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及運營現狀

2018-05-04 11:44陳欣盛李少龍
土木工程與管理學報 2018年2期
關鍵詞:管廊管線建設

王 軍, 陳欣盛, 李少龍, 陳 光, 潘 梁

(1. 江蘇大學 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 江蘇 鎮江 212013; 2. 北京世紀中天國際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1; 3. 鎮江市城市干道工程建設辦公室, 江蘇 鎮江 212001; 4. 光銘FM&BIM研究院, 上海 201600)

近年來,為適應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快速推進,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質和提高城市綜合承載力,在國務院明確部署和住建部、財政部的強力推動下,我國許多城市掀起建設地下綜合管廊的熱潮,投入大量的財力、物力和人力推動綜合管廊行業的發展,我國綜合管廊的建設及運營正處于積累經驗和完善階段。2015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2016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發布,專門指出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實行有償使用,建立合理收費機制,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綜合管廊的建設與運營。2016年5月,李克強總理考察武漢中央商務區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強調通過完善回報機制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綜合管廊建設。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統計數據,截至2016年12月,全國147個城市28個縣已累計開工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2005 km[1]。2017年伊始,多省市已出臺相關規劃,加速推進綜合管廊建設。筆者專程前往海南省??谑锌疾煺{研,??谑械叵戮C合管廊項目是我國第一批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工程,??谑械叵戮C合管廊(2015—2016)一期試點工程共建設六條綜合管廊,分別位于??谑虚L濱路、長濱十七街、海秀路、天翔路、海濤路與長秀大道,2017年又開工建設8條地下綜合管廊試點項目,總長度約17.66 km[2]。

基于對綜合管廊建設和發展趨勢的認識,本文擬對我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及運營現狀進行分析,并給出相應的意見與建議,希望能為我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健康發展提供有益的理論探討。

1 綜合管廊的定義及建設意義

1.1 綜合管廊的定義

地下綜合管廊(Utility Tunnel)是指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納兩類及以上為滿足生活、生產需要的給水、雨水、污水、再生水、天然氣、熱力、電力、通信等市政管線的構筑物及附屬設施[3]。圖1為??谑械叵戮C合管廊主干混合型斷面圖。

圖1 ??谑械叵戮C合管廊主干混合型斷面/mm

綜合管廊根據功能類型可分為干線綜合管廊、支線綜合管廊和纜線綜合管廊。干線綜合管廊用于容納城市主干市政管線,管廊內設置工作通道、照明、通風和消防等設備;支線綜合管廊用于容納城市配給市政管線,管廊內設置工作通道、照明、通風和消防等設備;纜線綜合管廊用于容納電力電纜及通信線纜,設有可開啟蓋板,但其內部不提供工作通道,管廊內通常不設置照明、通風、消防等設備[3]。

1.2 綜合管廊的建設意義

綜合管廊的建設是城市市政管網建設與管理的戰略轉型升級,具有顯著的、長遠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1)保障城市地下管線的安全運作,延長市政管線的使用壽命,有效解決市政管線反復開挖造成的“馬路拉鏈”頑疾,延長道路使用年限;

(2)科學開發城市地下空間資源,集約化使用地下空間,提高城市地下空間利用率,節約土地資源;

(3)極大地方便市政管線的日常檢修和維護,提升城市市政管線整體防災能力,增強城市功能;

(4)擴大城市發展空間,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形象,促進綜合管廊建設區域周圍的土地升值;

(5)有利于增加公共產品有效投資,綜合管廊正成為拉動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新著力點。

2 綜合管廊的發展歷程

2.1 國外綜合管廊發展歷程

(1)歐洲

1833年法國巴黎市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條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管廊內容納了自來水、電力、通訊等管線。1861年,英國倫敦市修建了寬3.658 m,高2.317 m的地下綜合管廊。1893年,德國漢堡市開始興建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管廊容納了自來水、通訊、電力、燃氣、污水、熱力等市政公用管線[4]。

(2)日本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最先進的國家。1926年,日本為避免基礎設施管線在地震中遭受毀滅性破壞,便開始建設地下綜合管廊;1963年,日本制定綜合管廊實施法;1991年,成立綜合管廊管理部門;地下綜合管廊作為道路的一個附屬工程,政府提供建設資金,管理由交通運輸省下屬專職部門管理[4]。

2.2 國內綜合管廊發展歷程

1958年,在天安門廣場敷設了1076 m的地下綜合管廊。1991年,臺灣的臺北市開始修建共同溝。1994年,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楊路修建了大陸地區第一條規模最大、距離最長的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全長11.125 km,收容了給水、電力、信息與煤氣等四種市政管線[5]。

2009年10月,珠海市橫琴區發布的《橫琴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對橫琴新區綜合管廊建設給出大致走向,橫琴新區綜合管廊是中國內地首個現代化的地下城市綜合管廊系統,綜合管廊服務于整個橫琴新區,服務面積覆蓋橫琴新區106.46 km2。橫琴新區綜合管廊總長33.4 km,其中單艙綜合管廊7.6 km,雙艙綜合管廊19.2 km,三艙綜合管廊6.6 km,總投資19.8億元,全島綜合管廊為“日”字型布置,分別在環島北路、中心北路、中心南路各有控制中心1座[6]。

2015年4月,財政部與住建部公布??谑?、白銀市、廈門市、蘇州市等10個首批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2016年4月,由財政部、住建部、水利部三部委共同評審確定廣州市、青島市、南寧市、鄭州市等15個第二批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中央財政給予綜合管廊試點城市專項資金補助[7]。

為全面推進綜合管廊建設,政府部門陸續出臺各類政策措施,表1為2016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綜合管廊相關政策,表2為2017年全國各地綜合管廊項目推進情況。

由此可見,目前從中央到地方都在積極推進綜合管廊建設,給予綜合管廊項目在政策、資金和技術上的大力支持。

表1 2016年住建部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相關政策

3 綜合管廊的投資建設模式

3.1 政府全權投資建設

政府全權投資建設模式是指綜合管廊主體工程以及附屬工程全部由政府投資建設,管廊建成后管線單位以租用或免費使用管廊內空間來自行敷設管線。政府投資建設的常見形式包括以下四種[8]。

(1)直接撥款:政府通過財政撥款的形式,將款項直接轉為綜合管廊的建設資金,一次性全額提供以進行管廊建設。

(2)銀行貸款:以具有政府職能的投資類公司作為法人單位,通過國有銀行的政策性貸款為綜合管廊建設提供資金。

(3)貼息資金:政府劃撥專項資金作為綜合管廊的建設資金,并將專項資金部分或全部地轉為貼息資金。

表2 2017年全國各地綜合管廊項目推進情況

(4)以上三種方式的綜合運用:綜合管廊建設資金一部分來源于政府直接撥款,另一部分來源于銀行貸款和貼息資金。

3.2 政府與管線單位聯合投資建設

政府和管線單位聯合投資成立項目公司,負責綜合管廊的建設,政府與管線單位共同出資建設模式包括以下兩種。

(1)管線單位出資與政府補足模式:將各管線單位用于綜合管廊建設的資金集中起來作為建設資金,項目公司負責綜合管廊建設,綜合管廊建設投資成本與各管線單位出資總資金之間的差額由政府補足。

(2)政府與管線單位按比例分攤模式:政府按綜合管廊建設所需資金的一定比例出資,其余部分由各管線單位按一定比例分攤。

3.3 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投資建設

社會資本可采用以下幾種模式參與綜合管廊項目建設[9]。

(1)BOT模式:BOT(Building Operate Transfer)模式即建設-運營-移交模式,是指政府與社會投資人簽訂BOT協議,社會投資人按合同規定從政府部門取得一定期限的綜合管廊項目特許經營權,然后由其組建項目建設公司進行項目的投資、融資、建設和運營,在特定期限內運營綜合管廊、并向入駐管線單位收取一定的租賃和維護費用來收回投資、償還債務并獲得利潤,在特許期滿后將綜合管廊項目無償移交給政府部門。城市地下綜合管廊BOT模式結構如圖2所示。

圖2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BOT模式結構

(2)TOT模式

TOT(Transfer Operate Transfer)模式即移交-運營-移交模式,是指社會投資人向政府購買已經建成的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所有權,并在一定的特許經營期內負責經營該綜合管廊項目以收回投資并獲取利益,而政府可將這筆資金用于再投資建設新的綜合管廊項目,特許經營期滿后社會投資人將綜合管廊重新交還給政府,該模式特別適合我國現階段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投資由政府財政直接投入的現狀。城市地下綜合管廊TOT模式結構如圖3所示。

圖3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TOT模式結構

(3)BT模式

BT(Building Transfer)模式即建設-移交模式,是指由政府授予綜合管廊項目建設特許權的社會投資人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組建BT項目公司,并進行投資融資及項目建設,在雙方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綜合管廊建設任務且在項目竣工后按照前期約定進行移交,再由政府部門按照約定的年限向社會投資人支付綜合管廊項目投資費用。城市地下綜合管廊BT模式結構如圖4所示。

圖4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BT模式結構

4 綜合管廊的運營管理模式

2015年11月,國務院出臺的《關于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明確要求地下綜合管廊實行有償使用,各入廊管線單位應向綜合管廊建設運營單位支付管廊使用費用,我國部分已投入使用的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情況見表3[10]。

表3 我國部分已投入使用的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情況

4.1 管線入駐綜合管廊使用費構成

(1)管廊空間租用費

地下綜合管廊空間租用費是指各市政管線入駐綜合管廊后,管線單位需要向綜合管廊運營管理單位繳納一定的管廊空間占用費。

地下綜合管廊空間租用費的收取方法一般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按照各管線所占管廊的空間比例分攤收??;第二種是按照各管線傳統直埋的建設成本分攤收取。第一種空間比例法,根據管線體積大小分攤費用對于電力、通信等小口徑管線有利,給水、熱力、天然氣等大口徑管線的租位費必然較高。第二種直埋成本法,根據各管線單位直埋管線的成本收取租位費,此方式雖沒有增加管線單位的費用支出,卻很難收回管廊的建設成本。

(2)管廊運營管理費

綜合管廊運營管理費是指地下綜合管廊投入正式運營后,為保證地下綜合管廊的正常運營,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持續維修保養和動力能耗等產生的相關費用。

管線單位作為綜合管廊直接服務對象,綜合管廊日常運營管理產生的這些費用須由各管線單位分攤支付,綜合管廊運營管理費用可采取各類管線占用管廊內空間比例的方法收取。

4.2 綜合管廊收費定價的影響因素

綜合管廊相關主體中的使用方(管線單位)、投資參與方(第三方投資者)和發起方(政府部門)是綜合管廊制定收費定價模式需要考慮的重要影響因素,尤其管線單位的費用支付能力,第三方投資者的投資回報要求以及政府部門的支持力度是綜合管廊建立收費定價模式時必須考慮的因素。

(1)管線單位費用支出的考慮

管線單位承擔入廊費用的最大障礙在于入廊費用是否超過管線直埋成本。目前的實際情況是:如果按管廊建設成本進行分攤,入廊費用自然超過管線直埋成本,這就容易使管線單位產生抵觸心理,或是管線單位將額外的費用間接轉嫁到最終用戶頭上。因此在制定收費標準時,不僅要考慮直埋成本,還要考慮不同種類管線之間的相關費用差異;另外管線未來的收益差異,也要綜合考慮。

(2)投資者對投資回報的要求

作為投資者,追求從綜合管廊項目中得到豐厚的投資回報,因而希望綜合管廊定價收費越高越好。投資者的心理預期與付費入廊的管線單位心理形成對立,容易造成入廊率低的現象發生。

因此,投資者追求投資回報應考慮綜合管廊具有公益性質的屬性特點,不應單純追求經濟效益,收益不足部分通過尋求政府支持的途徑予以解決。

(3)政府的支持力度

綜合管廊的建設目的是提升城市地下管線的科學管理,促進城市地下空間的合理開發,推動城市健康發展和為大眾提供更加良好的生活環境,屬于一項惠民工程。綜合管廊的建設事業需要政府起主導作用,通過出臺相關政策,利用建設管廊節約的土地資源的部分收益等途徑支持管廊建設。

因此,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僅直接影響到綜合管廊行業發展的速度和水平,也直接影響到綜合管廊的收費定價和是否能夠進入良性循環發展。

4.3 綜合管廊的收費機制

(1)使用者付費原則

一方面綜合管廊的建設規模大、投資費用高、服務周期較長;另一方面綜合管廊的直接服務對象是管線單位,因此,明確使用者付費原則是順理成章的。

執行使用者付費制度可以獲得資金收入為綜合管廊建設和運營提供支持,同時直接與各管線單位發生經濟利益關系,勢必提高管線單位對綜合管廊項目的關注度,促使各管線單位以更積極主動的態度參與綜合管廊項目與反映自身的訴求,自然而然形成利益共同體,從而使得綜合管廊項目的規劃、建造和運營都在有效率的水平上。

(2)協作共贏原則

管線單位與第三方投資者之間存在利益矛盾,綜合管廊在制定費用分攤標準時需本著協作共贏的原則,不應存在任何一個主體方的根本利益受到損害。在推行綜合管廊PPP模式時,需要政府發揮其行政職能,通過政策引導、監督管理等手段限制第三方投資者一味追逐投資利潤而忽視綜合管廊的社會效益本性,同時又必須保證給予投資者一個長期穩定的合理收益回報??梢詤⒄仗K州市提出的打造利益共同體模式,讓各管線單位根據自身需求充分參與到綜合管廊規劃、設計和建設過程中[11]。這種方式既能最大限度地優化綜合管廊項目建設方案,提高綜合管廊運作的實用性;還能在制定收費標準時使管線單位也處于主動地位,調動各管線單位入廊的積極性。

(3)商業性+公益性結合模式

由于綜合管廊屬于準經營性市政設施,本身兼具商業與公益兩種屬性,因而可以采用商業性+公益性模式進行運營收費。成立綜合管廊項目運營管理公司,通過向商業銀行貸款、發行專項債券、項目收益債券等方式籌集建設資金。綜合管廊的一次性空間租用費與維護管理費可以做為這部分商業性資金的收益保障,其中一次性入廊費可用于償還投資建設成本和投資收益回報,而維護管理費用于綜合管廊日常的管理開支和投資收益回報。同時綜合管廊項目離不開政府的牽頭與支持,尤其是政府的財政資金投入和缺口補助,在政府出臺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和《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實行有償使用制度的實施意見》中提到政府財政資金投入形成的資產歸政府所有,屬于政府財政補助,因此可將政府資金歸類于公益性資金。

4.4 國內外綜合管廊建設運營管理模式對比

歐洲、日本、中國臺灣地區及中國大陸綜合管廊的建設運營管理模式對比見表4,通過對比可以得出,歐洲、日本及中國臺灣地區的綜合管廊建設有明確的資金來源與費用分攤機制,并以法律的形式規定;除此之外,還對綜合管廊的規劃、建設、運營等在法律中進行統一規范,使綜合管廊在各地實施建設時有法可依。

表4 國內外綜合管廊建設運營管理模式對比

5 現階段綜合管廊建設與運營遇到的問題

5.1 缺乏整體規劃布局

全國掀起綜合管廊建設熱潮,各省市都在興建綜合管廊。建設綜合管廊以提高市政管網的抗災能力、提升城市品質與市政設施功能的期望可以理解,但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并不能靠簡單建幾條、幾公里就出現預期的效益。若過于急切和盲目的建設,倉促地進行前期項目規劃,容易造成綜合管廊與其他基礎設施工程規劃相沖突,服務區域后續配套基礎設施跟不上,無法綜合開發利用有限的地下空間,這既不利于綜合管廊行業的長遠發展,也會使綜合管廊的服務功能降低。住建部長陳政高在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電視會議上就提出,要科學規劃,地下綜合管廊一經建設就不可更改、不可移動,一定要科學論證、長遠考慮。

5.2 投資建設費用高

我國長期沒有大規模建設綜合管廊的重要原因就是因為綜合管廊的資金投入巨大。例如,??谑惺俏覈着叵戮C合管廊試點城市?!笆濉逼陂g,??谑杏媱澖ㄔO43個地下綜合管廊子項目,地下綜合管廊總長度將達到96.47 km,總投資76.28億元。其中,??谑械叵戮C合管廊(2015—2016)一期試點工程共建設六條綜合管廊,管廊全長11.11 km,總投資10.4億元;其單艙造價為4000萬元/km,雙艙造價為6900萬元/km,三艙造價為9200萬元/km。若在城市的老城區建設綜合管廊,還需要對原有道路下的管線進行排查與遷移,而且老城區人口密度大、交通流量大,施工周圍環境的不確定因素更多,造成施工成本比在城市新區更高。

5.3 管廊建設技術比較單一

目前,我國綜合管廊基本采用明挖式施工,露天土方作業,氣象條件對施工影響較大;土方挖運產生大量的塵土,影響周邊空氣質量;施工現場產生的噪聲,可能會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施工過程中將引起土地和植被的破壞,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在老城區由于受沿街兩旁建筑物、人口密度、交通流量等限制,若采用明挖式建設綜合管廊,施工期間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將會非常大,這是老城區建設綜合管廊不可回避的問題。另外,我國許多城市為“一江雙城”,未來綜合管廊可能需要“過江”聯成片,對于這樣的市政管網規劃,明挖式施工無法實現。

5.4 缺少運營管理經驗

長期以來我國的城市市政管線都是各自為政,采取自建、自用、自管,缺乏統一管理經驗。綜合管廊的運營不同于一般的物業運營,一方面管廊運營周期較長;另一方面管廊區域面廣,管理難度大。管廊內入駐各類市政管線,綜合管廊項目公司既要負責管廊本體的日常維護管理,又要負責管線的日常巡檢管理,同時考慮到管線維護保養具有的專業性,將由管線單位自行派人負責維護保養。綜合管廊項目公司和管線單位之間如何明確各自的義務和責任,一旦管線出現故障,各方如何進行配合,現場處理的應急預案和工作流程如何制定等,都是對綜合管廊項目公司的運營管理能力的考驗。

6 促進綜合管廊行業發展的建議

6.1 統籌規劃整體布局

統籌規劃整體布局,將綜合管廊項目與城市道路交通、軌道交通、人防工程、市政管網升級改造等基礎設施工程及老城區、棚戶區改造工程相銜接。綜合管廊規劃布局既要考慮城市新區開發、老城區改造等區域形態因素;又要考慮城市市政管網的需求,管廊主體設計應與專業管線設計同步;依據規劃區域及管網需求等因素,綜合管廊的布局可劃分為三類:十(口)字形、豐字形及田字形。重視綜合管廊規劃設計標準化,在規劃設計中應有量化指標以支撐綜合管廊建設布局優先次序[12]。

6.2 完善綜合管廊投資回報機制

社會資本參與到綜合管廊項目,必須給予其合理的投資收益。通過授予特許經營權、核定價費標準、給予政府補貼等,穩定社會資本收益預期。同時加強綜合管廊項目成本監測,既要充分調動社會資本積極性,又要防止不合理讓利或利益輸送。

根據使用者付費原則,進一步建立使用者付費定價機制和調價機制。建立使用者付費定價機制,通過合同的形式確定管廊收費的最高價和最低價;建立使用者付費調價機制,在綜合管廊的運營期內,根據年運營維護管理費用的起伏變化,需要設定一個投資回報率上限與下限,以保證項目公司獲得合理的收益,并鼓勵其提高整個綜合管廊項目的運營管理效率[13]。

6.3 發展綜合管廊裝配式建造技術

2017年1月,住建部發布GB/T 51232-2016《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技術標準》、GB/T 51231-2016《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技術標準》,于2017年6月1日實施。隨著建筑裝配式技術的日益成熟,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發與應用,為老城區綜合管廊建設開辟新途徑。采取盾構技術建造綜合管廊,無需開挖道路,不影響正常的社會生活與出行,將施工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同時也降低了外界條件對綜合管廊建設的限制。

2016年,南京市江北新區綜合管廊一期工程圍繞中心商務區進行規劃,管廊干線為豐子河路、臨江路、勝利路、興城路、中央大道、迎江路,通過商務東街及支路串聯成網,規劃總長度13.06 km。江北新區綜合管廊擬引進國際先進預制拼裝技術,預制拼裝率達到80%以上,綜合管廊的通風口、投料口、人員出入口都采用預制拼裝,南京市江北新區綜合管廊現場機械預制拼裝施工效果見圖5。

圖5 綜合管廊機械預制拼裝施工現場

2016年8月,國內盾構直徑最大的綜合管廊在成都中心城區開始建設,管廊內徑8.1 m,圓形斷面被一分為四:左上為水電信艙,右上為220 kV高壓電力艙,左下為燃氣艙,右下為輸水艙。盾構機掘進的同時,進行預制管片拼裝形成管壁;形成圓形通道后,再把各種管線各安其室[14]。成都中心城區綜合管廊結構見圖6。

圖6 成都中心城區綜合管廊結構

2016年11月,國內首條城市軌道交通類矩形盾構法隧道在寧波軌道交通3號線貫通,意味著由上海隧道研發制造的世界最大斷面、中國首臺類矩形“陽明號”盾構施工技術獲得圓滿成功(圖7)。相信在不久的未來,矩形盾構機也將應用到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矩形斷面可更加合理地布置管線和利用管廊內空間[15]。

圖7 寧波軌道交通3號線類矩形“陽明號”盾構施工現場

6.4 建立綜合管廊專家庫和培養運營人才

為提高綜合管廊建設和管理的科技支撐能力,可以建立綜合管廊儲備專家庫,讓專家參與制定綜合管廊發展規劃和技術政策,為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規劃、投資、建設、運營管理等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并參與規劃論證、項目審查、檢查考核等工作,截至2017年3月,江蘇省共有20名專家入庫[16]。

隨著我國綜合管廊建設事業的全面鋪開,每年都有綜合管廊項目建設完成并投入運營,綜合管廊的高效運營是綜合管廊行業持續發展的核心,正所謂“百年綜合管廊、運營是關鍵”。綜合管廊項目公司不僅負責管廊日常巡檢維護、管廊內各種配套智能設備的數據信息收集、處理與傳輸,還要負責向管線單位收取管線入駐管廊的使用費用,制定費用收取標準。建議培養一批專業的綜合管廊運營管理人才,涉及技術、管理、財務、法律、商務談判等方面,以滿足綜合管廊運營管理的需要;同時建立綜合管廊運營制度規范,實行標準化操作,對所有崗位人員進行上崗前培訓,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崗。

7 結 語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是現階段我國政府在大力倡導的、具有戰略意義的轉型升級的市政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建設綜合管廊有助于提升城市整體基礎設施水平、提高地下空間資源利用率、促進市政管線集約化管理。對我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的探討,將會推進我國城市綜合管廊的規范化、集約化、智慧化管理,為綜合管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1] 中國經濟網. 今年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開工建設任務全面完成[EB/OL]. [2016-12-24].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612/24/t20161224_19066133.shtml.

[2] 環球網. ??诘叵戮C合管廊“加速延伸”今年將再開工8條[EB/OL]. [2017-02-08]. http://society.huanqiu.com/shrd/2017-02/10087176.html.

[3] 王恒棟, 薛偉辰. 綜合管廊工程理論與實踐[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13.

[4] 孫 影. 淺談國外綜合管廊發展對我國地下管線建設的啟示[J]. 科技資訊, 2013, (22): 228.

[5] 朱南松. 共同溝在我國之現狀及發展[J]. 城市道橋與防洪, 2010, (2): 152-154.

[6] 橫琴資訊. 橫琴探索建設國內首個城市綜合管廊體系[EB/OL]. [2013-12-30]. http://www.hengqin.gov.cn/hengqin/hqbb/201501/0c152afb27174a139c26 e00070aca549.shtml.

[7]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 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 2016年中央財政支持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名單公示[EB/OL]. [2016-04-25]. http://stock.sohu.com/201604 27/n446407550.shtml.

[8] 張 宏, 崔啟明, 韋 翔. 城市綜合管廊投融資模式探討[J]. 建筑經濟, 2016, 37(12): 9-13.

[9] 王 軍, 潘 梁, 陳 光, 等.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困境與對策分析[J]. 建筑經濟, 2016, 37(7): 15-18.

[10] 王 建. 城市地下市政綜合管廊建設費分攤探討[J]. 上海建設科技, 2008, (4): 66-67.

[11] 王 平. 蘇州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經驗[J]. 建筑經濟, 2016, 37(2): 113-115.

[12] 王美娜, 董淑秋, 張義斌, 等. 綜合管廊工程規劃及管理中的重點問題解析[J]. 北京規劃建設, 2015, (6): 121-124.

[13] 楊衛東, 敖永杰, 韓光耀. PPP項目全流程操作手冊[M]. 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16.

[14] 海外網. 成都中心城區首條地下綜合管廊年內開工[EB/OL]. [2016-08-09]. http://ent.haiwainet.cn/n/2016/0809/c345677-30173575.html.

[15] 上觀新聞. 國內首臺地鐵類矩形盾構一個抵倆,上海智造“陽明號”寧波首秀[EB/OL]. [2016-11-11]. http://www.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36174.

[16] 王 璇. 江蘇建立地下管廊建設專家庫[EB/OL]. (2017-03-27). [2017-03-31]. http://news.163.com/17/0331/17/CGSEP0HI00014SHF.html.

猜你喜歡
管廊管線建設
地下綜合管廊施工技術探討
綜合管廊天然氣管道設計
中天合創開發出用于聚乙烯生產的引發劑注入管線疏通器
團隊介紹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建好地下綜合管廊成就城市美好未來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基于Android的移動GIS管線應用設計與實現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