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像醫學獲得臨床重大突破 “醫生的醫生”又添治癌神技

2018-04-09 03:27周潔黃祺
新民周刊 2018年12期
關鍵詞:磁共振醫學醫生

周潔 黃祺

創新驅動、中國智造——在國家整體的產業轉型升級中,讓普通人獲得感最強的技術進步,恐怕就算是醫療領域的技術革新了。

2017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獲獎名單上,醫療衛生領域的創新成果占比達20%,重點關注肺癌、肝癌、脊柱腫瘤、白血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

在醫療領域一等獎獲獎項目中,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放射科王悍等完成的《影像引導腫瘤無創診治的技術創新與臨床應用》,尤為引人矚目,是近幾年影像醫學診治領域的重大突破。

這個重要的科研創新成果,包含了腫瘤的診斷和治療全過程,來自影像醫學、生物醫學工程、化學材料工程等學科的科研人員跨界合作,通過創新技術將惡性實體腫瘤的影像診斷準確率與確診腫瘤病例的影像分期準確率大幅度提升。同時,通過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磁共振引導相控聚焦超聲(MRI-pHIFU)腫瘤無創精確治療系統,實現了高端數字化醫療設備的創新國產化。王悍醫生團隊還建立了腫瘤功能影像無創療效定量評估的科學方案,提出了這種新技術在中國應用的規范化方案。

這一歷經十年完成的創新項目,一部分已在臨床應用,一部分即將進入臨床試驗,未來將為腫瘤診治帶來更多的選擇。

癌癥骨轉移患者

多了一種治療選擇

參加2017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頒獎儀式的前一天,王悍接受了《新民周刊》的采訪。這位75后的放射科主任,干練、充滿活力、思維敏捷、眼界開闊,是中國新一代臨床醫學科研人員的典型形象。王悍說,作為長期從事一線影像醫學臨床工作,又有著海外研修經歷的醫生,總是希望從日常的工作中總結、創新出更好的技術,“做出一點能超過前輩的成績” ,這就是他十年前開始從事臨床科研工作的初心。

2000年以來,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醫學工程技術的劇烈革新,影像醫學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正是這個時期,還在研究生學習階段的王悍選擇了影像醫學專業。后來的十年,影像醫學在醫療中的地位迅速提高,特別是腫瘤的診斷、外科手術導航、微無創介入治療,都離不開影像醫學。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一線工作幾年后,王悍將科研注意力放到了腫瘤無創診治技術革新上,希望借助影像引導下無創介入治療的技術,在嚴重影響病人生活質量的晚期骨轉移癌癥的治療上,尋求突破。

王悍介紹,70%的晚期癌癥患者會發生骨轉移,在以往觀念中,一旦發生骨轉移,癌癥便進入了“終末期”,唯一的治療手段就是止痛藥等姑息治療。四年前,一種全新的骨轉移癌治療方法進入中國,那就是磁共振引導聚焦超聲無創治療技術。這種技術利用超聲聚焦在腫瘤局部產生65攝氏度以上的高溫,讓腫瘤在幾秒內被“燒死”,手術過程中,由磁共振實時成像與溫度監測為手術安全保駕護航,不僅沒有任何創口,而且不良反應很小,患者的耐受度大大提高。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成為國內最早引進并應用磁共振引導聚焦超聲技術的醫院,牽頭完成了磁共振引導聚焦超聲無創治療骨轉移癌病人的中國多中心臨床試驗,讓原本無路可走的患者,有了新的、效果明顯的選擇。

去年,一位67歲的癌癥骨轉移患者,就嘗試了這一技術。由于皮膚癌骨轉移后的腫瘤壓迫了骶骨周圍神經,導致患者“躺著也不行,坐著也不行,整個就是不舒服,吃了止痛藥也不敢坐”。在接受90分鐘的治療后,困擾患者數月的疼痛終于得到了緩解。據王悍介紹,目前該技術通過我國CFDA批準的主要治療范圍為婦科腫瘤,骨科腫瘤項目目前處于臨床試驗階段,很快或將獲批臨床應用。根據國內多中心臨床研究的三個月隨訪數據,該技術對放、化療無效或復發的疼痛性轉移性骨腫瘤患者的緩解率達到了76%。

新技術以“無創、綠色”的特色,成為晚期腫瘤病人一種很好的治療選擇,但由于目前設備依靠進口,每次近3萬元的治療費用對于部分患者來說還比較昂貴,因此,王悍團隊將這一技術的創新升級國產化,作為了自己的科研目標。

王悍介紹,加入創新技術的國產化設備,以磁共振引導HIFU技術為基礎,不僅使得介入治療更加安全和精準,而且還可以與傳統化療、分子靶向治療等相結合,提高腫瘤的綜合治療效果。目前國產化設備已經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的注冊檢驗,并已經完成了動物實驗,即將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治療如果能實現無創,腫瘤的早期診斷,最好也能無創且精準。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王悍團隊與納米技術科研人員合作,在國內率先提出“影像生物標示物”的概念,開發出特殊納米材料為載體的腫瘤分子影像探針。這種診斷技術已經完成動物試驗,在國際上率先實現肺癌細胞和肝癌細胞的多模態靶向成像,有望大幅度提升腫瘤早期的靶向特異性成像診斷,為臨床醫生制定更加精準的治療方案提供依據。

醫院鼓勵創新

激發醫生潛能

2003年,王悍碩士畢業之后在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工作至今,經歷了影像醫學從“輔助診斷”到“診治結合”的觀念轉變?!罢缭S多優秀的學界前輩所言,影像科醫生不能只做‘讀片匠,要做參與病人診治全過程的臨床醫生,要成為‘醫生的醫生?!蓖鹾氛J為,在臨床與科研上獲得的這些成績,是影像醫學學科發展和醫院大力支持共同作用的結果。

王悍介紹,工作幾年后,他就獲得了醫院提供的優秀青年醫學人才培養基金,用這筆資金完成了赴美進修,在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接觸到國際一流的影像學信息。除了學習成長上得到的這“第一桶金”,科研上的“第一桶金”也同樣來自醫院?!拔?0歲時,得到醫院2萬元的科研種子基金。這2萬元現在看不多,但這筆錢當年真的就像是種子,讓我的科研工作能夠得以起步,讓夢想有機會變成現實?!?/p>

由于在臨床醫療和科研上的出色表現,王悍37歲就擔任了科室的行政副主任,2年后又晉升為行政主任。王悍告訴記者,全院像他這個年齡段的學科帶頭人還有很多,醫院規定每個科室必須至少有一位年齡小于45歲的副主任和一位年齡小于40歲的副主任,目的是鼓勵年輕人勇于奮斗,敢于擔當,讓學科的長遠可持續發展更有活力和后勁。

今年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科技創新本質上是人才創新、人才驅動,要圍繞人來加強改革,比如在科技政策方面,讓愿意創新、有能力、取得創新成果的人得到社會更多的尊重,包括物質上、精神上、榮譽層面的認可。

“能力多大,舞臺就有多大?!鄙虾J械谝蝗嗣襻t院對優秀青年人才培養的重視,在科學技術獎的成績上已經有了收獲。

王悍正是醫院“放權、松綁”人才新型培養體系的受益者,對此,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院長王興鵬表示:“通過規劃道路,讓醫生們能夠奮力向前奔跑,而最終目的是為了調動人才的積極性和內在驅動力?!?/p>

猜你喜歡
磁共振醫學醫生
最美醫生
超聲及磁共振診斷骶尾部藏毛竇1例
醫學的進步
磁共振有核輻射嗎
磁共振有核輻射嗎
醫生
望著路,不想走
醫學
醫學、生命科學類
3.0T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在鼻咽癌中的初步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