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運行瓶頸及對策分析

2018-04-03 10:00金增祥馬傳峰郭成浩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18年11期
關鍵詞:儀器設備科研人員儀器

金增祥, 馬傳峰, 郭成浩

(1. 山東大學 資產與實驗室管理部, 山東 濟南 250000; 2. 山東大學 基礎醫學院, 山東 濟南 250000)

自2012年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來,我國以高校為龍頭的多個科研機構對大型儀器的采購進入快速發展時代,為我國科技發展提供了科研利器[1]。大型科學儀器價值大、精度高,作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的重要資源,是開展高水平實驗教學和科技創新研究的必備條件。通過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發揮有限的大型科學儀器資源的作用,已成為全社會的迫切需求[2]。根據國務院《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國發[2014]70號),全面落實科技部《落實〈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實施推進方案》(國科發基[2015]199號)各項部署,各省及高校紛紛建立和推進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共享,并在多個層面進行管理及運行模式的探討,已初步完成共享平臺的管理和建設[3-4]。但目前整體運行收效甚微,通過對國內10所高校進行調研,了解各個服務平臺的運行現狀,發現共享平臺的運行進入了瓶頸階段,制約了運行及發展,本文重點分析主要因素,并提出相應優化對策。

1 共享服務平臺的運行瓶頸

通過對10所高校的調研,總結出制約平臺運行的因素如下:

1.1 大型設備使用率低

雖然我們在幾年內整合了資源,并探索出一整套的管理手段,但儀器設備使用率低仍是最突出的問題,這與運行設備的性能、設備重復購置、操作人員能力及支撐平臺的政策密切相關[5]。

1.1.1 忽視同類大型設備在不同應用領域有其特定優勢的特點

目前僅從儀器名稱進行采購和分類,很難照顧到全科的應用。如質譜系列,不同品牌的生產商根據在不同領域研究專項進行系統集成而定向開發,有無機質譜、有機質譜和生物質譜等多個分類,單一品牌很難做到全領域的應用,因此難以滿足實際工作的差異化需要。

1.1.2 忽視大型設備對檢測樣本的質量要求

大型設備由于精度高,對檢測樣本的前期處理要求很高,一些科研人員缺乏前期的實驗技能,導致檢測樣本不符合上機要求,實驗結果很難滿意,因而科研人員不再選擇使用共享平臺的儀器。

1.1.3 缺乏新技術和新方法的研究

目前科研熱點輪換較快,很多儀器在國內推出時已是淘汰的技術,由于平臺缺乏針對新科學技術、新方法的研究,導致大型儀器的功能開發極弱。需要定期更新共享儀器的使用新方法目錄,才能滿足科研人員的實際需要。

1.2 大型儀器采購針對性差,重復購置現象突出

雖然大型儀器共享專項設備購置計劃程序明確,但采購后發揮效用不足。由于采購流程包括由學校設備及相關管理部門分別組織進行論證、報批、采購和驗收等環節的操作,限于責任的分工不同,加之很少有熟悉同類產品的論證及評審的專家,購買儀器的核心價值的采購目標最終會演變成低價競爭,而不是產品參數及主要性能,導致采購后產品配置及主要性能縮水,實際配置與科研主流差距較大。同時由于國家實施的戰略,包括人才引進的力度加大,采購經費來源多元化,也導致重復購置現象突出[6]。

1.3 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不足

大型科學儀器是當今科技前沿技術的集合,涉及物理、化學、生物學、醫學等多學科的匯總。雖然高校人才濟濟,但目前高校從儀器采購論證、評審到使用的專家隊伍還不成熟。真正懂儀器、能動手又了解科研動態的人員鳳毛麟角。已有人員面臨專業序列和實際收入的困擾,導致隊伍的穩定性和專業素質不夠,急需出臺有效的獎勵政策[7]。

1.4 共享平臺宣教力度不夠

高校的科研人員還有相當一部分人不了解共享平臺,管理工作不能流于平臺信息發布,應加大推廣力度,包括人員技能的準入培訓。

2 共享平臺運行改進對策

2.1 建立三級管理制度

大型科研儀器設備的共享,需要面向多學科服務,這就對儀器設備管理人員和專職技術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滿足各學科不同的需求,需要不斷對現有儀器進行技術開發。這些都要求儀器管理人員和專職技術人員既要精通儀器本身功能,還要掌握相關學科背景知識,了解不同學科對儀器相關技術的要求,探究儀器新功能。因此建立完善的三級管理制度非常重要,包括有專職的研究人員、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專職研究人員一般是具有獨立研究組的 PI(principle investigator) ,負責相關儀器使用的理論與實踐培訓。技術人員負責儀器的日常管理、儀器維護和儀器使用指導。管理人員負責儀器使用預約平臺管理及財務管理。其中最高級別的專職研究人員的選拔至關重要。

2.2 技術培訓制度化

科研是我國高校的主要工作之一。應重視對實驗技術人員的培養,建立有效的設備使用培訓制度,請各學科的科研人員通過相應的崗位培訓,并納入考核制度[6]。同時,對所有員工進行有關設備使用及方法的培訓也至關重要。有關部門應面向所有員工開放培訓,定期舉辦“培訓班”,講解儀器的工作原理、實踐操作、應用范圍以及分析軟件的使用。重點了解所使用的儀器的標準化操作程序。圍繞三級管理模式,讓相關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與整個團隊的業務學習,不能流于儀器保管員的角色。應做到了解每個領域的具體情況以及行業發展的新技術、新方法,參與發掘、開發大型儀器的功能,定期更新共享儀器目錄和功能,使之更好地滿足科研人員的實際需要。

2.3 儀器采購目標精準化

采購流程中要強化購買設備目的精準,確保產品型號及儀器參數代表當今科技前沿。采購流程中要求主要使用單位應詳細提供產出目標,作為儀器使用后績效考核的主要條件。為保證采購論證和評標過程的專業化,應建立專家智庫。加大采購論證的制度,要求專家必須熟悉該領域的進展,并簽署書面意見,避免評審專家誤評錯評,導致采購目的偏差。

2.4 加快國外先進共享經驗的引進和學習

發達國家較早進行儀器等科技資源的共享研究,在政府立法支持下,通過搭建具有專業特色、功能完善的共享平臺,并建立嚴格的設備培訓制度,為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服務。

美國政府將“完全、開放、無償”的資源共享政策作為聯邦政府的一項基本國策,韓國政府通過頒布一系列法律法規來保障大型儀器設備向社會開放共享,包括協同研究開發促進法、技術開發促進法、獲得科學器材及共享的規定等。日本政府強調科技資源的高效利用,通過制定相應的資源使用條例及政策,促進產學研各環節效益的提升。英國通過聯合學會、研究團體、實驗室等社會組織,構建具有共同學術規范、領域、方法、精神的科學共同體,促進科技進步[8-10]。

2.5 制定并實施對開創新技術新方法的激勵措施

應加大對共享平臺使用人員進行技術更新的獎勵措施,以保證儀器設備的充分利用、技術更新和實驗效率的提高。

3 結語

共享平臺的良好運行是高校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條件,也是衡量一所高校教學、科研環境的重要標志[11]。管好、用好大型儀器設備,使其為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發揮更大的效益,是儀器設備管理者需要探討、研究的重要課題。目前共享平臺的運行進入瓶頸階段,其中大型設備使用率低、大型儀器采購針對性差并重復購置現象突出、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及待遇不到位及共享平臺宣傳教育力度不夠是相對較為突出的問題。希望通過建立三級管理、技術培訓制度化、儀器采購目標精準化、加強培訓及加快國外先進共享經驗的引進,以提高高校大型儀器管理的整體水平,提高大型儀器的使用效益。

猜你喜歡
儀器設備科研人員儀器
科技部等五部門聯合發文開展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
《現代儀器與醫療》2022年征訂回執
《現代儀器與醫療》2022年征訂回執
科研人員揭示油桃果實表皮不長毛的奧秘
科研人員破譯黑豬肉特征風味物質
高校儀器設備維修管理工作探討
上海航征儀器設備有限公司
廣東公安科研人員風采
原子熒光分析中應注意問題及其儀器設備維護
我國古代的天文儀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