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時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2018-05-10 09:49郭倩
關鍵詞:丁丁心理健康小朋友

郭倩

在當今的社會生活中,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大家逐漸的明白了,有了健康才可以去擁有一切,支配一切。但是,我們熟不知,健康不僅僅是我們第一反應出來的身體健康,它還有著同樣重要的一層意思,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它隱藏于我們的內心深處,如果你沒有特意感受它,也許你永遠也不知道心理健康的存在。然而,我們還有一種誤區,成年人可能才會出現心理一些的疾病,幼兒,一個個還不足十歲的孩子們,他們的心理能有什么問題?他們的心理會需要我們成年人的關注?而我,想淺淺的談一下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

幼兒是我們祖國的花朵,是我們祖國未來的棟梁,更是我們祖國的希望。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現如今是我們幼兒園工作中的重點,給幼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端正幼兒的生活態度,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就像我們的雙腿,缺一不可,缺失了哪部分我們都會摔倒,都會使我們找不到正確的方向。幼兒的年齡階段在3-6歲,正是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與穩定時期,這個時期我們需要給予幼兒正確的引導與指導,當今社會的飛速發展,生活競爭壓力的增大等等一系列都會給我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隱患,家長們往往只關注了幼兒的身體健康,而忽視了與身體健康同樣重要的心理健康,所以,在幼兒時期,我們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幼兒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幼兒園是人生中的第一所學校,幼兒品性的建立也是從這里開始,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在幼兒園中的某一堂課,也不是一日生活環節中的某一環節,它應該是貫穿于整個的幼兒園各項環節,每一個細節都可以體現出心理健康教育,它可以是預設性的,它也可以是生成性的。當然,在幼兒園中,教師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師需要正確的引導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作用發揮的好,可以維護和促進幼兒的心理健康。

一、個人案例分析

丁丁是一個非常聰明并且記憶力很好的孩子,爸爸媽媽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在市區里工

作,由于父母工作地點的距離問題,丁丁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由奶奶親手帶大的,奶奶覺得丁丁父母工作太忙了,而忽視了丁丁,所以對丁丁就更加的溺愛,從小就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爸爸媽媽一周回來一次陪丁丁,更是覺得對丁丁有所愧疚,丁丁說想要什么就要什么,成了家中的名副其實的“小霸王”。這樣下來,老人和父母都缺失了對丁丁的教育,多方面的因素導致了丁丁心理方面的缺失。

二、出現的問題

(一)內心脆弱,禁不起失敗與挫折

在一次戶外活動中,幼兒們一起玩耍跳圈的游戲,孩子們都排成了一隊,有序的進行跳圈的游戲,丁丁后面的小朋友不小心踩到了丁丁腳下的呼啦圈,導致呼啦圈前面翹起來一點,正好這時丁丁要跳過去,結果一不小心,絆倒了丁丁,摔在了草地上,這時,丁丁放聲大哭,對后面的小朋友不依不饒,偏說小朋友推到了他,最后,經過老師的耐心勸導和演示丁丁摔倒的原因,丁丁才停止了哭泣。

(二)生活自己能力較差

午睡起床后,小朋友們都坐在了小椅子上開始穿衣服,只有丁丁原地不動,連小鞋子都還沒有穿上,開學已經有兩個月了,小朋友們都已經學會了自己穿衣服,穿鞋子,只有丁丁一點進步都沒有,每次都需要老師的幫忙,只要老師一伸手,丁丁自己的小手就收起來了,衣服碰都不碰了,十足一個“小皇帝”的樣子。

(三)社會交往能力較弱

區域游戲時,小朋友們都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區域,開開心心享受區域時光。丁丁想去娃娃家玩,可是不敢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躲在了娃娃家的角落里,自己看著小朋友玩,不知道該和小朋友們說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可以玩什么,怎樣玩,最后,老師叫了其它小朋友拉著丁丁一起去玩耍,丁丁才能加入到小朋友們的游戲中。

三、原因分析

(一)先天遺傳因素

丁丁奶奶說,丁丁爸爸就是這樣一個性格,用老人家的話,丁丁是一個很內向的孩子,不愿意和人交往,也不愿意和小朋友主動說話。

(二)后天環境的因素

丁丁奶奶對丁丁的生活照顧的無微不至,在家中,玩具只有丁丁一人玩,沒有競爭者,也沒有其他的參與者,出去玩,奶奶更是寸步不離的跟著,丁丁摔不著也磕不到,為了防止丁丁和其他小朋友發生爭執,奶奶也不讓丁丁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自玩自的。丁丁缺失了在幼兒階段自己交往的能力,有事情就想可以找奶奶幫忙并且奶奶會把所有事情處理好,在丁丁不知道該怎么辦時,也只能用哭來解決問題了。

無論是先天因素還是后天因素,并且我們不否認先天因素的存在,但是幼兒丁丁此時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我們必然相信,丁丁在心理教育方面缺失了很大一塊,他的內心脆弱,他沒有社會交往能力,沒有生活自理能力,在同齡幼兒當中,他已經差了很大一截了,造成這些原因的關鍵,就是家人的大包大攬,不敢放手,導致了幼兒的心理健康存在了隱患。

四、采取的措施

(一)做好家長工作

首先,我們要讓家長知道,我們這樣長期什么都為孩子做好,其實是害了我們的孩子,我們要放手,要讓孩子大膽的自己去動手,鍛煉孩子,勇敢的去和小朋友交朋友,做朋友,勇敢的加入到他們的游戲中,一起感受游戲中帶來的快樂與游戲中學到的本領。鍛煉孩子的基本技能,讓孩子多和同齡人在一起,學習必要的生活技能與交往技能。

(二)教師的引導作用

了解了幼兒的生活環境與性格特點,教師要為幼兒營造一個和諧寬松生活環境,給他必要的心理支持。讓他知道,在老師心中,丁丁是很棒的,并且丁丁可以掌握各項基本技能。在班中,多鼓勵其他小朋友,多和丁丁接觸,和丁丁做朋友,一起參與到游戲中來,慢慢的建立彼此間的信任,對周圍環境熟悉了,丁丁就可以融到到集體生活中來,就像在自己家中一樣。

(三)發現丁丁的長處,樹立其自信心

丁丁的腦袋很聰明并且記憶力好,我們在組織活動中,教師經常利用他的這一優點,讓他多些展示自己的機會,鼓勵他大膽的表現自己,小朋友都對他投來了羨慕和佩服的目光,漸漸的,丁丁越來越自信了,也勇敢的在小朋友面前展示自己了。

五、教育效果

經過短短的一個月的鍛煉與心理健康教育,丁丁的自信心增強了許多,心理承受能力也

強大了起來,遇到失敗的情況,不哭鼻子,用自己聰明的小腦袋想辦法解決問題。生活自理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可以自己穿脫衣服,鞋子。每天都高高興興的來幼兒園,見到老師和小朋友們能主動問好,小朋友們都愿意他做朋友,這回丁丁從家中的“小霸王”,變成了幼兒園中的“孩子王”啦!丁丁的奶奶看到了自己的大孫子,如此大的改變,連連對老師道謝,都不敢相信,丁丁自己可以做這么多的事情,我們教師當然心理更是無比的高興,感覺到了自己人生價值的體現,每一個幼兒都是我們祖國的小花朵,我們就是園丁,一定要讓祖國的小花朵茁壯的成長起來。

六、如何實施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在良好的生活環境中,培養幼兒的活潑開朗的性格

良好的生活環境和豐富多彩的生活內容可以萌發幼兒喜歡集體生活的情感,使孩子們在良好的生活環境里,越來越喜歡集體生活,在豐富多彩的生活內容中,認知,情感,能力,個性等越來越好了,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樂,在樂中愉悅了情緒,在愉悅中健康了自己的心理。

(二)在游戲中促使幼兒良好個性的形成

游戲和幼兒力所能及的勞動等實踐活動,為幼兒進行良好個性的培養搭建了平臺。健康的游戲和有興趣的勞動,滿足了幼兒渴望實踐的要求,有助于幼兒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能促進幼兒良好性格的形成。幼兒的積極性是需要成人的激勵和保護的,一旦孩子們的積極性被激發出來,孩子們的情緒就會飽滿,接受教育就會有效果。

(三)把愛、尊重和嚴格要求融入到幼兒良好個性的培養中

在對幼兒進行良好個性的培養過程中,教師把愛、尊重和嚴格要求融入到培養幼兒良好個性的工作中,是幼兒個性得意鞏固和發展的重要保證。幼兒雖然年齡小,但是他們也是一個個體,一個有意識的個體,有自己的尊嚴,有渴望參與到成人活動中的愿望,我們把愛、尊重和嚴格要求的手段融入到他們的教育中去,引導他們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學會克制與忍耐,在與同伴中的合作中學會了分享,在接受批評的過程中提高自尊水平。

幼兒的心理健康的完善,才是幼兒教育的第一步,沒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注定這就是一個失敗的開始,所以,我們要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夠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

參考文獻

[1]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實施細則》.同心出版社.2006.7.

[2]高月梅.張泓.《幼兒心理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猜你喜歡
丁丁心理健康小朋友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動物“叫”各不同
一起去踏春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談天氣
神奇的三角形
找茬兒
海邊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