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體育課程教學中的體育文化素養培養

2018-04-21 08:10趙健金龍泉李棟
科學與財富 2018年5期
關鍵詞:文化素養大學體育現狀

趙健 金龍泉 李棟

摘 要:隨著我國生產力與生產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各類新型技術的廣泛應用,帶動了我國教育行業的深入發展。近年來我國教育領域的改革與優化日益深入,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升。以當代大學體育教學為例,逐步將體育文化素養的培養工作作為課程教學的重要前提,符合新時期培養綜合型人才的教學目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關鍵詞:大學體育;文化素養;現狀;分析

21世紀我國逐步進入信息化時代,人民生活水平呈逐年上升趨勢,人口數量與人口密度逐年激增。在這樣的時代發展前提下,我國傳統的大學體育教學的問題日益顯現,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全面開展學生體育文化素養的培養工作,是當前我國大學體育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務。

1 大學體育教學環節存在的問題

新時期我國進行了經濟體制改革與優化,推動了我國各行業領域的迅猛發展,加之信息化、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廣泛應用,使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前景日益光明。經濟的飛躍帶動了我國人口素質的提升,社會發展對于傳統的大學體育課程也提出了更高的時代要求,即在提升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逐步提升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傳統的大學體育課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與不足,嚴重抑制了我國大學體育教學的質量,有悖于我國一直以來提倡的培養綜合型人才的戰略方針,其具體問題如下:

1.1 缺乏先進的體育教學理念

近年來我國科技、文化、社會、民生、教育、醫療等產業日益發展,人民的生活需求已不僅僅滿足于衣食住行等基礎性環節,而是有了更高的教育追求。經濟發展使各類新型技術日新月異,計算機、信息化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所占據的比重逐年增加。在這樣的發展前提下,我國部分大學體育的課程教學中仍停留于一本書、一塊黑板的傳統初級教育模式,任課教師的教學理念陳舊,缺乏創造性;仍采取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灌輸式教學,這樣的教學氛圍沉悶枯燥,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完善教學質量自然成了空談。

1.2 教師對體育科目的忽視

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有著悠久的教育歷史,傳統教學的經驗相對豐富。自21世紀以來,我國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已難以滿足新形勢下的教育教學需求。加之我國的現代教育技術起步階段較晚,發展時間較短,缺乏先進的教育技術指導,使我國與其他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現代教育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自素質教育這一概念被提出并廣泛推廣以來,我國教育領域逐步該變了傳統的教學手段,對落后的教學模式予以淘汰,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新型大學體育教學水平的提升,但仍存在著一系列的歷史遺留問題。眾所周知,大學體育教學作為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學科門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傳統的體育教師則忽視了這一學科的重要作用;更有甚者認為體育教學無足輕重,僅需要完成日常教學任務即可,所進行的體育教學也只是流于形式。教育工作者自身對于體育課程的忽視嚴重影響了其教學的主觀能動性,以機械的理論知識傳播作為主要教學內容,嚴重挫傷了學生對于體育的新型與熱情。

1.3 教學手段相對落后

新時期我國教育界進行了教育全面改革,以培養綜合型人才作為前提,大力推廣創新型體育教學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部分大學體育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仍沿用十幾年前的教案、過時的教材進行講,所采取的教學手段較為陳舊。對于各類新型教學工具如:計算機、互聯網、多媒體等新型教學工具并未進行充分利用,單一空洞的教學內容極易引發學生的厭學心理。除此以外,任課教師缺乏因人而異、因地制宜的教學思想,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及每個學生間的個體差異,采用“一刀切”的課堂教學模式,致使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之間差異逐漸擴大,形成惡性循環。

2 新型大學體育課程開設的目的

大學體育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通過合理的體育教育和科學的體育鍛煉過程,達到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和提高體育素養為主要目標的公共必修課程,是促進身心和諧發展、文化科學教育、生活和體育技能教育的教育過程,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徑。教育部在《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中明確指出,要挖掘學校體育在學生道德教育、智力發展、審美素養等形成中的多元人功能,要創新教學方式,增強體育教學的吸引力,多渠道開展以提高學生體質健康、體育文化水平等為目標的應用性項目研究。

3 體育文化素養的培養途徑

重審體育和文化的關系,在現代社會中,體育已經作為一種文化的象征存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體育不再是一單純的消遣、健身為目的的活動,而是作為文化形態存在并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筑,體育文化符號的傳播需要通過大眾媒介如詩歌、小說、電視、電影等作為載體來實現.大學體育課程教學中可以根據自身學校的實際情況,以選修課或其他機動課時引導學生欣賞古今中外優秀體育文學作品,并引導學生參與討論。

3.1 詩歌

詩歌作為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載體,記載著人類的文明。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達到了我國古代積極浪漫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他也是劍和劍術、旅游、登山、狩獵等體育活動的愛好者,酷愛登山、劍術、射獵、騎馬、養生、劃船等活動,并且把它和詩歌創作相結合,創作了很多和劍術、登上等項目有關的詩歌.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反映了體育文化的內涵,蘊含著豐富的體育文化思想。尤其是劍術,劍術是李白的體育運動之中最有代表性的運動。如“飛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倚劍登高臺,悠悠送春目?!钡让?。據統計,《全唐詩》李白詩中“劍”字共出現了107次,分布在106首詩中,約占全詩總數的10%。

3.2 體育電影

如《火的戰車》是對奧林匹克運動的描述,《墨西哥人》是對拳擊運動的描述,還有《象棋的故事》。我國也要很多優秀的體育電影,如早期的《體育皇后》《二隊一》。建國以后的《女籃五號》《水上春秋》《球迷》《乳燕飛》《沙鷗》,改革開放以來的《我的幾月》《滑板夢之隊》《我是一條魚》《一個人的奧林匹克》,其中《一個人的奧林匹克》是北京奧運會的獻禮片,以和平參與的方式對戰爭與仇恨進行了巧妙的化解。

4 結束語

大學體育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通過合理的體育教育和科學的體育鍛煉過程,達到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和提高體育素養為主要目標的公共必修課程。因此,當前我國大學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致力于學生體育文化素養的培養,以此作為體育教學的重點部分,逐步推動我國大學體育教學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劉貴友.高校體育文化素質的培養方法[J].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2017(10):142-143.

[2]鄒育亮.淺析高中體育教學的文化素質滲透[J].都市家教月刊,2017(2):266-267.

[3]周二強.傳統茶文化素養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路徑探討[J].福建茶葉,2017,39(1):200-201.

作者簡介:趙健,男,大連海洋大學,講師,從事體育教學工作。

猜你喜歡
文化素養大學體育現狀
“思維引導”法在高職大學體育教學與訓練教學中實踐效果
大學體育網絡化教學與管理模式探究
大學體育教學中“快樂體育”理念的滲透與實踐
淺談音樂課堂教學對學生的文化素養的提升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我國建筑安裝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與實施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