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教育融入中學美術課程的行動研究

2018-04-01 13:36吳祖真欽州市第一中學廣西欽州535000
絲路藝術 2018年12期
關鍵詞:藉由經驗生命

吳祖真(欽州市第一中學,廣西 欽州 535000)

一、當前社會與生命教育的需求

生存在當前高度發展的環境中,無論是家庭、社會或學校教育體系都給予學生們沉重的課業與學習壓力。從小坐困于各類型學業的競爭中,很少人能理解并掌握自身生命的能量,品味生命經驗的意義。這也是教育部與專家學者們苦心經營,在升學壓力未曾減過的中學階段,要推動生命教育的意義所在。生命教育探究的是每個生命的獨特價值,以及不同生命的間相互對話的歷程,更多時候可能是一種面對生命各種考驗時的態度、價值觀與信念。

二、生命融入式課程設計的程序

課程是一種形式,反映了一個時代的人類對于文明知識的期望,有五項重點能說明在視覺文化的氛圍下,課程作為過程的特質,以及這些特質與后現代美學觀點的相似性,此五項重點分別為(1)課程是一種呈現,呈現的是由一個社會群體的價值、信念所形成的知識。(2)課程像是一種拼貼,因為課程是由不同的族群的文化認同所拼貼、凝結的整體。(3)課程是具有創造力的生產,在創造的過程中不斷修正、組構。(4)課程也像故事的陳述,教師將所選用的內容轉化為資訊,再由學生加以重新詮釋,創造出屬于自己的劇情。(5)課程建構的過程應該是透明化的,讓學生能習得自行建構所需的知識。由上述對于課程的論述,可見課程除了是理論、制度化的、混種的、科際整合的領域,更重要的是在當前社會中,課程需要合作、對話,而非拼湊的,需要長遠的學習目標。將融入式生命教育的課程設計程序分為以下八個步驟:

(一)選擇適合融入的生命教育主題

生命教育的內容范圍相當廣泛,從生命的存有至死亡的歷程皆在探究的范圍中,因此前述的生命教育理論與相關取向,教學者在實施融入式課程前需理解融入的生命教育主題,以及相關的教學目標。選擇主題的規準包括:現階段社會的需要、學生的能力與經驗、與教師本身的能力與經驗相關、與學生學習的科目相關。

(二)選定藝術課程中的美術與教學活動

目前中學藝術課程中美術教科書中針對生命教育主題多有涉獵,但是美術教科書內容主要仍以藝術涵養為主要目標,因此融入式課程需要教學者有充分的理解與敏銳度,分析二者相關的內容,以決定可融入的課程與教學活動,其中包含相關認知概念、情意態度與技能的學習。

(三)發展生命教育融入藝術課程的教學目標

為避免過度排擠教學者既有的藝術課程進度與學習目標,教學者在發展融入式課程目標時,能以既有課程目標為基礎再加以延伸發揮,避免過多額外的教學目標。

(四)選擇生命教育的內容,融入藝術課程的相關教材

依據教學目標編制適合的教學活動與教材內容,教學者可以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或關心的議題作為融入式課程內容,最后仍需要藉由教學目標來檢視所選取的教學內容,以避免過于現實取向或遺漏了重要的價值澄清,同時也應留意融入式課程不影響既有課程的學習為原則。

(五)發展新的教學過程

考量課程組織原則,如課程的程序性、銜接性、發展性等,教學者可重新發展新的教學過程,讓融入式課程與既有的課程間達到相互的統整,以利于學生學習。

(六)增加新的過程技術

為了達成融入式課程的目標,可增加新的過程技術,現有教材除了培養調查、訪問、辨識證據等過程外,還可增加資料搜集、分析、處理、價值觀的判定、問題發生的預測等。無論是藝術教育或生命教育的本質與內涵,皆重視實踐與自我省思,因此教學者的教學活動可采多元的方式,引導學生對于生命存有的體驗、實踐與省思,如:價值澄清、角色扮演、分組討論等,以落實課程目標的學習。

(七)增加新的教學資源

為了能順利實施生命教育融入式課程,教學者可在既有的資源下,積極發展更多的相關資源,包括:影片、教材、教具等。讓教學過程更活潑更能引起學習者的關注。

(八)搜集相關活動與建議新的活動主題

盡管生命教育目前已成為中學必修的課程,然而限于授課時數,成過有待觀察,然而教學者若能協同教學或與相關活動做統整教學,如善用社團活動或週會等時間,以主題探究方式作彈性學習,對于推展生命教育能有更實質上的助益。

三、生命教育融入中學美術課程的具體教學

(一)在教學方面采用多元的教學方式

生命是多元的,因此教學與學習的方式也需要多元。近年來教學場域中快樂學習」、「體驗學習」、「創新教學」等口號充斥周遭,然而為能達成這些目標,教學設計與方法上流于花俏的形式,課程統整流于教材的拼接,此類教學為討好學生,強調了「快樂」、「體驗」學習,卻也不免 流于熱鬧的、表象的、知識淺化的危機。教學者于教學場域中扮演了關鍵角色,特別是生命教育融入美術課程,無論是采教學者為主體或以學生為主體之設計,皆需考量學習過程中所經歷之具體經驗、抽象概念化、主動體驗、深化學習,進而轉化內化為生命經驗之歷程,因此深度的體驗與長時間的經營累積顯得更為重要。

藉由本次行動歷程,發現學生對于藝術家創作之紀錄片、傳記影片或新聞相關報導等補充教材深感興趣,且這些視覺上的文化刺激對于連結學習內容皆扮演著關鍵角色。于此教學媒介中,涵括了立即經驗與反省經驗,以結合參與者之學習能力與自我省思之能力??缮朴媒虒W媒體,以深化藝術與生命領域的學習。然而,盡管影片融入教學深具吸引力,但過程中仍需透過互動討論以及教學者針對相關內容說明,或藉由小組活動才能深化學習。唯有引發參與者(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至有意識與目的性的探究,由探究歷程中獲得成就感,這樣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學習。且于過程中能自我表達,了解自己與他人,學習與他人合作...等訴諸經驗的課程,才能落實于生活中。

(二)提供學生體驗與實踐的機會

經驗歷程是教育行動中之重要且深化學習之方式,而小組活動藉由教學引導,能統整參與者的不同觀點與意見,彼此對話激勵、促進思考,能深化學習內容,也是學習良方?,F代科技媒體,很多學生獲得知識的渠道愈來愈多元,也愈見聰明,然而教學現場觀察所得是越聰明之人就趨向于閱讀理解,偏好理論化,也越不易采取積極、認真、踏實之行動實踐。然而無論是生命或藝術,皆奠基于深刻之生命體驗,情感與生命之關懷是由內而外逐漸形塑而來,因此,生命教育融入美術課程之教學,可以多提供參與者體驗與實踐的機會,同時也給予充裕的時間豐富個體之生命厚度,并轉化與內化為生命與情感的部分。

(三)以真實生活中的經驗作為教學互動之基礎

生命教育融入美術課程,其教學活動中除了教學者本身之熱情之外,更需要具備敏銳之觀察力,以覺察參與者實際發生之困境,并適時給予回應。常聽聞參與者反應學校課程學習不能貼近現實生活所需,然而就研究者之教學經驗與體會,學校教育之目的在于協助參與者(學生)做好融入社會與環境的準備,而學習是終生的事業,不僅止于學生時代,而是一生的學習。透過藝術的教育,無論是融入生命議題或其他生活中的議題,不僅只是事實的獲得,也不局限于為求職作淮備,而是對每個個體的深刻洞察與自覺,以延展個體之創造力、智慧與潛能。

四、總結

法國哲學家Nancy 說:“今日藝術的任務無他,就在回應這個世界的需求,承擔看護這世界的責任?!彼囆g教育的目的在于藉由藝術涵養人文的關懷,最終目的仍在培養一個理性與感性交融的健全人格,亦即內環境」與「外環境」交融所探究、理解與應用的生命美學。藉由藝術的創作活動與思考,引導個體思考人存在的意義與價值、人的處境、人性的問題以及人生如何取捨,這些問題永遠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因此也有永遠有發掘不完的議題。肩負著社會使命的學校教育應重視學生發展獨立思考與判斷能力,藉由藝術教育中的審美知覺、想像力與創造力,協助學生建構、解構與重構生命中所遭遇的一切。

猜你喜歡
藉由經驗生命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藉由“一帶一路” 巴基斯坦期待華麗轉身
經驗
沙丘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沛納海Radiomir 1940系列49毫米鐘樂三問報時兩地時間陀飛輪腕表
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當你遇見了“零經驗”的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