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愛如“山”

2018-05-10 09:49程靜
關鍵詞:親子關系教育模式家庭教育

程靜

摘要:本例輔導通過對學生的問題呈現、分析與歸因,心理輔導老師側重于家長的改變與輔導。對家長進行有效的共情與接納,在建立關系的同時,適用面質、角色扮演等技術,使家長的教育觀念得以改變。家長的育子態度改變了家庭氛圍,重建了和諧的親子關系,孩子也卸下了那么沉重期待的“山”,精神放松愉悅了,從而從而促進了孩子的身心發展。

關鍵詞:家庭教育;教育模式;親子關系

一、問題描述

小櫻是我校四年級的女生,氣質文靜柔弱,平時學習無精打采,人際交流更是少言寡語,上課愛走神,咬手指甲,寫作業磨蹭,做事拖沓,平時考試成績中下。家長會上,小櫻爸爸威脅孩子說如果再不好好寫作業,提高成績,就打斷她的腿。面對這樣暴躁的家長,班主任老師覺得需要學校心理老師介入一下,指導家長進行家庭教育,培養小櫻的學習自信和學習習慣。

二、歸因分析

小櫻的問題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

(一)天生的氣質

小櫻屬于粘液質的孩子。粘液質的典型表現:安靜內斂,在生活中是一個堅持而穩健的人。神經具有與興奮過程向均衡的強的抑制,所以行動緩慢而沉著。粘液質的人態度持重,交際適度,不作空泛的清談,情感上不易激動,不易發脾氣,也不易流露情感,能自治,也不常常顯露表現自己的才能。其不足是有些事情不夠靈活,不善于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因循守舊,表現出固定性有余,而靈活性不足。行為上粘液質的人在面臨壓力時,不但不會主動應對,反而容易采取回避。壓力越大,他們越容易通過各種消極形式來放松自己,比如啃手指,玩游戲,拖延等等,喜歡把事情拖到最后去做。

(二)家庭不良的教育方式—粗暴專制型

這是導致小櫻問題的主要因素。小櫻的爸爸在菜場賣菜,平時工作辛苦,自己認為這樣的工作很讓人看不起,所以內心很自卑,平時親朋交流的時候自覺低人一等,談起孩子學習成績,內心感覺沒面子,壓力巨大,爸爸把自己的焦慮憤怒的情緒投射在孩子身上,經常在家責罵小櫻,給孩子如山的壓力和控制。父母自述(主要是爸爸)從小對小櫻寄予厚望,生活上精心呵護,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從不讓孩子做家務。學習上處處要求嚴苛,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一直是陪著寫作業,在旁邊看著寫作業,誰知越看寫作業越不認真,成績越來越不行,這次考試更是不理想。心理老師問小櫻有沒有考好過,回答,考好也是抄的。最近家里遇到了一些事,爸爸覺得情緒焦躁,要求孩子必須提高成績,時常對小櫻發火。

三、教育原則

(一)平等原則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與父母平等的交流,是互愛的體現和情感的交流,能夠幫助孩子樹立信心,明辯是非,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而“獨裁”對孩子人格的影響是災難性的。許多家長覺得辛辛苦苦賺錢養孩子,孩子就應該聽自己的,必須服從自己。這種觀念必須改變,要把孩子看做是與自己平等的人。

(二)邊界原則

父母要與孩子有邊界,知道那些事是孩子的事,那些事是自己的事,不要一味包辦代替。父母越界而為,不能培養孩子自立自信的健康人格。

(三)尊重原則

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尊重我們,有的家長只希望孩子對自己言聽計,不能有自己的觀點或者辯解,否就對孩子大聲斥責。這種孩子長大后很可能會服從權威,沒有自己的觀點。

(四)信任原則

謊言是從不信任中來的。如果你從孩子小時就很信任他(她),孩子就沒有說謊的必要。

(五)鼓勵原則

許多家長有個壞習慣,當孩子取得好成績時便說:“是不是偷看來的?”當孩子成績差時又說:“你從來都是這樣差的?!北M管是很隨意的一句話,卻大大傷害了孩子的心。在家庭生活中,應該多鼓勵孩子。

(六)方法轉變原則

教育方法要隨孩子的年齡的增大而不斷改變。

四、教育策略

孩子的問題很多都是緣于家長的教養方式問題。首先與家長面談,讓家長傾訴,宣泄萬情緒之后,再引導問題的根源在哪?從而讓家長認識自己,反思自己的教育模式,并留有作業和目標,再正向反饋,重建新的教養模式。

五、教育預期

小櫻爸爸媽媽在家里建設良好的家庭氛圍,健康的親子關系,幫助小櫻改善情緒癥狀,保持精神上的放松愉快,從而促進小櫻的學習,建立學習信心,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解決孩子的問題。

六、教育過程

小櫻的爸爸媽媽第一次來咨詢,當兩人落座與心理老師交談說話的時候,爸爸情緒很激動,媽媽一直沒有說話。爸爸在抱怨自己的付出,看別人家的孩子好,總覺得小櫻不爭氣。心理老師接納這種焦慮、失望、難過的心情,經過共情建立彼此信任關系后,老師問爸爸,你對自己工作滿意嗎?爸爸一臉沮喪,搖搖頭?!昂⒆影涯愫蛣e人家爸爸比較過,嫌棄過你嗎?”爸爸若有所思說,這倒沒有,孩子一直挺懂事的。接著心理老師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讓爸爸體會小櫻寫作業爸爸在旁邊督促責罵的情緒,爸爸說寫作業的時候,有人罵罵咧咧,催促挑剔,會感到到無助,煩燥的心情,不想寫了。爸爸接著說,我一直對小櫻看得很緊,有次考試考得不錯,得了92分,我不相信,審問小櫻到十二點,孩子熬不過,終于承認是抄的,你看看,就是這孩子撒謊。老師問,你覺得這情形象什么?爸爸說像警察審犯人。老師問:那你是警察還是個父親?此時,爸爸嚎啕大哭,覺得自己太過分了,對孩子教育方法有問題。最后,爸爸說要信任小櫻,不管她成績好壞,都要無條件的愛孩子,不把壞脾氣帶到家里,多信任孩子,與孩子和氣地說話,多溝通,讓孩子自己愉快地管理自己的學習。后來爸爸自己反饋,脾氣改變了一些,情緒上也放松了,不再逼著孩子學了,多看孩子優點,家里有笑聲了。

七、小結與自我評價反思

小櫻的案例后來做了跟蹤隨訪,孩子的狀態好了一些,咬手指的現象得到改善,孩子的笑容比前多了,學習成績也比以前有所提高。本案例因為家長的改變,改變了家庭氛圍,重建了和諧的親子關系,孩子也卸下了那么沉重期待的“山”,精神放松愉快了,從而促進了孩子的發展。

本案例心理老師用了共情、接納、角色扮演、面質等方法,不足之處是對家長的指導可以更細化更具體一些。

猜你喜歡
親子關系教育模式家庭教育
親子舞蹈特定價值的研究
代孕子女親子規則認定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初中生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
家庭環境對中學生性格及成長的影響
淺論古代斯巴達的教育模式
幼兒教育改革進程中幾個重要問題的探討
西部高校信息學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職音樂欣賞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