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規律,促能力,夯實基礎

2018-05-10 09:49霍金秋
關鍵詞:識字教學規律實效性

霍金秋

摘要:眾所周知,萬物的生長都是有規律的,人類的記憶也是遵循一定的規律的,漢字的構成同樣也是有章可循的,因此,教學實踐中,我首先抓好漢字起步,為學習繁體字奠定基礎。其次,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及思維特點出發,借助實物,通過動作的形象記憶,使學生對漢字記得牢固,學好生字。第三,強化刺激,編出口訣。第四,抓住漢字規律,讓學生明確漢字構造。第五,抓質量,減數量,提高自學生字的能力。第六,識其字,明其意,學會運用。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遵循記憶規律和識字規律,巧妙的喚醒學生的創新思維,就是提高識字教學實效性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規律;能力;識字教學;實效性

識字是閱讀和表達的基礎。要想閱讀和寫作(書面表達),首先必須識字,也就是必須掌握閱讀和寫作所使用的文字符號。讀寫能力的培養要以識字為先決條件,從質和量兩個方面搞好識字教學,兒童掌握了足夠運用的漢字,閱讀教學才能順利地進行。有些老師為追求高分,加重學生作業負擔,使學生學得很苦,學習的效果較差。我抓住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運用多種手法去提高識字效率,培養識字能力,做法如下:

一、抓好漢字起步,為學習繁體字奠定基礎

小學生學習的漢字是經歷從簡單到復雜。識字教學的開始階段,要一筆一畫打基礎,還要學會把字裝好(寫規范),所以我首先教會學生認識田字格,講清各個部分的名稱,如:橫中線、豎中線、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然后說明從哪下筆,到哪收筆。例如:在教“十”字時,我會要求學生觀察“橫”和“豎”分別寫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學生就會說:“橫”寫在橫中線,豎寫在豎中線。我再叫學生仔細地看清楚,結果學生會發現“橫”是有點斜斜的,在起筆時是寫在橫中線,而到了收筆時是寫在橫中線上一點的地方。學生通過這樣的指導,在以后的寫字中就學會觀察好了再動筆。接著我再教他們一些筆順規則,如:(先橫后豎、先撇后捺)等,有了以上的訓練,學生能熟練的掌握獨體字,然后我又教學生若干個偏旁部首,講清各偏旁的含義,如教“氵”(三點水)時,先講清楚它跟水有關,譬如“汗”字,由于人運動了就會流汗,汗實際上是水分的蒸發,跟水有關,所以“汗”字有“氵”,由于我這樣教,學生一看到“?!?、“淚”、“湖”時,就知道這些字跟水有關。其它的“ 木”(木字旁)跟樹木有關,“讠”(言字旁)跟說話、語言有關,“蟲”(蟲子旁)跟昆蟲有關,我都是那樣講解給學生聽,在這樣的基礎上,再學習形體更復雜的漢字,學生也會輕松掌握。

二、借助實物,學好生字

一年級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形象、直觀。我在教學時常常利用書上的圖畫或手勢使學生牢記字形、理解字義,有時還結合實物分析,如教“傘”字時,先出示卡片“傘”,再拿出雨傘,讓學生觀察、想象,看看“傘”字有什么地方像雨傘?同學們爭著回答(上面的“人”像傘把撐起的傘頂,下面的部分就像撐起的支架)?!皞恪弊州^難掌握,學生會把下面的部分寫成“米”字,但通過我借助實物講解,這種現象沒有了。又如教“網”字時,我也拿來一個真的魚網讓學生觀察,請他們說說“網”字有什么地方像魚網?學生經過觀察、思考,知道了魚網是用繩子交叉編織而成的,所以魚網里交叉的線條就是“網”字里面的部分,整個字就像一個魚網一樣,經過這樣的直接對比,學生不會把“網”字寫成“岡”或“同”字,我就是通過這種方法幫助學生識記,學生學得易,記得牢。

三、做動作,使學生對漢字記得牢固

愛動是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我抓住兒童這一特點,結合生字,用做動作的方法去理解。如教一組與手有關的生字(打、掃、拔、捉、拍、掛)時,我先要學生找出生字的共同點,(都有提手旁)接著問:“這偏旁與什么有關?”(與手有關)然后我找同學到講臺上分別做做(打水、掃地、拔草、捉蟲、拍球、掛衣服)的動作。最后叫全班一起也來做做這些動作,學生學習的氣氛很濃,由于有了親身體會,印象加深了,并從中了解到漢字的一些造字規律。

四、強化刺激,編出口訣

低年級學生因無意注意占優勢,再加上漢字的形近字很多,寫字時容易混亂,有時還會畫蛇添足,有時會缺“手”缺“腳”,針對這一現象,在板書寫字時會用顏色鮮明的粉筆標出容易寫錯、寫漏的筆畫,把弱刺激變成強刺激,引起注意,如:(士、土)、(天、無)、(寸、才)、有些字我還自己編上口訣,例如:學完了“氣”字,到學習“吃”字時,學生很容易把“吃”右邊的部分寫成“氣”,就變成了“口氣”。我就邊教邊說:“張大嘴巴,把一橫吃掉?!睂W生就牢牢記住“吃”中間是沒有一橫的。又例如:學習完“貝”字,再學“見”時,學生會把“見”字的豎彎鉤寫成點,所以我先用紅粉筆標明(豎彎鉤),然后說:“與人再見,舉手揮動”,把“見”字的豎彎鉤比喻成人的手,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學得有趣,也容易區別。

五、抓住漢字規律,讓學生明確漢字構造

漢字中的字形結構有一定的規則,這是字形教學的有利因素,如果掌握了規律,能提高自學漢字的能力。所以在教形聲字時,我側重于字義、字形的比較,讓學生找出規律,明白字的構造特點。如教(晴、睛、請、情、蜻)這一組字時,我先讓學生分析它們的異同點(都有一個“青”)字,偏旁不同。然后我就以“晴”字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扒纭弊?(左邊的“日”是形旁,右邊的“青” 是聲旁,“日”與太陽有關,所以其意表示有太陽,天氣好,是晴天 。)學生明白后,就讓學生練習講(睛、請、情、蜻)這些字與各自偏旁之間的關系。通過這樣訓練,學生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明白了構字規率,培養了學生自學生字的能力。

六、抓質量,減數量,提高自學生字的能力

有些老師為了使學生牢固地掌握生字,在量方面下功夫,要求寫8遍、10遍,甚至將遍數的增加當作杜絕錯別字的有效手法,小學生為了完成作業,不求工整,只求速度,結果不但掌握不好,反而厭學,我從來不要求學生機械抄詞,只講求質量和掌握程度,有些我認為學生較容易掌握、有規律的形聲字,我會用填表、分組討論的方法讓學生去完成,做得對的獎紅花。如教:(松、蛙、狗、貓、歡、動)這組字時,我要學生填表:

學生填表,既減少了老師一問,學生一答的單一式教學,又培養了學生自學能力,創造了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又增強了同學間友誼,老師還可以從中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與不懂之處,再請其它小組去補充、說明,最后由老師點撥、示范書寫,在指導學生書寫時要求:(1)看著書的田字格一筆一畫地寫。(2)只寫3個。(3)書寫要工整,盡量不用橡皮擦。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這樣學生學得輕松,學習興趣很濃,很多學生為了有紅花獎,前一天晚上就自覺去預習,老師完全不需要布置預習,多好??!

七、識其字,明其意,還要會運用

漢字除了學會它的讀音、結構、筆順、組詞外,最主要是明白字的含義,還會實際運用。葉圣陶先生說過:“語言文字的學習,出發點在“知”,而終極點在“行”?!爸笔抢斫?,“行”就是運用。所以我在教一些讀音、字形相同或相近的字時,就用句子填空辨意思的方法。如教“坐、座、做、作”時,理解好字形、結構、組詞后,就做下面的填空。

1、小明( )在課室里做作業。

2、小紅身材高,老師把她的( )位安排在最后。

3、媽媽的工( )很忙,每天都很完才回來吃飯。

4、芳芳( )事很細心,同學們很喜歡她。

5、今天,老師把同學們寫得好的( )文,讀給大家聽。

6、爸爸經常教育我,要( )完( )業再去玩。

通過這些實實在在的練習,學生不但明白意思,還學會了運用,效果較好。

總之,在識字教學中,恰當的采用識字方法,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學習漢字的樂趣,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無限魅力,會越來越喜歡漢字,并能逐漸養成自主識字的習慣,進而提高了獨自識字的能力,從而為以后的語言文字知識、能力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猜你喜歡
識字教學規律實效性
“主講主問主評”工作法:提升黨課教育吸引力實效性
利用微視頻提高小學美術教學實效性的實踐與研究
精梳巧練 理性分析——提升小學數學復習課實效性的教學策略
找規律
試談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
談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
優化作業設計 提升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巧解規律
找規律
《氮和磷》中的一般與特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