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辦高校學生特點分析及學生工作對策的思考

2018-04-21 08:10劉洋王晰
科學與財富 2018年5期
關鍵詞:學生特點民辦高校對策

劉洋 王晰

摘 要:21世紀,我國逐步進入信息化時代,我國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的經濟結構整合與優化,為新時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騰飛注入了新時代的活力。在這樣時代大背景下,我國教育領域民辦高校也進行了教育體制創新改革,在提升教學效率的同時,教育質量日益完善。據此,本文將展開系統化的分析與闡述。

關鍵詞:民辦高校;學生特點;對策;分析

一直以來,高等教育都是我國教育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于人才培養的作用不言而喻。而隨著近年來我國部分普通高校的體制改革,已逐步過渡為現有的民辦高校,取得的教育成果日益豐碩。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民辦高校起步階段較晚,發展時間較短,教育工作者應充分明確學生的個性特點并酌情采用合理的教育措施。

1 時下民辦高校學生的普遍特點

民辦高校使我國近年來教育體制改革的重大成果,也是教育領域創新的集中展示,學生群體的特點較為鮮明。民辦高校學生的整體入學成績普遍低于其他普通院校的整體水平,而其繳納的學費卻遠高于其他普通高校。通過對2016年我國民辦高校學生的特點進行分析,可將其分為如下幾方面:

1.1 經濟條件好,生源地多為市區

時下我國民辦高校學生所在家庭的經濟狀況普遍較好,多為干部家庭或個體創業者,其中市區生源的學生在整體學生中的比重較高。通過對我國現有高校民辦學生入學比例進行分析可知,超過半數以上的學生生源地為市區,超過四成以上的學生為獨生子女。此類學生的家庭經濟條件較好,家庭年收入較高,對于子女的教育投資較高。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學生的學習水平較低,社會閱歷與經驗較弱,實踐能力較弱。

1.2 主體意識較強,視野開闊

首先,此類學生的對于校園活動與實踐更為感興趣,其主觀意識較強,在面對新鮮事物時的接受能力更高。其次,能夠主動參與到集體活動中,團體協作能力更高。其三,民辦高校學生的視野相對開闊,對于外界的認知水平更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個別學生在參與校園活動時受到主觀意識的影響較大,僅憑個人喜好選擇,對于學校組織的集體義務勞動則表現出抵觸的情緒。

1.3 學習熱情高漲,信心飽滿

雖然民辦高校學生的學習水平及學習能力普遍低于其他高校,但其學習熱情飽滿,自信心較強。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渴求程度更高,學習興趣濃厚,所取得的課堂學習成果更好。

1.4 對于民辦高校的現有水平滿意程度較低

由于我國開展民辦高校建設的時間較晚,發展時間相對較短,學校的硬件設施、師資力量及校園環境雖然有所優化,但與其他高校相比則稍顯遜色。如校園后勤水平較低,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水平較低等,難以避免的會引發學生的不滿情緒,由此引發的學生厭學、棄學、曠課等現象已引起了教育領域專家學者的高度重視。

1.5 政治觀念積極,但政治眼光相對幼稚

隨著我國信息化、互聯網技術的日益成熟與廣泛應用,學生能夠通過手機實時關注國家大事。在觀看時事政務時表現出積極地政治觀念,對于祖國復興、繁榮富強有著強大的信心;對于外交政治的看法則相對激進。在對民辦高校學生進行隨即調查發現,超過八成以上的學生思想理念正確,擁有積極地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著較高的期望。但有個別學生表現出"政治與我無關"的消極態度,其價值觀受到了功利主義、投機主義的影響或對祖國未來發展建設抱有消極態度;在看待我國外交政策及地方事務時的政治眼光較為短淺,缺乏透過表面看本質的能力。

2 民辦高校學生工作對策的幾點思考

根據全國第三次教育工作會議《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精神,各大民辦高校已經提出了以注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著眼于學生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培養具有創業意識,創新能力的適應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需要的人才目標。我們結合自己的工作,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實踐、總結和思考。

2.1 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堅持弘揚時代精神主旋律的原則。學生工作分為教育和管理兩大層面。其中思想教育是關鍵,是核心。實踐證明,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要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價值觀的主導方向,弘揚社會主義的主旋律。不管是公立還是民辦,作為社會主義高校必須堅持。

2.2 加強學生基礎文明和行為規范教育,從嚴治校,實現學生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學生基礎文明和行為規范的教育絕不能松懈,要以活動為載體,通過講座、座談、主題班會、演講會、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的主題活動予以宣傳、教育、落實。學校應大膽制定學生激勵機制、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和修訂各類科學、規范的管理制度,力求形成一套新形勢下民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制度。在注重制度化建設的同時,也應十分注重有關制度的宣傳教育和貫徹落實,從而使學生能自覺地把自己的行為納入學校要求的軌道上來。把學校對大學生基本素質的要求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

2.3 加強實踐教育環節,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信息時代和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大學必定是開放式大學,學生以多種方式與社會保持著聯系,這種聯系是學生一種自然的或自發的行為,而實踐教育環節,諸如校園內的公益勞動,走出校園的社會實踐則是幫助學生更加走近社會,體驗競爭,了爭國情,引導他們正確全面地認識學校改革發展和社會經濟建設進程中的各種現象,更突出勞動教育和艱苦奮斗精神的教育,增強適應逆境和挫折的能力。

人才的定位和培養的目標要求我們對建立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這項工作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應有充分認識,應設立心理咨詢的專門機構,培訓專門人員,分析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便更顯重要。通過校內外心理咨詢專門機構和學生工作有機結合,主動開展多項有益活動,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充滿自信的人生態度,提高學生的自我調節能力和其他綜合素質。

2.4 優化育人環境,改善教育、教學和生活設施,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服務意識的增強。育人環境的優化對培養高素質人才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大膽探索,積極深化高校后勤改革和教學改革不能再是口頭呼喚,合理的專業設置、課程設置,教育內容的更新,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教學實踐內容的加強,教學管理制度的優化,生活設施的進一步改善和服務質量、服務態度的提高和到位確實能為學生工作解決現實問題奠定扎實有效的基礎。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民辦高校教育水平日益提升,教學質量逐年完善,在教育領域的地位穩步提升。但值得注意的是,時下民辦高校學生行為、思想、理念等層面仍存在一定的問題,應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根據學生特點酌情采用合理的措施;以塑造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作為工作重點,以培養綜合型人才作為首要工作任務,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從而有效提升民辦高校整體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石智生.民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特點和對策研究[J].柳州師專學報,2017(2):28-30.

[2]張書明.民辦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7(52).

[3]姜曦,伍潔.加強新媒體環境下民辦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隊伍建設的思考[J].辦公室業務,2017(11):23-23.

猜你喜歡
學生特點民辦高校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技工學校學生就業指導的探索與思考
如何提升職業高中計算機教學質量
關于民辦高校人才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研究
淺談民辦高校中的人才培養模式
獨立學院商務統計教學實踐與研究
教育與職業(2014年4期)2014-04-1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