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透納晚年水彩作品中光與色的應用

2018-04-27 11:42黃蘭
世界家苑 2018年1期
關鍵詞:造型風格

黃蘭

摘 要:透納是英國水彩史上最善于表現光與色的畫家,他使英國的水彩畫擺脫了歐洲大陸的影響,走向了獨立的道路。在透納晚年的作品中光與色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光色在造型上的應用,在畫面中,透納對光線,色彩,光影的選取與應用都十分講究;二,光色在風格上的應用,透納晚年的作品意象朦朧,整個畫面呈現出抽象的畫面效果。而這一切都是通過光與色之間的巧妙運用來實現的。

關鍵詞:透納;“水彩風景畫”;光色;造型;風格

一、背景

18 世紀中后期,英國開始了工業革命,政治、經濟都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同時也推動了文學藝術的發展。而英國的水彩風景畫就是在這個時期發展起來的。

而英國的水彩最早的趨形是地形畫,主要描繪地質、地貌。后來隨著表現力的增加,表現范圍的擴大,水彩風景畫正式形成。但水彩風景畫在英國一經形成便被罩上了一層懷古主義的面紗。工業革命期間,是英國水彩的發展期,主張注重生活中的情感要素的抒情主義出現了,抒情主義確立了自然的重要地位,把仰慕大自然和留戀田園生活的情感密切聯系在一起,達到一種借景抒情,寄情于景的境界。而英國水彩畫的獨立期則是透納時期的到來,他是英國水彩畫全面形成的領導者之一,他的繪畫突破傳統,并抒發著自己獨特的情感。

二、透納簡介

透納(1775-1851,圖1),出生在倫敦,父親是個理發師,母親患有精神病。透納從很小的時候就顯示出了在繪畫方面的天賦。10歲時他說服父親,跟隨托馬斯·馬爾頓學習水彩畫。1789年,十四歲的他進入皇家美術學院學畫,二十四時便因其杰出的藝術造詣被皇家藝術學會吸收為會員。

透納水彩藝術生涯可以分為三個時期。1820 年以前是透納水彩創作的前期,該時期的透納研究了許多歐洲著名繪畫大師的作品,所以該時期的作品相對比較傳統。1821年1835年,是透納創作的中期階段。在這一階段,透納的繪畫風格開始轉向成熟,開始追求畫面氛圍,畫面開始呈現出無限的空間感、神秘的光感和絢麗的色彩感。透納在這一時期的作品有《佩特沃斯庭園的月落》。1835 年之后,是透納創作的后期,也是他特殊風格的完成期,這個時期的作品沒有精確的造型,畫面通常呈現出意象朦朧的效果;我們只能看到水與色的相互交融,流動奔放。這一時期的作品有《牛津大街》《瑞土圣哥德爾路上的景風雨》。

三、透納晚年水彩作品分析

眾所周知,光是事物產生色彩的先決條件,也是必要條件。色彩依附于光的存在而存在,而光給予色彩以活力和生命力。在透納晚年作品中,光和色已成為他認識世界的工具,他將豐富綿麗的色彩與燦爛的光線相結合,使畫面最終展現出一種動人心弦的、詩一般的意境。在表現光與色的理論上先于印象主義半個世紀,因此,很多人稱他“前印象主義”。

(一)光與色在造型上的應用

光和色在造型上的應用包括對光的光影形態、照射方向等進行安排與研究,思考在光的作用下畫面的不同色彩、節奏與美感。透納晚年對自然中的光有著神秘而獨特的感受。在光線的運用上,他會選取倫勃朗式的光線,即將光線概括為一束,就像手電筒一樣,照射到需要突出的主題上來。有時也會用明暗對比法,暗部與亮部鮮艷顏色的對比也能突出光的強度與亮度。在色彩的選取與運用上,透納喜歡用黃色、藍色、紅色,在畫面上通過調整色彩的純度及干濕來表現光線的強弱。通過色彩的明度變化來協調畫面中光線的穿插關系,來表現自然的瞬息變化。羅斯金曾對透納的光色做出這樣的評價:“他的色彩是這樣的和諧,畫面里的每一寸都沒有瑕疵”。

而在對光影的處理時,透納更是十分講究,這一點我們可以在透納晚年作品《琉森湖:從布魯內看晤里內灣》(圖2)中看出。在這幅畫作中光與構圖的搭配就營造出了特殊的畫面效果,淡黃色的天空與藍色的湖水相融,使畫面形成了云層浮動,日光乍現的日出景象。畫面在水中的投影以及灣內的幾艘小船打破了原有簡單的構圖,增強了畫面的美感,增強了畫面的平衡感與和諧感。

(二)光與色在風格上的應用

真正的藝術是由心而發,收放自如,走入“大象無形”的境界的。正如蘇珊·朗格所講:“一切真正的藝術都是抽象的”。透納一生都在嘗試多種水彩表現形式,在他晚年的作品中他幾乎放棄了景物本身的形狀,畫面呈現出朦朧的語境,強烈的色彩,近乎抽象的畫面形態,狂亂之中透露著對大自然的感懷,和對歷史與現實的思緒,使水彩畫的色彩表現力達到了另一個高度——抽象的色彩語言的出現。

在透納晚年的作品中傳統的素描關系以及物體的輪廓已不再重要,畫面所呈現出來的意象,和畫家想要表達的情感成為重點。比如在作品《國會議院的火災》(圖6)中,透納采用平視的角度構圖,整個畫面呈暖色調,大面積的使用濕畫法的采用,使整個畫面顯得十分流暢,水色淋漓。而火災使用干畫法,并成功從畫面中跳出來,成為整幅畫面的主體。騰騰的火焰沖向天空將夜晚照的和白晝一般。畫面中除了火災和議會建筑能夠被認出外,其他所有的形體都被概括了,兩邊的藍色可能表示的是議院旁邊的建筑,但這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這兩邊的藍色與黃色的火焰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使整個畫面不再單調。透納把重心放在了火災發生的那一瞬間,他用抽象的繪畫語言表達了對國會議院審議的政治民主改革的極大諷刺。

四、結語

藝術的價值在于它的不可重復性和創新性,偉大的藝術家會在藝術實踐中表現出強大的創造精神,主動向傳統的陳規戒律發起挑戰。透納就是這樣一位藝術家,他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認識、理解、表現事物;他的畫面常常沒實體,只留下了壯觀而瑰麗的幻影。當然,這樣的藝術形式要得到大家的認可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透納一生都在忍受著批評家的攻擊,但同時也是在這些攻擊中獲得成功的。并且透納對大自然中光色規律的認識要比印象主義早半個世紀,在運用上也達到了相當成熟的境界,這對后來印象主義和抽象主義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參考文獻

[1]陳筱棋.透納之光:瞬息變幻的光與色[J].淮海工學院學報,2011:12-31.

[2]李剛.以光為魂以水為脈——感悟透納水彩藝術[J].美術向導,2011(4):95-96.

[3]牛美玉.悲壯與意象—透納水彩風景畫藝術風格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6-04-01

[4]趙朝弘.20世紀以前西方水彩畫歷史簡述[J].藝術探索,2007(1):115-115.

[5]袁志.蘇珊·朗格美學思想初探[D].延邊大學,2013.

(作者單位: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猜你喜歡
造型風格
基于內外流場仿真分析對整車性能研究和優化
非“舞”之舞
淺談日本浮世繪設計藝術風格
北魏佛教石窟雕塑造型與裝飾風格的分析
美術審美特征論
電影視聽藝術中的影像色彩表達
解讀木刻版畫在動畫中的運用
漢代造型藝術與當代中國畫發展問題研究
淺析“浙派人物畫”的藝術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