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施同伴互助學習小組,提高小學生家長家庭教育水平

2018-05-10 09:49柴松針孫素雅
關鍵詞:同伴互助家庭教育

柴松針 孫素雅

12歲小學生的發展有著無可替代的影響。家庭教育的改善會促使孩子在最短的時間里發生明顯的變化。本文描述了通過實施家長互助學習小組,促使家長掌握家庭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提高家長的育兒能力,促使其實現由經驗育人到科學育人的轉變。

關鍵詞:同伴互助;小學生家長;家庭教育

一、研究背景

6-12歲是學生個體迅速發展的時期,家庭對他們的發展影響無可替代。相關研究及工作經驗表明,很多孩子的問題行為根源來自于家庭,如果家庭教育能夠得到改善,孩子會在最短的時間內發生明顯的變化。因此,為了提高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老師的工作對象常常是學生的家長。然而,在工作中,常常會聽到不同家長的各種聲音:

“我小時候沒人管,也真的不知道該怎么管我的孩子?!?/p>

“我買了好多育兒書,試了好多辦法,但是都沒有用!”

“上次的談話我收獲很大,但是回到家里,還是忍不住發脾氣?!?/p>

……

看來,一次醍醐灌頂式的暢談固然是好,但是家長要想完成穩定的成長,需要的是持久的支持、真誠的陪伴。因此,我校的“家長互助學習小組”應運而生。

二、家長互助學習小組內涵

家長互助學習小組是家長沙龍的一種形式,是將團體心理輔導中的同伴互助應用到家長沙龍中,在一段較為長期的活動中,針對具體的育兒主題,通過互動體驗、相互支持、相互鼓勵等方式,提升家長解決家庭教育中實際問題的能力的系列小組活動。在這個小組中,多個家長出于對教育主題共同的興趣自愿參加。因此,家長互助學習小組有以下特點:

1. 學習過程通過同伴互助式的體驗活動完成,家長處于主體地位

同伴互助式的體驗活動是本活動的顯著特點,也是促進家長真正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理解孩子的法寶,更是練習新技能的必要途徑。比如,一次活動中,一位家長扮演“孩子”,對模擬“媽媽”說:“媽媽,你愛我嗎?”這位模擬“媽媽”立刻不假思索地說:“我怎么會不愛你呢?要是不愛你,我怎么會把你養這么大,供你吃、供你喝,每天還陪著你寫作業……” 不等媽媽說完,“孩子”就自顧自地不停地問:“媽媽,你愛我嗎?你愛我嗎?”直到自己哽咽。分享時她說:“我的孩子經常問我:‘媽媽,你愛我嗎?我的說辭和今天這位媽媽幾乎一模一樣!今天我才感受到,我的孩子一直覺得我在說謊……”說著,她已泣不成聲。

2. 長期的系列活動

我校的“家長互助學習小組”共7次活動,每周一次,共經歷7周。在這7周的活動中,家長們有較為充分的時間理解、實踐、反思、總結新理念和新技能,建立較為穩定的行為模式,保證學習的有效性和長期性。

3. 小組活動空間跨越真實空間和虛擬空間

盡管每一位家長帶著愿意改變的勇敢走進學習小組,但是改變長期以來的固有行為模式是有一定難度的,難免會有遲疑或短暫退縮。因此,除了每周一聚的小組活動,我們成立了“家長互助學習小組群”?!凹议L互助學習小組群”具備以下功能:

(1)表達情緒和觀點,分享經歷。

(2)提交每周一次的實踐作業記錄。

(3)公布小組輔導老師對每次作業的輔導記錄。

(4)相互支持,相互鼓勵。

三、家長互助學習小組工作內容

1. 重視團隊建設,激發團隊動力

作為團體心理輔導的一種形式,互助學習小組要發揮小組成員每一個人的力量,激發每一份團體動力,促進小組成員的成長。鑒于互助學習小組的成員是來自于學校不同班級的家長,他們自己的生活狀態、自己孩子的狀態會影響到他們參與活動時的狀態,因此建立安全、放松、互助的團體氛圍非常重要。小組輔導老師鼓勵小組成員放下其他所有的身份,此時此刻每個人只是一位家長;澄清每個人心中的共同愿望,那就是通過自己的成長享受到更多養育的快樂;相信不管自己的現狀如何,每個人可以給予彼此力量;強調這里允許錯誤、允許失望、更要充滿希望,可以示弱、可以退縮、更要展示勇敢……通過開展各種有助于家長成員相互認識、相互了解的熱身活動,和諧的氛圍讓每一個小組成員放下心中的顧慮,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感受活動帶給自己的感受并彼此真誠地分享。籍此,互助學習小組的團體動力被最大化地激發出來。

2. 認識孩子的年齡特點,理解孩子

“我的孩子就知道玩,一點也不知道主動學!”

“我的孩子說話不算數,說好買過玩具后好好寫作業的!……”

“讓孩子主動練琴怎么那么難,每次練琴都像打仗,累還不愉快……”

從這些頻頻的抱怨中可以看出家長的焦慮和無奈。但是殊不知孩子的這些表現行為恰恰是和孩子的年齡特點相符的,因此,他們表現出的正是這個年齡段應具有的正常行為而非缺點。認識孩子的年齡特點,接納孩子的現實行為,才能為接下來改變孩子的行為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認識孩子的年齡特點成為小組工作的重要內容,比如:

(1)認識玩的重要性,接納孩子玩的天性。

(2)認識犯錯誤是孩子的學習方式,讓錯誤成為孩子的學習機會。

(3)理解情緒的作用,接納孩子的情緒。

(4)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個過程而非一蹴而就。

3. 學習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科學育兒

時代變遷,兒時父母教育我們的經驗不能滿足新時期年輕一代父母育兒的需要,新時期的父母需要掌握科學育兒的方法。因此,學習先進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必不可少。

(1)溫和而堅定的管教風格

強制和驕縱是兩種主要的造成孩子不同問題行為的管教風格,強制過于強調規則而破壞孩子的主動性,驕縱過于強調自由而沒有規則,破壞孩子的安全感。而溫和而堅定的管教風格既要尊重孩子,又要堅持原則,既要有態度上的溫和而堅定,又要有行動上對規則的執行到底。其中,明確地表達期望、暫停、啟發式提問、陳述已經制定的規則、有限制的選擇、達成協議、堅持到底、自然結果等策略都是在執行溫和而堅定的管教風格。

(2)和孩子劃清界限,培養孩子自己的力量

在和孩子的互動模式中,家長們最常用的語言是否定、批評、提建議、給一個問題解決的方法,并且期望孩子能夠接受自己的建議。他們不理解,明明自己的建議或方法像真理一樣正確、合理,為什么孩子就是不愿意接受呢?孩子真的不需要那些完美的建議嗎?不!他們需要,他們不需要的是父母跨越了自己的界限,過分地干擾了孩子、剝奪了孩子發展自己能力的機會。因此,“和孩子劃清界限”是家長們需要完成的一個重要任務。

家長們列出自己的孩子經常遇到的問題,然后請家長們思考:“你覺得這些問題是針對你的、需要你解決的問題”、還是“這些問題是針對孩子的、需要孩子解決的問題”,所有的學員們搖頭,并堅信:“這是孩子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眴柤埃骸澳悄銜攀?、給足夠的時間讓孩子自己解決自己的事情嗎?”“是!”回答篤定。

然而,當有一天,孩子說:“我的飯盒丟了?!睅缀趺恳粋€人家長的說法和做法都是:“發生了什么事?”“你就不會把飯盒放好嗎?”“下次再丟就不給你買了!”

這些說法不外乎是:詢問發生的事情,提出建議、提出問題解決的辦法。而目的是盡快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以免他著急或難過。不知不覺中,家長把孩子的問題歸結為了自己的問題,而過于擔心和焦慮,很多時候剝奪了孩子解決自己問題的權力,讓孩子失去了鍛煉自己能力的機會。

但是和孩子畫清楚界限、明確孩子自己的問題,并不是說孩子在解決自己問題的過程中不需要我們的幫助和建議。而是意味著我們要給與孩子充分的時間和空間思考自己的問題、用自己的辦法解決問題、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越俎代庖。

(3)站在孩子的一邊,接納孩子

當孩子遇到自己的問題時,家長們往往是急于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而超越了自己和孩子之間的界限,而有利于孩子成長的做法是表達自己對孩子情感上的支持,讓孩子有力量去解決自己的問題,也就是說站在孩子的一邊支持孩子,而不是責備、剝奪解決問題的主權和孩子對立。積極傾聽并對其情緒進行回應、啟發式提問幫助孩子理清自己的想法就是典型的站在孩子一邊、促進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

(4)站在自己的一邊,執行規則

當孩子的行為給自己帶來不便或困惑時,這時家長就遇到了自己的問題,家長有責任推動問題的解決?!拔倚畔ⅰ笨梢詭椭议L表達自己,同時用授權的方式設立限制,促使孩子改變自己的行為。

“我信息”由三部分組成:客觀具體的描述行為、父母的感受、這行為對父母造成的實際而具體的影響。比如:當孩子從學?;丶?,沒用多大會兒,就把你剛剛清理好的整潔的家弄得一團糟時,替代責備或埋怨,家長可以用“我信息”表達自己:“你剛到家就把書包書、衣服仍在沙發上,玩具扔的滿地板都是,我感到很沮喪,我覺得我整理的一天的工作都白做了!”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哪些行為給父母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就會傾向于主動改變自己的行為。

如果需要孩子遵守一些規則,用授權的方式設立這些規則,讓孩子最自己接下來的行為由掌控權,孩子會更傾向于主動改變自己的行為,比如:

(1) 描述問題。用客觀的語言描述你看到的事或問題,沒有評判或責備。

(2) 提供信息。為問題的解決提供必要的信息,但不是建議或指令。

(3) 用一個詞表達。比如“書包!”提供給孩子主動思考的機會:“書包怎么了?書包應該放在書房里?!?/p>

(4) 說出你的感受。因為自己的行為讓對方有好的感受會讓孩子感受到成就感。

4. 關注于問題解決

關注于問題解決是一種關注于事件發展方向的思維方式。相對于關注錯誤,它指向于問題的解決,指向接下來的補償行為,而不是分析錯誤、指向責備和懲罰。家長互助學習小組的所有方法都是關注于問題解決的方法,讓孩子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承擔責任、促進成長。體驗一下關注于問題解決的交談帶給孩子的力量感:

“媽媽,我把飯盒弄丟了!”

“哦,是嘛?”(沒有批評,接受犯錯是成長的機會的觀念)

“吃完飯,我把飯盒放在操場上,玩了一會兒,回教室后就忘記了,放學去找就不見了?!?/p>

“嗯——”

(飯盒已經不止丟了一次了!媽媽有些生氣,但是忍著。丟飯盒是他的事情,沒有為自己帶來麻煩,不能主動談。果真,沉默幾秒鐘后)

“媽媽,我明天怎么吃飯???”

“對啊,沒飯盒怎么吃啊”

“我明天去大隊部找找,說不定會有?!保ê⒆釉谝恢毕胫鉀Q自己的問題)

“這個主意不錯!”(關注于問題解決)

(孩子許久再未說話)

“要是萬一找不到呢?”(孩子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限,用啟發的方法引導兒子用更多的方法解決問題)

“那我先用一次性飯盒吃?!?/p>

“你希望我做點什么?”

“媽媽再給我買一個飯盒吧!”(其實家中有備用的)

“可以是可以,但是我不想總是給你買新飯盒?!保ū砻魑业南敕?,決定我怎么做)

“我以后注意點,把飯盒送到教室后再玩?!保ㄕ业搅诵碌膯栴}解決的方法)

5. 讓錯誤成為學習機會

歡迎錯誤是家長互助學習小組的重要理念,就像歡迎家長在改變自己的過程中需要經歷錯誤一樣,家長也要用同樣的心情歡迎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并把每一次錯誤的出現作為鍛煉孩子能力的機會。理解錯誤的價值、帶著歡迎錯誤的理念,家長們就對孩子的問題行為多一份接納,這也是做到溫和而堅定的基礎。而在這次活動過程中,家長們以小組為單位解決自己與孩子之間的真實問題,找到并反復練習新的方法。

6. 我的童年時光

互助小組活動的最后一次內容是回憶自己的童年時光。長大了的家長們已經忘記了自己的少年模樣,并且以成年人完美的形象要求一個正在成長中的孩子,導致矛盾重重、問題多多?;仡欁约荷倌陼r讓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或是讓自己驕傲的,或是讓自己后悔的,或是讓自己遺憾的、……對童年的回顧讓家長們瞬間變回了少年時的模樣,他們滔滔不絕地講著自己難忘的經歷,體驗著做壞事后表面平靜而內心小兔亂撞的緊張,反思著少年時莽撞的行為給自己帶來的成長的轉機……就像一位家長說的那樣:“原來曾經的自己也是那樣調皮,面對自己孩子犯的錯誤,為什么要焦慮呢?”

四、家長互助學習小組工作效果

小組活動過程中的家長實踐作業、小組活動最后每位家長的活動總結及小組活動效果問卷調查是衡量家長互助學習小組工作效果的工具。家長實踐作業記錄了家長在實際生活中成功應用新方法和新技能并收到良好效果的過程,每位家長有7次記錄。小組活動效果問卷調查表明:每位家長在活動過程中學習到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方法和技能,并在實際生活中得到多次應用;親子關系得到明顯甚至顯著的改變;孩子有了非常明顯的進步。

做父母是一場持久而彌新的修行。經過近兩個月的學習和實踐,家長們已經踏上了科學育兒的大道,他們實現了由經驗育人向科學育人的轉變,實現了由片面注重學習向注重教育孩子正確做人的轉變,實現了由簡單命令向平等溝通的轉變,他們和自己孩子的關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變,也享受著家庭前所未有的和諧,每一位家長都達成了我們最初設立的目標:“盡管我們依然不完美,孩子依舊存在問題,但是我們已經享受到了更多養育的快樂?!?/p>

參考文獻

[1][美]托馬斯·戈登.父母效能訓練手冊[M]。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9.

[2][美]簡.爾森:十幾歲孩子的正面管教.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4年2月.

[3] [美]簡·尼爾森,琳·洛特.十幾歲孩子的正面管教.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4.

[4][美]金·蓋爾·多金、菲利普·賴斯:青春期心理學:青少年的成長、發展和面臨的問題.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年5月.

[5][美]霍爾 著:青春期:青少年的教育、養成和健康.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年5月.

[6] [美]詹姆士·杜布森:正當青春期.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年.

[7]王曉嬌:父母效能訓練在親子溝通中的有效運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第33期(總第344期).

[8]蘇嵐穎:同伴互助式家長沙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4年第17期.

猜你喜歡
同伴互助家庭教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見
論猶太人的金錢觀教育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初中生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
家庭環境對中學生性格及成長的影響
幼兒教育改革進程中幾個重要問題的探討
同伴互助學習在英語誦讀中的應用研究
在“同伴互助”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師教學技能
同伴互助英語課堂觀察研究
“同伴互助”學習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