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敏感期”的教育對策研究

2018-05-10 09:49張曉霞
關鍵詞:敏感期學前教育幼兒

張曉霞

摘要:時下的幼教領域,越來越重視幼兒敏感期。這是學前教育更深入、更細化的結果,也是全民教育理念提升的體現。敏感期是幼兒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時期,為此,我們進行探討如何才能更好地幫助幼兒度過他的“敏感期”。

關鍵詞:幼兒;敏感期;學前教育

1敏感期闡述

敏感期也叫關鍵期,它最早是由荷蘭生物學家德·弗里根據蝴蝶幼蟲發育期的趨光性得出。他在觀察中發現,蝴蝶產卵后,在其剛孵化成蟲時,便對光產生了極強的趨向性,光照給它熱量,讓它慢慢成長,但隨著它的長大,幼蟲對光的敏感性便逐漸消失。后來著名教育學家蒙臺梭利發現這一現象在兒童身上也有所體現,敏感期的理論也就因時提出,這也就是我們后來所提到的皮亞杰所說的兒童發展的關鍵期。關鍵期是兒童發展某一項能力,或自身各方而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錯過這個時期,可能對兒童終身的發展都有影響,在以后的生活中,即使花上十倍的努力都可能是于事無補,所以關鍵期對于我們個人的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如果順利抓住并且合理引導,會對幼兒特定能力或意識的形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3-4歲幼兒敏感期表現

2.1語言敏感期

研究表明9個月-24個月的幼兒在語言理解方面發展迅速,而2歲一4歲的幼兒則是語言表達能力發展最關鍵的時期,此時學習的語言效果最顯著。但其實,早在幼兒開始呀呀學語的時候,他們雖然不能開口說話,但在聆聽或模仿大人說話的過程中,己經積累了大量的素材,似乎在等待某一刻的爆發,而語言敏感期就是這一特殊的時刻。幼兒開始對句子表達的意思感興趣,并重復或模仿他人的話。而且,發現語言是有力量的,而最能表現力量的話語是詛咒。成人反應越強烈,幼兒越喜歡說詛咒的話。

2.2秩序敏感期

蒙臺梭利認為,幼兒的本性是敏感的。在幼兒的發展中,秩序的敏感期在幼兒人格的形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爸刃蚴巧囊环N需要,當他得到滿足時,就會產生真正的快樂?!薄霸谟變荷械哪硞€時期,快樂就是在適當的地方找到物品?!泵膳_梭利指出,幼兒具有兩種秩序感:一種是外部的,這種秩序感從屬于幼兒對他本身與周圍環境的關系的感知;另一種是內部的,這種秩序感使幼兒意識到自己身體的不同部分和他們的相對位置。如果幼兒發現物品的放置破壞了原有的秩序,就會變得焦躁不安、發脾氣。為了適應幼兒對秩序的敏感期,蒙臺梭利要求“幼兒之家”中的每件物品都要有固定的位置,而且還規定了適用物品時的規則、方法和具體的動作程序。

幼兒形成了一種秩序的內在模式,一旦成人破壞了這 一秩序,幼兒就會哭鬧、焦慮,表現出不可逆性。此時的幼兒思維先于行動,并且以為思維就是行為,具有不可逆性。所以他們比任何時間都顯得“任性”,可以說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稍有不合他們心意的事情,都會成為他們又哭又鬧的理由。而且事情必須重來一次,“戰爭”才會結束。最好的辦法是滿足幼兒的愿望,如果做不到的話,第一,理解幼兒,第二,安慰幼兒的情緒,切忌不要譴責幼兒的行為,耐心是最重要的。

2.3完美敏感期

幼兒由對物體的關注,轉移到對物體顏色、形狀的關注,幼兒進入完美敏感期。完美敏感期剛開始是幼兒對食物的要求,比如說吃水果時要最大、最亮、最好看的,之后幼兒開始關注自身的完美,比如幼兒會自己挑選要穿的衣服、鞋帽、在早期完善這些東西對幼兒未來的個人氣質和人格的塑造很重要,這將影響他們長大后的審美能力。追求完美的敏感期總是手拉手一起走來。從要求食物完整發展到對所有使用的用具、事物完美 的追求。這也表明幼兒的精神世界開 始走向豐富和深入。

2.4社會性發展的敏感期

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是指幼兒在與別人(父母、老師、同伴)交往的過程中掌握一定的行為規范和道德品質。開始強烈感覺占有、支配自己所屬物的快樂。物品的交換從此開始,拉開了人際關系的序幕。 一對一的交換食物和玩具。不斷追問“為什么?”而我們要做的便是簡潔正確的解答,答不出來也要告訴幼兒,和幼兒一起尋求正確答案的途徑,這樣便給了幼兒更多選擇的途徑和出口。

3 3-4歲幼兒“敏感期”的教育建議

3.1創設舒適的交流環境,鼓勵幼兒多說

孩子在敏感期的各種表現,很大程度上是讓自己的各種感官充分發展,通過聽覺、視覺、觸覺、味覺,嗅覺和平衡覺來感知世界,形成內在的自我,因此給孩子營造適合的學習的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家庭和幼兒園提供給孩子的各種圖書、玩具、教具、游戲設施應是真實自然、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真心喜愛的,如此一來孩子自然會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

“語言能力是在不斷運用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因此,在幼兒語言發展的敏感期,要創造條件讓幼兒多說。首先,教師盡量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這一過程也拓展了幼兒的思路,有利于發展幼兒的創造性語言。同時,老師要注意給予幼兒積極的應答,讓他們感受語言交流的快樂。其次,老師可以有意識地增加交流時間,利用真實有效的場景,豐富幼兒的經驗,讓他們有話可說。最后,家長應多與幼兒交流,利用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引導他們多說、愛說,同時也要注意耐心傾聽,讓他們感到輕松和溫馨,這也是增進親子感情的有利方式。

3.2充分理解,正面引導

首先,父母應充分理解,認真傾聽,關注幼兒婚姻敏感期的情況。不要刻意回避或是沉默,更不要責備、羞辱,幼兒只是在探索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切忌用成人的婚姻觀來評判幼兒,應通過正面引導,幫助幼兒獲得正確的婚戀觀。其次,父母應相親相愛,營造和睦的家庭氛圍,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很多成長在不和諧的家庭環境的幼兒,容易對婚姻產生恐懼感,也不利于成年后的家庭生活、)i_最后,在幼兒遇到情感挫折時,家長要多鼓勵,不要因為被傷害就自我否定,多引導他們自信的與人交往。

3.3家園合作,共同培養

幼兒時期的社會性發展對人的一生影響重大,家長和教師都應從幼兒的日常生活抓起,這是幼兒社會性發展的重要途徑,要善于發現幼兒的閃光點,通過正面強化,肯定他們良好的道德品質,同時也要注意正確指出幼兒的錯誤,及時地加以引導。老師在與幼兒的接觸中,要和藹可親,關愛有加,并為幼兒樹立學習的榜樣,教會幼兒尊重他人,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游戲是培養社會性非常好的一個方式,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在游戲中向幼兒提出規則和要求,很容易被幼兒接受,同時也培養了幼兒與同伴間的團結協作能力。

3.4給予孩子嘗試、探索的機會

成人給予孩子尊重與信賴后,還要給孩子自由嘗試、探索的機會.以前的孩子小時候和小伙伴們玩耍時,在周圍是看不到家長身影的,經常是到了紅口西沉、夜幕初上才會聽到各自的父母喊孩子回家吃飯的聲音。而現在的孩子在戶外活動時,總有人在一旁守護,或是父母、或是祖父母,給孩子帶著水、拿著衣服、提著玩具,不絕于耳的是這些聲音:“不要這樣做,當心磕了!”、“不要摸那個東西,太臟了!”、“不要……”成人不知道這種對孩子的用心呵護,正在變成扼殺孩子興趣、熱情、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惡魔。當孩子對某項游戲或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時,家長應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嘗試,探索未知事物的過程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十分可貴的經驗,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經自己探索而獲得的不僅僅是某一方面的知識,更多的是一種能力和一種對未知事物充滿好奇與求知的精神。成人一定要避免過度保護和干預孩子,只是在必要時給他們科學的協助和指導。

4 結語

幼兒敏感期是幼兒生理、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滿足幼兒敏感期的需求后幼兒將會表現出天才的創作智慧,無與倫比的熱情、興趣和意志力,迅速發展的認知能力和技能,得到滿足后人格狀態的寧靜、和諧和順從,并構建出巨大的潛力。

參考文獻

[1]章文捷. 幼兒心理發展中的敏感期與早期教育[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4):58-60.

[2]張喆.淺談如何幫助幼兒更好地度過“敏感期”[J].現代交際,2017(06):178.

[3]霍力巖.試論蒙臺梭利的幼兒觀[J].比較教育研究,2016(06):51-56.

[4]金笛.淺談幼兒的婚姻敏感期[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04):90.

[5]李萌,陳書琴.基于幼兒敏感期理論的玩具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5,36(12):131-134.

猜你喜歡
敏感期學前教育幼兒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優秀作品欣賞
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文化敏感期理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淺論五年制師范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管理
論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引領藝術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敏感期,是否真的無處不在?
媽媽,不要坐等敏感期
幼兒畫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