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設計風格認識的維度探析

2018-04-21 08:10張勝楠
科學與財富 2018年5期
關鍵詞:繼承與發展

張勝楠

摘 要: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國民普遍審美水平的提高,因此建筑行業的設計不再拘謹于傳統的建設功能使用,并逐步邁進以立面形象與空間組合作主體的藝術設計形式。將建筑設計的風格與時代的發展相結合,滿足日常生活實際使用情況的同時,更針對建筑尚未發掘的內涵進行透徹探討。故而,本文將依照建筑設計風格的發展趨勢進行緯度解析,更加系統的論述風格的繼承與新視角的發展。

關鍵詞:建筑設計風格;空間維度;繼承與發展

建筑行業伴隨著城市經濟化飛速發展同樣步入繁榮時期,伴隨著居民審美能力的變化,建筑風格也根據市場逐漸趨于多元化,一方面不但促進了精神文明建設的水平提升,更通過不同地域建筑風格與維度方向的發展,使建筑內涵與功能性獲得了極大的拓展,以此追尋歷史文化的沉淀與未來建筑形式的改革,是針對空間維度最直接的形象體現。

1 建筑設計的特點與意義

建筑設計是建筑領域所有施工及設備安裝的前提,通過空間布局與立面的協調進行合理的功能與防火分區,在滿足使用上的安全前提下才能夠施展建筑設計審美上的追求。以此可見,建筑設計的核心分為物質與精神兩個方面,其中物質指的是居民針對建筑功能與環境適應上的需求,而精神則是居住體驗與思想內涵上的提升,將這兩種核心相結合便產生了當今我們所遇各不相同的建設藝術。

談及建筑設計核心思想的決策,需要從歷史文化、社會發展和藝術延伸的方面進行考究,并以此作為前提,將傳統與先進的建設功能充分融入到居民日常的生活中去,營造特殊的建筑環境同時更能夠有效改善居住心態,從而促進人們對于建筑藝術有個性的理解,將形式表現和視覺體驗滲透入未來文化發展的新高峰中。

2 建筑風格的層次性與研究意義

2.1 以建筑設計風格體現精神范疇

歷史中藝術分類的產生,離不開建筑的風格轉變,而設計風格正是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文化縮影,其中經常與建筑空間與架構形式進行組合,滿足日常使用的同時,更能夠透過細節窺探出其他文化的精髓,進一步為人們了解歷史做好了鋪墊。另一方面,建筑設計風格本身具備特異性,隨著時間的演變在本身風格的緯度上起到了文化融合與借鑒的作用,不但促進了自身發展的理念轉變,更牽引出新的藝術形式誕生,為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做好了鋪墊同時,更為國際舞臺上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強有力的論據。

2.2 建筑設計風格相對于歷史文化的意義

中外建筑設計史體現了各時代文明的誕生與消亡過程,其中傳統主義風格仍舊廣泛適用于我國建筑業,而新形勢的建筑風格正在以文化為前提的背景中逐步展現其特有的科技魅力,為此針對建筑設計風格的定位仍舊是讓設計者關注的問題,如何繼承文化特有的風格將其運用到實際的建筑中,需要更加系統且全面的認識文化與建筑體系,充分理清文學內涵與時代背景的文學實例,這樣才能夠將文化傳承至建筑設計的領域,從而推進其他相關行業的新興發展。

3 建筑設計風格的復雜因素

建筑設計的初衷最終是為了讓人們更好地使用,因此其本質也就是更好地服務于人們的實際生活。所以以此為設計核心相應的設計也就多了較為細致而深入的內涵,并且建筑實際上會因生活中文化、政治以及設計師自身的特點而發生一定的理念性變化,并且從所處地域的不同,建筑的設計感以及所詮釋的環境理念也會發生一定的必然變化,因此我們需要對這些變化的實質性影響因素做一個細致化的總結性歸納,進而提升我們對建筑風格的內在性理解。同時,由于技術不斷進步,表現手法日漸更新,加之設計者力圖表現某種社會文化特征的尺度不同,顯然不同的設計作品的社會文化特征典型程度也有所不同,藉此我們不僅能系統地認識風格體系,而且能為設計實踐提供可遵循的理論指導。

4 建筑設計風格系統的特征分析

4.1 建筑設計風格與基本緯度的含義分析

4.1.1 空間維度分析

人類文化有很強的地域聯系,建筑設計風格也是如此,這種地域之間的聯系構成建筑設計風格細分研究基礎與基本認識維度??臻g維度的連續性使其分布在風格系統的圓周之上,頗似簡化的地理時區劃分。

4.1.2 時間維度分析

社會時代的生活因素發展促使不同地域的建筑風格也發生相應變化,并依照各自的軌道進行特色化發展,根據時間跨越的增長,論證了建筑發展的歷史連續性,并通過氣候與生活人文細化出特有的社會制度,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更進一步的擴展延伸,這才形成了我國如今獨樹一幟的文化特色,也因此證實了時間維度的單向性導致了多個空間維度的平行聯系,并相互穿插令平面在互不干擾的同時,受到文化與思想的制約束縛。

4.1.3 模塊維度分析

在特定的時間與特定的地域中所形成特定的建筑設計風格,不摻雜其他文學歷史的信息,充分展現了與眾不同的設計風格理念同時,更將風格的設計維度展開出特別的藝術形式,可當做差異類風格去進行分析,也可視為傳統設計理念的突破。以上正是現代簡約主義風誕生的根源,超越了地域和時間的界線而處于無變化干擾的建筑風格,利用建筑的純度成為與新時代建筑和傳統建筑藝術相抗衡的體系,從而刺激住民的新鮮感更衍生出新的居住觀念。

4.1.4 技術緯度分析

由于技術不斷進步,表現手法日漸更新,加之設計者力圖表現某種社會文化特征的尺度不同,顯然不同的設計作品的社會文化特征典型程度也有所不同,依據先進的科學手段進行合理化的設計,可以促使建筑在結構與使用空間上有較大的突破,并且依據形式能夠塑造出更多原本無法想象的建筑風格,可以在結合時間維度、空間維度和模塊維度塑造的特點塑造,是我國現如今經濟發展社會中所獨有的新型建筑維度模式。

4.2 建筑設計風格的幾何關系

按照上述分析,建筑設計風格系為規則的柱狀空間,我們可以通過一系列特征幾何面深入認識其空間秩序,時間秩序與純度秩序。其中,同空間(地域)面表現為過時間軸的半平面,此面上所有設計風格的地域特征相同,而時代特征和純度特征(明顯程度)則各不相同;同時間(歷史)面表現為系列的水平圓形平面,此面上所有設計風格所處時代相同,而地域特征和純度特征(明顯程度)則各不相同;同純度面表現為系列同心圓柱面,此面上所有設計風格純度特征(明顯程度)相同,而地域特征和時代特征則各不相同。

5 結束語

建筑設計風格的多樣化豐富了日常國民的精神文明世界,并提升了空間上的感官體驗。依據不同地域和不同時期的建筑風格進行對立統一,是我國建筑設計發展路途上不可避免的過程,只有充分發揚借鑒與融合的精神,才能夠在穩固的基礎上開創出新型的建筑形式。故而針對建筑設計,我們仍舊需要不斷對文化歷史和地域氣候進行鉆研探討,充分掌握規律與內在思想,將設計風格定位的同時將民族化、科技化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融入其中,摒棄糟粕并根據新時代材料的運用大膽創新,這樣才能夠推動建筑行業在更具藝術性的道路上繼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邵國偉.建筑設計風格認識的維度探討[J].科學與財富,2016,8(2).

[2]李洋.淺談建筑設計風格認識的維度探討[J].中國科技投資,2017(13).

[3]傅毅舟.淺談建筑設計風格認識的維度探討[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6(2):00089-00089.

猜你喜歡
繼承與發展
探討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漢語言中的繼承與發展
現代科技對傳統美術的沖擊和影響
從和服反觀漢服的繼承和發展
對民歌《龍船調》及兩首《新龍船調》的音樂對比分析
中國傳統服裝服飾的舞臺表達形式
湖北民間織繡工藝的現代產業化可能性初探
瑤族舞蹈的道具運用與形象塑造
解構主義思潮下的當代戲曲藝術研究
城鄉一體化進程中廣西民族文化繼承與發展研究現狀與展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