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藥師為啥愛翻白眼?

2018-04-09 03:27
新民周刊 2018年12期
關鍵詞:黃藥師張無忌令狐沖

《射雕英雄傳》里,黃藥師很愛翻白眼。

完顏洪烈在船上見到黃藥師,想去討好,黃藥師一看他穿著金國官服,就白了他一眼。后來黃藥師要給他徒弟陸乘風武功秘籍,也要先白一眼,再把紙片送過去。用姜文《鬼子來了》的說法,“怎么說好話還沒好臉呢?”這是有原因的。

金庸設定黃藥師,是一個非湯武薄周孔的人,而且喜歡說“禮法豈為吾輩而設”,所以才成了東邪。這句“禮法豈為吾輩而設”,是有典故的:《晉書·阮籍傳》說阮籍,又能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常言“禮豈為我設耶?”即,黃藥師是按著阮籍寫的。不拘禮法,翻白眼。

而“非湯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出自嵇康著名的《與山巨源絕交書》。眾所周知,嵇康跟阮籍是一伙的,阮籍肯對他加以青眼。黃藥師居住的是桃花島,招牌武功是落英神劍掌。落英是什么典故?《桃花源記》,“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陶淵明啊,魏晉時期的隱士之首。所以黃藥師,基本是按著魏晉風度那些魏晉名士寫的。當然,還不止黃藥師一個人。

話說,金庸小說里,最魏晉風度的,自然是《笑傲江湖》,曲洋與劉正風。就是嵇康阮籍的感覺。金庸安排他們不涉紛爭,不容于殘酷的斗爭,于是拿《廣陵散》做《笑傲江湖》之曲,被左冷禪追殺到攜手而逝。正是當年嵇康被司馬昭對付,“《廣陵散》就此絕”的寫照。

其實,《笑傲江湖》中,隱士一黨,如曲洋,如劉正風,如莫大先生,如令狐沖,如任盈盈,如梅莊四友,如祖千秋,都有魏晉風度。莫大先生,人在朝,而身在野。他神龍見首不見尾,沒事抑郁地拉《瀟湘夜雨》,何嘗不是向秀的《聞笛賦》?令狐沖是天生隱士,任盈盈躲在綠竹巷里自己彈琴,那自然是隱士了。梅莊四友,丹青生好酒疏狂,又風度翩然;禿筆翁天真爛漫,只愛寫字。黃鐘公愛《廣陵散》,最后都是被卷入斗爭,直接自盡。祖千秋則是個劉伶似的酒徒。和令狐沖相投的,大多都是隱士。

《天龍八部》,函谷八友,都是魏晉風度。放誕之極。老大叫康廣陵,簡直就是朝嵇康致敬的。他們八位,喜歡琴棋書畫、讀書唱戲,都入了魔了?!兑刑焱例堄洝?,周顛、說不得、冷謙這五散人,都是直抒胸臆的散仙。金庸先生自己很入世,但對疏狂玄遠、喜歡翻白眼的隱士,那是很喜歡的。因為有了他們,才能揭破左冷禪和任我行的荒誕嘛。

《倚天屠龍記》后記說:像張無忌這樣的人,任他武功再高,終究是不能做政治上的大領袖。當然,他自己根本不想做,就算勉強做了,最后也必定失敗。中國三千年的政治史,早就將結論明確地擺在那里。中國成功的政治領袖,第一個條件是“忍”,包括克制自己之忍、容人之忍以及對付政敵的殘忍。第二個條件是“決斷明快”。第三是極強的權力欲。張無忌半個條件也沒有。周芷若和趙敏卻都有政治才能,因此這兩個姑娘雖然美麗,卻不可愛。張無忌不是好領袖,但可以做我們的好朋友。

在《笑傲江湖》后記里,金庸說:對于郭靖那樣舍身赴難,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大俠,在道德上當有更大的肯定。令狐沖不是大俠,是陶潛那樣追求自由和個性解放的隱士。

《袁崇煥評傳》里,則有這么句話:《碧血劍》中的袁承志,在性格上只是一個平凡人物。他沒有抗拒艱難時世的勇氣,受了挫折后逃避海外,就像我們大多數在海外的人一樣。

所以,金庸先生為什么喜歡隱士?大概因為,在上世紀前半段,他就是因為紛亂的時世,而以隱士自況的吧?他的小說前期多陳家洛與袁承志這樣的領袖型人物,越到后期,越是多像令狐沖或韋小寶這樣的隱士,大概也表達著一種姿態:年少時的熱血,中年的洞明,甚至晚年的和解。

想想黃藥師的白眼,是在他早期小說《射雕英雄傳》里翻的,多少能夠明白一點他年少時的血氣吧。

猜你喜歡
黃藥師張無忌令狐沖
所學都忘掉
殷離的哲學
黃藥師為何備受徒弟敬重
黃藥師:一生解不開的心病
得到男神,別忘了看清說明書
黃藥師:一生解不開的心結
兩種身份的愛情
多少令狐沖“笑傲江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