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中國民族音樂的發展

2018-04-01 13:36蘭青沈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遼寧沈陽110034
絲路藝術 2018年12期
關鍵詞:民族音樂民族融合

蘭青(沈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遼寧 沈陽 110034)

我國有上千年的歷史,在人民的生活中民族音樂逐漸產生,成為勞動豐收、祭祀等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民族音樂是我國傳統文化的載體,也是廣大勞動人民生活的反映。研究中國民族音樂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能夠實現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增強民族音樂在世界中的競爭力。由于民族音樂是與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相融合的,所以中國民族音樂具備鮮明的區域性、聯系性和民族性,是我國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高度融合。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快,爵士音樂、搖滾音樂、流行音樂等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民族音樂形成了沖擊,使得民族音樂的發展活力不夠充足。因此,應該對中國民族音樂的特點進行研究,并能夠結合時代發展特點,實現民族音樂的繼承與創新,促進民族音樂的繁榮。

一、中國民族音樂歷史概況

中國民族音樂具有久遠的發展歷史,承載著我國幾千年的優秀文化,其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是學術界研究的重點。由于中國民族音樂是在勞動人民的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因此能夠充分反映歷史的變遷狀況,也是研究中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自古以來就呈現出民族多樣性的特點,因此民族音樂種類繁多,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形成的民族音樂特點也有所差異。在民族音樂的發展過程中,外來音樂尤其是西域音樂與中原音樂的融合,使得其發展充滿了活力,是民族音樂多樣性的重要推動因素。在夏商周時期,音樂的旋律音階有了極大完善;宮、商、徵、羽的上下方大3 度的“曾”體系得到重視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了“五音”、“七聲”和“十二律”。單旋律是中國民族音樂的主要形式,對于和聲的應用較少。唐朝是一個東西方文化交流密切的時代,這也使得民族音樂的發展呈現出繁榮的態勢。彈撥音樂逐漸取代編鐘樂器,音樂風格也更加華麗多變[1]。由于阿拉伯人、波斯人等經常與我國進行商業活動,這也使得西域音樂與中原音樂的融合速度加快,這是民族音樂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二、中國民族音樂的特征

首先,中國民族音樂具有地域性的特點。由于我國國土面積遼闊且民族眾多,在不同地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的民族音樂類型有所差異。這不僅僅與一個地域的風俗習慣、語言特點等有關,更與自然環境密不可分。此外,不同地域人人民的性格特征也會影響民族音樂的風格。南方人性格細膩,民族音樂風格也多溫婉;北方人性格豪放,民族音樂風格也多粗獷。其次,民族音樂具有很強的民族性。這與一個民族的發展歷史息息相關,不同民族在各自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具有鮮明本民族特色的音樂。最后,民族音樂具有鮮明的融合性特點。民族音樂是古詩詞的融合,是民族音樂的重要特點,因此在民族音樂中的文化內涵十分深厚。

三、中國民族音樂發展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音樂事業的不斷發展,尤其是“中國風”的流行,使得民族音樂的受關注程度越來越高,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社會音樂審美多樣性的提升。但是,民族音樂的生存空間卻受到搖滾樂、電子樂、爵士樂等形式的擠壓,導致其發展前景不容樂觀[2]。歐美音樂的流行與沖擊,使得民族音樂必須慎重考慮其發展處境,只有實現民族音樂的不斷創新,才能夠促進我國民族音樂的振興。

四、推動中國民族音樂發展的舉措

(一)創新民族音樂發展途徑

只有不斷加大民族音樂開發與利用的力度,才能夠實現民族音樂的創新,為民族音樂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隨著社會音樂審美水平的整體提升,只有加強民族音樂的視聽效果,才能夠為大眾所接受,實現民族音樂文化的弘揚,這也是提升其競爭力的重要途徑。由于中國民族音樂在表演形式、表現手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如果將民族音樂按照原有的方式呈現在聽眾面前,其接受度可能會大大折扣,不能夠滿足當前大眾需求特點。但是,在民族音樂創新的過程總,也不能夠完全生搬硬套當前流行音樂形式,這樣會對中國民族音樂的原始性造成極大程度的破壞。因此,在創新民族音樂的過程中,應該以民族音樂的原始性為核心,將再創作或者改編當成一種輔助性工具,借助于外在形式體現民族音樂的內在魅力[3]。比如可以借鑒王洛賓處理音樂的方式,以流行方式演繹民歌,能夠增加人們的接受度的同時,實現了民族音樂的有效傳播,

(二)加強民族音樂推廣

無論是在音色特質、語言特質上,還是在音樂結構特質上,中國民族音樂都呈現出一定的特殊性。只有加強中國民族音樂的宣傳和推廣,才能夠使得中國民族音樂的文化內涵得到普及,不斷提升大眾的音樂審美素養。在信息化時代,民族音樂也要借助于先進的網絡和媒體,實現民族音樂宣傳渠道的拓展。在中國民族音樂推廣的過程中,應該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避免大眾產生的審美疲勞,限制中國民族音樂的發展腳步??梢栽谖覈逃玳_展中國民族音樂的推廣,在校園活動中進行民族音樂的表演,增強師生的參與度,讓師生對民族音樂進行初步了解和認識。也可以在高校中增加民族音樂專業數量,形成完善的民族音樂教學體系,開設中國民族樂器相關課程,能夠幫助學生學習民族音樂提供更多的選擇。

(三)發揮民族音樂的世界性

全球化趨勢下,只有加強民族音樂與世界音樂的融合,才能夠不斷提升民族音樂的先進性,實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4]。發揮民族音樂的世界性,不僅僅能夠讓世界感受到民族音樂的古老特點,更能夠促進民族音樂與世界音樂之間的融合,有助于在此過程中找到自身發展路徑,注入新的發展活力。比如何訓田的優秀作品《阿姐鼓》在世界范圍內的推廣,使得民族音樂走向了世界,增強了民族音樂影響力的同時,能夠反過來為我國民族音樂的發展提供思路。

(四)加強民族音樂的研究

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協同地方音樂協會,加強民族音樂的研究,為保護民族音樂的發展和傳承奠定基礎[5]。首先,應該設置專業人員對民族音樂進行采風,將瀕臨失傳的民族音樂進行收集,并在專業音樂工作者的幫助下對其進行創新。其次,應該利用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對民間流傳的民族音樂進行錄音和保存,為后續推廣工作奠定基礎。

結語

中國民族音樂具有悠久的歷史,研究民族音樂是發展和繼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徑。民族音樂具有很強的地域性、民族性和融合性,是我國傳統文化的載體。但是,當前民族音樂的發展形勢卻不容樂觀,受到外來音樂的沖擊較大,只有加強民族音樂的創新,與時俱進加強民族音樂推廣和研究,才能夠為民族音樂的發展提供充足動力。

猜你喜歡
民族音樂民族融合
我們的民族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融合菜
傳統民族音樂在高職教育中的傳承——以高職民族音樂課程為例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民族音樂處在“低谷”
《融合》
一個民族的水上行走
高校音樂教育對民族音樂文化的挖掘
多元民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