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優秀生的“頭疼”病

2018-05-10 09:49高海霞
關鍵詞:心理健康

高海霞

摘要:作為望子成龍的家長,往往忽略孩子對繁重學習的承受能力,剝奪學生的課余時間,為孩子沒完沒了的課外復習和輔導,導致用“頭疼”等作為借口,獲得家長的額外照顧和學習上的放松,久而久之形成不健康的心理。教師應該及時指導家長進行科學家教,促進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學習疲勞;心理負擔;心理健康;科學家教

一、案例背景

開學初,班里轉來一名男生,名字叫軒軒,他的學習成績很優秀,入學一個月中,班級進行的兩次單元小測,他都是以最高分列于班級第一名,這樣的成績令老師贊揚,令同學羨慕。

可最近,軒軒在校上學總會愁眉不展,曾經多次因為頭疼請假。今天又是如此,我給他的媽媽打電話進行詢問。軒軒的媽媽告訴我,每次軒軒喊頭疼,她都帶軒軒去醫院檢查,可是每次檢查后醫生都說沒有問題。她還告訴我,她幾次都發現軒軒在家休息時,一個人玩得很開心,一點兒也不像生病的樣子,可一提上學或者寫作業,他就會說頭疼。聽了媽媽的述說,我開始懷疑軒軒的病根兒可能不在頭疼。

二、干預過程

1.悉心訪查,了解癥結所在

下班后,我來到軒軒的家,走近軒軒的房間,他正在寫作業。我一看是我昨天布置的,看來他沒有寫完作業,我笑著夸獎他:“生病了,還堅持寫作業,真是個好孩子!”他紅著臉沒有說話,我輕輕撫摸他的頭:“是不是老師留的作業太多,寫不完?”他搖搖頭。我又輕聲問道:“是不是作業沒有完成怕老師批評,才故意說頭疼?”他目光有些閃爍,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隨后,我在他的房間里看看,發現他的床頭立有一個書架,上面擺著滿滿的復習材料,我隱約猜到事情的癥結所在。

“這些復習材料都是你自己買的嗎?”軒軒搖搖頭,他告訴我,媽媽對他的學習抓得很緊,每學科都替他買了好幾種練習資料。每天除了做好老師布置的作業,還必須完成媽媽布置的作業。媽媽在周末給他報了英語、語文、奧數的補習班。媽媽規定:作業在規定的時間內做不完,就加作業,做題時錯一罰五……嚴厲的近乎苛刻的要求使軒軒沒有自由的時間,每天生活在題海中,過多的家庭作業使他長期處于超負荷運轉狀態。一天早上起來,軒軒感覺頭疼,媽媽一反往日的嚴厲 ,為他向學校請了假,帶他去醫院看病,還帶他去超市買了他喜歡的玩具。晚上,媽媽早早讓他躺在床上,為他講故事,輕輕拍著他的后背陪他睡覺,那是軒軒上學以來第一次早睡。后來,他又犯了一次頭疼,媽媽依然如此,他發現,每次他說“頭疼”的時候,媽媽就不讓他學習,而是讓他休息,慢慢地,他就經?!邦^疼”。而每一次軒軒的“頭疼”,都令媽媽急得頭疼,但是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當我把軒軒“頭疼”的原因告訴他的媽媽時,她很驚訝,并希望得到老師的幫助。

2.給出建議,指導科學家教

我告訴軒軒的媽媽一定要改變家長自身的教育方法。我提出了幾條建議:

(1)減少學習的時間

每天做完學校的作業,適當做一點課外的作業;寫完作業后給軒軒看電視、自由活動的時間,勞逸結合,晚上保證讓他九點半以前上床睡覺,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

(2)教軒軒學會愉快的學習

改變“錯一罰五”的過激行為,變為作業做得好進行表揚或物質獎勵的激勵行為。

(3)對于課外班要依據孩子的興趣進行選擇

如軒軒喜歡打籃球,不妨征求他的意見為他報個籃球訓練班。

我還告訴軒軒的媽媽,不要向軒軒揭露他“頭疼”的真正原因,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三、案例結果

軒軒的媽媽接受了我的建議并照做了,軒軒果然有了很大的變化,一改多日的愁眉不展,臉上又露出了陽光般燦爛的笑容。經常出入辦公室,快樂地做著老師的小助手。直到今天也沒有喊過“頭疼”,更沒有隨便缺課,學習成績仍然在班里名列前茅。

四、案例分析

這個案例表面看,孩子在撒謊,逃避學習,其實背后另有原因:超負荷的作業和學習時間占據軒軒休息和玩耍的時間,使他身心過度的疲勞,在他的潛意識中對作業和學習產生了抵觸的情緒,學習成了他沉重的心理負擔,他找不到逃避繁重學習的途徑,找不到疏導自己精神壓力的方式,而那次的頭疼使他獲得了暫時的解脫。而他發現當自己“頭疼”時,可以使他“得到好處”——不用學習、得到媽媽細微的照顧、得到自己喜愛的玩具等,之后“頭疼”變成了他逃避繁重學習壓力以及家長責備的借口和武器。假如軒軒的問題沒有被及時發現或者家長的教育方式沒有得到及時調整,那么軒軒很可能為了逃避以后的學習而繼續撒謊裝病,時間一長,作業、學習與“頭疼”之間會形成惡劣的條件反射。久而久之,孩子會逐漸偏離健康成長的心理和行為軌跡。作為教師和家長要善于觀察孩子的反常舉動,分析出背后的原因,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以達到對孩子的正確引導。

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過分的關注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學習成績狀況,而忽略了孩子們身心健康,就出現了一寫作業、學習就“肚子疼、頭疼、惡心”等現象。這主要是孩子心理疲憊造成的對作業、學習的反感。當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存在這樣的想象時,往往束手無策。作為老師,應該及時指導家長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糾正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教育行為。對于以上現象教師可以:

指導家長預防孩子學習疲勞

當孩子感到學習累了,有不想寫、不想學習的表現時,家長可以讓孩子放松一下,和他聊聊天,或者讓他看會兒電視、走出房間活動一下。

指導家長允許孩子自主選擇

對于孩子來說,他們知道自己什么時間最想干什么,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家長要尊重孩子,允許孩子自己安排學習的時間,指導孩子科學進行課外練習,自主有效的選擇課外輔導班。

指導家長激發孩子學習熱情

學習要有高漲的學習熱情,除了有學習興趣,還要有家長的激發與鼓勵。家長要學會關注孩子學習的過程,學會發現孩子的進步,當孩子取得進步時,家長要及時表揚甚至獎勵,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地學習是受到家長的關注的,自己的點滴進步是會得到家長的肯定的,孩子會把這種肯定當成不斷努力學習的動力。

總之,孩子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都是有因可就的,只要我們的老師和家長悉心觀察,及時發現,及時反思,及時修正,并選擇有效的方式方法,進行有利疏導,相信我們的孩子一定能夠健康快樂的學習成長。

猜你喜歡
心理健康
心懷陽光,健康成長
心懷陽光,健康成長
運動過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石景山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設計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教學設計
第七屆“健康杯”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優秀成果評選活動獲獎名單(第一批)
心理健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