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生態城市規劃建設基本理論探討

2018-04-21 08:10韓雄
科學與財富 2018年5期
關鍵詞:規劃建設探討

韓雄

摘 要:我國城市化進程逐漸深入,推動了經濟和社會的迅猛發展和極大繁榮,這有效地改善了人們生產生活的狀態。但與此同時,城市環境以及生態的保護問題卻越發嚴重,也逐漸引起更多人越來越多的關注。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和普及,智慧生態城市規劃建設應運而生,到目前為止,其已經作為城市規劃建設必須重點考量的關鍵部分,在現實的城市建設中也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就。本文以生態城市規劃為基本出發點,結合當前我國城市具體發展的各自特點,分析了未來智慧型生態城市的發展建設趨勢,通過分析建設實例,探討了智慧生態城市的規劃以及建設的意見建議和對策措施,具有豐富的實踐參考價值。

關鍵詞:智慧生態城市;規劃建設;探討

生態城市建設是解決目前我國許多大型城市城市病的重要途徑之一,而信息化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和成熟,為智慧生態城市規劃建設奠定了技術基礎。隨著城市人口持續增加,以及城市功能的進一步升級和發展,給城市自身的建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現有資源逐漸供不應求,環境持續遭到破壞,舊有的城市生態平衡已經被打破。面對這樣一系列的問題和挑戰,人們有必要對當前城市規劃建設體系進行重新審視,智慧生態城市建設就是一個非常合理的選擇。

1 對生態城市規劃建設的簡述

1.1 生態城市基本概念

生態城市的概念,是最近幾年才提出來的,其一經提出就得到世界各國各界的高度關注。生態城市的規劃和建設必須以科學統籌為主要的實施原則,以切合城市建設實際為基礎手段,將城市的社會特點、經濟模式、生態可持續發展作為完整的體系統一進行完備的規劃,充分衡量彼此之間的作用和影響,利用社會生態學的分析方法和基本原理,以適宜、科學、高效的方式方法來設計和規劃城市生態系統的協調關系,取得最佳的設計效果和解決方案。

我國城市化的生態規劃建設,主要基于城市發展、環境建設、生態規劃這三個要素,根據國家的有關建設指導方針和具體的政策要求,并充分考慮城市的環境條件和自身的建設條件,努力協調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在城市社會建康、經濟協調發展以及環境保護間找到滿足各方的途徑,通過合理布局城市的生態建設架構體系,促使城市生態規劃合理有力地解決各種困擾城市建康發展的關鍵問題,推動城市生態建設發展保持可持續的狀態。

1.2 生態城市規劃的發展現狀

20世紀80年代,生態城市建設在我國開始起步,最近幾年,隨著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生態城市建設的發展進入加速前進的狀態。按照目前我國國情,并充分考慮現代社會生態學的一些基本理論,借鑒國外生態城市規劃建設的成功結果,國內的一些研究機構深入進行系統研究,并提出滿足我國目前城市現狀的規劃建設理論以及切實可用的方式方法架構體系,取得了一些非常不錯的研究成果。但與先行的西方國家進行比較,我們國家的城市生態規劃建設因為起步較晚,政策和法規難免有不完善的地方,同時更在實踐經驗方面有明顯的欠缺。一些城市更是片面看重經濟效益忽略環境保護,造成城市生態規劃的表現功能組成單一,發展不全面,甚至城市整體的生態建設投入和重視程度嚴重偏差。而同時,我們的城市又是最迫切需要生態建設的,如果不能盡早擺著態度和認識,就會延誤建設的進程,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

2 生態城市規劃的發展趨勢

2.1 生態城市規劃的選擇途徑

2.1.1 開發緊湊型城市,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

智慧生態城市的規劃建設,必須考慮性價比的問題,就是花費最小的代價完成最大的功能。這一建設理念,就促成對城市的規劃和設計盡量緊湊,整合城市功能,提高基礎設施的使用效率。所以,所謂的緊湊型城市,就是指通過加大開發密集度的指導策略,將人們的工作、生活和需城市提供的社會服務進行深度整合,所有需要的功能設施都位于當事人的周圍,不但省去交通的時間,也降低了與交通相關的所有投入,便于提供最優化的社會服務,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并可提升環保措施的實際效果。

2.1.2 鼓勵發展公共交通,減少私人汽車使用

公共交通相對來說是城市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一方面,單位里程輸送人員的效率最高;另一方面,單位里程輸送人員的能源消耗最低。同時,大力推行公共交通,還可以減少公路擁堵的情況,對道路的損耗也能降低到一定的范圍,其好處顯而易見?;谶@些分析,公共交通是解決環境問題切實的辦法。

2.1.3 注重城市生態系統建設,持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城市不僅是人類的城市,也還是其它一些動植物的生活環境,人類和這些動植物要利用現有的生存環境,和諧相處。而外部的環境就是氣候、地理等方面的因素,利用這些資源,構建生態平衡,這是非??扇〉淖龇?。比如新加坡,就是充分利用了自然水體以及綠地等自然資源,有效提高了城市生態質量。

2.1.4 充分運用高新技術,使用可再生綠色能源

智慧型生態城市,是與過去的生態城市完全不同的概念,其智慧之處就是對高新技術的充分利用。尤其是大數據和信息化技術,更是代表了目前城市建設的最高水平。通過這些技術的廣泛使用,可以實現實時的跟蹤監控,對城市生態建設的量化管理,上升到一個更高層級的狀態。同時一些新的綠色能源技術,節能減排技術、建筑節能技術,以及一些可循環使用的材料被用于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2.2 生態城市規劃建設案例分析

我們以巴西庫里蒂巴市為例,詳細分析生態城市規劃建設的具體情況。庫里蒂巴被譽為最接近理想生態城市的地方,其城市的生態規劃建設體現出獨到之處。具體來說,有三個方面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借鑒。第一、對城區交通系統實施大范圍改造,堅持人本思想,以此建立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先級別,加大對綠地及公園的投入,進一步完善和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第二、嚴格管理充分利用市區內有限的土地資源,對實際土地的具體用途嚴格把關,與城市建設規劃相抵觸的土地使用被禁止,可大幅降低土地資源的不必要浪費。第三、在提高人口素質和環保意識方面加大力度,建設大量免費開放的圖書館,通過各種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公益教育,并提供用于環保的各種生活技巧培訓。

對庫里蒂巴生態建設具體做法進行深入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生態城市規劃建設必須重視地區間的協調和發展,加大城市生態網絡系統建設的投入,加大公共綠地以及公園的建設面積,以進一步強化人與自然的親密和諧關系。還要確保生態建設所需資金的充分準備,這主要是因為生態城市建設是一項周期漫長任務艱巨復雜的系統建設工程。政府當之無愧要做生態城市建設的主導者,同時政府也還需要與商業企業進行合作,提高建設的效率。另外,公民的環保和參與的意識也非常關鍵,要通過相應法規規范城市生態建設的各個參與方的具體職權。

3 結束語

毫無疑問,智慧生態城市規劃建設絕對是工程浩大的一項任務,因為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條件、資源等的不同,城市生態建設的側重點也會存在差異,要想取得實際的效果,就必須按照城市自身特點,切合實際,推動建設步伐向前邁進。這一過程中,技術發展的因素也非常關鍵,我們提倡對高新技術的充分利用,就是要把城市的生態建設融入到時代的發展當中,不但在技術上不落后于時代,而且還要通過信息化等技術手段,將城市的生態建設提升到更高的檔次上來。

參考文獻

[1]楊錦滔.長沙市生態市建設與規劃研究[D].湖南大學,2006.

[2]沈超.借鑒國外生態城市建設的做法探討[J].城市觀察,2011.

[3]張余.國內外生態城市建設比較研究[D].南開大學,2008.

猜你喜歡
規劃建設探討
生態城市規劃建設與中國城市發展
淺談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的發展與策略
淺析變電站規劃建設法律手續辦理常見問題
環境科學專業《環境生態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芻議小學足球教學的訓練教學方法
體育旅游產業的特征及發展策略探討
稅收籌劃的效應問題
低碳城市建設視角下城市新區規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