無法穩定健康持續發展。 與此同時,孟子也向君主提出了很多增加社會財富的建議。

他認為人有一定欲望是合理的,是可以理解并且支持的。他所攻擊的利,只是自私自利的利,他所產的“仁義”,其實也就是最大多數的最大樂利。楊氏曰:“孟子與人君言,皆所以擴充其善心而格非其心,不止就事論事?!薄吧w鐘鼓、苑囿、游觀之樂,與夫好勇、好貨、好色之心,皆天理之所有,而人情之所不能無者。然天理人欲,同行異情。循理而公于天下者,圣賢之所以盡其性也;縱欲而私于一己者,眾人之所以滅其天也。二者之間,不能以發,而其是非得失之歸,相去遠矣。故孟子因時君之問,而剖析于幾微之際,皆所以遏人欲而存天理。其法似疏而實密,其事似易而實難。學者以身體之,則有以識其非曲學阿世之言,而知所以克己復禮之端矣?!薄百t者而后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梁惠王上》),“無財,不以為悅?!?《公孫丑下》)主張給百姓財富,“富,人之所欲也”,“貴,人之所欲也”(《萬章上》),“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聲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钡缺硎龆汲浞挚隙巳藗冏非罄暮侠硇?。同時,孟子也認為物質基礎是“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必要前提,是社會建設和發展的基石。但同時孟子認為追逐利需要在合理范圍內并使用正當途徑,縱欲主義和驕奢淫逸并不值得提倡。

在肯定人逐利合理性的同時,孟子也著重強調了義的作用和地位。正如程頤所說“君子未嘗不欲利,但專以利為心則有害。惟仁義則不求利而未嘗不利也。當是之時,天下之人惟利是求,而不復知有仁義?!背套哟搜允种锌?,他并沒有將人圣人化和完美化,大方承認人都是有缺點、弊端和不足的。君子也是人,也有欲望,也有逐利的本能,承認這一前提是偉大而可愛的,這樣的表述充滿了人味。相比之下“躬行仁義而無求利之心”就不那么有人性,也沒有什么現實的意義。 程子所表達的觀點是君子也有逐利之心,但是其可貴之處是能清晰地認識到心中全然是利這件事有弊無利,通過仁義之路也可以達到目的。但是天下人都太著急了,滿腦子都是利益而全無仁義二字,這就十分悲哀。這點很好的詮釋和佐證了孟子的觀點,他認為仁義本身,蘊含著巨大的功利價值 ,以仁義的方式,可以實現“蒞天下而撫四夷”的“大欲”。

他認為在保證了一定物質經濟發展的基礎上,“義”才是我們生而為人所應該始終追求的目標和立身之本,以義制利。他認為物欲的享受,是人的自然本能,而對義的追求,才顯示了人作為人的本質性?!胺瞧淞x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予人,一介不以取諸人”(《萬章上》);“非其道,則一革簞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則舜受堯之天下不以為泰”(《滕文公下》) ,闡述了作為君子在面對物質利益和交換的時候,主要的參考準則還是道和義,如果不符合道義,那么既不能給予也不能接受?!安涣x之祿而不食也,不義之室而不居也”(《滕文公下》),“非其義,非其道也,祿之于天下,弗顧也;系馬千胭,弗視也”(《萬章上》)不義的東西不吃,不義的房屋不居,即使是千金之祿,但凡與德義相違背,都毫不值得在意?!耙桓锸?,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啤爾而予之,行道之人弗受;毗爾而予之,乞人不屑也”(《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告子上》)。當義利發生沖突時,應保持人格尊嚴,必要時舍生取義??傊?,孟子倡導以義制利,利不能損害義,認為不合乎義的富貴是不可取的。當義利發生矛盾時,應堅持義,這個原則不能動搖。

三、孟子義利觀對當代的啟示作用

隨著當今時代的快速發展和經濟的騰飛,我們處于一個相對和平穩定的時代,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人們擺脫了戰火四起的奔波和物資短缺的窘迫。然而在社會上依然存在很多問題,例如“毒奶粉”、假冒偽劣商品橫行、虐童事件等等令人痛心的事件。面對這些,孟子的“義利觀”可以給我們帶來一些思考。在滿足了人類追逐利的動物性一面的同時,人之所以高貴而區別于動物的對于“義”,對于真善美的追求,或許可以幫我們解決這些問題。

注釋:

[1]張奇偉.孟子義利觀新解[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4):75-80.

[2]錢耕森.孟子義利觀新探[J].中原文化研究,2016,4(6):33-37.

猜你喜歡
物質利益梁惠王義利
北京義利經典味道百年情
面包老炮兒
不能“五十步笑百步”
兼濟天下:蘇南義莊經營中的儒家義利經濟
試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物質利益相結合原則
淳于髡發聲看時機
慈善組織信息公開應堅持義利并舉
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觀與物質利益思想
利益與思想政治工作關系的現代審視
馬克思物質利益理論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