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眾考古新媒體發展進程

2018-04-23 07:37謝珂
南方文物 2018年3期
關鍵詞:發展史新媒體

謝珂

摘要:中國的公眾考古新媒體傳播始于1998年門戶網站新聞頻道的考古信息大眾化傳播,迄已走過20年歷程。其間,公眾考古網絡化傳播大致經歷了媒體傳播期、考古人自媒體傳播期、考古人與公眾雙向互動的全媒體傳播期三個階段。新媒體的出現和發展調動了公眾參與考古的積極性和可行性,進一步實現了公眾考古追求的公眾化和社會化互動效應,為公眾考古傳播提供了全新模式。

關鍵詞:新媒體;發展史;公眾考古傳播

中國公眾考古學經過近些年來的不斷發展,不僅現已成為國內外考古界與公眾日益關注的一個重要文化熱點,同時,更是考古學一級學科下一個較為重要的新興專業生長點。目前其主要的實踐形式有四種,分別是:公眾考古傳媒、公眾考古教育、公眾考古活動與公眾考古展示。其中,公眾考古新媒體又是現下公眾考古傳媒中較為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而本文的主要論述對象,即為公眾考古新媒體。

考古新媒體的發展離不開互聯網的發展。在近些年互聯網不斷快速發展與中國網民規模不斷壯大的大環境下,現代通訊技術的迭代性更新發展,不僅為中國公眾考古的傳播提供了一個難得的發展契機,同時,更提供了眾多的潛在受眾與傳播形式。而作為互聯網時代下網絡媒體發展的重要代表——新媒體,與以往大眾所接觸的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不但在傳播媒介與途徑上有了更大、更快的革新與進步,同時,在公眾考古信息的傳播方式與形式上也比傳統媒體更具多元性與互動性的優勢。因此,適當性地厘清中國公眾考古新媒體發展歷程,對考古新媒體各個時段的發展規律與階段性特征予以系統性總結,不但是時代所需、公眾所需、學科所需,同時也是公眾考古學進行深入實踐和探索研究應具有的題中要義。

一、公眾考古新媒體的要義

要想對中國的公眾考古新媒體發展做一個通盤的了解與研究,首先應對新媒體這一概念進行簡單的梳理與界定。目前,新聞傳播學界較具代表性的幾種觀點有:

清華大學熊澄宇教授認為:所謂新媒體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新”對于“舊”而言,即廣播相對于報紙而言,是新媒體,電視對于廣播而言,也是新媒體,而網絡對于電視,更是一種新型的新媒體形式。

而美國《連線》雜志(Online)卻是從傳播方式的角度出發,直接把新媒體界定為了一種“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傳播”。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新對新媒體的定義,“新媒體,是以數字技術為基礎,以網絡為載體進行信息傳播的媒介?!币饧葱旅襟w是網絡媒體的代名詞。

綜上,新媒體在近十年間雖已衍生出了各類不同種類、不同形式的新媒體傳播形態,但目前學界對于新媒體這一概念的定義與構成仍處于一種見仁見智的狀態,其大多都是從傳播學角度對新媒體的傳播形式、傳播特點等進行一種傳播學上的專業性研究,而從公眾考古傳播的角度來對其概念的廓清與界定仍舊較少。

本文認為,公眾考古新媒體是一種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科學信息和文化服務的新媒體傳播形態,其強大的互動性、消息傳遞的即時性、接觸的易得性以及多媒體傳輸與數字化等特性,應是本文公眾考古各類新媒體所具有的核心性特征。

二、公眾考古新媒體發展的三個階段

時至今日,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公眾考古的不斷深入實踐,中國的公眾考古新媒體傳播實際上也將陸續走過近二十年的路程了。而在整個公眾考古新媒體的發展歷程中,又以考古類的門戶網站、網絡社區、微博客以及微信等新型傳播媒介應用最廣,受眾最多,也最具代表性,因此,筆者將以上對象作為公眾考古新媒體發展的重點研究對象與分期劃分依據,希望在對公眾考古新媒體發展做以全面梳理與階段總結的基礎上,使考古人今后能更好地認識到新媒體這一特殊傳播形式與其功能。

依據中國互聯網不同媒介形態發展與其傳播特征.本文將國內的互聯網大眾傳播發展歷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一、以門戶網站、論壇為代表的web1.0階段;二、以博客、微博為代表的wed2.0階段;三、以微信或其他新媒體為代表的web3.0階段。而這三個階段又可分別對應中國公眾考古新媒體傳播歷程中的三段重要時期,簡如下表一:

三、公眾考古新媒體各階段特征

1、以媒體為主的媒體傳播期(1998年-2004年)

1998年起,中國國內的門戶網站逐漸建立,帶動了中國公眾考古新媒體傳播的起步。由于當時互聯網技術尚不成熟,國內信息的傳播方式顯得較為單一。當時中國大多數網民主要是通過各類不同性質的門戶網站和論壇來獲取信息,中國最早的考古類網絡新聞便也隨之而動,逐漸開始了面向大眾傳播的歷程。

①門戶網站的考古信息傳播

中國最早的公眾考古網絡化傳播,從廣義上說,應是始于中國商業性門戶網站“新聞中心”、“新聞頻道”的建立。在中國互聯網連網的初始期,國內的一些商業性網站為向大型綜合類“門戶網站”轉化。從1998年下半年起,便陸續開始把新聞作為其吸引用戶注意力的一個重要內容傳播點,為此,許多網站開辟了單獨的“新聞中心”或“新聞頻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早在1998年就建立了“新聞中心”的新浪網。此后搜狐、網易等其他門戶網站也陸續建立新聞中心.而公眾獲取考古新聞與信息的渠道也便由此得以不斷增多。

另一方面,早期的傳統媒體為擴大其讀者范圍,提高自身的知名度與其國際影響力,也曾有過在互聯網上建立自己網站的作法。但總體來說,相關網站建設尚較初級,在內容上基本與母版沒有什么區別,設計排版上也較為單調和呆板,僅僅是作為一般性傳統媒體平面化傳播資訊中的一個電子版補充而已。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1999年后,才開始逐步有所改善。

約從1999年開始,傳統官方媒體網站逐漸開始嘗試建立有關數據庫,并以設立超鏈接方式來便于讀者查閱、檢索信息。而后,隨著網絡技術和網絡傳播的進一步發展,官方媒體網站不僅擺脫了傳統媒體的思維方式和信息制作生產方式,能夠靈活運用多種媒體形式來進行考古新聞的報道,同時還通過一種橫向聯合,從以前的單打獨斗轉向了聯合性的合作發展模式。

以新華網科技頻道下的“考古發現”欄目為例,新華網首先不僅在信源上擁有國家規定所屬的新聞采訪權優勢,還有獲取最佳第一手考古資料的渠道和途徑,在其信息的合作生產上,可憑借其自身一批專業的新聞報道隊伍和與其他地方媒體合作的形式,讓新華網的考古新聞與報道充分獲得內容上的質量保證和題材上的豐富多元。而人民網科技頻道下的三級欄目——“考古探秘”也同樣如此,其內容不僅涵蓋了考古新聞的深度報道、考古人物展示和圖片說明等多種信息傳播方式,在具體的傳播形式運用上,同時增加了考古評論、考古分享等多類不同的傳播互動,是國內綜合性門戶網站中公眾考古信息傳播與受眾互動結合的較好的一類。至此,我國考古新聞信息的大眾化網絡傳播,在商業性門戶網站與傳統媒體網站的共同推助下,開始呈現出一片積極發展態勢。

盡管以上這兩大門戶網站已開始在一定程度上制作和傳播考古信息,但尚屬考古信息網絡化傳播的起步期。換言之,真正意義上的公眾考古新媒體傳播,應當以考古文博人所建立的門戶網站為標志,即以考古文博人及其視角所進行的自覺性為主的公眾考古傳播。

我國的考古文博網站出現在1990年代末.目前考古文博單位建成的網站共有203個,其中,由考古機構設立的并具有一定公眾考古傳播意義的考古類專題型網站卻僅有17個,僅占到全國考古文博網站總數的8%。這類網站的內容大致相似,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內容:第一、宣傳概述類,多為單位簡介、組織機構、歷史沿革等基本信息介紹,一般置于首頁的最前面;第二、考古資訊類,這類版塊主要是用于更新考古文博單位最新的考古發現、研究成果或國內外最新的學術交流活動等信息;第三、教育服務類,主要是面向普通大眾,以對大眾進行公眾服務或展示教育功能為主;第四、公眾參與類,這部分多是以設立公眾考古版塊、論壇交流或訪客留言等形式為主.其特點在于為公眾提供了一個方便彼此溝通交流、與考古深入互動的網絡參與形式。各家網站情況,大體可參見下表二:

在以上17個考古網站中.以專業性的學術考古型網站誕生最早,少數的幾個公眾考古型網站或公眾考古部分模塊都是近年來開始逐漸建立的,這主要與我國考古工作者對公眾考古的日益關注和重視有關。此外,目前大部分省一級考古研究院所對考古網站中公眾考古板塊的重視尚嫌不夠,數量偏少。換言之,加強為社會公眾服務的導向性意識,滿足社會公眾對考古成果的關注度,是今后諸多考古網站需加大內容建設與投入力度的一個方向。

②網絡社區的考古信息傳播

網絡社區,也稱虛擬社區(Virtual Community),由美國學者霍華德·瑞格爾德于1993年在其《虛擬社區:電子疆域的家園》一書中首次提出。他將其定義為“一群主要借由計算機網絡彼此溝通的人們,他們彼此有某種程度的認識、分享某種程度的知識和信息、并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對待朋友般彼此關懷,從而所形成的團體”。其強調共同的精神狀態、團體意識和生活方式所匯聚成的強大社區凝聚力與用戶粘性應是其最大的特色。

而發展至今的“網絡社區”,不但在概念上早已和以往大不一樣,在具體組織形式上更是日臻成熟,種類也更加紛繁多樣,甚至幾乎已經涵蓋了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本文所指的考古類網絡社區則是特指以網絡論壇和貼吧這兩種為代表的,具有較大公眾考古傳播意義的社區形式。一般而言,擁有強大的互動性與參與性,是考古類網絡論壇與貼吧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中國的網絡社區如果從網絡論壇的誕生開始算起,也已走過將近20個年頭的歷史。其實早在中國內地尚未開通互聯網之前,一些研究機構的少數專業人員就已經開始自己嘗試試用網絡論壇進行交流并建立網絡站點了。至1994年中國大陸開通互聯網之后,網絡論壇才逐漸被人所認識。至20世紀末,中國的網民開始接受網絡論壇,論壇的數量和用戶量也逐漸擴大。此后的1998年-1999年,“西祠胡同”、“天涯社區”紛紛誕生,并以各自獨具特色的網絡社區服務來吸引爭奪受眾資源。而論壇的公眾考古傳播也差不多始于此時。以下為中國公眾考古網絡社區分期表三。

2、以考古人為主的自媒體傳播期(2005年-2012年)

至2005年,中國網民用戶便開始首次進入億級規模,同時寬帶網絡的用戶達到5300萬,首次超過窄帶(電話撥號上網)用戶。這標志著互聯網時代的網絡傳播全面進入Web2.0時代。本文通過博客和微博這兩種最具代表性的新媒體,來討論分析進入Web2.0時代后,中國公眾考古新媒體傳播所出現的新變化、新情況。

①考古類博客考古信息傳播

博客進入中國的時間是較晚的。自2000年初臺灣地區的一篇《網錄:一種新內容形式的崛起》文章發表后,Blog的概念才開始進入中國,而至2002年8月,博客中國的開通才標志著博客在中國的全面啟蒙和推動。至2005年時,不僅大量新興的Web2.0網站開始提供博客服務,而且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也加入這一行列,促使博客得到空前普及。依據中國網絡傳播的發展與公眾考古網絡化傳播同步的發展特點,筆者將考古類博客在中國的傳播發展大致分為兩個時段:

第一階段(2002年-2004年),這段時期主要為博客的小眾化發展階段,即初始階段。這一時期最早使用博客的第一批考古人,可以2004年在天涯開通注冊的“理想的小茅屋”為代表,由于這類博客的博文內容、語言風格較為生活化、常態化,故更容易給人以感同身受的文字生活體驗,頗受網友歡迎。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這段時期是考古人逐漸開始接觸博客的肇始期,但這類博客最初的發文目卻僅僅只是作為個人生活的網絡記錄平臺,考古人還未真正萌發利用考古博客進行公眾考古傳播的主體性意識:

第二階段(2005年至今),這段時期主要為博客的大眾化、普及化階段。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的《2007年中國博客調查報告》顯示,至2007年,中國博客作者便已達4700萬,博客文化現象形成。這段時期也恰好是考古類博客開通的高峰期,不僅涌現出了眾多考古專家、學者開設的博客,也出現了以普通公眾為主要用戶的一般性個人博客,甚至一度形成了精英博客與草根博客共舞、實名博客與匿名博客并存的局面。在此期間,公眾考古型的博客也逐漸出現。其中,復旦大學高蒙河教授開通的搜狐博客——“公眾考古試驗田”更是目前所有公眾考古型博客中開設的較為成功、也較具影響力博客的典型代表。

“公眾考古試驗田”是高蒙河教授于2007年4月7日在搜狐上開通的一種公眾考古型博客(圖一),截止至2017年底,該博客共發文477篇,訪問量達2689,225次,評論達3530篇,還有近百篇公眾考古類的博文被直接推送到了搜狐博文首頁。該博客以題材廣泛,種類多元,內容豐富,敘事通俗為特點。其博文選材涉凡考古學、歷史學、文物學、藝術史等多門學科的相關基礎知識與學術理念,并有意結合一些考古熱點等,為網友們做趣味解讀、條理分析,寓教于樂,寓理于文。而在敘述風格和敘述手法上,博主也注重語言文字的表達技巧,經常運用對比、引用、反詰、隱喻等多種修辭手法,并以口語化、生活化的語言為讀者呈現考古人、考古事、考古觀。

②微博考古信息傳播

微博,最早起源于美國的“Twitter”,我國新浪于2009年推出微博平臺,至2010年,其微博注冊用戶數為5000萬,到2011年,其注冊用戶已突破了2.5億,一年時間翻了5倍,其成長速度之快、使用用戶之廣,使其成為了在2010年以后國內應用最廣泛、最普及的互聯網應用之一。其間,微博的公眾考古傳播發展也隨之而興.可大體分為三個時段:

第一階段,2009年至2010年,為考古微博的起步期。由于新浪微博剛剛上線,正處于試水期,因此考古人開通的新浪微博數量總體較少,考古類的微博主體主要以考古文博專業的大學生團體為主。傳播主體年輕化、交流內容生活化、傳達信息碎片化是這一時期的主要特點??傮w上,此時考古類微博的傳播處于較為被動的自覺傳播期,尚缺少公眾考古主動性傳播的問題意識。

第二階段,2011年-2013年,是考古類微博發展的高峰期??脊蓬惖奈⒉┰谄渥缘挠脩魯盗可嫌辛溯^大幅度的增長,傳播主體也開始日益多元化、復雜化,傳播內容變得豐富和生動。這段時期的考古類微博逐漸呈現出主動性傳播的特點,變以往的自發性傳播為自覺性傳播,考古微博的公眾考古效應開始逐漸顯現。

第三階段,2014年開始至今,考古類微博逐漸步入衰退期。這一時期,由于微信的出現,微博上的使用者開始逐漸減少,大量用戶將其注意力移植到微信上,這時的微博與微信一起構成了現代社會信息的“微”型態傳播模式。

3、以考古人、公眾為主的全媒體傳播期(2013年至今)

到2013年,中國的移動互聯網則繼續呈現著快速增長態勢。截止2016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已突破7.10億,手機網民更超6.20億人.網站達423萬家。此時進入Web3.0時代的公眾考古網絡傳播,隨著新媒體形式的不斷發展和技術的迭代更新,又呈現出另一種全新的傳播態勢——即全媒體式的多方位信息融合傳播。在這一時期,又可以微信和其他新出現的考古新媒體傳播作為該階段公眾考古傳播過程中的代表。

①微信考古信息傳播

微信(英文名:wechat),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款基于智能手機,可實現網絡快速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移動即時通訊軟件。其包括了人際傳播、群體傳播及大眾傳播三種不同的傳播形式和點對點、一對多式的超強新媒體傳播特性,因而廣受大眾喜愛和應用。

微信在近幾年迅猛發展,曾先后經歷了6個大版本和無數小版本的發展變化,從單純的手機即時通訊工具逐步發展為了具有新媒體形態、兼具人際傳播和大眾傳播雙重功能的新型網絡應用。至2015年底,微信的合并月活躍用戶數已達6.97億。其中.作為匯聚了超1000萬的公眾賬號和20萬第三方開發者的微信公眾平臺,已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最主要的信息傳播平臺之一。

與此同時,2012年《國家一級博物館運行評估指標體系》、2015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及2016年國家文物局新頒《“互聯網+中華文明”三年行動計劃》等文件,強調了互聯網與我國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領域深度融合的社會現實,表示今后的考古文博人士要積極并善于運用微博、微信,要將微博、微信的社會化使用也正式納入考古文博行業的公眾互動中來。

從整體上看,考古微信公眾傳播的發展,其實也與微信自身功能的發展變化密不可分,其傳播歷程課大致分期如下表四:

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微信的整體發展歷程相對較短,但就考古微信傳播的整體情況來看,其傳播歷程依舊大致可劃分為兩個發展時期,即考古微信初步發展期和考古微信的蓬勃發展期,這兩個時期的主要分期標準在于初步發展期主要是以考古人的人際交流為主,后來隨著微信功能的改進,逐漸增加了朋友圈分享及公眾號推廣等功能,而這兩項功能的推出則意味著微信考古的信息傳播開始具備了一定意義上的大眾傳播效果.尤其是考古公眾號這種一對多式的精準信息模式更為微信考古信息的推送與傳播提供了一種更加新式的傳播渠道。

②其他考古新媒體信息傳播

而在當下的公眾考古全媒體發展期,除了微信這類極具傳播效力與傳播影響力的公眾考古新媒體形式外,隨著人類文化的演進和新技術的迭代發展,現下又出現了多種功能各異的新媒體傳播形式。

以考古文博類的APP客戶端為例.APP是現下智能化、大數據式應用的一種智能終端形式,同時也是現在的考古文博界和公眾運用的較廣的一種考古傳播新形式。以“博物館·看展覽”為例?!安┪镳^?看展覽”云平臺是一家當下集展訊推送、智慧講解、博物館活動資訊和博物館行業信息等于一體的博物館信息傳播新媒體平臺。在該平臺上,用戶不但能通過圖片、文字、多媒體及觸摸引導形式直接性地獲取博物館信息,同時,用戶也能以發布、評論、打分或微信、微博關聯等多種形式來實現信息的資源分享與互動交流。此外,該平臺還建立了較為強大的用戶數據搜集與分析功能,可其合作的博物館提供較為專業的觀眾數據,進一步地為博物館的策展與決策提供相應地數據庫支撐。此外,故宮博物院推出的“每日故宮”等故宮系列APP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匯”APP也都是目前考古文博界公眾宣傳較好的一類APP。

綜上,中國公眾考古新媒體的傳播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以媒體為主的媒體傳播期、以考古人為主的自媒體傳播期和以考古人以及公眾為雙向導向和互動體驗的全媒體傳播期,在這三個時期中又分別存在著不同的新媒體傳播互動形式和其相應的時代性特征。

目前,從考古新媒體傳播的總體發展趨勢上看,我國的公眾考古網絡化傳播日益呈現出一種增強互動體驗、更加個性化、人性化信息推送服務的良好態勢。換言之,中國公眾考古新媒體傳播已經開始隨之步入新一輪發展期。

猜你喜歡
發展史新媒體
提高生物化學教學效果的探索
淺談我國會計發展史
淺談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問題
新型智能手機保護殼設計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全媒體時代地市黨報媒體融合的四個著力點
新招數化解新難題:新媒體環境下防止報道差錯路徑探析
明晰主線,品讀實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